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单元测试
(试题100分,100分钟完成)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到3题(本题共3小题,9分)(2021年高考全国课标乙)
有人说,互联网虽然实现了我们的一个古老梦想,把远在天涯的人变得 ,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恰好相反,把身边的人变得如在天涯,因而引发了一种普遍的担心: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的虚拟世界时,我们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 。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过度沉迷有可能让一些人“越来越拥抱技术、越来越忽略彼此”。
实际上,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 。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 )。“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_______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近在咫尺 杞人忧天 泾渭分明 源源不断
B.触手可及 空穴来风 泾渭分明 取之不尽
C.近在咫尺 空穴来风 非此即彼 源源不断
D.触手可及 杞人忧天 非此即彼 取之不尽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社会交往是如此,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B.不但社会交往如此,而且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C.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社会交往也是一样的
D.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除了社会交往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B.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C.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D.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4.阅读下面的文字,筛选整合信息,给“自媒体”下定义,要求不超过60个字(含标点符号)。(4分)
①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
②自媒体是向大众或者个人传播信息的一种新媒体形式。
③自媒体既可传播规范性信息,也可传播非规范性信息。
④自媒体的传播者为普通个体。
⑤自媒体以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为传播途径。
5.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分别概括出“微博”在信息发布、传播和获取三方面的特点。(5分)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发布、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博客适合发布长信息;微博一般有较为严格的字数限制,比如美国的twitter限制为140字符以内,博客内容的传播主要靠网民主动访问,属于典型的一对多传播;微博作者发的每条信息却能即时送到用户的首页,而无需对方主动访问。与QQ相比,QQ的信息只能能个人查看,而微博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QQ信息只是发给某个人或个人群组,而微博上的信息是发送到整个平台的。
(1)发布: (不超过10个字)
(2)传播: (不超过10个字)
(3)获取: (不超过10个字)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到8题。(每题3分,共9分)
谣言为什么不缺受众谣言从来不是新鲜事。马克 吐温曾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在100多年后的今天,技术的进步让谣言跑得更快、传得更远了。
相关研究显示,微信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已超过6亿,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微信中的联系人多是同事、朋友等平日里打过交道、联系较为紧密的人,当现实关系延伸到网络的虚拟空间中,每一条转发显得更具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再次转发扩散。《小龙虾是一种处理过尸体的虫子,外国人从不吃》《肯德基的鸡都长着六个翅膀》《人社部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这些看着眼熟的文章是不是曾经在你的微信朋友圈出现过?在微信公众平台辟谣中心,类似已辟谣的文章达280 148篇,而2015年微信朋友圈谣言的举报处理总量达到21 695 437次。微信官方推出的公众号“谣言过滤器”将谣言分为七类,分别为失实报道、儿童走失、财产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科学常识、迷信。数据显示,2015年失实报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29%,而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为食品安全(20%)与人身安全(12%)。《倒着输银行卡密码能自动报警》《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等入选年度十大谣言,举报次数最多的《微信朋友圈降权》达到了233 210次。
