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份第1周 语文好题推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天安门广场的国庆花坛以“普天同庆”为主题,花坛主景是一个16米高的巨型花果篮,篮内摆放着桃子、苹果等各种仿真果实和200多朵风姿绰约的仿真花。
B.我们班很多人长袖善舞,而我一无所长,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书法、音乐等等一概不会,春晚时我可怎么办啊?
C.随着微博、公众号等网络媒体的兴起,一部分媒体人把网络当成了法外之地,他们在网上肆意地笔走龙蛇,扭曲事实,编造谣言,这种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D.改革开放40年来,我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制度,为我军建立军官职业队伍作了良好的制度准备。
2、下列选项中对于修辞手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听这个名字差不多,像日本女孩子的名字,日本的女子很多都叫什么子什么子的。(比喻)
B.我问他,你不回去,想做些什么呢?他说,随便分配我做点什么工作都行。(设问)
C.我回答说,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吧,日本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借代)
D.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排比)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尽管梅西今年收获了个人的第六个金球奖,所在俱乐部也获得了联赛冠军,不过依然希望能赢得世界杯。
B.打击学术造假行为目的是旨在净化我国学术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维护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和科技人员的尊严。
C.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首映礼上,陈凯歌、张一白等导演为到场观众讲述了拍摄本片时发生的感人故事。
D.未来五年,呼和浩特市希望通过修建地铁、城市快速路和发展公共交通等方法,解决当前城市交通拥堵。
4、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共20篇,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朱熹把《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合称为“四书”。
B.中国古代戏曲是以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和杂技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C.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而在室内的座次则以西向为最尊,车骑往往以左为尊。
D.五帝三王:泛指我国上古的帝王。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周武王。
5、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天下云集响应 B.蒙故业,因遗策
C.而倔起阡陌之中 D.焚百家之言
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璧有瑕,请指示王
C.铁骑突出刀枪鸣 D.公车特征拜郎中
7、下列对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假于物也 物:外物
B.举酒属客 属:劝请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端正
D.采之欲遗谁 遗:遗留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汉书》为范晔所撰,为纪传体史书,是根据前人撰述的有关后汉的几十种历史著作写成的,是“前四史”之一。
B.《后汉书》虽然继承了《史记》《汉书》的体例,但并不完全囿于旧有的模式,而是针对东汉的社会风尚和时代特点创设了一些新篇日,如《宦者列传》《列女传》等。
C.范晔,南朝宋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通晓音律,曾写有《二京赋》,被贬为宣城太守,不得志,才开始撰述史书。
D.《后汉书》内容充实,文笔简洁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彩,文气流畅,既具有史学识见,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9、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
B.闰土的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比喻)
C.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反问)
D.我从乡下跑到京城,一转眼就已经六年了。(夸张)
10、下列选项中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
B.《师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主张“文以载道”。
C.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与歌、引、谣、吟、曲无严格区别。这种体裁的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的古体。《琵琶行》(并序)就是这种体裁。
D.《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所以有人慨叹道:“开讲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游客文化体验、特色旅游活动需求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外宣传、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扩大我市旅游业的吸引力与知名度。
B.全球2000多位科学家经过跨国的联合攻关和数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史上首张清晰的超级黑洞照片终于在今年面世,引起广泛关注。
C.“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D.琳琅满目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承载“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宋元福船”复原模型等珍宝,将在坐落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集中展示。
12、下列各句加粗字的词类活用与“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中的“限”用法相同的是( )
