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下学期选择性必修一 2.5 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过关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下学期选择性必修一 2.5 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过关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3-04 21:24:1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下学期选择性必修一 2.5 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过关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长宁模拟)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
B.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C.摆长必须大于1m,摆角必须小于5
D.如果用DIS实验系统做实验,光电门应放在摆球摆动过程的最高点
2.(2020·黄浦模拟)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是因为(  )
A.摆球的质量太大
B.测摆长时,将线长加小球直径作为摆长
C.测周期记录全振动次数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D.摆球上端未固定牢固,摆动中出现松动,摆线变长
3.(2021·济宁模拟)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位于天津市的“南开大学”和上海市的“复旦大学”,他们各自利用那里的实验室中 系统探究了单摆周期T和摆长L的关系。然后通过互联网交流实验数据,并用计算机绘制了如图甲所示的 图像。另外,去“复旦大学”做研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他实验用的a、b两个摆球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南开大学”的同学所测得的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A
B.甲图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对应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的倒数
C.由乙图可知,a、b两摆球振动周期之比为
D.由乙图可知, 时b球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二、实验探究题
4.(2023高二上·济宁期末)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摆线要选择适当细些、伸缩性小些的,并且适当长一些
B.为了使周期测量更加准确,应从摆球释放处开始计时
C.单摆的摆长等于摆线上端的悬点到摆球最低端的距离
D.摆球在摆角小于5°摆动的过程中,摆球受到的合力充当回复力
(2)用毫米刻度尺测得单摆的摆线长,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   cm。
(3)实验中改变摆长L获得多组实验数据,正确操作后作出的T2-L图像为图乙中图线②。某同学误将摆线长当作了摆长L,由数据描述T2-L图像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乙中的   (选填①、③、④),利用该图线求得的重力加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真实值。
5.(2023高三上·河西期末)小华同学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测量摆长的方法:用刻度尺量出从悬点到摆球间的细线长
B.测量周期时,从小球到达最大振幅位置开始计时,摆球完成50 次全振动时,及时截止,然后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C.要保证单摆自始至终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单摆振动时,应注意使它的偏角开始时不能小于10°
(2)该同学先用米尺测得摆线长为97.43cm,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   cm;
6.(2023高二上·海门期末)某同学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他在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采用了甲乙两种方式,正确的方式是   (填“甲”或“乙”);
(2)该同学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丙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d为   mm,单摆摆长L=   (用l、d表示)。
(3)该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得出数据画出摆长L和周期T2图像,如图,请根据图像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值   m/s2。(已知π2≈9.86,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如果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计算摆长时用摆线长度
B.开始计时时,停表没有及时按下
C.摆线上端未牢固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
D.实验中误将30次全振动记为31次
7.(2022高二上·湖南月考)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完“单摆”这节内容后到钟表店看到一个如图所示的摆钟引起了强烈兴趣。通过查资料得知这样的摆叫“复摆”,轻质细线改为刚性重杆。有同学提出用这个摆来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通过进一步研究查资料得知,这样做成的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式中为由该摆决定的常量,m为摆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r为转轴到重心C的距离。如图(a),实验时在杆上不同位置打上多个小孔,将其中一个小孔穿在光滑水平轴O上,使杆做简谐运动,测量并记录r和相应的运动周期T;然后将不同位置的孔穿在轴上重复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并测得摆的质量。
0.45 0.40 0.35 0.30 0.25 0.20
2.11 2.14 2.20 2.30 2.43 2.64
(1)由实验数据得出图(b)所示的拟合直线,图中横轴表示   ;
(2)由拟合直线得到的值为   (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3)若摆的质量测量值偏大,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8.(2022高二上·德州期中)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甲同学用秒表测得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得的摆线长(悬点到摆球上端的距离)为,已知摆球的半径为,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测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   。
(2)乙同学将摆线的悬点固定在力传感器上,得到了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已知摆长,根据图中的信息可得,单摆的周期   s,重力加速度   。(取,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A.为减小实验误差,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A符合题意;
B.为减小空气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大而直径较小的摆球,B不符合题意;