很多人疑惑,许多诸如“六个翅膀的鸡”等谣言明明漏洞百出,为何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相信甚至反复传播?在不少专家看来,网络推手和商业营销是部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猎奇心理是谣言传播的最普遍的原因之一。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尹雪赓分析认为:“从传播规律来看,人们更关注新奇、颠覆常识的讯息,出于这样的心理,谣言也就更容易得到传播。”
失实报道之所以能成为微信朋友圈中的谣言主力,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满足了不少人的猎奇心理。此外,失实报道还符合部分网民的固有观念,因而更容易取信于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管健指出,在相对封闭的网络空间中,网民置身于相近的看法中,更容易强化原有观点,甚至倾向于有选择地接触那些能够加强自己本来信念的讯息,而拒绝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讯息。
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相关谣言一直是各大网络平台经久不衰的“牛皮癣”。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认为,此类谣言正是抓住了人们趋利避害的本能,对于和自身健康、财产人身安全相关的信息,公众往往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
追寻更深层的原因,管健分析了网络谣言背后的社会心态。她认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还归因于害怕不确定性的社会心态、从众心态和责任的分散、个人意念与逆反心态的外化投射等层面。管健说:“个体的知识储备和经验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越是不确定,就越会依赖别人。在焦虑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人们通常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而是更多地去观察模仿他人的做法和观点,这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此外,从众与责任分散弱化了谣言传播的负罪感。”管健说,网络世界中,公众作为普通看客,常常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自己的判断、认识上也会慢慢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在群体活动中,很多人会持有责任分散的心理,觉得法不责众,因而更容易表现出有违社会规则的态度。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认为,要求公众去辨别信息的真伪实际上很难做到,尤其是突发事件,公众急于想要了解事件真相及其进展,但又无法掌握一手材料、缺少专业判断能力。因此,辟谣还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平台的共同努力。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月20日12版,有删改)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因微信朋友圈中多为平日打过交道、联系较为密切的人,所以每一条转发显得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再次转发扩散。
B.失实报道是微信朋友圈中的谣言主力,因其符合部分网民的固有观念,更容易被网民信任。
C.网络谣言根据危害大小可将其分为失实报道、儿童走失、财产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科学常识、迷信等七类。
D.公众往往选择相信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相关谣言,此类谣言在各大网络平台中持续时间较长、难以平复。
7.下列对谣言传播原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在相对封闭的网络空间中,网民倾向于有选择地接触那些能够加强自己本来信念的讯息,而拒绝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讯息。
B.在焦虑普遍存在的当下,人们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更多的是去观察模仿他人的做法和观点,因而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C.网络推手和商业营销总是抓住人们更关注新奇的、颠覆常识的讯息的猎奇心理,成为部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
D.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害怕不确定性的社会心态、从众心态和责任的分散、个人意念与逆反心态的外化投射等层面。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政府部门和相关平台只要引导公众警惕网络信息,仔细辨别信息真伪,谣言定能得到有效的制止。
B.从传播规律来看,人们更关注新奇、颠覆常识的讯息,出于这样的心理,谣言也就更容易得到传播。
C.对于和自身健康、财产人身安全相关的信息,公众应该理性判断,不应只坚持趋利避害的态度--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
D.公众作为普通看客,在群体活动中,很多人会持有责任分散的心理,觉得法不责众,因而更容易表现出有违社会规则的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至11题。(每题3分,共9分)
材料一:
2018年1月3日晚,《中国消费者报》官方微信公众号率先报道了岳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岳屾山在微博上质疑支付宝账单背后的隐藏条款一事,引发各路媒体转载。岳屾山说:“查看支付宝年度账单前,在首页发现了一行特别小的字:‘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不但字特别小,而且已经帮你选择好‘同意’了。而账单的查看和《芝麻服务协议》没有关联性,所你选择取消同意,依然能够看到年度账单。但如果你没注意到,就会直接同意这个协议,允许支付宝收集你的信息包括在第三方保存的信息。”
