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结晶现象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塞紧胶塞 B. 吹灭酒精灯
C. 过滤 D. 贮存氧气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塞进橡皮塞
B. 处理废弃药品
C. 蒸发食盐水
D. 滴加试剂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
B.验满
C.加热固体
D.稀释浓硫酸
4.对下列实验方法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过滤与日常生活中筛砂的原理是类似的,都是把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
B.蒸发就是使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
C.蒸馏就是使液体中的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再重新凝结为液体
D.活性炭吸附就是活性炭与某些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而除去
5.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方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连接仪器时,应将橡皮塞旋进容器口
B.在做过滤、蒸发、溶解实验时都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
C.制取氧气时,先将导管伸入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口,再加热盛高锰酸钾的试管
D.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同体时,即停止加热
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 T1℃,得到甲、乙的溶液仍饱和
B.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甲、乙各 60g 分别加入 100g 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B.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C.过滤能除去河水中所有的杂质
D.通过一定的化学方法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8.如图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对于该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50℃时的溶解度大于20℃时的溶解度
C.将A点溶液降温至20℃时,将有晶体析出
D.A、B点比较,B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9.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取块状固体
C.滴加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10.202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气候变化”。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煮沸
B.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8
C.化合物之间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过滤后的河水为纯净水
11.下列不能加热的仪器是( )
A.试管 B.蒸发皿 C.烧杯 D.量筒
12.下列物品使用过程中,没有利用过滤原理的是( )
A.漏勺 B.纱窗 C.搅肉机 D.渔网
二、填空题
1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假设升温过程中水的质量没有变化)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t3℃时,7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3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14.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②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
③ 时,完全溶解agA物质最少需要水的质量是 g。
④ 时,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实验室欲除去粗盐样品中含有的不溶性泥沙,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和用品有:烧杯、铁架台(带铁圈)、漏斗、 和滤纸。
(3)在实验室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9%的氯化钠溶液100g,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将100g9%的氯化钠溶液配成含氯化钠为0.9%的溶液,需加入蒸馏水的质量至少是 g。
15.过滤操作时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用到的玻璃仪器有(三种) ,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写2条即可) , 。
16.图中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 。
(2)在t3℃时,将120g a物质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 g。
(3)b中混有少量a,提纯b的方法是 (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分别将t3℃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选填一个序号)。
①a>b ②a17.如图为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
(2)3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 (只列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3)60℃时,10g NaCl和90g KNO3完全溶解于100g蒸馏水,冷却到30℃后, (“有”或“没有”)NaCl析出,有 g KNO3结晶析出.
18.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数据回答。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g/100g水)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填“很大”或“很小”)。
②50℃时,KNO3的溶解度 (填“<”、“>”或“=”)NaCl的溶解度;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KNO3固体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 g。
③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的方法是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④要比较Na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测定的数据可以是: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溶质完全溶解达到饱和时所需水的质量;或 。
⑤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填编号)。
A 操作I一定是降温
B a与b的溶剂质量可能相等
C a与c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 b与c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三、综合题
19.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甲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 。
(3)t2℃时,将8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 。
(4)将t2℃时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丙 B.甲=丙 C.甲<丙
20.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里(填仪器名称)。
(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答一点即可)。
(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 。
2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 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的名称是 ,试剂A的名称是 .
(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
(3)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A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D物质的名称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通常用 区分软硬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22.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1)2018年9月,昆明市主城区对7个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进行了水质监测,检测指标有浑浊度、臭和味、总硬度等。
①不溶性的杂质使天然水呈浑浊,可通过 操作降低水的浑浊度;
②可用活性炭来除去天然水中的臭和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③生活中可用 检验硬水和软水。
(2)昆明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填标号)。
A.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使用节水马桶 D.推广使用中水处理系统
(3)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它们属于 (填 “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 。新能源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目前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 (填一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降温结晶;10%
14.【答案】(1)C>B>A;B;100;大于
(2)玻璃棒
(3)9;900
15.【答案】玻璃棒、烧杯、漏斗;吸附沉淀;引流;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16.【答案】(1)t1℃时,a、c物质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2)300
(3)降温结晶
(4)④
17.【答案】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没有;44.2
18.【答案】很小;>;17.4;降温结晶;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溶剂完全溶解达到饱和时所需溶质的质量;BD
19.【答案】(1)t1℃时,乙、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3)220g
(4)C
20.【答案】(1)广口瓶
(2)腐蚀胶帽(或沾污试剂)
(3)引流
(4)向左盘添加氯化钠( 或向左盘添加药品,或添加药品,或添加氯化钠)
21.【答案】(1)过滤;活性炭
(2)Al(OH)3
(3)+3;二氧化氯;2NaClO2+Cl2═2NaCl+2ClO2
(4)肥皂水;加热煮沸
22.【答案】(1)过滤;吸附;肥皂水
(2)A;C;D
(3)不可再生;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合理答案均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核能等(合理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