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人教实验版) 第四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粲(càn)然 羁(jī)绊 归省(xǐng) 摇曳(yè)
B.斗薮(sǒu) 晦(huì)暗 行(háng)辈 旺相(xiāng)
C.颦蹙(cù) 冗(rǒng)杂 凫(fú)水 几(jī)乎
D.呓(yì)语 嗔(chēn)视 撺(cuān)掇 齁(hōu)声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烧灼 消夏 弄潮 尽态极妍
B.惬意 絮叨 渴睡 叱咤风云
C.疏密 委实 蓦然 本色当行
D.惊鸿 依稀 博击 变换多姿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C.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国内很多城市的建筑风格千篇一律。
D.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 的思绪!
(2)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开船……
(3)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 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4)“这 很像我家堂前的立轴呢!”
A.飞扬 点 轻快 一束
B.飘飞 摇 轻松 一朵
C.纷飞 点 轻捷 一丛
D.飘扬 荡 轻盈 一支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B.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姹紫嫣红的花朵,微微露出点粉色。
C.何大学问家每天招待老秀才三顿净米净面,外加一壶酒;这个局面,穷门小户怎能支撑得住?
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6.综合性学习。(9分)
你所在社区要开展“戏曲票友演唱会”,演唱会组委会邀请你参与组织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为激发更多人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4分)
(2)部分群众认为对戏曲知识知之甚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看戏剧缺乏兴趣,针对这种情况,组委会特邀你担任戏曲知识推普员。请任选戏曲表演中你熟悉的一点作介绍。(5分)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觉:
(2)几欲先走 走: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9.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文段先从正面描写声音由远及近、从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单声到混声的变化,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B.写听众的反应,主要是描绘他们的表情和动作,突出了口技表演之“善”。
C.文段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写多种声音的交响,语气急促,突出了第一个高潮到来的气势。
D.文段选自清代人张潮所写的《口技》,《口技》是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中的一篇。
10.在文中画出侧面描写口技艺人表演技艺高超的句子,并说说这样描写的好处。(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每小题2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 ( http: / / www.21cnjy.com )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①开船,在桥石上一②,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③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④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1.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戏途中 B.渔火点点
C.月夜行船 D.水乡
12.对画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B.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C.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复杂的精神状态。
D.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13.文中①②③④处应填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点 磕 夹 飞 B.点 敲 混 飞
C.磕 点 混 箭 D.点 敲 夹 箭
14.节选文字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角度依次是( )
A.味觉 视觉 听觉 B.嗅觉 听觉 视觉
C.嗅觉 视觉 听觉 D.味觉 听觉 视觉
15.这几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
A.冷峻犀利,富含人生哲理。
B.华美绚丽,摇曳多姿,生动形象。
C.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
D.古朴典雅,委婉含蓄,表意丰富。
(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独具风韵的脸谱
韩士奇
①五彩缤纷的戏剧脸谱是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有的一种独具风格的造型艺术,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誉。如今,脸谱这一古老艺术不但没有因世事沧桑而消失,相反,缤纷绚丽、气象万千的彩陶、邮票、国画、剪纸、木偶、竹刻等脸谱艺术品,不但成了人们家中常见的挂饰物品,而且还成为人们所钟爱的收藏品。