摘编自《支付宝连夜取消2017账单默认同意选项并认错》
材料二:
2017年第三季度检测发现问题的应用软件名单
序号 应用商店 软件名称 版本 所涉问题
1 安锋网 豆子德州扑克 V1.0 强行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
豆子斗地主 V1.0
挂机争霸 V3.0.0
口袋大乱斗 V1.0
兰空VOEZ V1.0.4.2
魔兽永恒 V7.13.4
皮卡丘战记 V1.11
散人SF V0.6.0.75
2 IT猫扑网 三张大师 V1.0.0 强行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
造化之门(网络版) V2.2.0
3 应用汇 互伴 V2.1.6 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
Gallery(炫酷相册) V32.4.0 强行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7年第4号)》)
材料三:
2016年11月7日上午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网络安全法》,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法律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并确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跨境传输的规则,提出网络“安全可控、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要求。
赵泽良介绍,第一方面的要求,我们的产品服务提供者不应该利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便利条件来非法获取用户系统中的信息、用户设备中自己的信息或者不应该损害用户对自己信息的自主权、支配权,我们提出用户自己的信息要用户自己做主。
第二方面的要求,我们的产品服务提供者,不能利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便利条件来非法控制、非法操纵用户的系统、用户的设备,损害用户对自己系统、设备的控制权。
第三方面的要求,我们的网络安全、网络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不应该利用广大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依赖搞不正当竞争,谋取不正当利益,比如停止不必要的安全服务、搞垄断经营等等。
他说,当然,关于安全可信、安全可控的概念本身也还在发展之中。我们应该根据网络安全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根据互联网的发展不断丰富、不完善。不管怎样,我们提出这个要求,提这个概念,都不是要限制国外的技术,不是要限制国外的产品,更不是要限制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产品。
(摘编自《赵泽良:网络安全法明确主权空间不会限制国外技术》)
材料四:
前不久一篇名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再盯着我们看了》的文章刷爆朋友圈,随即引发争议“这让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事件发生后,水滴团队曾试图使用AI人识别技术,对公共场所直播中的人脸进行识别,并进行模糊处理。但经过努力无法达到理想效果,“通过技术上的尝试,以及最近的反思,为了能够尊重、保护更多用户和消费者的权益,我们决定今天起,360智能摄像机删除所有直播相关功能,只提供安防监控功能。水滴直播平台也全面关闭,不再提供任何直播服务。”
(摘编自《360宣布永久关闭水滴直播平台周鸿祎曾态度强硬》)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2018年初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说明利用容易忽略的小字替用户做主选择同意协议,是非法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
B.豆子德州扑克等软件强行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违反了《网络安全法》,损害了用户对自己系统、设备的控制权。
C.对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维护用的权益,特别是用户对自己信息的自主权和支配权其次是技术和产品。
D.当今网购、移动支付用户众多,互联网的发展迅速而且丰富,《网络安全法》应运而生,保护网络安全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权益。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______
A.从2017年监测发现问题的应用软件以及支付宝事件中,可见软件供应商都存在破坏网络安全,非法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等不法行为。
B.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不择手段攫取用户信息的不当行为,体现了大数据时代网络之间恶性竞争。
C.长久以来,网络上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频发生,引发广大网民担忧,国家对此十分重视,提出网络“安全可控、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要求。
D.岳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岳屾山在微博上质疑支付宝账单背后隐藏条款一事以及92年女孩的一封信都是利用合理合法的手段,维护个人及网络大众的利益。
E.水滴直播平台的全面关闭,主要是因为通过技术上的尝试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所以不再提供任何直播服务。