A.群聚而笑之 B.不耻相师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D.泣孤舟之嫠妇
13、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苏轼的政论文章,清晰而有力,非常人可望其项背。
B.游人登临泰山,常常被这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所折服。
C.大家看到他那滑稽的表情,想笑又不敢笑,纷纷怒目而视。
D.有些独生子女常常对父母耳提面命,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
1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二、语言表达
15、根据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子瞻闲赏庭前月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几年,无糖饮料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很多消费者认为,饮用无糖饮料让人在尽情享受甜食的同时,不用担心长胖。然而,事实和大家的认知有很大出入。
首先,无糖饮料并非“零糖”。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的,即可称之为无糖食品。因此,无糖饮料只是低糖,但很多人以为无糖饮料是完全无糖,就疯狂摄入,结果越喝越胖。
其次,无糖饮料一般不含有蔗糖和淀粉糖,但它可以含有代糖,如糖醇、低聚糖、阿斯巴甜等甜味剂。甜味剂本身热量不高,但长期、过量饮用含甜味剂的饮料也可能使人发胖。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果蝇进行实验,发现甜味剂可以使果蝇的摄食量增加将近三分之一。悉尼嘉文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实验也证实了这种现象。研究人员称,①在人们摄取甜味剂但没有搭配相应的热量时,大脑会发出增加摄食量而使人补充更多的热量。②此外,因为饮用者觉得自己喝的是“零糖”“零热量”饮料,所以会下意识地放纵自己摄入过量食物。③你要是天天用无糖可乐配炸鸡,想不长肉那是谁也拦不住。
16、将文中划线句子改成一个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句义。
17、文段中标有序号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18、看完这则材料后,你的同桌说:“无糖饮料问题那么多,以后我们再也不要喝无糖饮料了。”请你用含有条件关系的句子来反驳,不超过4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愈力就是生物依靠自身的内在生命力,修复肢体缺损和摆脱疾病与亚健康状态的一种依靠遗传获得的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
①_____,是因为人类漠视了自身的自愈力,也藐视了自然界的强大力量。《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也就是说无论是养生还是治病,都要顺应自然和身体的规律,否则就会破坏天道,损害人体的自愈力。如果你想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养生的核心就是顺应自然,②_____,做到天人合一。
人体的自愈力下降,③_____,所以增强人体自愈力是治疗疾病的关键。负氧离子正是通过增强人体自愈力,激发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来帮助人体战胜疾病的。自愈力如同大树的根,根壮叶就茂。自愈力增强了,身体里所有的疾病都会得到治疗。这也是负氧离子作用范围广的原因。长期生活在负氧离子浓度高的自然环境中的居民大都能健康长寿,因为负氧离子对人体状况的改善是通过修复人体自愈力来完成的,而自愈力的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9、下列句子中的“阴”和文中画横线处的“阴”,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天气预报说今天只是阴天,没有雨,大家就不要带伞了。
B.凡事讲究阴阳调和,在家庭关系中要注意避免一方太过强势。
C.这个人常常在背地里使绊子,很阴,你还是少和他来往。
D.这个地方背阴,待久了容易着凉,大家还是早点离开。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三、默写题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荀子 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2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为师者要重视“道”,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____________”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传道解惑,“____________”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
23、李白《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交代了蜀地最终打通道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①
黄庭坚
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东来数百觞。
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获稻午风凉。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
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犹梦绕羊肠。
【注】①本诗作于崇宁元年诗人省家后,赴任途经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道中。诗人昔日遭贬谪,其兄黄元明曾亲自将他送至黔州贬所,此次复职东归两人才得以畅叙手足之情,别后复寄此诗。
2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诗人写自己因病不能喝酒,为东归时无法与兄长开怀畅饮而感到遗憾。
B.颔联中描绘的“山店远”,营造了一种类似于“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清新悠远的意境。
C.颈联中诗人正话反说,实际上是期待家人即使没有什么事,也要经常写信给他报平安。
D.尾联中诗人回忆当年被贬,兄长亲送,经过“一百八盘”时的情景,手足情深跃然纸上。
25、钱钟书曾评价此诗是“黄庭坚的比较质朴轻快的诗”,它的“质朴轻快”体现在哪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五、材料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二章》
