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大雁归来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识记文中易考词语。
2.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3.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体味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的情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4.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大雁归来》,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树立珍爱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生活中做到爱护动物。
语言运用:积累词语,丰富知识储备,了解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
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学生能掌握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提高分析课文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你注意过天空中飞过的大雁吗?
大雁会排成“一”字和“人”字,但你知道大雁为什么会排成这整齐的雁阵吗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视频:大雁南飞
【作者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其著作《沙乡年鉴》融哲理与文学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观,一直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也被奉为环境保护运动的经典著作,对美国的环境保护影响很大。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侯文蕙译。有改动。作为一位环保主义者,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买下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及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他写出了《沙乡年鉴》,《大雁归来》就是其中的一篇。
《沙乡年鉴》是一本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伦理观的书,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也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对美国的环境保护影响很大,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
【文题解读】
大雁是一种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文题“大雁归来”有两层含义:一是大雁返回,二是呼唤大雁。以此为题,既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科学小品特点】
1、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2、文笔的生动性。
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文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
3、语言的通俗性。
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所以语言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知识链接】
大雁迁徙
大雁是有名的候鸟,我国大雁的老家在西伯利亚一带,因为那里夏季日照时间长,食物丰富,敌害不多,非常适合育雏,所以,它们总是回故乡繁殖后代。到了秋季,大雁便成群结队地飞回我国的南方。在那里它们能够找到丰富的食物,并躲过北方寒冷的冬季,同时雌雁和雄雁开始交配。等到春天到来时,雌雁已孕育着成熟的卵,于是就起程飞回北方产卵、孵化,哺育后代。
【读准字音】
生难字
多音字
【理解词语】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沼泽】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不改变。
【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文中指鸟群专注地高高飞翔的姿态。
【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5):描写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及其归来时欢快的情景。
第二部分(6-10):描写大雁觅食、群居、集会等方面的特点。
第三部分(11-13):介绍各大洲大雁迁徙的一致性,以及大雁带给人类的益处和自然之美。
2.本文是一篇科学观察笔记,主要记录了大雁每年三四月间北归的过程。文章大致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3.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1)三月春暖北飞
(2)飞行路线很直
(3)常成六只或六的倍数列队飞
(4)孤雁时常哀鸣
(5)雁过群体生活
【新课讲解】
1.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一段承接题目,总领全文,运用对比手法,将燕子与大雁进行比较,说明大雁才能给人们带来春天的生机、希望和喜悦,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既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又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且与下文讲大雁迁徙的特点——成群结队、克服艰险、飞越遥远的距离相呼应。
第一 二部分
2.快速浏览第一、二部分,找出作者对大雁活动进行描绘的语句,体会写法及作用。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拐来拐去”“低语”“问好”,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大雁机敏、活泼、警觉和在休战期的自在快乐等特点。
②“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
③“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邀请”是指热情地召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雁之间的联络,表明大雁的聪慧,同时我们从大雁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美好的友情。
④“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雁的情态描绘得贴切传神,体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比喻:把大雁比作凋零的枫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雁从盘旋到着陆时的悠闲姿态。拟人:描写大雁在熟悉了环境之后的欢快情形,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
①-④这几句话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除了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作者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突出大雁的特征,试找出几句并加以分析。
①“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通过大雁和主红雀、花鼠的对比,突出了大雁迁徙的坚定不移。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通过大雁和乌鸦的对比,突出了大雁南飞路线笔直,有明确的目的地。
第三部分
4.默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和作用。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这句话把3月迁徙的大雁的鸣叫比喻成一首诗歌,含蓄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和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份温馨之情,突出了文章主旨,发人深思。起到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合作探究】
1.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3月的大雁与11月份南飞时的大雁不同的表现。
2.通读全文,完成关于“大雁归来”的知识卡片。
3.文中多次使用“我们”的称呼,如“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春雁”等,“我们”指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们”指“我”、“我”的学生、爱鸟者、土地大家族(有生命的动植物、没生命的沼泽等)……作者将大雁视作“我们”中的一员,和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界的平等成员,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是作者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体现。
4.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这句话有何含义?