1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实现网络安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到16题。(12到14每题3分,15题2分,16题3分,共14分)
材料一:
所谓媒介素养,即在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判、决策和传播中所必备的意识与处理技能。但是,即便新浪微博开办辟谣账号、腾讯新闻上线较真平台,媒体行业的自我过滤仍旧未能阻止谣言大行其道。显然,加快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开展公众媒介素养教育正当其时。这并非权宜之计,而是正视和解决网络时代信息社会公众教育问题的长久之计。
相较于起步早、投入多的西方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不成体系,也未能完全进入教学课程体系。随着网络发展深度重塑社会形态,信息驱动下的社会发展的力度和广度越来越明显,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被信息包裹。所以,要尽快补足、补齐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短板和历史欠账。
(摘编自马星宇《谣言乱传呼唤媒介素养教育》)
材料二:
当我们天真地打开脸书(Facebook)给一个朋友发消息时,我们很可能并不会意识到那些正在影响我们思想、观点、行为的力量。如果不具备媒介素养,个体很可能成为那些不诚实、不健康的媒介习惯的牺牲品。当涉及物质财产和个人问题时,人们会懂得隐私的概念,不会轻易告诉他人自己智能手机的密码及支付密码。但是我们还没有明白或意识到,我们在网上做的所有事情都正在被有关平台收集、分析,被用来创建一份非常准确的用户个人资料,然后这份资料将被卖给出价最高的人。
当年轻人在YouTube和Twitter上花的时间多于在学校时,当学生主要通过电子屏幕进行学习时,显然是我们该醒醒的时候了。只有当每个个体都意识到正在发生的事情时,那么整个社会才有可能使用这些资源来为所有人谋利,而不是仅仅为了少数自私的精英。进步将会加速,人类也将改善其状况。在这之前,个体至少应该意识到他们的身份,而媒介素养就是关键。
比如,你是一个公民。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如投票这类活动参与公共生活。民主越来越依赖于人们获得可信信息的能力以及应对特定事件形成自己见解的能力。
你是一个消费者。你能对你的购买做出明智的抉择,比如能够识别广告植入。你能够认识到社交媒体的商业模式,在社交媒体中,你就是产品,你在被消费,企业从你身上获利。作为交换,你不停地消耗你的时间、注意力,被大量不令人满意的在线体验牵着鼻子走。
你是人类一员。管理在线关系的能力也很重要。比如你如何创建和分享帖子,你说什么、跟谁说,以及是在WhatsApp还是在Messenger平台上,这些都会对你产生影响。我们的在线行为总是被描述,以提供数据给那些能够利用它们的公司。
我们周围的环境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媒介,我们可以与它们互动,它们同时也争夺着我们的注意力。媒介素养是从媒介中受益,意识到屏幕背后的过程和利益,并且能控制在线行为的能力。为了获得这个21世纪人类必备的技能,我们需要从很小的时候就接受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有媒介素养的公民应当设想自己是社会变革的一分子。在运用媒介进行改革、为世界创造更多的有意义的参与条件时,很多时候媒介素养的作用大于学识技能和个人责任感。下一代有媒介素养的公民不仅能够敏锐地批判和创造媒介,而且懂得如何利用媒介技术参与设计并付诸实践,通过人们协作共建的方式,来建立人类共同体都支持的共同利益。培养儿童的媒介素养,必须成为教育系统优先考虑的事情。
(摘编自《为什么媒介素养如此重要?》)
材料三:
(摘编自《新媒体时代家庭媒介素养认知现状调查报告》,2019年5月5日)
材料四:
被称作“数字原住民”的青少年对网络有着与生俱来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一代”。面对泥沙俱下的新媒体网络环境,家长们需要从“疏还是堵”这个问题直接跳到“如何疏导”的问题上来,引导青少年提高对媒介的辨别鉴赏能力,构筑健康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营造亲子共享新媒体的良好氛围。
不少家长担心新媒体带来的风险,将孩子自制力差、学习不好都归咎于接触新媒介。其实,智能手机的使用对青少年发展既有可能产生危害,也有潜在的益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手机方式得当,会让青少年的理解和共情能力更强,线上交流有可能让青少年觉得比线下的交流更令人满意和有意义。
作为家长,既要不断地学习和完善媒介素养的系统知识,以信息理解能力、预防网络诈骗和信息获取能力的教育为重点;又要尊重孩子的上网权,注重培养子女的信息质疑能力和信息发布能力,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引导孩子有效使用网络,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通过高质量的陪伴,及时发现孩子可能存在的网瘾隐患,培养孩子抵御互联网不良影响的能力。还应鼓励子女发表新构想,形成自己的立场,不必屈从权威的多元型家庭沟通模式,帮助孩子解释有歧义的信息和排除干扰性信息,鼓励孩子对媒介信息进行解读和批判,寓媒介素养教育于娱乐中。
(摘编自《提升家庭媒介素养是当务之急》,《中国教育报》2019年5月15日)
12.下列关于媒介素养的信息,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媒介素养是指网络时代谣言盛行时,在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判、决策和传播中所必备的意识与处理技能。
正视和解决网络时代信息社会公众教育问题的长久之计,是加快提升公众媒介素养,以及开展公众媒介素养教育。
相较于起步早、投入多的西方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不成体系,也没有被纳入教学课程体系,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短板。
