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单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单元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6 12:4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轻叩诗歌大门”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
一、“轻叩诗歌大门”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的思路:
轻巧诗歌的大门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从大概念出发,探究现代诗背后的语言形式和思维方式,提炼诗歌的特征,形成思维图式,结合主题和个人经验进行诗歌收集、写作和朗诵的成果输出,根据诗歌特点评价和修改成果。
整体化思维的结构化学习在语文大单元整体学习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更加凸显整体育人的功能定位,教师应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创设相对真实的学习情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和探究,在自我探究和与同伴合作中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最终增强语言建构能力,切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轻叩诗歌大门”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
单元主题 轻叩诗歌大门 年级 四年级
核心素养 注重积累语言:初步学习整理现代诗的方法,可按照作者和出处,将喜爱的诗歌摘抄下来;再按诗歌内容或作者等方式,小组归类整理。领悟语言:班级分工,举办诗歌朗诵会。在朗诵时注意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表情、手势要自然。3.语言实践:能通过欣赏诗句的语言美,想象诗歌描述的意境,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标要求 综合性学习要素 “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这是在以前分散学习现代诗课文基础上的集中学习,学只是“初步了解”,要求不要过高。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语文要素“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的发展。学仍然只是“初步学习”,要求不要过高。 2.“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是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及其展示。 这两项要求也都是书面表达的要求。体现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教材分析 本单元编排了《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这四篇现代诗歌。第一篇《短诗三首》选自冰心的诗集《繁星》,饱含冰心对母爱与童真的赞颂。第二篇《绿》,作者艾青写了春天到处是绿色,绿得深浅浓淡,表达了绿的美,春天的美。第三篇《白桦》苏联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因为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所以本诗不仅赞美白桦的挺拔、高洁,还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第四篇《在天晴了的时候》是略读课文,作者戴望舒依次描写了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等景物,写了雨后走小径的独特感受,引导人们去感受亲近自然的自由、欢乐。《短诗三首》选编目的:的诗集《繁星》。诗歌小巧玲珑,构思新颖奇特,充满诗情画意,语调明丽清新,富含生活哲理。《绿》选编目的: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白桦》选编目的:以白桦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读这首诗时,除了可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之外,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强烈热爱之情。《在天晴了的时候》选编目的:》整首诗运用这用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色,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图。
大概念 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小诗,举办诗歌朗诵会。
学情分析 由于四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刚刚接触现代诗,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句子易,明思想难。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以诵读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开联想,进入诗的情境。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 后续学习相关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感受诗歌的魅力,了解诗歌的特点,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学会理解诗歌感情。
单元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正确认读"挤”“涛”等29个字,正确、规范地书写“漫”“寂”等23个生字,正确理解"墨绿'"朦胧”等17个词语的意思。2.通过理解关键词句、结合资料、想象画面等方法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3.模仿课文的写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尝试写- -写小诗。4.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情境任务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搜集、制作诗歌集,这也是学习诗歌的重要途径,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感知理解的内容进行实践,更加凸显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一)顶层设计,整体规划结合综合性活动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进行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进行规划。一共可分为四个活动,分别是摘录诗歌、创编诗歌、合编小诗集、诗歌朗诵会。四个活动的难度依次增加。(二)合理分工,适时支持学生通过互荐互选的方式,形成自己的诗歌团队,教师要帮助学生合理分工,提高合作效率,从序言撰写、目录编排到封面插图设计等,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应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不可包办代替,尊重学生的选择,给予其自主成长的空间。(三)正视差异,过程评价不同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感受存在差异,因此仿写和创作诗歌的水平也各不相同。对此,教师应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抒发真情实感,在押韵和内容方面则要弱化,将重点放在前期的摘录内容上,唤醒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调动学生既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其表达意愿。
课程整合的思路 1.学生会了解收集现代诗的多种途径,能通过书籍、杂志、报纸、网络等方式,收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2.初步学习整理现代诗的方法,可按照作者和出处,将喜爱的诗歌摘抄下来;再按诗歌内容或作者等方式,小组归类整理。3.了解如何编排小诗集,例如取题目、设计封面和插图、编写目录等,小组合作编小诗集,装订后在班里展示。4.班级分工,举办诗歌朗诵会。在朗诵时注意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表情、手势要自然。
课时安排 12课时(2节单元整体感知,6节精读课,2课时习作课,2节综合实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