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6 10:0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

结合课文,梳理表现人物形象的内容
回忆一下:本单元三篇课文,文体有什么共同点?
一、这两篇课文的主人公分别是谁?
二、他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老汉和桑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写一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
人物 印象深刻的内容
老汉
桑娜
抓神态、语言、动作,简要理解人物形象

人物 印象深刻的内容 刻画的方法
老汉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老汉突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桑娜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填一填:表格的句子,用了哪些刻画人物的方法?
想一想:朗读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神态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动作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语言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
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长坂桥张飞退曹军》
说一说:你怎么理解片段中的人物形象?
睁圆环眼——神态描写
料得是曹操心疑——心理描写
厉声大喝、声如巨雷——语言描写
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抓矛盾冲突,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说一说
《桥》一课中,最震撼人心的情节是什么?这个情节,为什么能如此打动你?
人与人的矛盾
阅读小说时,我们可以重点研读人物在艰难时刻的抉择,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说一说
《桥》的全文有27个自然段中,其中,描写暴雨和洪水的段落一共有多少?
人与环境的矛盾
阅读小说时,我们可以重点研读人物在危急环境下的表现,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细读《穷人》片断,填写桑娜的心理变化。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细读《我的战友邱少云》片断,填写“我”的心理变化。
写一写
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提示:
1.练笔前,先用简单的词语列出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
2.可以模仿第一个片段,直接写心理活动,也可以模仿第二个片段,加入自己的神态、动作等描写。
人物内心的矛盾
内心活动的矛盾、复杂,能细腻、真实地地刻画出人物形象。细细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抓矛盾冲突,理解诗人心情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读读诗句
说说大意
发现矛盾
1.“少小”与“老大”
2.“不变”与“变化”
3.“心愿”与“现实”
4.“主”与“客”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读读诗句
说说大意
讲讲故事
聊聊心情
发现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