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意象的丰富意蕴(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意象的丰富意蕴(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6 10:4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说专题训练-----意象的丰富意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家
马兰莲
火车像一条长龙,穿行在连绵不断的山脉中,雪花零零散散地从天空飘落下来,像飞絮,像蝉翼,清澈洁净,晶莹剔透。
肖锦云坐在靠窗的座位,怀里抱着一个大大的包裹。她表情淡漠,甚至有些木然,她的眼睛里流出一种奇妙的神色,说不上是喜悦还是忧伤。她一动不动,静静地坐着,像一尊雕塑。
她的对面坐着一对年轻夫妻,好像刚结婚不久,女人依偎在男人的怀里,甜甜地睡着了。从她嘴角露出的微笑,足以证明,她正做着美梦。男人一手搂着女人,一手拿着手机,拇指不停地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着,女人动了一下,盖在身上的衣服掉了下去。男人放下手机,捡起衣服盖在女人的身上。
肖锦云看着他们,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嫉妒,男人抬起头,刚好与她的目光相撞,便问道:“大姐,你去哪?”肖锦云显然没想到男人会跟她搭讪,怔了一下,淡淡地说:“回家。”
男人还想说话,肖锦云却把目光移向了窗外。
火车转过一个弯儿,“呜呜”地鸣叫着,钻进一个隧道里,闹哄哄的车厢里安静了许多。肖锦云的脑子里开始翻江倒海了……
六年前一个飘雪的日子,肖锦云接到男朋友打来的电话,筹备了大半年的婚事又要推后。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肖锦云知道男朋友的工作性质特殊,她决定自己去南方把婚事办了。下了半个月的雪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肖锦云被两家的父母送上了南下的火车……
“呜——”火车发出一声长鸣,咣当咣当地跑出隧道,外面的雪似乎有些大了,山坡上、树枝上落满了白茸茸的雪花。女人醒了。她揉了揉眼睛,惊喜地叫道:“老公,雪下得好大,雪花真美。”
男人轻描淡写地说:“这算什么,老家的雪比这漂亮多了。”
女人撒起娇来,搂着男人的脖子说:“老公,我想吃鸭脖。”
“你就是个馋猫。”男人从背包里拿出一个袋子,又拿出两瓶冰红茶。女人像饿狼扑食一样自顾自地吃起来。
男人抬头看了看肖锦云,试探着问:“大姐,你喝点儿水吧。”肖锦云摇摇头说:“谢谢,我不渴。”
“喝点儿吧,坐了几个小时了。”男人把水硬塞给肖锦云。
肖锦云推辞不过,只好接住。她没有打开瓶子,只是怅然地望着窗外。
女人吃了几口,好像要吐的样子,男人急忙拍着她的后背问:“老婆,怎么了?是不是吃得太猛了?”
女人喝了口水,娇嗔地说:“傻瓜,你要当爹了。”
“真的?”男人高兴得有些忘乎所以,一下子紧紧地抱住女人。
肖锦云听着他们的轻声私语,闭上了眼睛。
男人紧握着女人的手,温柔地说:“你说,咱儿子长得像谁?取什么名呢?”
女人说:“我生的,当然像我,姓也得跟我的。”
男人不服气地说:“凭什么?孩子都跟爸爸的姓。”
“既然跟爸爸的姓,那爸爸怎么不生呢?”女人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
男人气呼呼地说:“真是不可理喻。”
小两口儿争吵完,都噘着嘴,相互不理睬。
肖锦云听他们吵完了。问道:“刚结婚吧?”
男人说:“是的,结婚半年。”
媳妇还是个孩子,挺任性的。肖锦云看着女人。
男人笑了笑,问道:“大姐,你怎么一个人?”
肖锦云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我跟先生一起来的。我先生是一名缉毒警察,常年奔走在边境线上,我们结婚六年,先生第一次回家。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可以好好地陪我了。”
男人好奇地问:“那你先生呢?”
