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三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二、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等,这些方法的采用,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说学法
学法的选择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合作学习法。
四、说教学过程
本着突出重点,突出难点,构建高效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原则。为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互动探究的新课改精神,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体验式教学新授课教学策略的四环节教学法展开课堂教学。即四大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观察情境图你能估计出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各是多少的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学习,同时引出了探究的什么是毫米的问题,顺利进入新课学习。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部分是这节课的中心部分,在这部分体现全新的课程理念,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具体分为4个小环节:1、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各是多少问题的方法。2、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3、全班范围内展示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会互相启迪思维,生疑共思,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4、共同优化,形成结论,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进一步抓住事物的本质,总结规律一毫米的长度认识。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加深对新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进而熟练掌握。
基本练习:设计直接利用本节课所学1厘米=10毫米的知识
综合练习:主要是设计一些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练习,这些练习即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对知识、学习方法、探索过程进行梳理。教师点拨引导,梳理知识结构,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突破重难点: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探究法等突破难点,为加深知识的理解设计了大量的练习,巩固新知,抓住重点。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采用的事图解式,此板书力图全面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我认为这种图解式板书既能体现当堂所学知识先后次序和内在联系,又能体现重点知识的基本内容,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同时还便于队板书的内容进行提炼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