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别媒体信息
——必修下第四单元微专题学习
学习目标
1.了解辨识媒介信息的基本知识、方法。
2.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辨识媒介信息的真假良莠。
3.提升媒介素养,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自学过程
问题导学
一、了解不同类型媒体,探究新旧媒体不同特点
不同点
类型 传播媒介 信息传播方向 传播速度 信息量 信息呈现形式 信息内容
传统媒体
新媒体
二、体验新媒体传播特点
1.上网搜集如下内容的网络新闻及相关评论
2.分析受众的兴趣点及表达特点 。
3.自己试写一则评论
三、学习理性分析媒体信息
提示:从以下维度对上面一则新闻进行真假分析
新闻信息分析
基本要素 细目 信息 评价
报道来源的可靠性
报道内容的完整性
报道者证据的真实性
四、学习关注和分析媒体的立场
1.通过学习资源了解“后真相”的概念
核心概念:后真相
出处:牛津词典2016年度词汇
词义:诉诸情感与个人信仰比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的种种状况。
这里的“后”指的是一种“超越”,也就是“所述的某个概念不再相关的”,实际指真相已居于次要地位,重要的是“情感与个人信仰”,常见的说法就是“立场”的表达。
2.就下面的材料,分析媒体立场
原网帖参见【拓展阅读】霸气媳妇回农村。
媒体报道内容 :
近日,网帖《霸气媳妇回农村:光干活不让上桌掀翻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被热议。丈夫是农村出来的,自己第一次回丈夫老家过年,为了给婆家留个好印象,去之前一个月开始研究做菜,手艺练得很好信心满满。
到了婆家之后,家里有不少客人,婆婆却没有主动做饭的意思,于是,媳妇下厨,做了一桌子的饭菜,期间婆婆连个下手都不打,让媳妇有点不爽。等媳妇把十几个菜端上桌,大家已经开吃了,没人等做饭的媳妇,甚至没人喊一声。媳妇忙完看到桌上还有个位置,于是一屁股坐上去,正准备尝尝自己的手艺,并准备接受大家的表扬时,公公不屑地瞥了一眼,轻轻说了句:“哪有女人上桌子吃饭的,还不出去?”媳妇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看着公公,公公又说“你怎么还不去厨房吃!”于是,媳妇整个人就不好了。“在婆家不等我吃饭就算了,还不许上桌子吃饭,并且还让我去厨房吃,我是第一次来好不?”媳妇想着拿着碗筷在那没说话,瞅了老公一眼。此时,婆婆也赶媳妇出去,丈夫也跟着附和了句:“出去吃饭吧。”
此时,媳妇心里的火无法抑制,“我不是人吗?为啥要我出去吃饭?不让我在这吃饭不是?行,这饭是我做的,不吃谁也别吃,大家一块去厨房吃去吧。”
哐啷,媳妇一把就把桌子给掀了。
提示:从以下角度考虑
褒贬对象:
叙述风格:
叙述角度:
文章性质:
情感诉求:
媒体立场:
五、针对新闻事件,构建个人观点
阅读有关《中科院高知孕妇死亡事件》新闻事件报道及引发的争议,还原事件真相并作出判断,形成观点。
1月11日,一名高知孕妇在北医三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因为先后三分官方声明的出现,事件迅速在网上发酵。先是死者单位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发函,请求医院给出一份真实、完整的调查结论;紧接着,北医三院回应事件经过,并指出死者家属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严重扰乱医疗秩序;中国医师协会发布声明力挺院方。
由于网络爆料不断,“中科院理化所杨女士死亡”事件持续发酵,今日有了新进展。北京晨报21日援引警方通报:2016年1月13日7时许,海淀警方接报警称在北医三院发生医患纠纷。杨某2015年12月28日在北医三院妇产科住院,2016年1月11日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在此过程中曾滞留病房干扰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后医患双方已同意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新闻的关键点:
新闻价值的聚焦点:
我的观点:
专题检测
对下面的新闻事件进行甄别分析。
本报讯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昨天傍晚6点半左右,本市西北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从出现到消失,持续了两分多钟,本报也收到了许多目击者发来的照片。某市民用所带的Jason品牌最新型号手机拍摄了一组照片(见本报),色彩自然,画面清晰,为“不明飞行物”的研究提供了素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