肖锦云指着怀里的包裹说:“在这里。他太累了,睡着了。”
男人瞪大眼睛怔怔地看着肖锦云半天:“大姐,对不起。”
肖锦云微微一笑说:“没什么。”
“老公!”女人紧紧地抓住男人的胳膊,眼眶里溢满了泪水。男人把她揽进怀里。
火车进了一个小站,缓缓地停下了。肖锦云说:“我到站了。”肖锦云抱着包下了车。
不远处,两位老人等在风雪中。
(有删改)
1.“雪”这个意象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它的丰富内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婆上树
晓苏
在油菜坡这个地方,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柿子树。要说起来,柿子其实并不稀奇。但是,别人家的那些柿子树,结的都是卵柿子,籽多,瓤少;我家门口这棵柿子树,结的却是奶柿子,籽少,瓤多。这棵柿子树给我们家挣了不少钱。用我老婆廖香的话说,它简直就是一棵摇钱树。
可惜的是,我家这么好一树柿子,却没能都变成钱,少说也浪费了五分之一。要找原因的话,主要是这棵柿子树太大了,又粗又高,没有人能够爬上去。我们卖出去的那些柿子,都是站在板凳上用夹竿夹下来的,树顶上的那些柿子就只好留在上面喂鸟了。
廖香听采购员说今年奶柿子又涨价了,便坐不住了,猛然从板凳上弹了起来,像一支点了火的冲天炮,命令我说,你赶紧爬到树顶把那些柿子摘下来吧,一斤六块呢!我却呆呆地站着没动,像一截枯死的树桩。从内心来说,我也想爬上树顶把那些柿子摘下来变成钱,但我肚子大,胳膊短,压根儿抱不住柿子树,朝树上看一眼都头晕,更别说爬上树顶了。
廖香见我没有动静,就气不打一处来,指着我的鼻子尖说,你一个大男人,连一棵树都不敢爬,真是连个女人都不如!
我听出了廖香在讽刺我。因为我晓得,她是敢上这棵柿子树的。廖香身材瘦高,四肢细长,胆子也大,小时候在娘家曾经爬到枇杷树上吃过枇杷。只是,在我们这一带,女人是不能上树的。哪个女人要是上了树,人们就会说她不懂规矩,还会骂她没教养。听我爹说,廖香当年上枇杷树被她爹看见了,气得她爹火冒三丈,当即从墙角抓起一根竹棍,将她从树上扑通一声打落下来,差点摔断了一条腿。从那以后,她再也不敢上树了。
廖香冲我吵了起来,她撕牙裂齿,手舞足蹈,声如破竹。我和她从上午一直吵到下午,直到一个戴发套的中年男人突然来到了我家门口这棵柿子树下。
中年男人从那辆半新不旧的红壳子轿车下来,发套不小心被车门刮掉在地上,像一个打翻的鸟窝。光溜溜的脑袋,好似一把葫芦瓢。他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我,原来是县演讲协会的会长,名叫高声。
高声仰着头盯着树顶上的柿子,用手扶着发套,发套上的毛又粗又硬,黑亮黑亮的,有点儿像杂交猪的脊毛。高声突然激动地叫了一声,啊,多么迷人的奶柿子哟!他一边叫一边张开双手,仿佛要扑上去将柿子树抱进怀里。
原来,他是冲着我家这树柿子来的。
他说市里有一个退居二线的老干部叶老,是演讲协会名誉会长,虽说只是个名誉的,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切都是他说了算。叶老的母亲最喜欢吃柿子,但她嘴刁,只吃红红的、鼓鼓的、软软的奶柿子。高声说,他今天来这里,目的就是为叶老买奶柿子。
廖香听了兴奋异常,鼻头都红了,像是涂了一层红药水,连忙问,你打算一斤出多少钱?八块钱一斤,要吗?高声大手一挥说,别说八块,十块一斤我都要。廖香惊叫一声,天啊,十块钱买一斤柿子,你不是开玩笑吧?
柿子价再高,也是白谈。我冷笑着说。高声一怔,问,此话怎讲?我说,这棵树太高了,柿子摘不下来。高声一下子蒙了。沉默了好久,高声把目光落到我身上。我红着脸说,我会爬树,但这棵柿子树太高了,我不敢爬。
廖香的情绪也一下子低落下来,仿佛一个鼓鼓的气球突然被针扎了一个洞。这时,高声把目光移到了廖香身上,将她从上到下认真打量了一番之后。他惊喜地说,凭你这身材,肯定可以爬上柿子树。廖香说,爬上去倒是没问题,但我不能爬。高声奇怪地问,为什么?廖香迟疑了一下说,我们这地方,不许女人上树。高声大声追问,这是为什么?廖香不晓得怎么回答,猛然垂下头不说话了。我于是替她说,这是本地风俗。我话刚出口,高声手一甩说,荒唐!他显得很气愤,眉毛都竖起来了。什么时代了?居然还歧视女性,岂有此理!