“单调枯燥的数字”指“我”和“我”的学生记录的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这些数字虽然单调枯燥,但从中可以发现,雁群是一些家庭或一些家庭的聚合体。孤雁之所以孤单,是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被猎杀。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作为爱鸟者的感伤,表达了对猎杀大雁的行为的愤怒。
5.如何理解本文的思想价值?
作者在《沙乡年鉴》中提出,要建立“一种处理人与土地,以及人与在土地上生长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伦理观”,这使得他成为环境生态伦理学的先驱。伦理学本来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者由人间的伦理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他的观念中,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地和谐共处。从这种观念出发,作者发现,大雁这种生灵,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也有家庭结构,也有亲情,还有不少为人类所不及的品性。人类虽为万物之灵,但不应该自私地伤害它们,善待自然,将人类自身看作自然的一个平等成员,可以克服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弊病,让人类在心灵上获得提升。这就是本文的思想价值。
【板书设计】
【主旨归纳】
本文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大雁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等活动,说明了大雁是人类的朋友,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呼吁人们尊重生命,保护野生动物,与它们和谐共处。
【文本特色】
1、多种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
文章描写大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春雁归来时的“低语”“问好”,夜间大雁在沼泽“集会”“辩论”“发言”等,表现了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
2、作者将感情自然地蕴含在字里行间。
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作者清楚地记录大雁回归的数量,并将其作为衡量“我们”的农场春天的富足的标准之一,足见其对大雁的珍爱之情;大雁集会时的热闹场面和鸣叫声写得极具特色,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作者说“孤雁是伤心的单身”,表明他因大雁的孤独而感伤;大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又可见作者对大雁的赞扬与崇敬之情。
【拓展延伸】
鸿雁传书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使臣苏武被匈奴拘留,关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暗地里告诉汉使事情的真相,并给他出主意,让他对匈奴单于说:汉皇帝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单于再也无法抵赖,只得把他放回汉朝。从此,“鸿雁传书”的故事便流传成为千古佳话。而鸿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称。
【课后作业】
搜集我国境内骤减的动物种类及其资料,分析减少原因,写成报告,呼吁人们珍爱动物,保护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大雁归来
一、单选题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雾霭(ǎi) 缄默(jiān) 窥探(kuī)
B.曲线(qǔ) 狩猎(shóu) 号角(jiǎo)
C.香蒲(pú) 沼泽(zhǎo) 凋零(diāo)
D.雉鸡(zhì) 黑鹂(lí) 迁徙(xǐ)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主教雀)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减默。
B.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但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容易了。
C.从黎明到夜暮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D.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
3.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B.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C.当说必说,不要怕丢了“乌纱帽”。
D.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4.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弥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弥漫:充满。)
B.返回的雁群,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凋零:衰落。)
C.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雾霭:雾气。)
D.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坚强、不动摇、不改变。)
5.每年三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 )
A.祝福 B.赌注 C.祈祷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是全文的主旨。
B.《大雁归来》运用了大量清新灵动的拟人手法描写大雁。
C.文中作者称自己为“爱鸟者”,一个“爱”字贯穿了全文。
D.《大雁归来》侧重在介绍知识而不在抒发情怀。
二、填空题
7.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1)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 mò 。
(2)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shòu liè 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3)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huá xiánɡ 下来。
8.文学常识填空。
《大雁归来》作者利奥波德,是 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奠基者。
9.读课文,按内容填空。
作者描写大雁,主要应用了 修辞,描写了大雁的 、 、 和 。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具有 观念。它们的迁徙是一首 ,它们和人类一样有感情,有灵性。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大雁的 之情。
三、问答题
10.通过课文阅读,你认为人类可以从大雁身上找到哪些“失去的东西”?
11.课文《大雁归来》通过作者对大雁的描写,可以看出大雁有哪些生活习性?它是怎样的鸟类?
