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准备课(比多少) 课时 1课时 设计者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能比较清晰地表达多与少。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数一数、画一画的活动,在一一对应数数的情况下,理解谁多谁少,并能用数学语言比较清晰的表达数量的多与少。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一一对应”的过程,发现比较的结果。
教学难点 注意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具 课件、图示卡片、数字卡片等。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比多少 同样多 多 少 教科书练习一第3~4题。 3、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4、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听故事回答问题。 (一)教师讲故事:《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边讲故事边出示图) 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有一所快要盖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这是小猪在帮小兔盖房子。这一天,天气可好了,他们有的搬着砖,有的扛着木头,干得可欢呢!河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用来招待乐于助人的小猪。 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也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 (二)听完故事后,看图回答老师的问题。 1.故事中有几只小兔?(教师贴图) 2.故事中有几只小猪?(教师贴图) 3.小兔在做什么?每只小兔搬几块砖,一共有多少块砖,小兔是怎么搬砖的?小兔的数量和砖的数量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一一对应的表达方式,同时板书“同样多”) 1只兔子搬1块砖,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与砖的块数同样多。 4.小猪在做什么?每只小猪搬几根木头,一共有多少根木头?小猪搬木头,小猪的数量和木头的数量比一比,你发现有什么发现?(出示一一对应的表达方式,同时板书“多、少”) 1只小猪对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的,而木头有多余的,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有序思考,逐步形成“比较”的步骤和方法。】 练一练,说一说 1.1只小猪吃1个苹果够不够? 2.1只小兔吃1个胡萝卜够不够? 二、课堂练习 (一)练习。 1.做拍手游戏。 听清老师拍了几下(5下) 你拍的和老师同样多。 请你给你的同桌拍手,要求他和你拍的同样多。 2.小结:说能说一说什么是“同样多”? (二)继续做拍手游戏。 老师拍3下,要求学生拍的比老师多2下。学生开始拍手。 老师拍3下,要求学生拍的比老师少2下。学生开始拍手。 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两次拍手的次数不一样? (三)完成第7、8页做一做的题。说一说,为什么? 三、总结 猜测是要有根据的,我们猜测的依据就是一个对一个,因为有的这样的要求,我们才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