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苏教版)第五单元信息传播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苏教版)第五单元信息传播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13 09:3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配套江苏版教材) 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
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第一部分(共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嗫嚅(rú) 粗犷(kuǎng) 挑衅(xìn) 蹙眉(cù)
B.屏气(bǐng) 鲸鱼(jīng) 翩跹(xiān) 歼灭(jiān)
C.暴虐(nüè) 花蕊(lěi) 风靡(mí) 静谧(mì)
D.噙着(qín) 亘古(gèn) 顷刻(qīng) 逞能(chěng)
2.下面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4分)
呕心沥血 精诚所致 金壁辉煌 异曲同工
扶遥直上 一视同仁 出类拔萃 同舟共际
错别字
改 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这个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B.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苏州园林假山的堆砌,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D.父亲像他这个年纪,早已是著作等身的大学者了。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所学的东西太少了。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构成。其中导语概括报道事实,主体则具体叙述报道的事实。
B.《七子之歌》由七首独立的短章组成,它的主题体现在每一首诗的标题上。
C.《三个太阳》是一篇以表现一位向往南极的女画家和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生活为内容,以歌颂“南极精神”为主题的通讯。
D.《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的主体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叙述我军分三路渡江的情况。先写中路军,接着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
6.给下列语段的横线处选择一句话,使上下文连贯,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为申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奥申委约请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艺谋拍一部申奥宣传片,张艺谋答应了。他说:“这部仅10分钟的短片可能会是我执导的压力最大而观众最少的作品。像申奥这样的大事,成功了当然不会只因为一部介绍片,可因为大事头绪多,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是类似宣传短片这种细节上出了纰漏。也就是说, 这样的挑战让我深感责任重大。”
A.一部好的宣传片一定令申奥成功,而一部坏的宣传片也一定会让申奥失败。
B.一部好的宣传片不可能令申奥失败,而一部坏的宣传片也不会让申奥成功。
C.一部好的宣传片不一定能令申奥成功,而一部坏的宣传片却一定会让申奥失败。
D.一部好的宣传片不一定能令申奥失败,而一部坏的宣传片却极有可能让申奥失败。
7.(1)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 2006年5月20日14时整,经过34小时的连续浇筑,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顺利收仓,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总浇筑时间为3080天,海拔高程185米。今年汛期,大坝开始全面挡水,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可以解除洪水威胁。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还将在发电、通航、旅游等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标题:
(2)春蕾文学社决定举办一期以神舟六号发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功为主题的期刊,请你为期刊的扉页写一副对联,以彰显主题,表达全校师生的共同心声。要求每联7个字,并用上拟人或夸张的修辞手法。(4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4分)
公元2003年10月15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再过30分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聂海胜和瞿志刚。这时广场上奏起欢快的《迎宾曲》,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成。在此之前,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
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绥中县。大学文化,中校军衔。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 350小时。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
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 ( http: / / www.21cnjy.com )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数百名航天员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
今天,中国人也将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8.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基本内容。(3分)
9.“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3分)
10.最终选定杨利伟担任首飞任务的原因是什么?(4分)
11.文章为什么要提到美国和前苏联、俄罗斯的航天情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1分)
盘旋于绝境之上的不屈精神
①时光回到1925年1月,一名叫弗洛伊 ( http: / / www.21cnjy.com )德·柯林斯的洞穴探险者在探险时遭遇不幸,这位美国阿肯色州山地青年的遭遇,引起了全体美国人的关注。1月29日,当他在父亲的农场为寻找一个能够吸引游客的洞穴时,不幸陷入困境,不能自救。
②在那个名叫“沙洞”的大洞穴中,柯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斯被一块巨石卡住了左腿,动弹不得。人们想办法施以援手,还是不能把柯林斯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在人们难以想象的疼痛和折磨中,柯林斯整整坚持了十九天。他勇敢的心和顽强的意志,在同情者的心里,打下了无法泯灭的烙印。
③十九天的时间,一分一秒对柯林斯来说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煎熬。在没有一线光亮的洞穴里,无边的黑暗浸满人的意识,柯林斯的腿上覆压着巨石,仅可容身的小穴如同绳索捆绑着他,他全身无法动弹,能动弹的只有他的思维。孤独、绝望、疼痛、无助,很容易将一个人的精神击垮。