C.摆角很小的情况下单摆的振动才是简谐运动,而摆长不是必须大于1m,C不符合题意;
D.如果用DIS实验系统做实验,光电门应该在速度最大的地方测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需要测量单摆的摆长和单摆的周期,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解:根据T=2π 得:g= ,
A、摆球的质量大小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测量,A不符合题意。
B、测摆长时,将线长加小球直径作为摆长时测出的摆长偏大,则测出的g偏大,B不符合题意;
C、测量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成了(n+1)次全振动,则周期的测量值偏小,导致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C不符合题意;
D、摆球上端未固定牢固,振动中出现松动,这时由于测得的周期偏大,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值偏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选项中给出的可能性,利用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逐一分析求解即可。
3.【答案】D
【知识点】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AB.根据

知图线的斜率
图线B的斜率较小,则图线B对应的重力加速度较大,可知甲图中“南开”的同学所测得的实验结果对应的图象是B,AB不符合题意;
C.周期等于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由乙图可知,a、b两单摆的周期之比为2:3,C不符合题意;
D.由乙图可知,t=1s时,b球处于平衡位置向-y方向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以推出 的关系式,从而可知图像甲斜率的意义以及两个图像所描述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再根据两地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关系,可以确定两条图线对应的位置。通过乙图,比较两个图像中,一个完整的正弦图像所用的时间之比即为它们的周期之比。由乙图可知,t=1s时,b球处于平衡位置向-y方向运动。
4.【答案】(1)A
(2)2.080
(3)①;等于
【知识点】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1)A. 摆线要选择适当细些、伸缩性小些的,并且适当长一些,A符合题意;
B. 为了使周期测量更加准确,应从摆球到达最低点处开始计时,B不符合题意;
C. 单摆的摆长等于摆线上端的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C不符合题意;
D. 摆球在摆角小于5°摆动的过程中,摆球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充当回复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摆球的直径为2cm+0.05mm×16=2.080cm。
(3)某同学误将摆线长当作了摆长L,则周期表达式为
可得
则描述T2-L图像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乙中的①;因图像的斜率与②相同,则 即利用该图线求得的重力加速度等于真实值。
【分析】(1)根据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原理选择正确的选项;
(2)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得出摆球的直径;
(3)结合单摆周期的表达式得出T2-L的关系式,从而得出正确的图像。
5.【答案】(1)C
(2)2.125
【知识点】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1)A.测量摆长的方法:用刻度尺量出从悬点到摆球球心间的距离,A不符合题意;
B.测量周期时,从小球到达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摆球完成50 次全振动时,及时截止,然后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B不符合题意;
C.要保证单摆自始至终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C符合题意;
D.单摆振动时,应注意使它的偏角开始时不能大于5°,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游标卡尺是20分度,精度为0.05mm,故摆球的直径为
【分析】(1)根据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原理得出正确的选项;
(2)利用 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得出摆球的直径。
6.【答案】(1)乙
(2)12.0;
(3)9.66
(4)B;D
【知识点】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1)[1]采用乙方式,可以防止运动过程中摆长发生变化,如果需要改变摆长来探究摆长与周期关系时,也方便调节摆长。
(2)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2mm,游标卡尺为0 0.1mm,则摆球的直径为12.0mm;单摆摆长为总悬点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减去摆球的半径,即
(3)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可知 ,根据图像可知,图像的斜率 ,解得
(4)已知测得的g值偏大,根据 ,可知,可能是测量的摆长偏大或者测量的周期偏小。
A.计算摆长时用摆线长度,则测量的摆长偏小,A不符合题意;
B.开始计时时,停表没有及时按下,则测量的周期偏小,B符合题意;
C.摆线上端未牢固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说明测量摆长比实际摆长小,C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误将30次全振动记为31次,则计算出的周期偏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1)为防止运动过程中摆长发生变化应选则乙图;
(2)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得出摆球的直径以及单摆的摆长;
(3)根据单摆周期的表达式得出L-T2的表达式,结合图像得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4)根据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原理得出测得g值偏大的原因。
7.【答案】(1)
(2)0.017
(3)不变
【知识点】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1)由 ,可得 ,所以由上式函数表达式可知图中纵轴表示 ,横轴表示 。
(2)结合 + r2,以及图中图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 , ,代入数据有 ,
(3)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是通过求斜率 得到的,与质量无关,所以若摆的质量测量值偏大,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不变。
【分析】(1)利用周期的表达式可以判别横坐标的物理量;
(2)利用周期的表达式结合图像斜率和截距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和摆长的大小;
(3)利用斜率与质量无关,所以当摆球的质量变化时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保持不变。
8.【答案】(1)
(2)2.0;9.8
【知识点】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1)单摆的周期
摆长
根据
可得
(2)单摆摆球摆到最低点时速度最大,线上拉力最大,两次拉力最大的时间间隔为半个周期,所以单摆的周期为T=2.0s
根据
可得
代入数据得g=9.8
