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备课先锋】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第1课时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备课先锋】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第1课时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6 14:55:07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第1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掌握物候与物候学的有关知识。
3.学会正确判断文章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4.培养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求知精神。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树立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才能良性发展的观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语言运用: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
思维能力: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审美创造: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物候江山
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了解作者与背景知识】
作者:
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写作背景:
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的。1963年,竺可桢的《物候学》一书出版在即,为了迅速普及这门学科知识,作者写了这篇以介绍物候学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文章。原文约4900字,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一个小标题。“大自然的语言”是原文的第一个小标题。
【理解词语】
字音字形
多音字
“载”在意为“年”“记在书报上”时读“zǎi”,如“一年半载”“转载”;其余时候读“zài”。
【串句记忆法】春寒料峭,小区里的连翘( qiáo )已经盛开了,一片片花瓣翘(qiào )起来,像是小姑娘的裙摆。
形近字
【词语解释】
【次第】依次。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衰草连天】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季节气候的关系。也指自然界非生物变化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文体知识】
事理说明文: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的说明文,叫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区别
【新课讲解】
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以四季物候的变化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物候观察对农业的意义。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第四部分(11、12):说明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逻辑顺序。
2.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真题模拟】
1.文中描述的物候现象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
考点: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
答题思路:
参考答案:
①草木荣枯、虫鸟变迁等自然现象预示着天气变化、季节更迭。
②物候现象有年度差异,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③物候现象有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第一部分(1-3)
1.第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本段是按照四季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等,条理清晰。
2.第2段作者举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时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拟人。
形象生动地写活了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第二部分(4、5)
1.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用原文回答)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2.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作比较。说明了物候观测的重要特征是使用活生生的生物进行观测,并且这种观测要更复杂、更灵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大自然的语言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简介
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背景链接
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的。1963年,竺可桢的《物候学》一书出版在即,为了迅速普及这门学科知识,作者写了这篇以介绍物候学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文章。原文约4900字,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一个小标题。“大自然的语言”是原文的第一个小标题。
文体知识
事理说明文
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的说明文,叫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区别:
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说明 对象 抽象事理 具体事物
说明 内容 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 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等
说明 目的 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 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常用 说明 顺序 首要遵循的顺序是逻辑顺序 通常采用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有时也会采用逻辑顺序
理解词语
翩然( ) 孕育( ) 风雪载途( )
炎热( ) 簌簌( ) 物候( )
农谚( ) 连翘( ) 悬殊( )
纬度( ) 经度( ) 销声匿迹( )
piān
zài
yán
yùn
hòu
shū

yàn
qiáo
wěi
jīnɡ

多音字
( )衰草连天
( ) 等衰

shuāi
cuī
( )风雪载途
( )记载

zài
zǎi
( )种植
( )种子

zhònɡ
zhǒnɡ
“载”在意为“年”“记在书报上”时读“zǎi”,如“一年半载”“转载”;其余时候读“zài”。
【串句记忆法】春寒料峭,小区里的连翘( qiáo )已经盛开了,一片片花瓣翘(qiào )起来,像是小姑娘的裙摆。
形近字
槐( )刺槐
愧( )惭愧
huái
kuì
候( )候鸟
侯( )王侯
hòu
hóu
睡( )沉睡
唾( )唾沫
shuì
tuò
理解词语
【次第】依次。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衰草连天】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季节气候的关系。也指自然界非生物变化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新课讲解
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
以四季物候的变化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
物候观察对农业的意义。
第三部分(6—10):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第四部分(11、12):
说明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逻辑顺序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2.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真题模拟] 文中描述的物候现象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
考点: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
筛选信息
抓关键词句
标志性词语
首先、此外、还有、为了等
关键性语句
中心句、设问句、总括句等
联系上下文
把握相关信息
分析与综合
归纳整合信息
[答题思路]
[参考答案] 
①草木荣枯、虫鸟变迁等自然现象预示着天气变化、季节更迭。
②物候现象有年度差异,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③物候现象有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真题模拟] 文中描述的物候现象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
1.第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季风景画。本段是按照四季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等,条理清晰。
第一部分
果实成熟
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
昆虫匿迹
衰草连天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花次第开
燕子归来
布谷鸟来
孕育果实
大自然的语言




2.第2段作者举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时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拟人。
形象生动地写活了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1.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用原文回答)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第二部分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2.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作比较。说明了物候观测的重要特征是使用活生生的生物进行观测,并且这种观测要更复杂、更灵敏。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