②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四章》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我们在教材中学过的很多古代诗文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读了上面六则名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为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成语释义用法的相关内容。在做题时注意成语的释义以及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A.“风姿绰约”多用来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在句子中,用风姿绰约形容仿真花是错误用法,可用“花团锦簇”替代,故答案错误。B.“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为贬义词),在本句中,形容特长是错误用法,可用“多才多艺”替代。故答案错误。C.“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在本句中,形容媒体人笔走龙蛇是错误用法,故答案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像日本女孩子的名字”虽然有“像”字,但不是比喻,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事物,且二者有相似点,而此句都是在说“名字”。B.前问后答,是设问。C.“干戈”代指战争,“玉帛”代指友好,是借代。D:“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结构、语气一致,是排比。故选A。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A.语序不当,句子只有一个主语“梅西”,关联词“尽管”应放在“梅西”之后。B.句式杂糅,“目的是”“旨在”杂樑,删去其一。D.成分残缺,“解决”缺少与之呼应的宾语,在句未加“的问题”。故选C。
4、答案:C
解析:C.“而在室内的座次则以西向为最尊”错,应该是东向为尊。故选:C。
5、答案:C
解析:C.“倔”同“崛”,崛起的意思。句意:在田野中崛起。
6、答案:A
解析:A.古今意思相同,前后。B.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指示下级、晚辈的文件、意见;C.古义:突然出击。今义: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D.特征:古义:特地征召;今义:是一个客体或一组客体特性的抽象结果。故选A。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D.遗,赠送。读作:wèi。故选D。
8、答案:C
解析:C项,“范晔……曾写有《二京赋》”错误,《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故选C。
9、答案:B
解析:B.“像”不是喻词,表示闰土的眼睛与他父亲相似。语句不是比喻句。故选B。
10、答案:A
解析: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1、答案:D
解析:A.主语残缺,整句话缺少主语,应在“利用前”加上主语“我们”;搭配不当,“需求日益明显”搭配不当,应将“明显”改为“增强”;“扩大吸引力”动宾搭配不当,可改为“增强了我市旅游业的吸引力、扩大了我市旅游业的知名度”。B.中途易辙,第一句话的叙述对象为“全球2000多位科学家”,具体怎么样还没有叙述完,就另起主语“人类史上首张清晰的超级黑洞照片”,应在“人类”前加上“使”;C.句式杂糅,“旨在……为目的”句式杂糅,应去掉“为目的”;D.表述正确。故选D。
12、答案:A
解析:“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群”名词作状语 成群地。 B、“耻”形容词意动,以……为耻。 C、“下”名词作动词,攻下,攻占。 D、“泣”动词使动,使……哭泣。
13、答案:A
解析:A.望其项背:形容差距不大,能够赶得上。语境指苏轼的政论文章一般人很难赶上,“非常人可望其项背”,符合语境,成语使用正确。B.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绝妙。语境用于“大自然”,而不是用于人工,误用对象,成语使用错误。C.怒目而视:非常愤怒地瞪着双眼盯着对方。语境说“想笑又不敢笑”,而不是“非常愤怒”,不符合语境,成语使用错误。D.耳提面命:多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恳切地教导。语境指子女对父母说话,是晚辈对长辈,成语使用错误。故选:A。
14、答案:C
解析:A.被动句,“于”表被动。译为:而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B.被动句,“为”表被动,自己死在别人手上,被天下人耻笑,为什么呢?C.状语后置句,应为“夫祸患常于忽微积”,译文:祸与患常常从微小的事情积累起来。D.被动句,意念被动。译为:一个戍卒发难天子宗庙就被毁掉了。故选C。
15、答案:(示例1)茂叔独爱池中莲;(示例2)元亮独采篱下菊
解析:拟写下联时,要仔细分析上联的特点。上联采用主谓宾的结构,“子瞻”是苏轼的字,苏轼曾与友人在承天寺庭前闲赏明月,故说“闲赏庭前月”。因此,下联也应采用主谓宾结构,选择一个人物,取其“字”作为开头,内容与人物紧密相关即可。
16、答案:①赢得众多消费者喜爱的无糖饮料被认为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②众多消费者喜爱被认为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的无糖饮料。③被认为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的无糖饮料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④由于很多消费者认为无糖饮料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无糖饮料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短句变长句,可以从短句中找到一个句子做主干句,再将其余句子变成这个单句的修饰成分。如以“无糖饮料让人在尽情享受甜食的同时,不用担心长胖”为主干句,可将“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做“无糖饮料”的定语,再在“让人”前面加上“被认为能”。得出:赢得众多消费者喜爱的无糖饮料被认为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如以“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做主干,主干句是“众多消费者喜爱无糖饮料”,再将“无糖饮料让人在尽情享受甜食的同时,不用担心长胖”作“无糖饮料”的定语,修改为“被认为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的”。得出:众多消费者喜爱被认为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的无糖饮料。如以“无糖饮料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为主干句,将“很多消费者认为,饮用无糖饮料让人在尽情享受甜食的同时,不用担心长胖”作“无糖饮料”的定语,得出:被认为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的无糖饮料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或者可将“很多消费者认为,饮用无糖饮料让人在尽情享受甜食的同时,不用担心长胖”作为表原因的状语放在句子最前面,得出:由于很多消费者认为无糖饮料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无糖饮料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17、答案:①“摄食量”后加“信号”(“指令”“命令”);②将“因为”和“饮用者”调换位置;③“想不长肉”中去掉“不”