1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13.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鸟"有关的完整诗句:
四、综合题
14.为了帮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鸟类,你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
(2)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
五、现代文阅读
1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l00亿只以上。
③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欧亚大陆和;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⑧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用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能够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脚环,这样能更好地了解被环志的鸟儿迁徙的时间、路线等数据。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
④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⑤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磺鸡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呜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屋、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白颊林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的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
⑥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经过超过10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
⑦迁徙无疑是候鸟生活中最大的“冒险事业”,每年都会有无数的候鸟永远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地。但是,它们仍然会沿着一定的路线,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选文②一⑥段从候鸟迁徙的原因、候鸟迁徙的观测、 、 、 、五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候鸟迁徙的知识。
(2)选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下列选项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高速公路”“冒险事业”等词使说明显得生动而有趣,而“大多数候鸟迁徙的路线呈南北方向”中“大多数”一词则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B.在众多观测候鸟飞行路线的方法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
C.硫磺鸦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外的北方天空。
D.作者对候鸟迁徙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守信和责任是肯定和赞美的。
(4)请联系选文内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1985年,首次迁徙到昆明的红嘴鸥有9000多只,到2015年已达40500只。近年来,昆明已建成大量的滇池湖滨湿地,许多候鸟都来昆明栖息繁衍。
【材料二】仙鹤是我国境内重要的迁徙鸟类。它们的越冬地和中途停留地,目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大多数都已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材料三】1985年12月,昆明市政府公布了保护红嘴鸥的通告。1981年,国务院决定,每年4月底至5月初在我国开展“爱鸟周”活动。从2006年开始,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周末举行“世界候鸟日”活动。
16.阅读理解
冬口北国鸟
徐培学
①一日里,北方的麻雀是值得我们把它当作鹰来看待的。
②数九寒天,麻雀用一抹褐色,氤氲着不屈的情怀,在枝头曼妙地摇曳,温暖着我们的心情。它们是寒风中光秃秃的枝梢上印象派的花朵,用小小的身姿,俯仰间点缀着清冷的时光。
③麻雀原本是再普通不过的鸟儿,它形不惊人,声不迷人,平凡得像坊间的小狗小猫和一大片叫狗蛋的孩子。
④但麻雀又是值得我们敬重的。冬日麻雀最值得称颂的是它的坚守,与生它养它的土地不离不弃。麻雀——孤独的舞者,在北方冬日的天幕下,跳着并不优美但还算是灵动的舞。
⑤麻雀的聒噪,源于它们严寒中坚守的孤独。此时,鸟儿们都在冬日里噤了声,除了麻雀,谁还会来活跃冬日的气氛?
⑥忘记说一句,麻雀也叫北国鸟。
⑦不管首肯与否,我们都不得不承认,麻雀是城乡冬日里最活跃的意象,夸张一点说,麻雀几乎是冬日天空中唯一活跃的意象。
⑧冬日,皑皑白雪覆盖了一切,麻雀们如何寻找果腹的东西呢?冬日的麻雀是素食主义者,只能以草籽果腹。这个时候,人,乘虚而入,在雪地里,支上一只箩筐,下面撒上点谷粒,就等着麻雀上钩。那些不幸落入人手中的麻雀,任你威逼利诱,不吃不喝,目不斜视,视死如归。
⑨有人说:麻雀是动物界中最后的烈女。此话不假,麻雀不媚人,特立独行,是公认的唯一不向人类屈服的鸟儿。
⑩今天上午,我正在书房里写字,听到阳台上麻雀们欢快的叫声。抬头,隔了窗上的玻璃,就见十几只麻雀拥拥挤挤地站在窗台上,你挤我挨。像一串跃动的音符。间或一直丛墨自得地梳理着诅毛,还会忙中偷闲地跟伙伴们整理妆容。
饭后外出,走在路上,就有一群麻雀落在我的身前,我往前走,它们就往后退,等到我前进的速度足以大过它们跳跃着后退的速度时,它们便旋风般地飞起来,然后降落,再次在前面迎候着我。
想起去法国巴黎旅游时,在广场上,那几只站在我手上的麻雀,鑫焦惆怅;如果这群麻雀也会站在我的手上,哪怕只有一只。只有短短的一秒,那该多好啊!