②《乐府杂录》记载,北齐 ( http: / / www.21cnjy.com )兰陵王高长恭英勇善战,但因貌美少威,因而每次打仗都戴上形状狰狞的面具。脸谱到了唐代发展成为一种表演歌舞时的专用道具。这种戴着面具的演出,观众对演员表情的变化看不见,妨碍对戏剧艺术的欣赏,后来演出时就不戴面具了,发展为将面具上的花纹直接画在演员脸上的化妆艺术;宋元时期,出现“抹”、“搽”两种面部化妆方法,油彩多用灰、白、黑几种;到了明代,面部化妆色彩更加多样化,有黑脸、红脸、花脸、青脸和蓝脸等。各种脸谱的颜色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红色表示英勇、正义,如关羽赤胆忠心,就勾画红脸;黄色表示勇猛、残暴,如《战宛城》中的典韦、《马陵道》中的庞涓,就勾画黄脸;白色表示奸诈、多谋,如曹操就勾画白脸;黑色表示刚直、果断,如包拯铁面无私,就勾画黑脸;蓝色表示坚毅、勇敢,如《连环套》中的窦尔墩、《白水滩》中的青面虎,就勾画蓝脸;此外还有神怪一类人物,化妆则用金色、银色等。
③我国古老的戏剧如徽剧、昆曲、秦腔、川剧等,绝大多数都有各自的脸谱形式。清代中期形成的京剧,脸谱多达上百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④脸谱在谱式、图案和颜色上,有其既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式。脸谱谱式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脸、歪脸、象形脸等,其中,整脸和三块瓦脸是最基本的两种谱式。“整脸”是指脸上只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不歪不破,略画眉、眼、鼻和纹理,这种谱式多用于刻画面带笑容、内藏奸诈的权贵。“三块瓦脸”是用黑色或其他深色夸张地表现眼睛和鼻子,类似三块瓦,这种谱式用途较广,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都可以用。“十字门脸”的底色为白色,自鼻子到脑门上画一黑色立柱,又在黑眼窝中间画一横线,两眉画两个椭圆形黑点,形似“十”字。“六分脸”的脑门上为白色,从鼻子到脑门上画一深色立柱,又以同色画眉毛以下至两颊,在眉间画两个深色椭圆形的点,整个脸白色与深色大致比例为四六开,因而称“六分脸”。
⑤脸谱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被广泛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于工艺美术领域,如彩塑、剪纸、竹刻、烧瓷、蜡染、风筝、面具、蛋壳、皮影、木偶、邮票和装饰包装等。脸谱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主要取决于它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年代久远和名人制作的脸谱,其收藏价值就高,尤其是名人的国画脸谱、古代戏曲人物的古壶和瓷瓶脸谱等,无不成为收藏者追寻的收藏珍品。近年来,我国多次举办“中国脸谱艺术展”,展出的彩塑立体脸谱、戏剧人物的国画脸谱、蛋塑脸谱、社火脸谱、有机玻璃脸谱等,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并深受好评。
⑥脸谱作为装饰品走进了千家万户,它自然古朴,典雅新奇。收藏脸谱,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戏曲艺术的欣赏水平,还可以陶冶性情,并且还可以投资增值,热衷于脸谱艺术的收藏者又何乐而不为呢?
(选自《中华阅读》)
16.结合第②段内容,谈谈脸谱艺术是如何演变和发展的。(2分)
17.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4分)
18.脸谱对观众理解和欣赏戏剧艺术有什么作用?请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4分)
19.随着时间的推移脸谱艺术会消失吗?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写作(40分)
20.根据要求作文。
介绍你看戏(最好是你的家乡戏)的一次经历,要做到条理清楚,言简意明,600字左右。
七年级语文(下)(人教实验版) 第四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
1.B(“旺相”的“相”应读“xiàng”。)
2.D(D项中“博击”的“博”应为“搏”,“变换多姿”的“换”应为“幻”。)
3.B(成分残缺,谓语“采取”缺少宾语中心语,应该在“扣分”的后面加上“的措施”。)
4.C(题干句子均为课本中的句子,平时应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5.B(“姹紫嫣红”这个成语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来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景色艳美,用在这里,与后面的“粉色”相矛盾。可改为: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6.(1)示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搭建戏迷朋友交流平台 (2)可就“角色表演”“说唱脸谱”任选一点,也可就其服饰、唱腔、龙套及舞台设施等作说明。(拟写标语要围绕活动主题,号召人们参与其中。介绍自己熟悉的戏曲知识属自由发挥题,与戏曲表演有关,介绍合理即可。)
7.(1)睡醒。(2)逃跑。(注意词语古今意思的不同。)
8.(1)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偏着头凝神听着,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表演)好到了极点。(2)里面(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的房屋倒塌的声音(注意落实重点词语“妙绝”“间”等的意思。)
9.D(D项《口技》应为林嗣环所写,《口技》选自张潮所编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10.侧面描写的句子是:(1)满坐宾客无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作用:运用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当时听众听后反应的描写,从侧面烘托出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侧面描写即不直接描写所要表现的人物、事情等,而是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来烘托表现。其作用主要是衬托表现。)
11.B(这一部分叙述的是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四个选项中,B项“渔火点点”虽然也在文段中有所涉及,但不能概括整个选文的内容。)
12.D(“很重的心忽而轻松”“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属于心理描写。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等字眼可以看出“我”自由、轻松、欢快的心情。)
