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配套江苏版教材) 第六单元 诗词拔萃
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第一部分(共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与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可汗(hán) 萦绕(yíng) 饷田(xiǎng)
B.明媚(mèi) 狂澜(nán) 金柝(tuò)
C.胡骑(qī) 机杼(zhù) 炊烟(chuī)
D.梳装(zhuāng) 山巅(diān) 箪食壶浆(tān)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4分)
出郭相伏 摩刀霍霍 扑朔迷离 原弛蜡象 吹角连营
一泻千里 万丈狂阑 阳光明媚 浩浩荡荡 嫣红姹紫
错别字
改 正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
B.“那边很危险!”一位同学大叫起来。
C.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睡是不可能的。
D.她问我饿了没有?这一问正中了我的心事。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提高成绩的关键在于能否认真刻苦地学习。
B.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这所学校教书。
C.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达到了国家先进。
D.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5.从句式搭配的角度看,最恰当的是( )(3分)
在我迷惘徘徊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儿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应坚如磐石;在我骄傲的时候,你呼唤我,________________;在我怯懦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儿女就应勇敢如山。
A.是山的儿女怎能居功自傲
B.谦虚谨慎是山的儿女的品质
C.是山的儿女就不能自满自足
D.是山的儿女就应虚怀若谷
6.假如有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同学做错了事情,你建议他去道歉,你认为下列他最容易接受的一种说法是( )(3分)
A.这件事确实是你做错了,你怎么能不向别人道歉呢?
B.这件事你也有责任,如果不道歉,你考虑后果了吗?
C.做错了事就要敢于承认,你还不赶快赔礼道歉。
D.这件事咱们也有不对,最好还是去向人家说清楚。
7.填空与默写。(6分)
(1)《木兰诗》是________编的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里的著名诗歌。诗中表现十年征战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2)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11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愿为市鞍马 市: (2)东市买骏马 市:
(3)昨夜见军帖 帖: (4)对镜帖花黄 帖: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0.作者为什么对战斗过程的描写极其简洁,而对木兰回家后“着女儿妆”的描写却是浓墨重彩,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2分)
11.如果你是木兰的邻居,当她凯旋时,你准备对她说些什么?(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高山流水
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
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那天的天气很高爽。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
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路虽然难走,但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鲜活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
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逐,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
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时间,在山上,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
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真不该来。
山,并没请谁来!
真的,山没有请谁来。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趱路的况味?
寂寞趱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在寂寞中了。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
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切的召唤。翻过一道山坡,就看到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困顿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
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简直如同幻影一般的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可是,壁立的山崖挡不住它,嶙峋的怪石阻拦不了它,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是柔弱还是刚强?
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
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中来,听一听山泉之歌,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的像情人的私语。懂吗?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里?除了山泉,谁能?
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把歌唱给谁听,我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都爱听,也许它们更能听得懂。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不需什么理由。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吧!
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激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山泉,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已的流动。看遍种种的水,哪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一种水又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美的心灵啊!
我们徘徊在泉水旁,不忍离开。
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
那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峰。
我们欣慰,不仅是因为到达峰顶,更是因为认识了高山和流泉——高山教我们以亘古的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
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歌,应该有高山流水之音的。
(文章有删改)
12.结合全文看,本文标题“高山流水”有什么妙处?(2分)
13.文章加着重号的段落可以删掉吗?为什么?(3分)
14.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具体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的像情人的私语。
(2)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里?除了山泉,谁能?