它会站在我的手上吗?
鸟类学家亨德森说: “如果没有鸟类的作用,人类就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仿佛是突然间,我心里打一冷战:某一天,没有麻雀陪伴,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我有些惶恐。
(1)为什么说麻雀是值得我们敬重的?
(2)体会第⑩段画线的句子的表达特点及效果。
(3)说说第 段的深层含义。
(4)为什么作者直到第⑥段才交代麻雀也叫北国鸟?
六、写作题
17.题目自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种家禽,例如:鹅、鸭、鸽子等等,写出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喜欢它们的原因。文体不限,字数5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B项中“曲线”的“曲”应该读“qū”。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要做到准确识记字音,还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曲”是个多音字,读[ qǔ ]时意为:1.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艺。~话。2.歌的乐调。读[ qū ]时:1.弯转,与“直”相对:弯~。~折(zhé)。2.不公正,不合理:~说。~解(jiě)。委~求全。3.弯曲的地方:河~。4.偏僻的地方:乡~。5.姓。
2.【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字形的考查。字形题涉及字数多,平时的积累很重要。A.减——缄 B.但——旦 C.暮——幕。D项没有错别字。
故答案为:D。
【点评】常见汉字数量较多,能结合语境记忆才能更持久。
一、掌握一个记忆原则:记少不记多
二、掌握两个记忆时间:集中记忆与分散记忆
三、掌握八个记忆方法:
1、依其音,定其形
2、形相近 要辨清
3、比其旁,辨其形
4、据其义,明其形
5、探其源,断其形
6、借其邻,推其形
7、联想记 穿成串
8、巧解答 会排除
3.【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主要考查了比喻,拟人和借代。A项用到了拟人的修辞方法;B项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方法;C项用到了借代的修辞方法;D项用“脉搏”做喻体不恰当。
故答案为:D。
【点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象征、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针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考查。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来判断正误。B项中的“凋零”意为“草木凋谢零落”。其它几个选项没有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做题的原则是结合语境来解释词语的含义,不能脱离这个大环境来孤立地理解词义。否则容易断章取义和以偏概全。
5.【答案】B
【解析】先理解句意,“用生命做赌注”词语搭配恰当,表意准确。
【点评】本题考查近义词含义的辨析,一要准确理解词语含义,二要结合具体语境。
6.【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课文思想内容和表情达意手法的综合考查。文中作者对大雁是那样有感情,他喜欢它们,观察它们,研究它们,所以本文的侧重点不在介绍知识而在抒发情怀。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课文的把握,课文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7.【答案】(1)缄默
(2)狩猎
(3)滑翔
【解析】根据语境用普通话读准拼音。书写词语注意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字,如:(1)“缄”易错写成“碱”。(2)“狩”易错写成“守”。(3)“翔”易错写成“翅”。
【点评】先用普通话读准拼音,然后根据语境写词语,注意理解词义,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
8.【答案】美
【解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如:《大雁归来》作者利奥波德,是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奠基者。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9.【答案】拟人;南飞;春归;觅食前后的叫声;夜间群居沼泽地;联合;带有野性的歌;喜爱
【解析】这篇散文主要从 南飞、 春归、 觅食、 夜间群居四个角度描写了大雁,通篇应用拟人的写法,表达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写法和主题的理解,一定要整体把握课文。
10.【答案】我们可以从大雁身上找到善性、友情、亲情,找到联合观念、大自然的诗意等一些人类失去的东西。
【解析】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首先要把握课文中知识与情感两种成分的轻重,课文也介绍大雁的生活习性,但是,很明显,侧重点不在介绍知识而在抒发情怀。因此,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也应该着重把握作者的情怀。作者把大雁看做自己的朋友,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它们的喜爱之情。作者心目中,大雁具有联合的观念,可谓全球一体化,正是人类所不及的。大雁的迁徙活动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对人类有益无损,大雁归来的鸣叫,简直是带有野性的诗歌。总而言之,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和谐共处,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而去伤害它们。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就是全文的主旨。
