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它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祝你成功。【版权所有:21教育】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yǐ( )然 阴翳( ) 曝( )沙 幽suì(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21*cnjy*com
A.玉不琢不成器,一个人天赋再好,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也难以取得优异成绩。
B.他苦心孤诣地设计出的、极具创意的建筑模型获得了本次创新大赛特等奖。
C.“中国梦,我的梦”传递出了每一个国人的心声,但梦的实现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D.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本色当行啊!
3.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②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③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④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21*cnjy*com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石潭记》作者写“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才见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加了探奇的情趣。
B.《满井游记》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官场生活的人生态度。
C.《醉翁亭记》中用了不少对偶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21*cnjy*com21*cnjy*com
D.《小石潭记》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
5.名著阅读。(3分)
阅读下面读书卡片中的语段,填写与之对应的人物。
作 品
人 物
语 段
名
人
传
?
A.
“我的体力比以往更加地随着智力的发展而增强……不,我将忍受不了病痛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啊!千百次地享受人生是多么美好啊!”
B.
“亲爱的索菲娅,长期以来,我一直为我的生活与我的信仰的不一致而苦恼着。我无法强迫你们改变你们的生活以及你们的习惯……现在,我决心做我长期以来一直想做的事了:我要离……”
?
C.
“如果我的粗笨的锤子把坚硬的岩石忽而凿出一个形象,忽而凿出另一个形象的话,那是因为它从握着它、引导它、指挥它的那只手那儿接受了动作……”
6.填空。(5分)
①《饮酒》中表现作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而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的句子是:句子是: , 。www-2-1-cnjy-com
②李白在《行路难》中充分发挥浪漫主义的大胆想象并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希望重新被朝廷起用的句子: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 _ _____。
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乐器给宴饮增添苍凉豪壮的豪气,现出异域特色的句子是: “ , 。” 21*cnjy*com
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小石潭记》中既概括了小石潭环境清幽的特点,又写出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情的句子是: , 。
7.综合性学习。(4分)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学,分享智慧”吧。
【扬国学精神】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学校的电子显示屏原创一条宣传语。要求宣传语中含有“经典”一词。(2分)
示例:书香溢满校园,经典伴我成长。
【晒百家观点】有人认为国学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应该要广泛阅读;但也有人认为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应该要多都流行作品。你赞成哪一种观点,为什么?(2分)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4分)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姜 夔①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②。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①姜夔(kuí):宋朝著名诗人。②玻璃:形容西湖面如镜子一般。
8.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
9.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2分)
(二)(10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21*cnjy*com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21*cnjy*com?????????????????????????
——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以其境过清? ????????? ② 不可名状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21*cnjy*com
12.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2分)
????????????????????????????????????????????????????????????
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三)(12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21*cnjy*com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21*cnjy*com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滕子京负①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③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
【注】①负:依仗。②贻:遗留。③规:劝诫。
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景:____________________ 书: ____________________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愤郁颇见辞色。
16.用原文来回答。(2分)
【甲】文中体现范仲淹政治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
【乙】文中表现范仲淹对滕子京态度的句子是: ________ __。
17.从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人生启示?(4分)
(四)(10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1*cnjy*com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范仲淹《醉翁亭记》)
1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佳木秀而繁阴: ⑵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⑶ 临溪而渔: ⑷ 颓然乎其间者:
1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1*cnjy*com
⑵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20.“乐”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综观全文,太守到底都在“乐”些什么?(2分)
(五)(14分)
青岛的树
苏雪林
①近处万瓦鳞鳞,金碧辉映,远处紫山拥抱,碧水萦回。青岛是个美丽的仙岛,也是我国黄海上一座雄关。百余年前被德国人强行割据,十余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行将失败之际,又被日本人趁机攫作囊中物,现在才回归我国版图。只愿这一颗莹洁的明珠,永久镶嵌在我们可爱的中华冠冕上,放着万道光芒,照射着永不扬波的东海,辉映着五千年文明的光华! 21*cnjy*com
②青岛所给我第一个印象是树多。到处是树,密密层层的,漫天盖地的树,叫你眼睛里所见的无非是苍翠欲滴的树色,鼻子里所闻的无非是芳醇欲醉的叶香,肌肤所感受的无非是清凉如水的爽意。从高处一看,整个青岛,好像是一片汪洋的绿海,各种建筑物则像是那露出水面的岛屿之属。我们中国人说绿色可以养目;英国十八世纪也有个文人写了一篇文章,将这个理由加以科学和神学的解释,他说道:别的颜色对于我们视神经的刺激或失之过强,或失之过弱,惟有青绿之色最为适宜,造物主便选择了这个颜色赐给我们,所以我们的世界,青绿成为主要的部分。这道理也许是对的吧。21*cnjy*com
③我常自命是个自然的孩子,我血管里似流注有原始蛮人的血液,我最爱的自然物是树木,不是一株两株的,而是森然成林的。不过诞生于这现代社会,受了诗书的陶冶和各种物质文明的熏染,我的蛮性已被过滤得所余无几了。因此那充满毒蛇猛兽的赤道森林,我不敢领教;连绵千里,黑暗不见天日的非洲某些地区的森林,也思而生畏。我只欢喜都市或乡村人工培植的茂密树林,像从前欧洲和今日青岛所见的,便感满足。
④不过像巴黎的卢森堡、波鲁瓦、里昂的金头公园,虽万树如云,绿荫成幄,我可不大中意,为的是游人太多,缺乏静谧之趣。你的心灵不能和自然深深契合,虽置身了无纤尘的水精之域,仍不啻驰逐于软红十丈的通衢,还有何乐趣之足道?