④正当美国人想尽一切办法,营救这位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幸的落难者时,一名叫米勒的记者五次深入洞穴,并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自己目睹的一切,为人们记录下了这位落难者在生死面前如何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及其内心痛苦与顽强的挣扎。
⑤地面上每一寸地方都是水,每前行一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不得不像蛇一样地蠕动。当记者米勒试图挤进柯林斯受困的小洞,“疼——太疼了!”柯林斯恳求米勒放弃这样的努力,柯林斯躺着,向左侧斜着,以致他的左脸颊触到了地面,两只胳膊牢牢地卡在他身边石头的缝隙里,像一位钉在十字架上的受难者,这样的姿势,他不得不保持十九天。
⑥他的脸上盖着一块油布,记者米 ( http: / / www.21cnjy.com )勒试图把它揭开。“放回去,”他说,“放回去——水!”米勒才注意到,水一滴滴地从顶部的岩面上滴下来,每一滴都打在柯林斯的脸上,最初的几个小时,柯林斯并不介意,可是,随后持续不断的水滴几乎让他疯狂起来。后来他的弟弟给他带来一块油布。此情此景,让人想起旧时的水牢,再坚强的人,也会不寒而栗。而柯林斯,坚持了十九天。
⑦一次次的营救失败,终于有一次,柯林斯面对着米勒——这位身高只有1.57米、体重仅54公斤的好心记者,真诚并非调侃地开起了玩笑:“喂,伙计,你最好出去暖和暖和。不要回来了,你这么瘦小,我相信你是不能把我弄出去的。”此刻,最需要帮助的人,依然乐观,一如既往地关心他人,关心眼前来帮助他的瘦小记者。
⑧柯林斯没有任何额外要求,但他郑重地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在他的头顶放置一盏灯。灯光如豆,可是,微弱的光,在这位地下探险者的心里,成为永存希望的火种,成为挑战黑暗环境和冷酷陷阱的象征。无论身处怎样的绝境,勇敢的心,永不输给貌似强大的灾难。十九天后,柯林斯离去,这盏灯仍然亮着柯林斯离去了,美国一位叫詹金斯的传教士为柯林斯作了一首缅怀的歌——《弗洛伊德·柯林斯之死》,歌词唱道:“我们都知道的一个家伙/有着白皙英俊的脸庞/真诚而勇敢的心肠/他的身躯正在沉睡/沉睡在那个荒凉的沙洞里。”听歌者无不落泪。
⑨置身绝地,是对精神强度与韧性最好的考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困厄面前,如何保持人的尊严?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个问题。当我们面对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 。
12.通读全文,请你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内容,梳理故事情节。(2分)
柯林斯探险遇难,不能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救→( )→记者深入洞穴,零距离采访→( )
13.找出文中描写洞穴环境的一个句子,体会它对表现人物的精神有何作用。(2分)
14.阅读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请说说他的“勇敢”“顽强”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15.文中反复出现“十九天”这一时间概 ( http: / / www.21cnjy.com )念,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小提示:可以从文章的结构、情节发展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等角度考虑。)(2分)
16.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⑨段横线上补写相关的语句。(要求:结合柯林斯的事迹进行评价,不少于40字。)(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0分)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乔 叶
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幼。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成,再无旁忧。
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
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年龄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一岁成长的是身体,十岁成长的是知识,二十岁成长的是情感,五十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
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但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你知道种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水,没有水庄稼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吸取土层深处的水。这样,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蹲”,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蹲”,以一种外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内在精神的拔节。“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情。每当我做了一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不要紧,吸取教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一定会做得好一些,因为,你还会成长。每当我看到镜子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别忧伤,谁的身体都会老去,幸亏你的内心还在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我清楚地知道,永远有比自己年轻的人。但我并不觉得任何比我年龄小的人都是年轻的,同时也不敢认为比我年龄大的人都比我衰老。因为有无数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年轻,没有让自己得到有效的成长,而真正知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生理上不再年轻的人。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命运对于知晓学习的人的一种额外奖赏。
一直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一直知道自己在成长,这让我感觉幸福非常。
17.针对“成长”,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18.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说“和许多人一样”?(2分)
19.第二段在内容上强调什么?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20.第四段中,“蹲苗”的比喻是为了阐释什么道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21.联系第五段内容看,画线句中“额外奖赏”指什么?(2分)
第三部分(共40分)
22.作文。(40分)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体。这次作文就请你写一则消息。内容可以是本校或本班新近开展的有意义的活动,也可以是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七年级语文(下)(配套江苏版教材) 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
检测题 参考答案
1.B(A项中“犷”应读guǎng;C项中“蕊”应读ruǐ;D项中“顷”应读qǐng。)
2.