故答案为:我们可以从大雁身上找到善性、友情、亲情,找到联合观念、大自然的诗意等一些人类失去的东西。
【点评】课文中有"爱鸟者"这个概念,作者称自己为"爱鸟者",的确,一个"爱"字贯穿全文,抓住这个"爱"字就容易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作者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这种写法不单纯是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且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作者对大雁是那样有感情,他喜欢观察它们,研究它们,知之愈多,爱之愈深。因此,大雁在作者心目中,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大雁是报春的使者,作者把春雁的数目看作自己农场春天富足的两大标准之一,他是那样珍爱大雁。春雁觅食前后的鸣叫,似乎先有一场辩论,返回后还会论述食物的价值。作者为孤雁而感伤,为它们失去亲人而悲哀伤痛,不必说,这也是对枪杀大雁者的反感乃至愤恨。
11.【答案】①定期迁徙;②笔直飞行;③善于飞行鸣叫;④爱寻食玉米粒;⑤常以6只列队飞行。
由此可以看出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解析】课文《大雁归来》通过作者对大雁的描写,可以看出大雁有的生活习性有:①定期迁徙;②笔直飞行;③善于飞行鸣叫;④爱寻食玉米粒;⑤常以6只列队飞行。由此可以看出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大雁有的生活习性的了解。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2.【答案】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是说,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
【解析】这个句子的主要意思是:水花抖掉冬天。“抖掉”赋予水花以人的动作,“脆弱”赋予香蒲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打破冬的寂静,带来春的生机。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判断句子应用的修辞方法,体会语言表达的效果。
13.【答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解析】审题明确诗句的内容与“鸟“有关。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的联系和迁移。一要审清题目要求,二要积累古诗词名句。
14.【答案】(1)[示例]鸟的礼赞(赞歌)、鸟中精灵、我心中的鸟(感情鲜明、表意明确即可)
(2)[示例一]雄鹰:茫茫苍穹,无处不是它搏击的舞台。豪迈、壮烈、激越,是它翱翔的旋律。它是为飞翔而生的。[示例二]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在乌云翻滚、波浪滔天的大海上。它是胜利的预言家,它是勇敢的战斗者。
【解析】(1)根据栏目内容你写栏目主题,“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这句话赞美鸽子不畏艰难、有坚定的信念。而“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则赞美荆棘鸟为了实现理想不畏牺牲的精神。因此这两则内容都是对鸟的赞美,据此可以拟写出栏目的主题为:鸟的赞歌或(礼赞)。
(2)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喜欢的鸟,然后围绕这种鸟的特点和精神组织语言即可,注意语言要凝练、要富有哲理性。如: 雄鹰:茫茫苍穹,无处不是它搏击的舞台。豪迈、壮烈、激越,是它翱翔的旋律。它是为飞翔而生的。[示例二]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在乌云翻滚、波浪滔天的大海上。它是胜利的预言家,它是勇敢的战斗者。
故答案为:⑴ [示例]鸟的礼赞(赞歌)、鸟中精灵、我心中的鸟(感情鲜明、表意明确即可)
⑵ [示例一]雄鹰:茫茫苍穹,无处不是它搏击的舞台。豪迈、壮烈、激越,是它翱翔的旋律。它是为飞翔而生的。[示例二]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在乌云翻滚、波浪滔天的大海上。它是胜利的预言家,它是勇敢的战斗者。
【点评】⑴本题考查设计栏目主题的能力。栏目主题是栏目的灵魂,因此一定要根据栏目内容拟写出恰当的题目,其次就是要注意语言要精炼。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5.【答案】(1)候鸟迁徙的路线;猴年迁徙的智慧;候鸟迁徙的困难
(2)举例子。作用:举出家燕从英国迁徙到南非的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候鸟在迁徙途中要遭遇许多困难。
(3)C
(4)人们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候鸟,其生存环境得到改善,迁徙中受到的伤害在减少,数量逐渐增加。
【解析】(1)到文中筛选重要句子。根据第④段中的“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可得“路线”。根据第⑤段中的“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可得“智慧”。根据第⑥段中的“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可得“困难”。