⑤我毕生不能忘记的是十年前里昂中法学校附近菩提树林的散步。那里有好几座菩提树的林子,树身大皆合抱,而润滑如玉,看在眼里令人极感怡悦。仰望顶上叶影,一派浓绿,杂以嫩青、浅碧、鹅黄,更抹着一层石绿,色调之富,只有对颜色有敏感力的画家才能辨认。怪不得法国有些画家写生野外之际,每一类油彩要带上五六种,譬如蓝色,自深蓝、靛蓝、宝蓝、澄蓝、直到浅蓝,像绣线坊肆的货样按层次排列下来。这样才可用一枝画笔摄取湖光的混漾、树影的参差和捕捉朝晖夕阳、风晨月夕光线的变幻。21*cnjy*com
⑥大自然的“美”是无尽藏的,我们想替她写照也该准备充分的色彩才行。
⑦散步倦了,不妨就着那软绵绵的草地坐下来,将身倚靠树上。白色细碎的花朵,挟着清香,籁籁自枝间坠下,落在你的头发上、衣襟上。仲夏的风编织着树影、花香与芳草的气息,把你的灵魂,轻轻送入梦境,带你入于沉思之域。教你体味宇宙的奥妙和人生的庄严,于是你的思绪更似一缕篆烟,袅然上升寥廓而游于无垠之境。
⑧回到祖国,我常感觉心灵的枯燥,就因为郊野到处童山濯濯,城市更湫隘污秽,即说有几株树,也是黄萎葳蕤,索无生意,所以我曾在《鸽儿通信》里大发“故国乔木”之叹声。
⑨记得我初到青岛时,曾对我们的居停主人周先生说:“青岛,果然不愧这一个‘青’字,从前国人之所以名之为青,想必是为了这里树多的缘故。” 21*cnjy*com
⑩“您错了。”周先生笑着说,“这地方如真算个岛,则从前当呼之为‘赤岛’。青岛之东,有一个真正的小岛,其名为赤——而不能名之为青。因为它在德国人割据以前,原也是个不毛之地。从前的青岛,都是乱石荒山,不宜种树。德国人用了无数吨炸药、无数人工,轰去了乱石,从别处运来数百万吨的泥土,又研究出与本地气候最相宜的洋槐,种下数十万株。土壤变化以后,别的树木也宜于生长,青岛才变成了真正的青岛了。”
?别人从不能种树的石山上,蛮种出树来,我们有无限肥沃的土地,却任其荒废,这是哪里说起的话!
