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06 11:1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主备课人: 备课人:
课题:第6单元--排队中的学问 课时数:1课时
教材解读: 本课教学是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一步巩固对11—20各数的认识,以解决排队中的问题,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进而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 内容 A类 基标类: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B类 综合类: 通过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C类 拓展类: 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知识,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个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难点: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调整
主动感知 (建议时间: 5分钟) 游戏:小小指挥官 我来说,你来做! 1.上课的开始,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小小指挥官。每个同学拿到一个号码,熟记自己这个号码,老师来说,你们来做,在坐的同学来当裁判。 2.请你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排队。正着排序,排头站左边。请你们倒着排序,排 头站右边。 3.下面的同学,一共有几人?14号排第几,为什么呢,你明明手里拿着14号。 4.请12号相邻的同学向前一步走,请15号相邻的同学向前一步走。 5.请12号到15号之间的同学上前一步走,为什么你不上前呀,那你呢? 6.看来,排队的学问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排队中的学问(贴标题) 复习旧知,为今天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主动发现 (建议时间: 10分钟) 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 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学生提取对话中的信息和要解决什么问题, 1.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我们还记得么?(贴三步骤) 2.仔细倾听,从小丽和小宇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提醒同学注意听) 3.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4.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呀,老师有一个疑问,老师没听懂,什么是“之间”呀? 5.“之间”不包括谁,其实就是谁和谁中间的人呀,谁上来指一指?(板书大括号,) 让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之间:就是从小丽的后面开始,到小宇前面的这些人。 并指导大括号从小丽的后面开始画,一直画到小宇的前面。
主动参与 (建议时间: 15分钟) 1.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之间的人数。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也可以用画一画的方法,或者用画一画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 2.小组在小白板上画,教师巡视和指导。小组展示:你第一步画的什么,第二部画的什么,最后画的什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大家觉得他们这个小组画的好不好? 3.看来大家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那老师也想来画一画,大家跟着一起来好么? 以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之间的含义,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主动建构(建议时间: 10分钟)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你想用那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组长将讨论结果记录在小白板上。思考那种方法最好。 1.首先我们画第10,老师想用圆圈来表示,然后再画第15,接下来画哪个人?非常好,小丽后面的,大家跟着我一起数,11,12,13还画不画?14还画不画?为什么不画了?回答得很完整,看来大家的火眼金睛一直在跟着老师的手。那第10算不算?那我们画一个叉,做一个记号,小宇呢?我们也做一个记号。 2.那我们解答的正确么?我们来数一数。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了么?那我们应该完整的回答出来,答预备起!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不仅仅可以用算式解答,还可以用画一画地方法来解答。
主动拓展(建议时间: 10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课末检测A、B类》检测题。 1.今天的解决问题跟以往的有些不一样,以往我们都是通过列算式,看看今天,我们列算式了么? 2.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列算式,还可以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大家都会画么? 3.那老师来考考大家,请大家翻开79面做一做。他们在干什么? 2.你从对话中找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们能用示意图来画一画么?开始! 3.画的最好的小朋友,我请他来在黑板上展示给大家。 4.你是怎么画的?第一步,第二步,最后一步。两边算不算?告诉大家有多少人,你们知道这三个人分别是哪三个数字么?回答的正确么?(PPT展示) 5.朵朵滑走了,她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现在她后面还有多少人要滑?请用示意图画一画,跟刚才的图有什么不一样 6.看来,排队中的学问还真不少,有时候一头一尾不包含,有时候又全部要包含,看来我们生活中还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才能解决生活问题呀。 在检测的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程度。 上学生充分对比两题,有时候包含,有时候不包含,回归大纲,并对本节课有一个总结,引导孩子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板书设计 排队中的学问 知道了什么? 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 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怎样解答? XOOOOX 解答正确吗? 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人。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