听了高声这番话,廖香马上把头抬起来了,目光炯炯地看着高声。高声快速朝廖香走近一步,用鼓动的口吻说,别管什么风俗了,赶快上树摘柿子吧。这树顶上的柿子,我都买了。廖香立刻又来了劲儿,颤着嗓门儿问,真的每斤十块?高声拍着胸说,必须的。好!廖香先大叫了一声,随即扯下腰里的围裙往板凳上一扔说,我这就上树摘柿子。
这棵柿子树实在是高,我第一眼看到廖香时,竟然没认出来,还以为是一只松鼠。瞪大眼睛细瞧,才发现那是我老婆。她双脚叉开,分别踩在两个树杈上,左手抓住树枝,右手摘着柿子,一边摘一边往蛇皮口袋里放。她看上去没有丝毫的惊慌,压根儿不像身在半空。我却吓坏了,冒了一身冷汗,生怕廖香一不留神从树上掉下来。
高声一直站在柿子树下,仰着两眼,一眨不眨地看着树顶。当然,有一只手一刻也没离开他的发套。廖香在树上忙了一个多钟头,终于把树顶上的柿子摘光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廖香把满满五袋柿子全都吊到树下之后,却迟迟没从树上下来。
她看样子一点儿都不害怕,还慢条斯理地对我们说,你们别催我了,好吗?我几十年才上一回树,你们就让我在树上多待一会儿吧。听她这么说,我们都感到哭笑不得。
廖香说完,突然把低垂的头抬上去了,同时转动了一下脖子,将目光投向了公牛岭那边的羊村。公牛岭真像一头高大威猛的公牛,雄踞在油菜坡西头,把那边的羊村挡得严严实实。如果不爬上这棵柿子树,廖香无论如何是看不见羊村的。她看见羊村到处都是楼房,路也通了,有轿车在村里跑来跑去。
她忍不住叫道,哈,我看见羊村了!她是这么叫的。叫声听起来十分欢快,有点儿像天上的流云。
(节选,有删改)
2.“柿子树”是小说中的重要意象,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高粱(节选)
莫言
刘罗汉大爷是我们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人物。
我查阅过县志,县志载:民国二十七年,日军捉高密、平度、胶县民夫累计四十万人次,修筑胶平公路。毁稼禾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骡马被劫掠一空。农民刘罗汉,乘夜潜入,用铁锹铲伤骡蹄马腿无数,被捉获。翌日,日军在拴马桩上将刘罗汉剥皮零割示众。刘面无惧色,骂不绝口,至死方休。
确实是这样,胶平公路修筑到我们这里时,遍野的高粱只长到齐人腰高。长七十里宽六十里的低洼平原上,除了点缀着几十个村庄,纵横着两条河流,曲折着几十条乡间土路外,绿浪般招展着的全是高粱。平原北边的白马山上,那块白色的马状巨石,在我们村头上看得清清楚楚。锄高粱的农民们抬头见白马,低头见黑土,汗滴禾下土,心中好痛苦!风传着日本人要在平原修路,村里人早就惶惶不安,焦急地等待着大祸降临。
日本人说来就来。
日本鬼子带着伪军到我们村里抓民夫拉骡马时,我父亲还在睡觉。他是被烧酒作坊那边的吵闹声惊醒的。奶奶拉着父亲的手,颠着两只笋尖般的小脚,跑到烧酒作坊院里去。当时,我家烧酒作坊院子里,摆着十几口大瓮,瓮里满装着优质白酒,酒香飘遍全村。两个穿黄衣的日本人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在院子里站着。两个穿黑衣的中国人肩背着枪,正要解栓在楸树上的两头大黑骡子。罗汉大爷一次一次地扑向那个解缰绳的小个子伪军,但一次一次地都被那个大个子伪军用枪筒子戳退。初夏天气,罗汉大爷只穿一件单衫,袒露的胸膛上布满被枪口戳出的紫红圆圈。
罗汉大爷说:“弟兄们,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大个子伪军说:“老畜生,滚到一边去。”
罗汉大爷说:“这是东家的牲口,不能拉。”
伪军说:“再吵嚷就毙了你个小舅子!”