【分析】(1)利用单摆的周期和单摆运动时间的关系以及单摆周期的表达式得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
(2)根据单摆周期的表达式得出重力加速度 的大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下学期选择性必修一 2.5 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过关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长宁模拟)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
B.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C.摆长必须大于1m,摆角必须小于5
D.如果用DIS实验系统做实验,光电门应放在摆球摆动过程的最高点
【答案】A
【知识点】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A.为减小实验误差,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A符合题意;
B.为减小空气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大而直径较小的摆球,B不符合题意;
C.摆角很小的情况下单摆的振动才是简谐运动,而摆长不是必须大于1m,C不符合题意;
D.如果用DIS实验系统做实验,光电门应该在速度最大的地方测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需要测量单摆的摆长和单摆的周期,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2.(2020·黄浦模拟)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是因为(  )
A.摆球的质量太大
B.测摆长时,将线长加小球直径作为摆长
C.测周期记录全振动次数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D.摆球上端未固定牢固,摆动中出现松动,摆线变长
【答案】D
【知识点】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解:根据T=2π 得:g= ,
A、摆球的质量大小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测量,A不符合题意。
B、测摆长时,将线长加小球直径作为摆长时测出的摆长偏大,则测出的g偏大,B不符合题意;
C、测量周期时,将n次全振动误记成了(n+1)次全振动,则周期的测量值偏小,导致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C不符合题意;
D、摆球上端未固定牢固,振动中出现松动,这时由于测得的周期偏大,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值偏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选项中给出的可能性,利用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逐一分析求解即可。
3.(2021·济宁模拟)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位于天津市的“南开大学”和上海市的“复旦大学”,他们各自利用那里的实验室中 系统探究了单摆周期T和摆长L的关系。然后通过互联网交流实验数据,并用计算机绘制了如图甲所示的 图像。另外,去“复旦大学”做研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他实验用的a、b两个摆球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南开大学”的同学所测得的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A
B.甲图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对应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的倒数
C.由乙图可知,a、b两摆球振动周期之比为
D.由乙图可知, 时b球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答案】D
【知识点】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AB.根据

知图线的斜率
图线B的斜率较小,则图线B对应的重力加速度较大,可知甲图中“南开”的同学所测得的实验结果对应的图象是B,AB不符合题意;
C.周期等于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由乙图可知,a、b两单摆的周期之比为2:3,C不符合题意;
D.由乙图可知,t=1s时,b球处于平衡位置向-y方向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以推出 的关系式,从而可知图像甲斜率的意义以及两个图像所描述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再根据两地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关系,可以确定两条图线对应的位置。通过乙图,比较两个图像中,一个完整的正弦图像所用的时间之比即为它们的周期之比。由乙图可知,t=1s时,b球处于平衡位置向-y方向运动。
二、实验探究题
4.(2023高二上·济宁期末)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摆线要选择适当细些、伸缩性小些的,并且适当长一些
B.为了使周期测量更加准确,应从摆球释放处开始计时
C.单摆的摆长等于摆线上端的悬点到摆球最低端的距离
D.摆球在摆角小于5°摆动的过程中,摆球受到的合力充当回复力
(2)用毫米刻度尺测得单摆的摆线长,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   cm。
(3)实验中改变摆长L获得多组实验数据,正确操作后作出的T2-L图像为图乙中图线②。某同学误将摆线长当作了摆长L,由数据描述T2-L图像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乙中的   (选填①、③、④),利用该图线求得的重力加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真实值。
【答案】(1)A
(2)2.080
(3)①;等于
【知识点】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1)A. 摆线要选择适当细些、伸缩性小些的,并且适当长一些,A符合题意;
B. 为了使周期测量更加准确,应从摆球到达最低点处开始计时,B不符合题意;
C. 单摆的摆长等于摆线上端的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C不符合题意;
D. 摆球在摆角小于5°摆动的过程中,摆球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充当回复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摆球的直径为2cm+0.05mm×16=2.080cm。
(3)某同学误将摆线长当作了摆长L,则周期表达式为
可得
则描述T2-L图像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乙中的①;因图像的斜率与②相同,则 即利用该图线求得的重力加速度等于真实值。
【分析】(1)根据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原理选择正确的选项;
(2)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得出摆球的直径;
(3)结合单摆周期的表达式得出T2-L的关系式,从而得出正确的图像。
5.(2023高三上·河西期末)小华同学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测量摆长的方法:用刻度尺量出从悬点到摆球间的细线长
B.测量周期时,从小球到达最大振幅位置开始计时,摆球完成50 次全振动时,及时截止,然后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C.要保证单摆自始至终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单摆振动时,应注意使它的偏角开始时不能小于10°
(2)该同学先用米尺测得摆线长为97.43cm,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   cm;
【答案】(1)C
(2)2.125
