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远离有毒物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高温煮沸,杀菌消毒 B.霉变大米,清洗食用
C.深埋电池,消除污染 D.海鲜防腐,甲醛浸泡
2.人误服重金属盐中毒后.为了减轻毒性.可服用下列物质中的( )
A.水 B.食盐水 C.鸡蛋清 D.肥皂水
3.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沼气池清理作业前进行灯火试验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夜间发生液化气泄漏,开灯进行检查
4.“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发霉变质后绝对不能食用
B.老年人缺钙容易患佝偻病
C.人体缺少维生素C易患夜盲症
D.人体胃液的正常pH范围是7.35-7.45,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
5.化学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含有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B.生活中用洗洁精去除油污
C.工业上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污水
D.用霉变油菜籽生产食用油
6.“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防止霉变大米有害,需煮熟才可食用
B.为防止体重超标,不要食用油脂类食物
C.为防止运动后缺水,应多饮用可乐饮料
D.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该食用含碘食盐
7.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延长食品保质期
C.“洗洁精”有乳化功能,可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甲醛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8.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衣服上的汗渍、血迹及人体内排放的蛋白质遇到这种加酶洗衣粉都能被分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①羊毛织品 ②棉织品 ③化纤织品 ④蚕丝织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醛溶液可以用于浸泡虾仁 B.误服重金属盐可用蛋清急救
C.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D.点燃氢气之前需要检验纯度
10.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HCl)过多,可服用含Al(OH)3的药片,制取这类药物不可以使用NaOH替代Al(OH)3:最合理的理由是( )
A.NaOH价格昂贵 B.NaOH不溶于水
C.NaOH与胃酸不反应 D.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
1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我们不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因为多数维生素能在人体内合成
C.由于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我们要多食用加碘食盐
D.由于霉变食物中含有能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的黄曲霉毒素,因此,我们绝对不能食用霉变食物
二、填空题
13. 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铜盐、钡盐、汞盐、银盐等)在溶液中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丧失其生理功能,危及生命.由此可知,可溶性的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常让病人服用硫酸钡的悬浊液(俗称钡餐.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但不能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的 (填物质的化学式)与碳酸钡反应后,产生了一定量的使人中毒的 离子.若因氯化钡中毒,甲、乙两同学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毒方案:甲认为可以饮用硫酸钠溶液来解毒,乙同学认为可以多饮鲜牛奶,你认为谁的方案更好 ,还有其他方案吗?请你补充一个.
14.请回答以下问题:
(1)“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能够以 (填“单质”“化合物”)形式存在.
(2)煤气中毒实际是由 (填化学式)引起的中毒.
(3)烧开水的水壶内壁有水垢[为CaCO3、Mg(OH)2]时,可用厨房调料 洗去.
15.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钡盐、汞盐、银盐等)在溶液中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丧失其生理功能,危及生命.由此可知,可溶性的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常让病人服用BaSO4的悬浊液,但不能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胃液与BaCO3反应后,产生了一定量的使人中毒的 离子.若因BaCl2中毒,甲同学认为可以饮用Na2SO4溶液来解毒,原因是 ;乙同学认为可以多次饮鲜牛奶,原因是 ;谁的方案好 ,我还有的补充方案是 .
16.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些致癌物质:亚硝酸盐、黄曲霉素、三四苯并芘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隔夜的剩菜中亚硝酸钠(NaNO2)的含量会增加,地沟油以及霉变花生中都含有黄曲霉素(C17H12O6),而烧烤中三四苯并芘(C20H12)的含量也很高.
(1)上述三类致癌物中属于无机物的是(用化学式表示) ;
(2)计算黄曲霉素和三四苯并芘各一个分子中所含碳原子的个数比 ;
(3)请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能降低癌症发病率的做法 .
17.有人用铅锡合金制的酒壶盛放了变酸的老酒煮热后喝,结果中毒了.原因是什么? .
