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白 桦
叶塞宁(1895~1925)原苏联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他五岁开始阅读,八九岁就能写诗。1904~1912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1912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15年去彼得堡,拜见著名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他说:“我的文学道路就是从他开始的。” 随后他又认识了克留耶夫、高尔基。
白桦,落叶乔木,树干可达25米高,50厘米粗。有白色光滑象纸一样的树皮,孤植、丛植于庭园、公园之草坪、池畔、湖滨或列植于道旁均颇美观。白桦树又是俄罗斯的国树,是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中国的北方,在草原上,在森林里,在山野路旁,都很容易找到成片成片茂密的白桦林。
叶赛宁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烂的金辉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读词语:
白桦huà 涂tú上 毛茸茸róng
潇xiāo洒 花穗suì 金晖huī
徜徉cháng yáng
姗姗shān来迟
白雪皑皑 ǎi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姗姗来迟:形容女子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理解词语含义
洁白的流苏指:白桦全身都是雪白的,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流苏: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子,常用于舞台服装的裙边下摆等处。
把诗分分节
第一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节写了白桦在雪花中的美,
第三节写白桦在朦胧的寂静中的美;
第四节写白桦在朝霞中的美。
诗歌分析:
诗歌以白桦为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披了一身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亭亭玉立,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白桦挺拔、高洁的气质与品质正是高尚人格的象征,因此,这首诗也蕴含着对白桦一样品格的人的赞美。诗歌对白桦树的描绘极为成功,既有色彩上的鲜明变化,使人视觉上为之振奋,又富有动态的变化,散发着人的灵性。
诗歌分析:
问题:
1、白桦是本诗中心意象,通过作者的描写,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白桦肃穆,纯净,圣洁 冬天中挺立,又有格外的坚定 ,毛茸茸又显得温暖活泼
2.、作者为什么说“雪花燃烧着,在金色的火中”?
白雪反射朝霞,产生光芒,仿佛在燃烧,这光芒让白桦更显圣洁
(叶赛宁)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辉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上层银色的光华。
这首诗赞美了具备白桦高洁,坚强品格的人以及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白桦》是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读这首诗,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