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笔下的色彩》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美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画家笔下的色彩》一课,我今天的说课主题是——“以音乐为导入,以美术为终点。”,将两门学科进行融合以体现本节课的特色。下面我将从解析教材、素养目标、分析学情、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下面 开始第一项
解析教材
《画家笔下的色彩》属于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3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本课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给人的感受,认识色彩并运用色彩表达情感。从色彩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入手,学习色彩情感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平时生活的审美,使学生在生活中的绘画有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素养目标
根据2022年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的艺术核心素养,我的教学目标也将分为四个部分
审美感知
对于生活中的色彩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了解色彩在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情感。体验色彩的乐趣和感受。
艺术表现
运用色彩带来的情感倾向,分析美术作品的色彩现象,并能用语言文字进行色彩感受的分析和选择适当的美术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创意实践
利用音乐串联整个课堂,巧妙的融合音乐学科相关知识,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灵感。使学生在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创新思维,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文化理解
通过对《向日葵》的赏析,让学生感受到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审美感知、创意实践。使各个素养之间互相相辅相成。
【教学重点】:了解色彩带来的感受,掌握改变明度纯度的绘画技巧。
【教学难点】:运用色彩知识分析画作中表现的情感。并大胆运用到实践中去。
三、分析学情
学校地理位置位于城中村附近,生源较差,学生美术基础相对薄弱。但是经过小学6年的学习,学生对于三原色、互补色、近似色等有一定的初步了解。七年级的学生好学、好问 、好奇心强,他们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及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应该创设一个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敢说、敢讲、敢做,勇于表现自我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教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基于这一理念,在学法的指导上,我主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我准备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做游戏、任务卡、微课、合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等行为环节中体验美术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教学过程如下:
1.激趣导入
播放莫扎提的《土耳其进行曲》,询问其从音乐中感受到的欢快、愉悦等情感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色彩中也有类似的情感表达,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从而快速切入本课。
2.复习旧知
利用希沃白板的知识配对游戏功能,帮助学生回忆小学时学习的互补色、近似色相关知识。游戏的出现也让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3.初步感知
利用讲授法与启发法相结合,通过多媒体介绍梵高的作品《向日葵》及梵高的生平事迹,了解画作的创作背景。让同学们在了解之后从色彩、构图、绘画风格等方向说一说对于这个作品的感受,让学生对色彩和谐的作品有一个初步了解之后,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4.色彩与情感
给每位学生发一张任务表,播放活泼欢快、平静舒缓、紧张忧郁的3段不同情感的音乐,让他们先说一说从音乐中听到的情感,再选出与其情感搭配的颜色,最后在通过颜色进行生活的思维发散,画家往往会将这些情感浓烈的颜色用于画作中,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与学生讲解这幅《在希望的田野上》,使同学们了解红色调的画面热烈而欢快,衬托出了改革开放新农村的热闹场景。感受色彩贴近生活。
5.合作探究
我会在大屏幕上播放梵高的作品--《向日葵》,并提出问题:这个作品用了几种黄色?我们如何使用颜料调出单纯而又丰富的黄色呢?以此进行小组讨论,将根据他们的答案进行总结归纳,得出色彩明度和纯度的概念,并播放讲解色彩明度纯度相关知识的微课,使学生可以直观地掌握色彩的应用方法,通过视频中的绘画方法为学生之后的独立创作解决技巧上的难点。
六、学生作业
听音乐 悟情感 绘所思。通过对两组音乐片段的欣赏,根据两组不同的音乐感受,选择其一尝试改变《向日葵》的色彩、明度和纯度,画出自己心中所思所想的色彩。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发挥的创作空间。
七、展示评价
在展示评价环节,我将开展“调色大师”大赛,要针对纯度、明度、情感表达等提出建议和看法。评选出最佳调色大师。
小结拓展
安排学生在课后多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应用,体验色彩带给我们的美感和乐趣,明白艺术对生活的重要性。
九、说板书
为了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简单明了的涵盖了本节课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