错别字 致 壁 遥 际
改 正 至 碧 摇 济
(本题中,错别字出现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形近或音同,它们或字形整体相近,或字音相同,细微处略有差别。解题时要注意每一个字的字形及意义的细微差别,要全神贯注,不能马虎了事。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区分这些字局部的差别,如部首的不同、形体的差异和读音的差别等。)
3.B(“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与语境不符,应改为“事半功倍”。)
4.C(A项两面对一面,可将“能否”去掉;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建立并健全”;D项滥用介词,导致全句无主语,将“使”去掉。)
5.B(《七子之歌》名字来源于《诗经》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故事,其主题单单通过一个小标题是体现不出来的,将七章的题目联系起来,看每一个题目背后的历史意义,再通过当时的背景及诗歌的内容才可以看出主题。)
6.C(本题分析的是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好的宣传片”是申奥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只有这一个因素不能决定全局,因此只是有一定的可能性,它“可能会令申奥成功”;“一部坏的宣传片”是申奥失败的充分条件,只要宣传片做坏了,那么其他方面做得再好,申奥成功也必然没有可能,一定会失败的。)
7.(1)例如:三峡大坝全线竣工(建成);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峡建成世界第一坝;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建成。(仔细阅读材料,概括出主要事件、字数符合要求即可。)
(2)答案示例:
①上联:银光流泻态婆娑 下联:神舟飞度傲长天
②上联:神舟豪迈览苍穹 下联:气概浩荡壮河山
③上联:长征箭撼九重天 下联:神舟惊动五千年(注意拟写对联的一般要求:
①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要完全相等,不多不少;而且上下联的结构要相同,即断句一致。②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③要平仄相对,音调和谐。)
8.送行的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情欢送航天英雄杨利伟出征。(文段主要写了航天飞行的时间、地点、前来的人们,并重点介绍了飞行员杨利伟,写了人们为其送行的场面。)
9.环境描写。点明天气的寒冷,烘 ( http: / / www.21cnjy.com )托出热烈的欢送场面,表明送行群众的热情。(对客观环境、天气情况等的描写属于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可以烘托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等。)
10.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从选文倒数第三段中找答案。)
11.是为了突出中国在世界航天事业上做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巨大贡献。(“美国和前苏联、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水平非常高,可以说是航天大国,它们为世界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今天中国也将进行载人航天飞行,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这无疑是对航天事业的突出贡献。)
12.柯林斯面对黑暗,痛苦万分 柯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面对死亡,保持尊严(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概括好各段内容即可作答,第一个括号内的内容主要从第③段中概括,第二个括号中的内容主要从第⑧⑨段中概括。)
13.例句略。洞穴环境的恶劣,表明柯林斯处境的艰难、痛苦难忍,烘托出他的勇敢顽强。(写环境是为了表现人物,环境越坏,越能反映人物的顽强。)
14.在仅可以容身的洞穴中,腿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弹,压着巨石,胳膊卡在石缝中;多次营救未果,只能意味着等待死亡;关心前来营救他的瘦小记者;除了放置一盏灯外,无其他要求。(阅读全文,通过柯林斯被卡在洞中的艰难处境与其言行举止的对照看人物性格。)
15.在结构上相互照应,推动了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的发展,使人产生对柯林斯高度的关注同情;反复强调这个时间突出其痛苦的时间长,有助于塑造人物勇敢坚强的形象。(可根据提示的内容,选择合理的角度进行回答。)
16.示例:柯林斯的不屈灵魂来到我们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边,在生命的琴弦上弹奏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些哭泣的人们。(只要点明柯林斯的事迹精神对我们的激励作用即可。)
17.成长是一件最漫长、最丰饶、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情的事情。(意思对即可)(此题要求概括文中的观点。主体部分的3~5段从三个不同侧面写出了作者对成长的理解,只要按要求组织成为一句话即可:成长是一件最漫长、最丰饶、最深情的事情。)
