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与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有序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5朵花,5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数数从1~5,从5~1
2、 比较大小
3○4 4○2 5○1 2○3
3、 看图回答
○ ○ △ △ □ △ □ ○ □ △ ☆ △
一共有( )个△,从右边数,☆排第( )。
从左边起,第5个是( )。
二、探究新知
1、 学习4的分解与合成
还记的老奶奶家的院子吗?向日葵成熟了,老奶奶想把4个葵花盘放到两个筐里,有几种情况?
独立动手操作
用圆片代替红花,动手分分吧,看谁的方法多。
分享交流
分完的同学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
交流展示
请学生上黑板展示自己的分法,结合情景和学生分教具的展示,讲解4的分成。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
4 释义:4个葵花盘放入两个框中,一个框放一个,另一个框放3个。
1 3 领读: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成4,自由读,齐读。
4 4
2 2 3 1
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
将4个葵花盘放到两个筐里,有几种情况?3种情况对应的就是4的分成,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记住4的分成?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尝试边读4的组成边摆学具或者课件演示摆学具说分成,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分析与思考,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观察4的分成的特点,加快记忆。
观察这三个分析式,看看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看到3和1组成4,就能想到什么?
猜数游戏巩固4的组成,总结3和2的分解和组成。
老师共有4个红球,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几和几组成4?
现在老师手里共有3个球,左手1个,右手有几个?几和几组成3?反过来说3可以分成几和几?
教师板书:3 3 2
1 2 2 1 1 1
2、学习5的组成
老奶奶还收获了5根玉米,把它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几种放法?
(1)请你用圆片代替玉米分分看。分完了和通作为交流你的分法。
(2)交流展示汇报并加以整理。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怎样才能记住5的组成呢?
引导学生有序的记忆5的分解与组成。
(4)练习5的组成。(猜数游戏、对口令)
三、巩固运用
1、完成21页做一做第1题。根据刚才的猜数游戏,请你在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数。
2、完成21页做一做第2题。根据数的分愈合,请你在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数。
3、完成22页做一做第2题。请认真读题,题目中有几个任务。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记住了吗?什么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2-5的分与合?
拓展练习
1、数学书23页第3题。小鸟回家。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 读题关键词:同样多
2、数学书23页第4题。游戏公平吗? 一(3)班的小朋友在上体育课,他们在进行拔河比赛,一起去看看。公平吗?怎样使比赛公平?
你怎样理解公平?可以怎么做?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你的想法吧。(学具摆或者画图)
《2-5分与合》的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习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充分理解数的分与合对学生的数感建立和发展又显得十分重要,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充分组织学生摆学具对“4和5的分与合”进行感性的理解,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如学过的学生有事可做,能加深理解,没学过的学生能进入状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为后面加减法的学习打基础。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通过猜数游戏和对口令,让学生对数的分与合由熟练到运用过度,进一步加深认识。最后进行练习巩固,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这一节课的教学,预设会有的一些教学设计不能如期进行。原因分析:
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课堂学习方式,如小组合作,同桌互相合作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学具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不能静下心来倾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原设想是让学生同桌合作观察不同摆法,可是刚进入小学的学生还不懂得怎样与人合作学习,基本各自摆各自的,根本不看同桌的;或者只会模仿。
各环节教学时间的把握不能充分保证。根据学生学习反馈及时进行调整,操作环节要给出充分时间学生完成操作,充分感知,建立数感。教学过程中还会渗透审题、读题等方法的指导,快慢要有序,时间分配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