(2)根据第⑥段中的“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可知,这一段举了英国家燕的例子,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根据说明方法说明的内容一定在它的附近可知,它的作用是为了具体的说明“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
(3)根据第⑤段中的“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可知第三项表述有误。
(4)概括几则材料的内容时,答案的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答案的内容要能概括所有材料的内容。据此可概括为:人们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候鸟,其生存环境得到改善,迁徙中受到的伤害在减少,数量在增加。
故答案为:(1)路线、智慧、困难
(2)举例子。举出家燕从英国迁徙到南非的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候鸟在迁徙途中要遭遇许多困难。
(3)C
(4)人们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候鸟,其生存环境得到改善,迁徙中受到的伤害在减少,数量在增加。
【点评】(1)本篇说明文第①段提出了说明对象——候鸟;第②段到第⑥段分别介绍了鸟类迁徙的原因、监测、路线、智慧和困难;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按照总分总的逻辑顺序介绍。筛选信息是要快速浏览文章,根据答案提示筛选,要有目的。
(2)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使欲描写的事物更清晰。有一些标志性词语,如、比如等。
(3)此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判断选项正误。迅速浏览选项,结合文章重要句子分析即可。
(4)根据本文的说明对象和特征,对比材料分析,抓住数据对比“首次迁徙到昆明的红嘴鸥有9000多只,到2015年已达40500只”及材料中政府行为分析探究。
16.【答案】(1)严寒中它仍坚守在生它养它的土地上;它是冬日天空中唯一活跃的意象;它是唯一不向人类区服的鸟儿。
(2)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拥拥挤挤的麻雀”比喻成“一串音符”,又赋予麻雀以人的神态、动作,如“自得”“整理妆容”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麻雀的活泼可爱以及它们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3)表达了“我”对人与鸟类不和谐关系的失望和遗憾;也表达了“我”对人与鸟类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渴望和向往。
(4)前文介绍了麻雀虽然是平凡的,但它们是北国冬天唯一的坚守者。这正是它们被称为北国乌的原因。有了这样的铺垫,第⑥段的交代就显得自然,易于被读者接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的理解和运用,在熟悉和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回答此题不难。(1)此题从以下方面回答。①严寒中它仍坚守在生它养它的土地上;②它是冬日天空中唯一活跃的意象;③它是唯一不向人类区服的鸟儿。(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第⑩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拥拥挤挤的麻雀”比喻成“一串音符”,又赋予麻雀以人的神态、动作,如“自得”“整理妆容”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麻雀的活泼可爱以及它们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能力,第 段表达了“我”对人与鸟类不和谐关系的失望和遗憾;也表达了“我”对人与鸟类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渴望和向往。(4)此题联系上下文来回答,作者直到第⑥段才交代麻雀也叫北国鸟,因为前文介绍了麻雀虽然是平凡的,但它们是北国冬天唯一的坚守者。这正是它们被称为北国乌的原因。有了这样的铺垫,第⑥段的交代就显得自然,易于被读者接受。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17.【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等做科学的说明的。它既不像记叙文那样重在记叙、描写和抒情,也不像议论文那样,重在阐明主张,批驳谬论。说明文通过说明客观事物,使人增长知识和技能。写作时要注意: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一篇说明文写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有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来是不是使读者得到具体而明确的认识。那么,怎样去抓特征呢?首先,要细致观察。其次,要查阅资料。我们不能事事亲身经历,而说明文又要求特征准确,材料翔实,这就需要查阅有关的资料,靠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来印证。最后,还要学会比较。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一类事物,也各具特征。
【点评】说明要有条理。要想写好一篇说明文,除了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外,还要掌握事物本身的条理,把事物的特征,事物各部分的关系说清楚。(共41张PPT)
大雁归来
21世纪教育网
情境导入
你注意过天空中飞过的大雁吗?
