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7 19:4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多途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用心去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本篇课文作者把美与丑、善与恶进行鲜明对比,使学生了解到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历史和遭受英法联军损毁后的惨状,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设计意图】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新思路,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鼓励上网搜集资料,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更多地知识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正确读写“毁灭、不可估量、损失、皇家园林、众星拱月、金碧辉煌、殿堂、玲珑剔透、诗情画意、饱览、宏伟、统统、销毁、侵略、奉命、灰烬”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表现出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赞叹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景观,体会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
【教学难点】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描绘昔日辉煌的这种独具匠心的材料安排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启发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1.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3.《火烧圆明园》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北京西北郊有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它叫圆明园。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150多年修建而成的,但是这座中外闻名的园林,竞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的抢劫和焚烧,最终变成了一片废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的毁灭》,去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
1、观看聆听动漫视频,初步感悟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初读收获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汇报(出示词语):
我会读:不可估量 皇家园林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损失 殿堂 饱览 宏伟 统统 侵略 灰烬
我会写:销毁 奉命
4.交流:读了课文,从中你知道了什么?(概括初读收获)
三、走进辉煌的圆明园
(一)感知圆明园的价值
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文中第一自然段这样说(出示课件):指读、齐读。
师:结合课文,谁来说一说 “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
(说明数量大或程度重,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师:文中连续出现了两次“不可估量”,这说明了什么?
是啊,圆明园毁灭了,这个损失是非常巨大的、是无法估量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昔日的圆明园,一起看看它曾经辉煌的历史。
(二)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2—4自然段,想一想:昔日辉煌的圆明园究竟是怎样的?
2.交流
名声:举世闻名(板书)
布局:圆明园里的布局是这样的?
众星拱月(板书)
(出示圆明园整体布局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圆明园的宏大规模。)
景致:圆明园内都有哪些精致?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仿名胜古迹
根据诗情画意建造
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出示课件)
师:从“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买卖街”“山乡村野”能看出圆明园内的景观风格怎么样?(多,各不相同)(板书)。
男女生分句读。
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各地的风景名胜实际的距离不下百里、千里,甚至万里,但圆明园内却相互为邻。引读:所以漫步园内,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连其间,____________。
师: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从哪里能看出来?(指名)
A.“上自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说明年代久远,收藏众多。
B.“名人书画,奇珍异宝“说明收藏很珍贵。
(所以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四、感悟圆明园的毁灭
看到我们中国有这样的圆明园我们是多么骄傲啊,可是,就在1860年10月6日这天却发生了让我们万分悲痛的事情。
A.播放《火烧圆明园》视频资料,教师读最后一段。
B.同学们,看完影片,此刻,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C.(PPT出示第五自然段,学生齐读)思考:凡是……统统……任意……你能体会到什么?(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强盗行为达到了顶峰,更能激起我们对强盗贪婪野蛮的罪恶行径的憎恨。)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
师:同学们,昔日的圆明园是那样的宏伟、那样的壮观、那样的辉煌、那样的让我们引以为豪!但,刹那间,我们的举世名园就变成了一片废墟、化成了灰烬! (化成灰烬,板书)
师:这篇课文学完了,想一想,假如此时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勿忘国耻,板书)
2.悟一悟,学一学
师:同学们,请想一想,我们的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但课文中作者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作者偏题了吗,还是他另有目的?来大胆谈一谈你的看法吧!
生:……
师总结点拨,这并不是偏题,而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写作手法……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不再重演,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将祖国建设强大,时刻捍卫祖国,让我们永远铭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七、作业:
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可以阅读《名家眼中的圆明园》《昔日的夏宫——圆明园》《圆明园史话》《圆明园流散文物》等给爸爸妈妈讲一讲。
八、板书设计
14圆明园的毁灭
布局:众星拱月
举世闻名景观:多 风格不同 化成灰烬
(骄傲)收藏:博物馆、艺术馆 (悲痛)
勿忘国耻
《圆明园的毁灭》反思
在《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中,我以三大学习主题为主线:"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在问题内驱力的作用下,学生运用网络中的丰富的资源自主学习,或点击圆明园概况,或欣赏圆明园风光,或观看圆明园被毁的视频信息,或虚拟走进圆明园……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选择相关的内容信息进行积极探讨.在网络上,学生还可以相互传阅资料,交流知识,各取所需,按照自己原有的基础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整个过程,教师随时可以利用屏幕监视,或遥控辅导学生学习.这些完全由学生主动探索,相互协商而学到知识,其价值远远超过教师在传统课堂上灌输,更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当学生感知到圆明园的辉煌后,内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急待流落时,我们则设计了一个情感流露的环节:有学生想用优美的语言感情描述;有学生想当导游,更有同学把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制成了图文并茂的风光介绍,并辅以导游解说词,这样学生带着情感进入角色,感受到了圆明园美至极点的同时学生的情亦至了极点,同时更为后文名园被毁,将内心的愤怒与伤痛发泄至极点奠定情感基调.这样学习者通过将网上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以及对原有经验进行改组后,进一步建构了学习者新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系统.
基于网络环境的阅读中,网络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学生进行学习的工具,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学习的信息并进行交流和反馈,达到主动地把握知识,主动地发现学习规律,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我也深深感到,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阅读的学习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问题探索,深化认识等环节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阅读过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老师更新观念,大胆地引进和创新,积极开发学习资源,是一个艰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