解析:①这句的语病是成分残缺。“大脑在人们摄取甜味剂并没有搭配相应的热量时会发出增加摄食量”中,谓语“发出”缺少中心语,可在摄食量后加上“信号”“指令”等。 “热量”后加“信号”,不得分。②这句的语病是语序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造成“会下意识地放纵自己摄入过量食物”缺少主语,将“因为”和“饮用者”调换位置,使前后分句都有主语。③这句的语病是不合逻辑。“想不长肉那是谁也拦不住”多重否定不当,“天天用无糖可乐配炸鸡”的结果是谁也拦不住“长肉”,因此,“想不长肉”中去掉“不”。
18、答案:①无糖饮料可以喝,只要我们注意饮用频率,不要天天喝,就不会出大问题。②无糖饮料可以喝,只要我们注意饮用量,不要过量喝,就不会出大问题。③无糖饮料可以喝,只要我们不经常喝,不过量喝,就不会出大问题。④只有长期、过量饮用无糖饮料,才会产生问题,你可以少喝、不常喝。⑤除非你长期、过量饮用无糖饮料,才会产生问题,你可以少喝、不常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信息及选用句式的能力。表条件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和“除非..才……”等。根据第二段“无糖饮料只是低,但很多人以为无糖饮料是完全无糖,就疯狂摄入,结果越喝越胖”,第三段“长期、过量饮用含甜味剂的饮料也可能使人发胖”可知,无糖饮料饮用要适度,不能长期、大量、频繁饮用。由此可表述为:①无糖饮料可以喝,只要我们注意饮用频率,不要天天喝,就不会出大问题;②无糖饮料可以喝,只要我们注意饮用量,不要过量喝,就不会出大问题;③无糖饮料可以喝,只要我们不经常喝,不过量喝,就不会出大问题;④只有长期、过最饮用无糖饮料,才会产生问题,你可以少喝、不常喝;⑤除非你长期、过量饮用无糖饮料,才会产生问题,你可以少喝、不常喝。
19、答案:B
解析:文中画横线处的“阴”和 B项中的“阴”,都指我国古代哲学认为的存在于宇宙间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阳相对);A项中的“阴”指空中云层厚,不见阳光或偶见阳光;C项中的“阴”指(为人)阴险,不光明;D项中的阴指不见阳光的地方。
20、答案:①人之所以会生病;②顺应人体规律;③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依据“是因为人类漠视了自身的自愈力”“也藐视了自然界的强大力量”推断前文是说人会生病的原因,故可填写“人之所以会生病”。第二空:依据“都要顺应自然和身体的规律”“养生的核心就是顺应自然”推断顺应自然之后就要顺应身体的规律,故可填写“顺应人体规律”。第三空:依据“人体的自愈力下降”“所以增强人体自愈力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推断自愈力下降的结果是人会生病,故可填写“就会出现疾病”。
21、答案: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解析:
22、答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
解析:
23、答案: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解析:
24、答案:C
解析:“正话反说”说法错误,诗人是不想劳烦兄长。
25、答案:①语言风格质朴。以口语入诗,写眼前之景,平白如话,清新自然,意境悠远。②感情表达轻松明快。写兄弟之情如话家常,以平淡之语,书写兄弟之间深厚的手足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语言特点,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质朴平实,尤其可以在颔联对眼前之景的描写中表现出来。“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获稻午风凉”一联中,诗人首先以“唤客煎茶”“看人获稻”这一朴素的生活细节来引出眼前景物,同时对景物的描写也仅仅止于“山店远”“午风凉”这些常见的景物和人人都能有的感受,而没有选取奇异的景色、生僻的字词等来表现,却能让人感到这平凡景色中的清新自然之意境。由此可见,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质朴轻快。本诗中,作者用与兄长对话家常般的方式表达了自己与兄长的兄弟之情。比如首联“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东来数百觞” 说自己多年来因病戒酒,所以这次东归与其兄欢聚,可惜未能畅饮,颈联为不劳烦兄长,说无事不用经常写信。这些都是交往中常见的小事,作者又用对话般的平淡之语加以表达,更可见兄弟重逢后感情表达的轻松明快。
26、答案:略
解析:
【写作指导】本题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句①的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与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缺点。这强调了以人为鉴、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句②的意思是了解他人的人能称得上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能称得上聪明。这强调了客观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句③的意思是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这强调了一个人要想有远见卓识,必须加强自己的学识、人格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句④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辨识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这告诉人们,对待任何事物如果没有全局观,就有可能把局部当成整体,从而不能全面地认识、分析问题。句⑤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常被后世用来形容陷入绝境时,忽然又出现转机。句⑥的意思是只有经过千万次的锤打才能将石灰石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事情。表达了为了正义事业不避千难万险,不怕牺牲的精神。
参考立意:
(1)以①②则名句组合,可以有如下立意: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②勇于自我反省。
(2)以③⑥则名句组合,可以有如下立意:①坚定信心,不怕挫折;②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3)以④⑤则名句组合,可以有如下立意:放眼全局,全面认识、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