15.汪国真的诗《祝愿》:当你走上峰巅/ ( http: / / www.21cnjy.com )便走进了风光/也走进了风险/你要当心了/不要在这个时候晕眩/你还要警惕/悬崖裸露在前边/风躲在后面……我的朋友/愿你/静似青山/ 动若波澜。这首诗与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黄河颂》(节选),完成问题。(13分)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周围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6.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部分描绘的是什么?有没有不是“我”所“望”到的景?(2分)
17.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部分的中心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把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热情赞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伟大的力量和深远的国际影响。
B.把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歌颂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和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C.歌颂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贡献,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黄河两岸的游击健儿抵抗日寇的侵略,为全国人民所赞颂。
D.充分肯定了黄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展望黄河辉煌灿烂的远景,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情感。
18.“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是什么意思?(2分)
19.诗中“啊!黄河!”出现了三次,这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20.“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中“体魄”能否换成“身躯”?为什么?(2分)
21.诗人写《黄河颂》的目的是什么?(3分)
第三部分(共40分)
22.作文。(40分)
请结合实际,以“我生活在 中”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材典型,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文体自选,600字左右。
七年级语文(下)(配套江苏版教材) 第六单元 诗词拔萃
检测题 参考答案
1.A(B项中“狂澜”的“澜”读lán;C项中“骑”读jì;D项中“装”应写作“妆”,“箪”应读“dān”。)
2.伏-扶 摩-磨 弛-驰 阑-澜(注意不要将形近的字写错,一定要记牢,书写要工整。)
3.D(D项属于非有疑而问,应将问号改为逗号。)
4.B(A项犯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能否”删去;C项缺乏宾语中心词,在句末加“水平”;D项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应将“通过”或“使”删去。)
5.D(通读这段话可以发现,“是……就应……”的句式是这几个分句的主干,上下句式是一致的,所以不难选出答案。)
6.D(劝说别人时一定要语气委婉,不要太直白,以免伤害别人的自尊。)
7.(1)郭茂倩 《乐府诗集》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互文
(2)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注意掌握好有关的文学常识和背诵诗词文名句。)
8.(1)名词用作动词,买 (2)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集市 (3)名词,文告 (4)同“贴”,动词(回答本题既要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意思,又要注意词类活用和通假字。)
9.(1)到万里之外参加战斗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飞一样越过关塞和群山。(2)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对于文言句子,要结合上下文来翻译,(1)句中注意落实关键词语的意思,如“戎机”“度”。(2)句用了互文手法,应理解为“将军壮士百战死,将军壮士十年归”,不要分开来翻译。另外,“百战”“十年”也不是实指,表约数。]
10.这首诗歌颂的是木兰孝 ( http: / / www.21cnjy.com )敬父母、勇于承担重任的品格,所以对于残酷的战争,只是一笔带过,而对木兰“着女儿妆”的情节却是详加描绘,这其中也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冷漠和远离之意。(解答此题要结合全文来看,全文的主题思想即表现木兰不怕苦难、替父从军的高尚品质,所以与表现主旨有关的便详写,与主旨无关的就略写。木兰回家后的“着女儿妆”表现出一个女英雄的真实面貌,“着女儿妆”后的木兰的美与驰骋沙场的木兰的英勇构成了木兰的丰满形象,也衬托出她孝敬父母、勇敢坚强的美好心灵。)
11.示例:(1)木兰,你真是女中豪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木兰,给我讲一下你在军营中的生活吧,一定有很多惊险的故事。
(3)木兰,现在你是人人皆知的英雄了,以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打算做点什么呢?(本题为开放性题,可以表达对木兰的赞美之情,可以回忆从前的生活,可以询问木兰的情况等,言之有理即可。)
12.概括主要内容;高山和流水,暗含俞伯牙弹琴遇知音的典故,揭示文本的主题,从高山和流水中探寻生命的意义。(本题主要考查标题的含义。题目是对文章内容最简要的概括,要理解题目的含义,就要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理解,还要弄明白题目所蕴含的情感。)
13.不可以。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上,极写“趱路”之苦,为下文看到清泉后的喜悦心情蓄势,起到了对比映衬之作用。[本题考查对重要语段的作用的理解。在结构上常见的作用有:总结上文,领起下文,承上启下(过渡)。具体有哪几种作用,还要看具体的内容。对语段在内容上的作用的分析,不要仅仅停留在语段本身,要联系上下文,从文章的写作意图出发,全面正确地表述说明。]
