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答卷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Al-27 Fe-56
第Ⅰ卷(共 44 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题 2分,共 20 分。)
1.下列语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质菜刀生锈”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B.“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C.“水乳交融,火上烧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D.“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沈卢、鱼肠》)
中“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低
2.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烧碱、液态氨、碘酒 B.白磷、烧碱、豆浆
C.铁、干冰、氯化氢 D.氮气、空气、胆矾
3.下列化学用语描述不正确的是( )
14
A.可用于考古断代的一种核素的符号: 6 C
B.H2O 的电子式: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用电子式表示MgCl2 的形成过程为: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4.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
A.Na B.NaOH C.NaCl D.Na2CO3
5.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
A.NaOH B.H O C.O2 2 2 D.NaCl
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Mg2+、Na+、SO -4 、
NO 3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2+、 +、 2 B Cu K SO 4 、NO 3
C.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 NH + -4 、K 、Cl 、CO
2-
3
D.与 Al 反应生成 H2 的溶液:
2
Cu2+、K+、Cl-、SO 4
7.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H2SO4 溶液与 Ba(OH)2 溶液混合
B.NH4Cl 溶液与 Ca(OH)2 溶液混合
C.HNO3 溶液与 KOH 溶液混合
D.NaHCO3 溶液与 NaOH 溶液合
8.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SO3→H2SO4 B.Cu→Cu(NO3)2
C.CuO→Cu D.CO→CO2
9.在一定条件下, n-RO3 和 F2 可发生反应
n-
RO3 + +
- - -
F2 2OH =RO4 +2F
+H2O,从而可知在
n-
RO3 中,元素 R 的化合价为( )
A.+3 价 B.+4 价 C.+5 价 D.+6 价
10.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
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为( )
A.3:2 B.1:6 C.2:3 D.1:1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二、单选题(本题包括 6小题,每题 4分,共 24 分。)
11.四种短周期元素 X、Y、Z 和 W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Z 的
原子序数是 Y 的两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 和 Z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X Y
B.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W>Z
C.最低价单核阴离子的还原性:Y<Z Z W
D.原子半径:Z>W
12.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
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验的验证。以下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由“Cl2+H2O=HCl+HClO”可推出“F2+H2O=HF+HFO”也能发生
B.HCl 的水溶液显强酸性,推出 HF 的水溶液也显强酸性
点燃 Δ
C.由“2Fe+3Cl2 2FeCl3”可推出“2Fe+3I2 2FeI3”也能发生
D.Na、K 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主族,化学性质相似,Na 常温下与水
剧烈反应,故 K 常温下也能与水剧烈反应
13.下列装置或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验证非金属
验证热稳定性: 验证铁与水蒸气 验证氧化性:
性强弱:
Na 3+2CO3>NaHCO3 反应能生成 H2 Cl2>Fe >I2
Cl>C>Si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14.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CO 和 H2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0.5NA
B.22.4 L 氢气中,H2 分子的数目为 NA
C.180 g 葡萄糖(C6H12O6)中,C 原子的数目为 12NA
D.1 mol/L HCl 溶液中,HCl 分子的数目为 NA
15.某化学实验探究小组用电磁搅拌加热器(温度最高可达 65℃)加热饱
和 NaHCO3 溶液,并利用 CO2 传感器检测溶液中 CO2 的含量,其含量随
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 段溶液中 CO2 的含量降低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溶解的 CO2 气体
逸出
B.由图象可知,NaHCO3 固体受热分解的温度为 48.2℃
C.实验室可用加热饱和 NaHCO3 溶液的方法制取少量 CO2 气体
-
D.bc 段溶液中 CO2 的含量升高的原因是溶液中 HCO3 受热分解生成
CO2 气体
16.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化学学习中的“价一类”二维
图就是其中一种,如图所示是铁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下列有
关叙述或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A.物质 A 的氧化物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
高温
B.Fe2O3 Fe可能是Fe2O3 2Al 2Fe+Al2O3
C.C 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成 B,每 1mol C 被氧化消耗的氧气为 5.6L
D.FeCl2→FeCl3 的反应类型是氧化还原反应
第Ⅱ卷(共 56 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每空 2 分,共 56 分)
17.(14 分)下表显示了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G 代表 7 种
短周期元素。
A B C
D E F G
已知 C 与氢元素组成生活中最常见的化合物 X。请填写下列空白。
(1)B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与 E 同族下一周期元素的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A 与氢元素组成含有 10 个电子的分子的化学式为 ;