大雁会排成“一”字和“人”字,但你知道大雁为什么会排成这整齐的雁阵吗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学习目标
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
04
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体味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的情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03
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02
朗读课文,识记文中易考词语。
01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大雁归来》,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树立珍爱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生活中做到爱护动物。
语言运用:积累词语,丰富知识储备,了解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
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学生能掌握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提高分析课文的能力。
作者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其著作《沙乡年鉴》融哲理与文学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观,一直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也被奉为环境保护运动的经典著作,对美国的环境保护影响很大。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侯文蕙译。有改动。作为一位环保主义者,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买下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及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他写出了《沙乡年鉴》,《大雁归来》就是其中的一篇。
《沙乡年鉴》是一本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伦理观的书,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也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对美国的环境保护影响很大,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
文题解读
大雁是一种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文题“大雁归来”有两层含义:一是大雁返回,二是呼唤大雁。以此为题,既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科学小品
1、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2、文笔的生动性。
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文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
3、语言的通俗性。
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所以语言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1世纪教育网
知识链接
大雁迁徙
大雁是有名的候鸟,我国大雁的老家在西伯利亚一带,因为那里夏季日照时间长,食物丰富,敌害不多,非常适合育雏,所以,它们总是回故乡繁殖后代。到了秋季,大雁便成群结队地飞回我国的南方。在那里它们能够找到丰富的食物,并躲过北方寒冷的冬季,同时雌雁和雄雁开始交配。等到春天到来时,雌雁已孕育着成熟的卵,于是就起程飞回北方产卵、孵化,哺育后代。
21世纪教育网
读准字音
沼泽( ) 狩猎( ) 环颈雉( )
香蒲( ) 沙锥鸟( ) 枯燥( )
窥探( ) 凋零( ) 半蹼鹬( )
弥漫( ) 雾霭( ) 缄默( )
zhǎo
zhuī
pú
shòu
kuī
diāo
pǔ yù
zhì
生难字
ǎi
jiān
mí
zào
21世纪教育网
多音字
角
(角落)
(角色)
丧
(沮丧)
(丧事)
sànɡ
sānɡ
jiǎo
jué
悄
(静悄悄)
(悄然)
qiāo
qiǎo
( )摇晃
( )晃眼
晃
huànɡ
huǎnɡ
( )衡量
( )量力而行
量
liánɡ
liànɡ
理解词语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沼泽】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不改变。
【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文中指鸟群专注地高高飞翔的姿态。
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5):描写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及其归来时欢快的情景。
第二部分(6-10):描写大雁觅食、群居、集会等方面的特点。
第三部分(11-13):介绍各大洲大雁迁徙的一致性,以及大雁带给人类的益处和自然之美。
2.本文是一篇科学观察笔记,主要记录了大雁每年三四月间北归的过程。文章大致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3.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1)三月春暖北飞
(2)飞行路线很直
(3)常成六只或六的倍数列队飞
(4)孤雁时常哀鸣
(5)雁过群体生活
新课讲解
1.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一段承接题目,总领全文,运用对比手法,将燕子与大雁进行比较,说明大雁才能给人们带来春天的生机、希望和喜悦,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既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又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且与下文讲大雁迁徙的特点——成群结队、克服艰险、飞越遥远的距离相呼应。
2.快速浏览第一、二部分,找出作者对大雁活动进行描绘的语句,体会写法及作用。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拐来拐去”“低语”“问好”,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大雁机敏、活泼、警觉和在休战期的自在快乐等特点。
第一 二
部分
②“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
③“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邀请”是指热情地召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雁之间的联络,表明大雁的聪慧,同时我们从大雁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美好的友情。
④“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雁的情态描绘得贴切传神,体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比喻:把大雁比作凋零的枫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雁从盘旋到着陆时的悠闲姿态。拟人:描写大雁在熟悉了环境之后的欢快情形,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