21.青岛的树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全文予以概括。(3分)
22.文章题为“青岛的树”,本应着力写青岛的树,但作者为什么浓墨重彩地描写里昂中法学校附近的菩提林?(3分)
23.文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赏析。(4分)
①叫你眼睛里所见的无非是苍翠欲滴的树色,鼻子里所闻的无非是芳醇欲醉的叶香,肌肤所感受的无非是清凉如水的爽意。2-1-c-n-j-y
②仲夏的风编织着树影、花香、与芳草的气息,把你的灵魂,轻轻送入梦境,带你入于沉思之域。
24.文章最后一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十分复杂的,请结合全文予以分析。(4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写作。(共50分)
25.一片嫩红,一湾碧水,一抹彩霞,一阵鸟鸣,一丛风中起伏的芦苇······便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一曲生命的赞歌,一帧活动的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处公益广告······便是一道令人回味的风景线。 一位哲人说:你的心灵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21*cnjy*com
请以“一道风景线”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不得套写抄袭。
600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答案:佁 yì pù 邃
? 评分:每小题0.5分,共2分。
2.答案:D21*cnjy*com
评分:选对得2分。
3.答案:C
评分:选对得2分。
4.答案:D
评分:选对得2分
5.答案:A.贝多芬 B.米开朗琪罗 C.列夫·托尔斯泰
?? 评分:每空1分,共3分。21*cnjy*com
6.答案:①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②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③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④眼前何时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⑤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评分: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题不得分,共5分。
7.答案:①示例:品国学经典,展中华风采。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诵读国学经典,开启智慧人生。②示例一:我赞成阅读经典著作,这样既可以传承文化、启迪智慧,又有力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观、生命观。示例二:我赞成阅读流行作品,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开阔视野,把握时代脉搏。21教育网
评分:第①题没有“经典”一词不得分,共2分;第②题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即可。共4分。21*cnjy*com21cnjy.com
二、阅读(共50分)
8.答案:向往自然,追求宁静(或“闲适”“愉悦”“沉静”等)。
评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9.答案:展现了静谧怡人的湖上夜景:一叶扁舟窗外过,轻快迅捷,微波轻漾,芦苇随之摇曳。
评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10.答案:①因为 ???②说出 21*cnjy*com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11.答案:①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21·cn·jy·com
评分:重点词语翻译1分,语句通顺1分,共4分。
12.答案: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 乙文:正面(直接)描写? 水流湍急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
13.答案: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www.21-cn-jy.com
14.答案:日光 书信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21*cnjy*com
15.答案:(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色上。2·1·c·n·j·y
评分:重点词语翻译1分,语句通顺1分,共4分。
16.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友善,爱其才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17.答案:①我们要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②做人要有宽阔的胸襟。
③对朋友要真诚帮助。④要善于接受他人意见。⑤做人要谦虚。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4分。
附【乙】【译文】21*cnjy*com
滕子京很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郡,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色上。范仲淹和他同年进士,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以后他遭到迫害。但是滕子京很骄傲自负,很少听人劝,范仲淹正在担心没有机会规劝他。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他写一篇《岳阳楼记》。所以文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意思大概就在于规劝好友了。
18.答案:滋长,高踞,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捕鱼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21*cnjy*com
19.答案:(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2)到溪水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评分:重点词语翻译1分,语句通顺1分,共4分。
20. 答案:为怡情山水而乐、为酣宴而乐、为百姓生活富足而乐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
21.答案:茂盛、苍翠多、密密层层、遮天盖地,多人工栽植,让心灵与自然契合(能滋润心灵)。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评分:答对两个要点得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2.答案:表达自己对静谧的茂密树林的喜爱之情和初回国时对所见荒废景象的失望之感,烘托衬托青岛的树,突出见到青岛的树时的惊喜。 21*cnjy*com
评分:写法1分,作用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3.答案:①运用排比句,由视觉写到嗅觉,再到感受,突出了青岛的树茂密繁盛以及它所带给作者的那种感受与惊喜。②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菩提林的幽雅,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和宁静。【来源:21cnj*y.co*m】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4.答案:在历史与现实的纠结中,作者内心情感矛盾而复杂;痛恨德国人的入侵,却又偏偏喜爱入侵者所植的树木,情感矛盾。入侵者炸山植树,我们有肥沃的土地,却任其荒废,作者深感痛惜和无奈。【出处:21教育名师】
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21*cnjy*com
三、写作(共50分)
边的人和事,那社会生活中的美丽风景便会纷至沓来,供你选用。诸如“斑马线旁的协管”、“老城的变迁”、“华灯下的开发区”、“孤灯伴夜读”、“夕阳晨练图”······这人文与历史的结合、人与景的交融,不也是我们可写的“风景”吗?独具慧眼去发现“风景”,独到的去感受和认识“风景”,是我们写好“风景”的突破口。但在具体写作时,不能一味停留在对“风景”的表面描绘上,要注意体现较为深刻的人生思考和一定的人文底蕴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