18.说明对“成长”持不正确的认识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普遍性,含蓄表明了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意思对即可)(“许多人”小时候与“我”一样有着幼稚的想法,都认为成长是因为年幼,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从下文的阐述中我们看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作者开头这样写就是点明讨论这个问题的必要性,自然引起下文对问题的阐述。)
19.内容上,强调小时候对“成长”的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是错误的。结构上,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意思对即可)[与以往经常遇到的承上启下句顺序不同,第二段文字的第一个分句启下,第二个分句承上。内容上的作用要扣住两个分句:明白了什么?明白了“成长是一件最漫长、最丰饶、最深情的事情”(这是下文阐述的);成长不是怎样?成长并不是因为年幼,长大就不再需要努力(这是上文阐述的)。]
20.必要的积蓄过程是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意义的成长。 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明白,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意思对即可)(答题时要锁定区域——第四段,“蹲苗”的比喻是为了阐明“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还是“必要的积蓄过程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仔细琢磨,前者没有把道理说明白,后者是直接扣成长这个主题来揭示的。通过这个比喻说理,能够使所说的道理形象化,通俗易懂,便于人们理解。)
21.让知晓学习的人永远在成长,永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保持年轻的心态。(意思对即可)(若要正确解读出“额外奖赏”所指,必须弄清楚画线句中“这”指代什么,不仅如此,还要整体感知全段内容,从中概括出:让“我”从糟糕的事情中吸取教训,从憔悴的容颜中不生忧伤之情,内心成长更让“我”懂得成长的意义,让“我”意识到比“我”年龄小的人并不都是年轻的,比“我”年龄大的人并不都比“我”老。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答案即可。)
22.【思路点拨】消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须真实、准确。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构成。标题是全文的眉目。导语是一篇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消息的主体具体介绍报道的事实。背景指的是跟报道事实有关的情况。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消息要短小精悍,语言要明快简洁。
例文:
江岛好少年丁晓斌
朱茂华
本报讯 昨天,双山镇小学生丁晓斌不顾个人安危,抢救落水同学,谱写了又一曲爱的颂歌。
6月15日中午,双山岛上烈日炎炎,几个双休日在家的小朋友正在建设中的双山小公园内嬉戏玩耍。
追逐打闹中,在九曲桥上玩耍的双山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小学二(3)班的季龙翔小朋友脚底一滑,不慎掉入水中。这一突然发生的危险使小朋友们手足无措,环顾四周,又找不到大人。“我会游泳!”只见三(1)班丁晓斌小朋友“扑通”一声,跳入2米多深的水中,紧紧抓住正在下沉的季龙翔小朋友。但终因力气太小双双沉入河底。小朋友们大声哭喊,惊动了在附近开店的个体户周兰兴,他即刻奔向出事地点,顾不上脱衣服鞋子就跳入水中,先后把两个孩子救上岸。这时,两个孩子均已停止呼吸。在闻讯赶来的人们的帮助下,两个孩子被送往双山医院,医务人员全力抢救。可惜,因溺水时间过长,季龙翔小朋友没有救活。丁晓斌小朋友经过12小时的抢救终于清醒过来。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他有没有死 ”当医生告诉他季龙翔小朋友已离开了小伙伴时,丁晓斌十分难过。
丁晓斌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在江中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岛迅速传开,有关他的感人事迹一串又一串。他热爱劳动,本学期每天两次教室洒水搞卫生,他一个人主动承担下来,没有落下一次;他乐于助人,一次就捐献了3个书包、2套衣服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平时,他常把自己的学习用品分给班上的特困生……
目前,市委宣传部和双山镇党委、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新闻单位的同志聚集在丁晓斌所在的双山中心小学,开展了“向身边的小英雄——丁晓斌学习”的活动,市教育局向全市各中小学发出通知,号召广大中小学生学习丁晓斌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双岛镇小学《学报》)
【点评】本文符合消息的写作要求,各要素基本具备,主体部分内容叙述清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