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教案
教学版块(课题)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课时 40分钟
教学目标 熟读课文,关注人物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通过为人民服务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学生可以正确树立生死观。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让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语言应用:关注人物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思维能力: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董存瑞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审美创造: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关注人物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通过为人民服务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学生可以正确树立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 关注人物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学具准备 制作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知识复习1、下列说法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A.《夏天里的成长》中人要“赶时候”,“赶热天” 是指夏天天气暖,气温高,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好时机。B.《宿建德江》诗人由远及近地描绘了-片辽远清旷的江色。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和思乡之情。C.《伯牙鼓琴》中伯牙绝弦是因为钟子期死后,没有人认可他的音乐了,他很失望, -怒之下断了琴弦。D.《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宋代人。鹊惊、蝉鸣运用了以静衬动的写法,写出了环境的幽静。2、词语辨析“迸射”和“迸发”【相同】都有强调由内而外射出的强烈。【区别】“迸射”强调由内而外。“迸发”强调由内而外发出的突然。例句:教室里迸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夜空中不时迸射出一道道耀眼的闪电。。二、整体把握课文记叙了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舍身炸掉敌人的暗堡,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的动人事迹。三、品读释疑(一)研读课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1.暗堡筑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的?暗堡筑在早河上,在桥的两侧筑了墙,顶上加盖,构成了暗堡。2.暗堡对冲锋部队造成了什么影响?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倒下了。研读课文第2部分(第2-7自然段)3.请你在第6自然段中,分别找出一句点和面的描写,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点的描写: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面的描写: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好处:文中既有对董存瑞的描写,也有对整个战场的描写,两者结合更加表现了董存瑞在危险的环境下机智、果断,舍生忘死的精神。4.董存瑞在炸暗堡时遇到了哪些困难?①河沿太滑,炸药放不住。②河床太低,炸不毁暗堡。③冲锋号吹响,战斗形势紧迫。研读课文第3部分(第8自然段)5.第8自然段的作用?这几句话写出了事件的结果,强调了董存瑞在这场战斗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他托起的炸药包发出了巨大的威力。董存瑞扫除了前进的障碍,开辟了前进的道路。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说说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①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这是对董存瑞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董存瑞对敌人的仇恨。②“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这句话是对董存瑞炸暗堡时的动作描写。“站、托、顶、拉”这些动词写出了董存瑞的坚决、果断,突出了董存瑞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本文通过这些描写,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四、课文主旨本文讲述了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为了炸毁敌人的暗堡,奋不顾身,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表现了董存瑞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 阅读感悟:董存瑞面对敌人的桥型暗堡,在无法安放炸药包的情况下,毅然高举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他视死如归的精神和无私无畏的品质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奋发进取,勇往直前。我们也要不怕困难,消灭学习中的每一个暗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五、知识拓展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六、课后作业及课堂演练
作业 完成一课一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