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锁转移,城镇个口超过农村人口。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抗战时 抗战后
上海 4050 890
沈阳 3000 1000
青岛 700 0
上海、沈阳和青岛的工厂数量
黄金 277万两
白银 1520万元
美钞 1537万元
国民党逃跑时掠走的金银
①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1.背景
②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
中国、印度、美国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项目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③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面对新中国成立时的工业现状,毛泽东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目的:
时间:
基本任务: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53年—1957年底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2.概况
“一五计划”期间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分配图(%)
结合材料,思考我国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材料一
周恩来在全国政协第四十九次扩大会议总结发言时明确指出: ……既然我们还不能制造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门高级大炮和一辆汽车,那我们的国防力量怎么能算强大呢?我们要自己生产这些东西,就要搞重工业!
材料二
旧中国经济结构畸形, 1949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以上,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并且因为我国没有重工业, 许多轻工业的机器,不能制造! 因为没有重工业┅┅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也很少使用化学肥料。
材料三
由于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苏联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跑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1954年3月,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强调:苏联过去所走的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依据苏联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
1.国防和巩固政权的需要
2.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
3、苏联的成功经验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3.成就-(工业)
沈阳飞机制造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沈阳第一机床厂1956年建成投产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①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作用: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鹰厦铁路
宝成铁路
毛泽东:“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
作用: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品种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增长
钢 535万吨 296%
煤 1.3亿吨 96%
原油 146万吨 235%
发电量 193.4亿度 165%
粮 1.95亿吨 19%
棉 164万吨 26%
超额完成计划
结果:到1957年底,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4.结果: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思考: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
01
人民的热情参与
02
苏联的帮助
03
土地改革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04
抗美援朝胜利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05
时间
地点
主要 内容
意义
1954年9月
北京
(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选举国家领导人
性质:
内容: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主席
毛泽东
副主席
朱德
常务委员长
刘少奇
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①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两会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
全国人大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
性质
职能
确立
制度
全国最高权力机关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
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国家大事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成立于1954年
成立于1949年,
新中国成立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课堂小结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
1、背景
(1)目的
(3)基本任务
3、主要成就
4、结果
5、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
2、会议内容
3、会议意义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概况
(2)起止时间
(4)特点
课堂检测
1、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D
2、“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__________________,长江大桥武汉架。”这是小美在历史课上记下的歌谣。联系前后歌谣,你认为横线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开国大典人民乐 B. 抗美援朝得胜利
C.喷气飞机翔蓝天 D. 农民翻身土改胜
C
3、1954年9月,李某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亲历的活动应是( )
A.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C.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决定人民公社化运动
4、右图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下关于这部
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制定了发展中国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课堂检测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