18.梧州市冰泉豆浆以“香、滑、浓”独具风味,驰名中外。下面是某品牌豆浆的营养成分表。请回答:
成分 蛋白质 油脂 糖类 钙 铁 维生素
质量分数(%) 1.8 0.7 1.1 0.01 0.0005 0.015
(1)表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是 。
(2)维生素有多种,每种都有独特功能。若人体缺乏维生素 ,会引起坏血病。
(3)豆浆中的 在消化道内逐渐被分解成可被人体吸收的多种氨基酸。
(4)淀粉属于糖类,在淀粉溶液中加入几滴碘水,溶液会变 色。
三、综合题
19.继2009年7月印度古茶拉底邦地区的假酒案导致107人死亡后,今年(2011年)12月14日印度的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地区的假酒案又造成170多人死亡,还有300多人眼睛失明.据当地消息可知:卖酒的人和喝酒的人都是文化水平很低的居民.假酒中大多混有甲醇(化学式为CH3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目的信息,你想对同学们(或自己)说: .
(2)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X中的元素化合价为 .
20.依据事实,通过比较、推理等可以总结归纳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的条件,图中缺少的一个条件是 ;
(2)图B所示的灭火原理是 ;
(3)点燃篝火时,常将木柴架空以促进燃烧,是利用了增大 的方法。
(4)汽车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存在安全隐患。有人因在停驶且紧闭门窗的车内开着空调睡觉而中毒身亡,这种中毒俗称“煤气中毒”。其原因是当燃料不充分燃烧时,不但消耗氧气,而且生成一种有毒气体 排放到车内造成的。
21.为判断某物质存在或某物质恰好完全反应,通常以特定物质的显色达到目,能显色的物质就称“指示剂”.如:用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判断待测液显酸性;用淀粉溶液变蓝判断单质碘(I2)的存在:
已知:★SO2+I2+2H2O═H2SO4+2HI(无色溶液);
★常温下,碘微溶入水;
★5SO2+2H2O+KMnO4═K2SO4+2H2SO4+2MnSO4(无色溶液).
(1)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的SO2含量用如图吸收装置(量气装置省略).
①混合气体通过图示吸收装置一定时间后,当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 色时即可停止通气.此法适宜测SO2含量较 (选填“低”或“高”)的混合气体.
②吸收装置内的I2的淀粉溶液一也可以用 溶液代替作为指示剂.因为 .
(2)若用10.0%的氢氧化钠溶液16.0g滴加到20.0g盐酸中(含2滴酚酞试液),混合液刚好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时,可认为恰好完全反应.
原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试列式计算说明将该反应后的溶液转化为20℃时饱和溶液的一种简单方法(计算结果精确到0.1g).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
22.西瓜可清热解暑、解烦止渴,如图列出了西瓜的营养成分.
(1)西瓜具有甜味,主要是因为含有 的原因.西瓜可食部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2)“钙、磷、铁、锌17.4mg”是指 (填“单质”或“元素”)的质量,其中不属于人体微量元素的是 (写出一种).缺铁元素可致 ;缺 元素可引起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可导致侏儒症.
(3)检验某种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可选用 (填试剂名称)滴在食物样品上,观察是否变 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HCl;Ba2+;乙;吃豆制品
14.【答案】(1)单质
(2)CO
(3)食醋
15.【答案】钡;Na2SO4与BaCl2反应生成不溶性盐BaSO4;钡盐在体液中与牛奶作用,不再与人体蛋白质反应,从而达到解毒效果;乙;多次饮鲜豆浆
16.【答案】NaNO2;17:20;不吃或少吃烧烤食物
17.【答案】老酒变酸产生酸(CH3COOH等),且又加热,促使Pb与酸反应生成了可溶性铅盐,人喝了以后就会发生重金属离子中毒
18.【答案】(1)铁
(2)C
(3)蛋白质
(4)蓝
19.【答案】(1)甲醇危害人体健康,学习文化知识,远离假货
(2)O2;0
20.【答案】(1)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
(4)CO或一氧化碳
21.【答案】(1)无;低;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一定量的SO2可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2)7.3%
(3)解:设该盐酸的溶质质量是x;生成的氯化钠质量是y.
NaOH + HCl ═ NaCl+H2O
40 3605 58.5
16g×10% X y
,x=1.46g
,y=2.34g
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7.3%;
由于该溶液在20℃时不饱和所以可采用加溶质的简便办法使其转化成饱和溶液,原溶液质量是20g+16g=36g;
设加入溶质的质量是z,则有 ×100%= ×100%
则z≈9.8g
22.【答案】(1)糖类;水
(2)元素;钙或磷;贫血;锌
(3)碘酒或碘水;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