日本兵端着枪,像泥神一样。
奶奶和我父亲一进院,罗汉大爷就说:“他们要拉咱的骡子。”
奶奶说:“先生,我们是良民。”
日本兵眯着眼睛对奶奶笑。
小个子伪军把骡子解开,用力牵扯,骡子倔强地高昂着头,死死不肯移步。大个子伪军上去用枪戳骡子屁股,骡子愤怒起蹄,明亮的蹄铁趵起泥土,溅了伪军一脸。
大个子伪军拉了一下枪栓,用枪指着罗汉大爷,大叫:“老混蛋,你来牵,牵到工地上去。”
罗汉大爷蹲在地上,一气不吭。
一个日本兵端着枪,在罗汉大爷眼前晃着,鬼子说:“呜哩哇啦哑啦哩呜!”罗汉大爷看着在眼前乱晃的贼亮的刺刀,一屁股坐在地上。鬼子兵把枪往前一送,锋快的刺刀下刃在罗汉大爷光溜溜的头皮上豁开一条白口子。
奶奶哆嗦成一团,说:“大叔,你,给他们牵去吧。”
一个鬼子兵慢慢向奶奶面前靠。父亲看到这个鬼子兵是个年轻漂亮的小伙子,两只大眼睛漆黑发亮,笑的时候,嘴唇上翻,露出一只黄牙。奶奶跌跌撞撞地往罗汉大爷身后退。罗汉大爷头上的白口子里流出了血,满头挂色。两个日本兵笑着靠上来。奶奶在罗汉大爷的血头上按了两巴掌,随即往脸上两抹,又一把撕散头发,张大嘴巴,疯疯颠颠地跳起来。奶奶的模样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日本兵愕然止步。小个子伪军说:“太君,这个女人,大大的疯了的有。”
鬼子兵咕噜着,对着我奶奶的头上开了一枪。奶奶坐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
大个子伪军把罗汉大爷用枪逼起来。罗汉大爷从小个子伪军手里接过骡子缰绳。骡子昂着头,腿抖着,跟着罗汉大爷走出院子。街上乱纷纷跑着骡马牛羊。
奶奶没疯。鬼子和伪军刚一出院,奶奶就揭开一只瓮的木盖子,在平静如镜面的高粱烧酒里,看到一张骇人的血脸。父亲看到泪水在奶奶腮上流过,就变红了。奶奶用烧酒洗了脸,把一瓮酒都洗红了。
罗汉大爷跟骡子一起,被押上了工地。高粱地里,已开出一截路胎子。墨水河南边的公路已差不多修好,大车小车从新修好的路上挤过来,车上载着石头黄沙,都卸在河南岸。河上只有一座小木桥,日本人要在河上架一座大石桥。公路两侧,宽大的两片高粱都被踩平,地上像铺了层绿毡。河北的高粱地里,在刚用黑土弄出个模样的路两边,有几十匹骡马拉着碌碡,从海一样高粱地里,压出两大片平坦的空地,破坏着与工地紧密相连的青纱帐。骡马都有人牵着,在高粱地里来来回回地走。鲜嫩的高粱在铁蹄下断裂、倒伏,倒伏断裂的高粱又被带棱槽的碌碡和不带棱槽的石滚子反复镇压。各色的碌碡和滚子都变成了深绿色,高粱的汁液把它们湿透了。
3.文中多次写到“高粱”意象,意蕴丰富,请结合画线句子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菊花
[美]约翰·斯坦贝克
萨利纳斯山谷笼罩在浓厚的、灰色绒布般的冬雾之中,上与天空下与世界完全隔绝了。浓雾像扣在周围山巅上的锅盖,把偌大一个山谷变成严丝合缝的一只铁锅。萨利纳斯河这边的山坡上有个农场,残存着庄稼茬的黄色田垄浴在薄薄的、冷冷的阳光中;但在这十二月份,阳光是射不到谷底的。
河这边,亨利·埃伦家位于丘陵上的农场里已经没什么活计了。爱丽莎·埃伦正在山坡的花园里干活。她三十五岁,脸庞瘦俏并透着坚毅,一双眼睛清澈如水。她头上戴着一顶男式的黑帽子,拉得很低,直到她的眼睛。她这会儿正用一把锋利的小剪子剪掉去年残留的菊茎,与她那充沛的精力相比,菊茎显得纤细柔弱、太不堪一击了。她的丈夫亨利正在篱笆外面和人谈着什么,她很好奇,又觉得有点无聊,瞧了一会,又接着干自己的活。
“又侍弄你的花儿啦,”亨利说,“它们今年长势好啊。嗨,对了,今年卖出的30头小公牛,成交的价钱和我要的差不多。”