D. 家庭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要严格按照权威的多元型家庭沟通模式,鼓励孩子对媒介信息进行解读和批判。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材料二显示,父母每天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占多数,而子女每天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时间在60分钟以下的占多数。
B. 材料二显示,家长和孩子中都有一小部分人每天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的时间超过了6小时,可见家长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C. 材料二显示,父母和子女在新媒体端浏览信息时,都较为关注新闻和时政,然而子女更偏向于娱乐消遣性的内容。
D. 智能手机是“双刃剑”,孩子自制力差、学习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完全是使用新媒体造成的。
14.下列说法中,与媒介素养关系不大的一项是 ( )
A. 各类假新闻充斥于网络空间,个体极有可能成为其牺牲品。
B. 推特上疯传5G移动网络会传播新冠病毒,有人听信谣言烧了5G信号塔
C. 当今世界媒体无处不在,媒介素养正迅速成为一项必备的生存技能。
D. 不要轻易地把自己智能手机的密码告诉他人,以免上当受骗而损失财产
15.材料二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提升家庭媒介素养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四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7. 微写作。(10分)
近年来,各种传播媒介被广泛运用,已成为工作、生活的得力助手。利用各种媒介高效获取资讯广受欢迎,借助多种媒介开展学习活动深受喜爱,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热点事件备受关注。
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利用多种媒介沟通交流,传播文化”“如何利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何辨别各种媒介信息的真伪,形成独立、正确的判断”……
读了以上材料,你对“信息时代的媒介”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写出你的看法,3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8.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当前,网站和网络移动终端等都有强大的搜索引擎。我们遇到需要调动记忆的困难时,第一冲动就是掏出手机在百度上查找,这已经成为生活习惯;同时,搜索也带来诸多亟待应对的网络困境。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① 在科普社团举行“引擎搜索对人类记忆的影响”的沙龙活动中进行专题分享。
② 以“从人肉搜索看信息社会的网络问题”为主题进行语文课前演讲。
③ 以“信息时代的网络搜索”为语境,给《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写一篇序言。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A 2. A 3. B
4.答案:自媒体是指普通个体以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为传播途径,向大众或个人传播规范性或非规范性信息的一种新媒体形式。
5.答案(1)发布:限制字数,发至平台(2分)(2)传播:即时送达(1分)(3)获取:自动获取,可搜索(2分)
6 C.“网络谣言根据危害大小可将其分为……七类”的表述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是微信官方推出的公众号“谣言过滤器”将谣言分为七类。
7.C.网络推手和商业营销是部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猎奇心理是谣言传播的最普遍的原因之一。“网络推手和商业营销总是抓住人们更关注新奇的、颠覆常识的讯息的猎奇心理”在原文没有依据。
8.A.“谣言定能得到有效的制止”的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最后一段只是说“辟谣还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平台的共同努力”。
9.C “最重要的是维护用户的权益”于文无据。
10.CD A.不是每个软件都存在“破坏网络安全,非法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等不法行为”的现象,夸大事实,以偏概全。B.“体现了大数据时代网络之间恶性竞争”于文无据。E.水滴关闭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规避人们对其侵犯隐私的指责,能够尊重、保护更多用户和消费者的权益。
11.①国家运用《网络安全法》对破坏网络安全的行为进行严厉惩治。②网络产品和提供者自觉维护网络安全。③公民有义务有责任自行维护监督网络安全,并且严谨使用软件,保护个人信息。
12.选B。
A.材料一原文是“所谓媒介素养,即在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判、决策和传播中所必备的意识与处理技能”,选项缩小范围,增加了限定范围的“在网络时代谣言盛行时”。C.“也没有被纳入教学课程体系”说法错误。由材料一原文“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不成体系,也未能完全进入教学课程体系”可知,选项删去了重要的限定词“完全”,应为“也没有完全被纳入教学课程体系”。D.“要严格按照权威的多元型家庭沟通模式”错,材料四原文是“还应鼓励子女发表新构想,形成自己的立场,不必屈从权威的多元型家庭沟通模式”。
13. 选B