C 与 D 组成的两种物质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 。
(3)D 的单质与 X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G 的单
质与 X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水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18.(14 分)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在水存在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探究。广口瓶②、③中分别装有试
剂 X 和试剂 Y,④、⑤中均是干燥的过氧化钠。
-
步骤 1:打开弹簧夹 K2,关闭 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
火星的木条放在 a 处,木条不复燃。
步骤 2:打开弹簧夹 K1,关闭 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
火星的木条放在 a 处,木条复燃。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②中
的试剂 X 是________;装置③中的试剂 Y 是_______(填序号)。
A.浓 H2SO4 B.饱和食盐水
C.饱和 Na2CO3 溶液 D.饱和 NaHCO3 溶液
(2)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步骤 1 和步骤 2 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有同学提出质疑:“步骤 2 的实验并不能证明过氧化钠跟二氧
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小组其他同学也认为很有道理,请写出其理由的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证明“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
生了化学反应”,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第 6 页 共 8 页
19.(14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取、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并探究
氯气的性质,他们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已知: -I 在酸性条件下能与 -IO3 反应生成 I2。
回答下列问题:
(1)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是:f 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
接 c。(填各接口的小写字母)
(2)在 F 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浓盐酸体现出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性和
_______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D 装置的
作用是除去剩余的氯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C 装置观察到溶液先变蓝,继续通 Cl2,蓝色褪去。小组同学探究蓝
色褪去可能的原因,查阅资料可知 5Cl2+I2+6H2O=2HIO3+10HCl;甲
同学认为是_______(填化学式)漂白了蓝色物质而褪色;乙同学认为是过
量的氯气与 I2 发生了反应,当溶液中 I2 反应完全了,蓝色褪去。他们设
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取少量 C 中恰好褪色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
20.(14 分)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 FeSO4 和较多的
2+
Cu 。为
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 FeSO4 和金属铜。请
根据以下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
金属铜
加入试剂③
Fe、Cu
操作方法④
工 FeSO
加入试剂①
4
业
废 过滤
水
② FeSO4 7H2O
冷却结晶
(1)填写下列标号所代表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或操作方法: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2)取 2ml 溶液②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铬酸根离子( 2-Cr2O7 )有毒,必须处理达标后
才能排放。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4 7H2O)做处理剂,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如下: 2+ 2- + 3+ 3+Fe + Cr2O7 +H → Fe + Cr +H2O,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当 2-1mol Cr2O7 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________NA。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第 8 页 共 8 页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2023.2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题 2分,共 2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D A D A C C C D
二、单选题(本题包括 6小题,每题 4分,共 24 分。)
11 12 13 14 15 16
B D C A B C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小题,如无特别说明,每空 2分,共 56分)
17.(1)第二周期,第ⅤA 族
(2) CH4 离子键和共价键
(3) 2Na +2H2O=2Na
++2OH-+H2↑ Cl2+H2O= HClO+HCl
Al(OH)3+ OH
-=AlO -2 +2 H2O
18.(1) CaCO3+2H+=Ca2++H2O+CO2↑ D A
(2) 2Na2O2+2CO2=2Na2CO3+O2 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
(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3) 2Na2O2+2H2O=4NaOH+O2↑
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19.(1) a、b、e、d (2 分)
Δ
(2) 酸 还原(各 1 分) MnO2+4HCl(浓) MnCl2 +Cl2↑+2H2O
Cl2+2OH- = Cl-+ClO-+H2O
(3) HClO
答案① KI 溶液 溶液变蓝色
答案② 碘水 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
20.(1) Fe FeSO4 H2SO4 过滤(每空 1 分)
(2) 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一段时间后变为红褐色
FeSO4+2NaOH= Fe(OH)2↓+ Na2SO4、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3) Cr O 2-2 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