听到丈夫搭话,爱丽莎直起身,顺手把那只手套又戴上:“对,今年长势会很好。”不管是言语中还是脸上,她都洋溢着得意。
“的确有点本事,”亨利说,“真希望你去侍弄果园,也结出那么大的苹果来。”
爱丽莎目光锐利地望着他。“也许我能,我确实有一套本事。”
这时,从公路那边传来了车轮的吱嘎声和马蹄的声响。一个男人赶着大篷车走来,对她说:“我是补锅磨刀的,我一天没找到活干,今晚多半吃不上晚饭了。”
“对不起,”她急躁地说,“我没东西让你修。”
他的目光离开她的脸落在地上,四处张望,最后看见她刚刚修整过的花床。“这是些什么花?菊花吗?公路那边的一个太太要我替她讨些良种菊花……”
爱丽莎听到这句话,十分兴奋,她立刻在花床边的土地上跪下,手套也忘了带,直接用手指挖出一些沙土,捧进花盆里,然后捏起她刚才掘起的菊苗。强有力的手指把菊苗栽进沙土里,用指关节把菊苗周围的松土捣实。她朝他递过花盆,轻轻地放到他的怀里,又来到后院破罐头堆里扒出两只变了形的平底铝锅,交给他。
锅很快修好了。爱丽莎从屋里拿来五角硬币放在他手心上。“说不定有一天我也要出去,我也会磨剪刀、敲平锅底,我可以让你相信这些事女人也能做。”她高声说。
爱丽莎站在铁丝网前注视着缓缓离去驶向城里的篷车,她的唇动了几下,无声地说:“再见——再见!”接着她低语道,“那边真亮,那儿有发光的东西!”低语声把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她甩了甩头,使自己清醒过来,然后朝四周看看是否有人听见。
回到屋里,爱丽莎仔细地梳好头发,画了眉,涂上口红,穿上最漂亮的衣裙,在家里等亨利带她去城里看电影、下馆子。亨利回来后,匆匆拾掇,抬头看到爱丽莎后,一下子站住,盯着她看,“嘿嘿,爱丽莎,你真漂亮!”爱丽莎自豪地说:“我的确身强力壮,以前我从没发现自己这么身强力壮!”
那辆双人敞篷小汽车颠簸在沿河边,奔向城里。不一会,爱丽莎看见路前方远处有一个小黑点,她知道那是什么。他只带走了花盆,扔掉了她精心挑选的菊苗。
汽车转了一个弯,她看见篷车就在前面了。为了使汽车走过时不看见那篷车和牲口,她把整个身子扭过去,转向她的丈夫。她把大衣领子竖起来,为的是不让他看见她正像老妇人那样——虚弱地哀哀哭泣。
刹那间,汽车驶过去了,一切都结束了。她没有回头。
(选自《人与鼠》,上海译文出版社,张澍智译,有删改)
4.结合全文,探究文中“菊花”这一意象的丰富意蕴。
参考答案:
美丽轻盈、晶莹剔透的雪花喻指宁静、美好的现实生活;寒风中的雪暗指肖锦云一家遭受重大变故,以及充塞心中的悲痛。
①“柿子树”是这个普通农村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寄托了廖香对美好生活的期望;②“柿子树”高大难爬,果实摘取不易,象征追寻美好生活过程中面临的人生难题;③高大的柿子树是主人公廖香观察外面世界的窗口(平台),也寄寓着作家高远的精神追求。
3.①红高粱作为百姓赖以生存的主要作物,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也象征着蓬勃旺盛的原始生命力。
②红高粱尚未成熟就遭到破坏,象征着广大人民深陷日寇侵略,被不断压迫和摧残的残酷现实。
4.①借菊花衬托出爱丽莎的外表美和勤劳美,赋予其生活乐趣和活力。②菊花既是爱丽莎追求美好的情感寄托,也是其内在精神的象征,她正是在种植、赠送菊花的过程中得到快乐、自信,内心也走向成熟与坚强。③菊花不被认可,被抛弃,暗示女主人公的价值不为现实所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