【知识点】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1)A.测量摆长的方法:用刻度尺量出从悬点到摆球球心间的距离,A不符合题意;
B.测量周期时,从小球到达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摆球完成50 次全振动时,及时截止,然后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B不符合题意;
C.要保证单摆自始至终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C符合题意;
D.单摆振动时,应注意使它的偏角开始时不能大于5°,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游标卡尺是20分度,精度为0.05mm,故摆球的直径为
【分析】(1)根据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原理得出正确的选项;
(2)利用 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得出摆球的直径。
6.(2023高二上·海门期末)某同学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他在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采用了甲乙两种方式,正确的方式是   (填“甲”或“乙”);
(2)该同学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丙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d为   mm,单摆摆长L=   (用l、d表示)。
(3)该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得出数据画出摆长L和周期T2图像,如图,请根据图像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值   m/s2。(已知π2≈9.86,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如果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计算摆长时用摆线长度
B.开始计时时,停表没有及时按下
C.摆线上端未牢固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
D.实验中误将30次全振动记为31次
【答案】(1)乙
(2)12.0;
(3)9.66
(4)B;D
【知识点】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1)[1]采用乙方式,可以防止运动过程中摆长发生变化,如果需要改变摆长来探究摆长与周期关系时,也方便调节摆长。
(2)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2mm,游标卡尺为0 0.1mm,则摆球的直径为12.0mm;单摆摆长为总悬点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减去摆球的半径,即
(3)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可知 ,根据图像可知,图像的斜率 ,解得
(4)已知测得的g值偏大,根据 ,可知,可能是测量的摆长偏大或者测量的周期偏小。
A.计算摆长时用摆线长度,则测量的摆长偏小,A不符合题意;
B.开始计时时,停表没有及时按下,则测量的周期偏小,B符合题意;
C.摆线上端未牢固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说明测量摆长比实际摆长小,C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误将30次全振动记为31次,则计算出的周期偏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1)为防止运动过程中摆长发生变化应选则乙图;
(2)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得出摆球的直径以及单摆的摆长;
(3)根据单摆周期的表达式得出L-T2的表达式,结合图像得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4)根据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原理得出测得g值偏大的原因。
7.(2022高二上·湖南月考)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完“单摆”这节内容后到钟表店看到一个如图所示的摆钟引起了强烈兴趣。通过查资料得知这样的摆叫“复摆”,轻质细线改为刚性重杆。有同学提出用这个摆来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通过进一步研究查资料得知,这样做成的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式中为由该摆决定的常量,m为摆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r为转轴到重心C的距离。如图(a),实验时在杆上不同位置打上多个小孔,将其中一个小孔穿在光滑水平轴O上,使杆做简谐运动,测量并记录r和相应的运动周期T;然后将不同位置的孔穿在轴上重复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并测得摆的质量。
0.45 0.40 0.35 0.30 0.25 0.20
2.11 2.14 2.20 2.30 2.43 2.64
(1)由实验数据得出图(b)所示的拟合直线,图中横轴表示   ;
(2)由拟合直线得到的值为   (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3)若摆的质量测量值偏大,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
(2)0.017
(3)不变
【知识点】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1)由 ,可得 ,所以由上式函数表达式可知图中纵轴表示 ,横轴表示 。
(2)结合 + r2,以及图中图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 , ,代入数据有 ,
(3)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是通过求斜率 得到的,与质量无关,所以若摆的质量测量值偏大,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不变。
【分析】(1)利用周期的表达式可以判别横坐标的物理量;
(2)利用周期的表达式结合图像斜率和截距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和摆长的大小;
(3)利用斜率与质量无关,所以当摆球的质量变化时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保持不变。
8.(2022高二上·德州期中)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甲同学用秒表测得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得的摆线长(悬点到摆球上端的距离)为,已知摆球的半径为,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测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   。
(2)乙同学将摆线的悬点固定在力传感器上,得到了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已知摆长,根据图中的信息可得,单摆的周期   s,重力加速度   。(取,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
(2)2.0;9.8
【知识点】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解析】【解答】(1)单摆的周期
摆长
根据
可得
(2)单摆摆球摆到最低点时速度最大,线上拉力最大,两次拉力最大的时间间隔为半个周期,所以单摆的周期为T=2.0s
根据
可得
代入数据得g=9.8
【分析】(1)利用单摆的周期和单摆运动时间的关系以及单摆周期的表达式得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
(2)根据单摆周期的表达式得出重力加速度 的大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