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苏打可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B.活性炭疏松多孔可用于吸附水中杂质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离子都带有电荷,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所以生成其一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3.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B.往一定量的NaO和B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D.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
A.A B.B C.C D.D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碳酸钙不仅可用于补钙剂,还可用于建筑,如天安门前的华表就是碳酸钙制成的
B.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适量纯碱的水洗掉
C.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的产品可用于医药,炸药,合成材料等
D.做馒头时,常在面团中加入适量的发酵粉,使蒸熟的馒头疏松多孔
5.NaCl是重要的资源,其应用与生产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用①操作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B.应用②在制备烧碱的过程中,水参与了反应
C.应用③为提高产率应先通NH3,再通CO2,制备过程中还能得到一种化肥
D.生产中提纯粗盐时可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再过滤、蒸发
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无色溶液中:K+、Na+、、Fe3+
B.酸性溶液中:Mg2+、Na+、、Cl-
C.pH=11的溶液中:、K+、、Cl-
D.含有大量Cl-的溶液中:K+、Ag+、、
7.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硝酸钾和氯化铁 B.氢氧化钾和盐酸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D.硫酸钠和氯化钡
8.关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厨房清洁剂除水垢
B.喝完汽水打嗝是因为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C.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人被蚊虫叮咬后可抹牙膏、肥皂水
9.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
B.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D.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10.鉴别CO和CO2的方法有多种,下列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鉴别方法 实验现象
CO CO2
A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没有明显现象 石灰水变浑浊
B 将水分别注入充满待鉴别气体的塑料瓶中,迅速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凹扁了 没有明显现象
C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被点燃 木条熄灭
D 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黑色粉末变红色 没有明显现象
A.A B.B C.C D.D
1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碱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B.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盐酸
C.向硫酸钡白色固体中滴加足量稀硝酸固体不溶解,则加足量稀硝酸不溶解的白色沉淀一定是硫酸钡
D.点燃H2与O2的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12.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①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B.②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C.③用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D.④加热分解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二、填空题
13.硫酸铜的构成微粒有Cu2+和 ;在医疗上可以小苏打治疗胃酸(HCl)过多症,其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4.初中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盐溶液,实验测得其呈碱性,其pH一定 ,该盐的化学式可能是 .检验碳酸盐的试剂是 .
15.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①该反应共涉及到 种元素 种分子,该反应属于 (填化学反应类型)
②若图示中的O表示氧元素,则该反应中共有 种氧化物,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
16.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试剂,设计不同的方法对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
A.锌片 B.铁钉 C.铜片 D.硫酸铜 E.稀硫酸 F.硫酸锌 G.硫酸亚铁.
(1)方法一所选用的三种试剂是CuSO4、ZnSO4和 (填化学式,下同).
(2)方法二所选用的是四种试剂是Fe、Cu、Zn和 .
(3)方法三所选用的三种试剂是 .
17.取一个小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然后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鸡蛋壳里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18.“侯氏制碱法”首先得到的碳酸氢钠,然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产品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Na2CO3+CO2↑+H2O.碳酸钠置露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2CO3+CO2+H2O═2NaHCO3.某中学化学学习小组对一瓶开启后久置的碳酸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假设Ⅰ:完全变质;假设Ⅱ:没有变质;假设Ⅲ: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溶液不与CaCl2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加入少量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假设 不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导管连接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样品 有气体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假设 不成立.则样品的成分是 .
【交流反思】欲除去Na2CO3变质后的杂质,最合适的方法是 .
三、综合题
19.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KNO3、CuSO4、BaCl2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蓝色.
(2)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20.海水中含有MgCl2,可用于提取金属镁,主要流程如图。整个生产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有:
①
②
③
(1)其中反应池中发生的反应是 。
(2)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21.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鉴别白酒与白醋,可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是 。
(2)鉴别双氧水和蒸馏水的方法是: (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3)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符号表达式表示) ;
(4)为了防止膨化食品变质,常在食品中充入 ;
(5)为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 实验;
(6)二氧化碳具有 及 的性质,应用于灭火。
22.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在三种物质中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甲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可以转化成乙或丙,乙和丙通过化学反应可以相互转化。
(1)若丙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则甲是 ,丙转变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乙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甲是 ;丙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SO42﹣;NaHCO3+HCl=NaCl+H2O+CO2↑
14.【答案】大于7;Na2CO3(或NaHCO3);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15.【答案】三种;四;置换反应;一;4:3或3:4
16.【答案】(1)Fe
(2)H2SO4
(3)Zn、Cu、FeSO4
17.【答案】;
18.【答案】Ⅱ;Na2CO3+CaCl2═CaCO3↓+2NaCl;Ⅰ;Na2CO3和NaHCO3;将样品充分加热
19.【答案】(1)CuSO4、BaCl2
(2)CaCO3;Na2SO4;KNO3
20.【答案】(1)
(2)②③或③②
21.【答案】(1)闻气味
(2)分别取样于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若有大量气泡产生的 是双氧水,无现象的则是蒸馏水
(3)CO2+Ca(OH)2→CaCO3+H2O
(4)氮气或N2
(5)灯火
(6)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
22.【答案】(1)C;C+CO2 2CO
(2)H2O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