“可见父母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于文无据。家长每天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的时间超过6小时,并不一定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孩子每天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的时间超过6小时,并不一定是受家长的影响。
14.选D
媒介素养是指“在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判、决策和传播中所必备的意识与处理技能”,而D项所述属于隐私保护的范畴,与媒介素养关系不大。
15.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从公民、消费者等不同的角度论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说理,容易被读者理解;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文章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6.可以使家长掌握新媒介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家长转变观念,用沟通代替权威, 尊重孩子的上网权,营造亲子共享新媒体的良好氛围;让家长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正确引导孩子有效使用网络,培养孩子辨别信息、自我管理的能力。
17.写作时,要充分理解材料内容,把握材料的中心,从而提炼出符合题干要求的立意,写出对“信息时代的媒介”的思考和认识,表达对“信息时代的媒介”的看法。
材料第一段肯定了信息时代各种媒介在学习工作、沟通交流等方面的作用。第二段强调
在信息时代,媒介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立意时可从正面切入,如:如何利用媒介助力学习,便利生活;如何遵守媒介规则,提
高自身修养,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鉴别力;如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过滤信息,明辨是非。也可从反面切入,先列举普遍存在的网络之怪象,如不实言论、不健康信息等,在此基础上剖析其产生的根源;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呼吁净化网络环境,加强媒介立法,加强网络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也可正反结合,谈如何利用媒介。
18.【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作文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分析,列出几则立意,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材料新鲜,从材料中提炼最重要的观点,同时这个观点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这次写作属于任务驱动型写作,材料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写作对象与现状;二是驱动任务;三是写作要求。材料第一部分有两个层面的写作限制。首先,交代了写作关涉的对象是“搜索引擎”,写作内容限制在讨论信息化/互联网时代“搜索”这一科技手段。这一工具/手段相当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与学习方式,既带来了诸多便利,也让人类面临不少网络问题。然而,写作仍然存在非常宽泛的空间与可能,为了使写作方向更清晰,材料进一步将写作限制在两个维度:一是“搜索”作为科技方式/手段与人类在知识的存储、获取与更新过程中的记忆这一组关系;二是“搜索”作为科技方式/手段使人类面临网络问题与困境;前者侧重探讨科普文化,后者侧重探讨网络与社会的伦理。材料第二部分,明确写作任务的选项,要求写作要体现“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其中三个任务选项,分别设定不同具体语境,选择角色和角度,进行写作;这些任务选项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既为写作提供明确的指引,也提供了思辨写作的空间。任务一:“搜索”作为技术手段,在信息化的今天,已经改变人脑记忆信息的方式,对人类记忆的特点、过程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写作应当就此进行利弊的思辨;如我们容易忘记那些我们相信能够轻易在网络上找到的信息,而对于不易在网络上取得的信息记忆较深;同时,我们也更能够记得在哪里找得到信息,而不是记住信息本身的内容等。当然,如果从人类科技文明的进程来看,技术变革与人类记忆之间的演进关系,这也是科普文化专题分享值得关注的深层次问题。任务二:“人肉搜索”是信息化时代网络“搜索”中的一种现象,为中学生所了解。人肉搜索,是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信息获取工具和信息交流平台。透明化的信息搜索和处理方式可惩恶扬善,对违法犯罪行为起到震慑作用;同时也带来如侵犯隐私权等种种弊端。因此,高中生的课前演讲必须围绕“人肉搜索”行为存在的网络问题展开思辨写作。当然,“人肉搜索”模式下信息社会的伦理道德状况是值得深思的写作着力点。任务三:“青少年网络素养”是当前学校教育与社会舆论的关注热点,社会与学校怎样形成合力,携手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也是国家和时代的使命。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写序言,意味着写作既要以“信息时代的网络搜索”语境为背景,还要突出强调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提升需要关注的点、要怎样去落实,并说明此为本书编写意图目的。从写作语体上而言,三项任务驱动,任务一与任务二都是突出口语表达,但略有不同:前者偏科普,语言可侧重学术的严谨、理性;后者偏社会问题演讲,语言可侧重生活的活泼、感性,多些短句、强调语势。任务一、任务二与任务三则分别是口头语与书面语,任务三则必须突出书面语的规范、准确等特点。这三项驱动任务同时呈现,有助于考生注意写作的语体色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