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NO:1
课 题 我的中国心 授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型 唱歌 课时 1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科学合理地运用气息,用自然、饱满、深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过程方法 通过歌曲学唱,能够独立分析歌曲,了解歌曲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深情与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用自然、饱满、深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难点关键 分析歌曲,了解歌曲结构。
学情分析 这首歌曲第一部分比较深情,教师要引导学生保持气息的连贯,可在学唱之前进行呼吸练习,让学生感受歌唱呼吸的正确方式,并对歌唱中气息的使用进行指导。歌曲第二部分情绪与第一部分有较大对比,提示学生不要喊唱,要注意演唱时身体的放松状态,并保持声音稳定。
教学准备课程资料 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 学 流 程 设计意图要求程度 动态调整
导入教师提问:你喜欢哪些歌手?教师引出心中最喜爱的“爱国歌手”张明敏。你知道张明敏哪些作品?教师揭题,结合图片讲述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学唱完整聆听歌曲,表达音乐感受。你能说说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吗?聆听歌曲,分析歌曲结构。复听歌曲,找出歌曲中反复出现的旋律。再次聆听,这个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变化?教师小结:歌曲中相同段落用A表示,第三次变化重复部分用A’表示,中间完全不同的部分用B表示,所以这首歌曲的结构为A+A+B+A’。曲谱学唱用wu音跟琴模唱A和A’部分,用准确的音高、递进的情绪来表现音乐的变化。用wu音跟琴模唱B部分,注意节奏变化。用wu音跟琴完整模唱歌曲。随琴唱A和A’部分曲谱,主意音高变化。随琴唱B部分曲谱。随琴完整演唱曲谱,注意音高、节奏、情绪的变化。学唱歌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对祖国热爱的乐句并填词演唱。教师指导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其他学生学唱选择的乐句。完整随录音小声演唱歌曲,注意感情处理。教师范唱第一乐句和第四乐句结尾“我的中国心”,引导学生体会感情、速度、力度的变化,并说出歌曲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变化?学生尝试模仿。随录音用均匀的呼吸和自然的声音完整有感情地表现歌曲。能力拓展张明敏模仿秀。爱我中华歌曲展。情感升华观看海外华人华侨在汶川、雅安等地震灾害中为同胞们筹款募捐的图片,学生交流并发言。观看华侨华人组织捍卫钓鱼岛主权活动的视频,师生进行交流。五、教师总结。 在当今的音乐环境中,直接让学生接触这种爱国歌曲,无法从根本上引起学生对歌曲的共鸣。以他们喜爱谈论的话题引出本课内容更易于让他们接受,图文并茂详细地介绍歌曲背景也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在教唱新歌前首先要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既能为下一步学好歌曲做好铺垫,又能锻炼学生的音乐记忆力。以层层引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改以往被动的学唱。以探究的方式学唱更具主动性,鼓励学生敢说敢唱。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我的中国心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