13.A(填写动词可以扣住“熟练的驾船技术”和“急迫的看戏心情”来选择,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熟练程度,采用代入比较的方法选出正确答案。)
14.C(这一段先写豆麦和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草发散出来的“清香”,这是嗅觉;接着写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等,这些都是看到的,是视觉;最后写听到的“歌吹”,是听觉。)
15.C(《社戏》一文渗透着双喜、阿发们对“我”的真挚友情,随着平桥村那只有说有笑的航船的前进,清香的豆麦水草、秀丽的山影月色、迷人的依稀歌吹、悦目的远近渔火逐渐涌现,景象迭出,妙趣横生,平实的语言中充满了美妙的诗情。)
16.北齐是打仗时用的面具;到了唐代成为表演歌舞时用的道具,后来将面具上的花纹画在脸上,成为了化妆艺术;宋元时期,出现了“抹”“搽”两种化妆方法;到了明代化妆色彩更加多样化。[回答本题要仔细阅读文章第②段。脸谱艺术的发展可根据原文,抓住要点,按照时间顺序来归纳。文中与此题相关的关键句有:“北齐兰陵王……每次打仗都戴上形状狰狞的面具”“脸谱到了唐代发展成为一种表演歌舞时的专用道具”“(后来)将面具上的花纹直接画在演员脸上”“宋元时期,出现了‘抹’‘搽’两种面部化妆方法”“到了明代,面部化妆色彩更加多样化”。答出四个要点,意思对即可。]
17.分类别。例如:脸谱谱式大致可分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脸、歪脸、象形脸等。作诠释。例如:“整脸”是指脸上只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不歪不破,略画眉、眼、鼻和纹理,这种谱式多用于刻画面带笑容、内藏奸诈的权贵。(回答本题要仔细阅读第④段。第④段首先对脸谱谱式进行了分类,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然后对“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进行了具体的解释说明,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回答时,答出说明方法,并进行举例说明即可。)
18.有利的方面:有利于观众理解、欣赏戏剧,帮助观众快速理解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等。有弊的方面:脸谱化、程式化,形成欣赏定势,不利于观众对人物性格展示过程的体验。(脸谱对观众理解和欣赏戏剧艺术的作用可以联系原文第④段的介绍来回答。注意从有利的方面和有弊的方面来分析。通过作者列举的各种脸谱谱式代表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分清这个人物的善恶,帮助读者理解这个人物形象。有弊的方面可以往深一层思考,如果每个人物都脸谱化,就没有了鲜明的个性特点,形成欣赏定势。)
19.不会。脸谱艺术被广泛应用于工艺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领域;脸谱作为装饰品走进了千家万户;许多人收藏脸谱,戏剧艺术不会消失,脸谱艺术随着戏剧艺术的发展而发展。(这个问题可以联系文章后两段来回答。从后两段来看,脸谱艺术应用范围广泛,可以作为装饰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好评。另外,戏剧艺术不会消失,脸谱也就有存在的价值。所以,综合这两点分析,脸谱艺术是不会消失的。)
20.思路点拨:戏曲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艺术形式,它赞颂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演绎人生中的悲欢离合,歌唱天地间的大爱与正气,具体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立意要新颖。
立意新颖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或表现对传统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自豪之情,或体现对戏曲的现状的忧思,或抒发对戏曲美好未来的祝愿。作文时任选其一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让深情在字里行间自然流淌。
(2)选材要恰当。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具体选材时要使文章内容生动丰满。注意要立足现实生活,记叙自己的亲身经历。
(3)语言要得体。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而定下相应的感情基调。如在介绍自己的看戏经历时,可以引用几个相关的精彩小故事,运用一些充满地方特色的方言俚语,采用形象活泼的修辞方式,让作文鲜明生动起来。
例文:
家乡的年戏
我的家乡在每年春节后,常要在村中唱十几天的戏,直到元宵节过后才罢。不过,这已经是六七年以前的事了。
那时候,每天太阳一偏西,村里的孩子们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五成群地向村东头空旷的大晒场跑去,因为戏台就搭在那里。戏台很简陋,只是垫起个土堆,木板一铺,几块大布一围,便搭了起来。往往戏还没有开始,来到戏场里的孩子们便像《西游记》里花果山上的小猴子们一样,把整个戏场吵翻了天,不时还放响几个鞭炮吓人一跳。然后又都围在那些摆在戏场内外的卖甘蔗、糖葫芦和玩具的摊子前,拿出手里攒着的压岁钱,不多时吃的玩的便塞满了口袋。
夜幕降临了,村里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戏台前,我就被父母喊着坐到怀里。“咚咚锵——锵咚锵——”的声音响起来之后,场子里顿时安静了。我便伸长脖子,瞪着眼睛,等待着演员出场。若出场的是个旦角,除了对她穿的衣服好奇之外,不久便在她的“咿咿呀呀”的唱腔中,依偎在爸爸的怀里进入梦乡了。只有武生在筛豆似的锣鼓声中出场的时候,我才被妈妈喊醒,但只盯着演员手中的一杆带红缨的长茅或是一柄闪亮的大刀。其次是等着他们翻跟头、鲤鱼打挺、耍枪舞棒、对打之类的动作。不过,戏场里的孩子大都是直到戏演完了,才被父母们吆喝着催醒,然后高一脚低一脚趔趔趄趄地被牵着回家。
如今的家乡过年后,已经不再唱年戏了。人们不是看贺岁片,就是上网玩网游,还有的就是出门旅游。
我真想再看一场难以忘怀的年戏。
点评:本文的写作角度,选得很准确。对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六岁的孩子来说,他看戏的目的不是看戏曲的内容,而是新奇的、好玩的还有好吃的东西吸引了他。所以文章写了戏台、小商贩、锣鼓声、武生的动作及其道具。稍显不足的是没能表现出当年的孩子们对戏曲喜爱的程度,比如模仿表演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