14.(1)采用排比、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流泉的种种音韵美。(2)先设问后反问,突出了流泉不可比拟的灵秀、晶莹和活力。(赏析时,要扣住语言的通俗质朴与自然、 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等。本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是中考试题中的常见题型,也是中考试题中的难点。回答这类问题,一般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句式特点等角度对语句进行语言层面的把握。)
15.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助鲜明具体的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的理解。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是一个难点。文章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欲扬先抑、借景抒情、联想与想象、伏笔、照应等。具体到一篇文章,要先综观全文,把握中心后再分析其手法。)
16.描绘黄河滚滚东去的雄伟气势。这里既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眼前的景,也有“我”想象中的景。如“从昆仑山下……劈成南北两面”就是想象中的景。(考查语段的概括能力和虚实景的描 写。)
17.B(联系语境,我们可知黄河在此象征中华民族,从而歌颂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和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18.指黄河在南北两岸有无数条的支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千万条臂膀”比喻黄河的大大小小的支流。)
19.反复。加强抒情气势,又体现了内容的层次。(考查反复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0.不能。“身躯”仅仅指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体魄”还指蕴含的精力、精神。用“体魄”更能表现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伟大力量。(考查词语的运用,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深刻含义。)
21.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灿烂文化,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歌颂中华儿女的勤劳勇敢、伟大坚强。(回答此题需要理解文章主旨,合理概括并升华文章主题。)
22.【思路点拨】这篇作文虽然是半命题作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可选择的范围十分广,先在横线上补全题目,再围绕这个中心,选择材料。可选取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或者自己平时交往的一些人,通过这些事、这些人,写“我”有哪些感受。所选材料一定要体现出自己在横线上填的内容。在结构上可以灵活多变,可以采用题记式,也可以采用小标题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在记叙的顺序上,可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描写,也可以用倒叙、插叙等多种方式。
例文:
我生活在鼓励中
回首往事,望着我那一串串幼稚而坚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脚印,我知道,它们不仅饱含我的努力和拼搏,也饱含着长辈的关爱,老师的帮助,同学的支持。他们鼓励的话语、微笑,甚至一个眼神都像春风一样轻拂我受伤的心灵,像清泉一样冲走我内心的懊恼,使我重整旗鼓,蓄势待发,扬起希望的风帆,吹响自信的号角,向人生一个个制高点进军。
记得在小学三年级时,学校开设毛笔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我对这软质笔束手无策,它总是打转,根本写不出一个成形的字。我在家中铺开几张报纸练习,母亲在灯下做鞋。由于执笔手法依旧,我急躁地把笔扔了。母亲正微笑着引线,一次又一次,针线好像总和她作对,但母亲仍试着……终于,成功了。母亲微笑着看看我,仿佛讲述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来鼓励我。我又重新拾起笔,回忆着老师的姿势,一次又一次……终于,我也成功了!大字本上的字中饱含着母亲穿针引线的鼓励。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我在鼓励中快乐地学会了滑旱冰、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在操场上飞舞着,同时,在鼓励中,我经受了磨难的考验,学会了坚强、乐观向上。在亲人和朋友的鼓励中,我进入了竞争激烈而又丰富多彩的初中时代。
还记得刚入学时,陌生的一切和想家的思绪使我迟迟不能进入状态。这时,周围的同学告诉我: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我们相信你会快乐的!于是,我用笑脸来接受了陌生,逐渐品尝到了初中生活的五彩缤纷。
如今在初中这块希望的田野上,不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阳光鲜花的温馨,更会有风霜雨雪的考验,失败的滋味不时闯进我的生活,然而在心灰意冷、悲观自怜时,同学们、老师们都说:拼搏奋斗,青春无悔!激情的话语像雨露一样滋润了我的心田,我拥有了自信,向着胜利的方向稳步迈进。
鼓励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茶,当我软弱委靡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只消几口,便会神清气爽;鼓励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当我干渴无力时,只消几杯,滚滚的生命汪洋便会在心中蔓延;鼓励是火种,它会使熄灭的希望重新燃烧;鼓励是春风,它会使昏睡的生命复苏。在鼓励中生活,我学会了自信!
【点评】本文在记叙的顺序上采用了倒 ( http: / / www.21cnjy.com )叙的方式,先总说自己生活在“鼓励”之中,然后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写来,写了自己获得的鼓励。通过写母亲、同学、朋友、老师等人给“我”的种种鼓励,紧紧扣住了话题,有力地表现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