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海水“晒盐”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8.2 海水“晒盐”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06 09:3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2 海水“晒盐”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燃烧 B.稀释浓硫酸
C.过滤 D.点燃酒精灯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是纯净物
B.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硬水和软水
C.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食盐NaCl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海水晒盐:采用盐田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基本原理是蒸发结晶
B.粗盐提纯: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C.配制溶液:氯化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中存在水分子和氯化钠分子
D.餐桌饮食:氯化钠常用于调味、腌渍食品,可以延长食物保质期
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B.t2℃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b>a>c
C.降低温度一定可使不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
D.将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析出晶体质量a> b
5.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3℃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晶体甲>乙
B.t2℃时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C.若要将组成在M点的甲溶液转变为N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温到t2℃、过滤、升温到t3℃
D.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不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移开蒸发皿 D.读出液体的体积
7.下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乙烧杯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C.丙和丁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甲乙烧杯中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同
8.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KNO3的溶解度大 用蒸发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
B AgCl难溶于水 用稀硝酸和Ag NO3溶液检验Cl﹣
C 在食物中可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都是用来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的
D 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 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Ca(OH)2溶液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蒸发
B.加热液体
C.测溶液的pH
D.倾倒液体
10.某固体物质在甲、乙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能溶解在甲、乙两种溶剂中
B.t1℃时该物质在甲、乙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为10克
C.t2℃时该物质在甲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乙溶剂的大
D.t2℃时该物质在甲、乙两种溶剂中形成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11.某同学在探究物质溶解的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
B.t2℃时M和N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N溶液从t3℃降低到t1℃时,一定会有溶质析出
D.如果t3℃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M>N
1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水除去食盐中混有的泥沙
B.用水经常冲洗自行车以防生锈
C.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管道煤气是否泄漏
D.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二、填空题
13.将下列化学术语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用序号填空):
①吸附 ②蒸发 ③过滤 ④乳化
(1)由饱和的食盐水得到食盐晶体    ; (2)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先溶解,再      ;
(3)洗洁精洗去碗筷上的油污    ; (4)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1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   ℃时,A物质和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有晶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
(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将A、B两种物质各30g分别加入50g水中,所得B溶液的质量为   g,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5.实验室除去粗实验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实验步骤有:溶解、   、蒸发;除去粗实验水中的杂质CaCl2、MgCl2、Na2SO4,可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   、Na2CO3溶液,分离出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其作用是   。
16.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漏斗和   (填仪器名称)。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是   气。
(3)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将t1℃的甲和乙饱和溶液各100g升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   乙(填“>”、“=”或“<”)。
②乙物质中含有少量的甲,可采用   法将乙物质提纯。
17.请将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填写完整.
(1)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则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
(2)测定稀硫酸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使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在“粗盐中难容性杂志的去除”实验中,将蒸发皿中的溶液直接蒸干
B、浓硫酸不慎粘到皮肤上应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氢氧化钠溶液
C、过滤时,漏斗中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D、检验铵盐和碱共热时有无氨气放出时,应将红色石蕊试纸用水湿润
E、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F、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G、将固体氢氧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三、综合题
19.某中学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在参观考查了本地污水处理厂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简易污水处理流程,在实验室净化采集到的一瓶污水:
(1)操作①的名称是   ,必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选择仪器序号填空:①烧杯②量筒③玻璃棒④胶头滴管⑤漏斗).
(2)某污水处理厂使用的是安全高效消毒剂﹣﹣﹣二氧化氯,其化学式为   .
20.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2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t2 ℃时,140 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有乙物质   g(保留两位小数)。
(3)将t3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乙中含有少量的丙,提纯乙的方法是   。 若需配制100 g浓度为12%的甲溶液,则需溶剂的质量为   g。
21.下图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配制NaCl溶液的部分实验操作。
(1)写出图C中一种仪器的名称;   ;图F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图G操作中,当   时,停止加热。
(3)利用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
①配制时,需要称取精盐   g。
②称量过程中,若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此时应该   (选填字母),至指针指向标尺中央。
A.减少砝码 B.游码向左调节 C.增加精盐 D.减少精盐
③图H标签上应标明的内容是:   、   。
(4)用图E方法量取水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以下导致同样结果的原因还有   (选填字母)。
A.精盐不纯
B.称量精盐时“左码右物”
C.蒸发时溶液飞溅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5)为减少误差,配制溶液前仪器必须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
(6)要完成本小题的实验操作,图示中还应补充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2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
(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
(3)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   .
(4)要使甲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   的方法.
(5)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②;③;④;①
14.【答案】(1)t1
(2)C;AB
(3)80g;75;37.5%
15.【答案】过滤;BaCl2;除去溶液中过量的NaOH和Na2CO3
16.【答案】(1)玻璃棒
(2)氧气(O2)
(3)>;蒸发结晶
17.【答案】50;偏大
18.【答案】CDF
19.【答案】(1)过滤;①③⑤
(2)ClO2
20.【答案】(1)37.5
(2)38.18
(3)减小
(4)恒温蒸发溶剂;88
21.【答案】(1)烧杯(或量筒);引流
(2)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3)12;C;NaCl溶液(或氯化钠溶液);12%
(4)AB(错漏不给分)
(5)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留下
(6)胶头滴管
22.【答案】(1)乙
(2)相等
(3)降低温度
(4)降低温度或减少溶剂
(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