①-④这几句话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除了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作者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突出大雁的特征,试找出几句并加以分析。
①“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通过大雁和主红雀、花鼠的对比,突出了大雁迁徙的坚定不移。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通过大雁和乌鸦的对比,突出了大雁南飞路线笔直,有明确的目的地。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这句话把3月迁徙的大雁的鸣叫比喻成一首诗歌,含蓄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和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份温馨之情,突出了文章主旨,发人深思。起到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4.默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和作用。
第三
部分
合作探究
1.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3月的大雁与11月份南飞时的大雁不同的表现。
3月的大雁 11月的大雁
飞行姿态
“拐来拐去”“低低地在沼泽……穿行着”
“目空一切……高高飞过”“坚定不移”
鸣叫声
“向每个沙滩低语着”
“向每个……水洼和池塘问好”
“几乎是一声不响”
觅食状态
“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 地飞去”
“时而在宽阔……捡食玉米粒”
2.通读全文,完成关于“大雁归来”的知识卡片。
“大雁归来”知识卡片
大雁归来的时间
大雁归来的保障
大雁归来的行为
归来雁群的特点
雁群的组合规律
常见的迁徙路径
大雁迁徙的意义
每年3月
威斯康星州规定3月为禁猎期
低空飞行
去玉米地觅食
在沼泽中集会
夜间集会,发出刺耳的鸣叫声
多为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
中国海→西伯利亚 幼发拉底河→伏尔加河 尼罗河→摩尔曼斯克 林肯郡→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是自身生命历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利于植物生命的延续和扩散;是自然的,有深刻的精神内涵
3.文中多次使用“我们”的称呼,如“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春雁”等,“我们”指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们”指“我”、“我”的学生、爱鸟者、土地大家族(有生命的动植物、没生命的沼泽等)……作者将大雁视作“我们”中的一员,和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界的平等成员,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是作者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体现。
4.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单调枯燥的数字”指“我”和“我”的学生记录的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这些数字虽然单调枯燥,但从中可以发现,雁群是一些家庭或一些家庭的聚合体。孤雁之所以孤单,是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被猎杀。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作为爱鸟者的感伤,表达了对猎杀大雁的行为的愤怒。
这句话有何含义?
5.如何理解本文的思想价值?
作者在《沙乡年鉴》中提出,要建立“一种处理人与土地,以及人与在土地上生长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伦理观”,这使得他成为环境生态伦理学的先驱。伦理学本来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者由人间的伦理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他的观念中,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地和谐共处。从这种观念出发,作者发现,大雁这种生灵,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也有家庭结构,也有亲情,还有不少为人类所不及的品性。人类虽为万物之灵,但不应该自私地伤害它们,善待自然,将人类自身看作自然的一个平等成员,可以克服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弊病,让人类在心灵上获得提升。这就是本文的思想价值。
板书设计
报春使者
大雁归来
春雁:低语、辩论
大雁习性
全球一体
大雁联合
孤雁:忧郁、伤心
大雁归来
群雁:集会、喧闹
保护动物和谐共荣
主旨归纳
本文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大雁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等活动,说明
了大雁是人类的朋友,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呼吁人们尊重生命,保护野生动物,与它们和谐共处。
文本特色
1、多种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
文章描写大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春雁归来时的“低语”“问好”,夜间大雁在沼泽“集会”“辩论”“发言”等,表现了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
2、作者将感情自然地蕴含在字里行间。
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作者清楚地记录大雁回归的数量,并将其作为衡量“我们”的农场春天的富足的标准之一,足见其对大雁的珍爱之情;大雁集会时的热闹场面和鸣叫声写得极具特色,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作者说“孤雁是伤心的单身”,表明他因大雁的孤独而感伤;大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又可见作者对大雁的赞扬与崇敬之情。
拓展延伸
鸿雁传书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使臣苏武被匈奴拘留,关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暗地里告诉汉使事情的真相,并给他出主意,让他对匈奴单于说:汉皇帝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单于再也无法抵赖,只得把他放回汉朝。从此,“鸿雁传书”的故事便流传成为千古佳话。而鸿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称。
课后作业
搜集我国境内骤减的动物种类及其资料,分析减少原因,写成报告,呼吁人们珍爱动物,保护环境。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