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文化自信:从语言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
语言运用:从兴趣游戏入手,启发学生自由想象,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3.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习作例文,领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
4.
审美创造:挖掘想象潜能,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说和写等综合能力。
新知导入
目录
第一章
交流过程
第二章
例文分析
第三章
归纳总结
新知讲解
壹
交流过程
新知导入
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在宇宙的另一边,我会变成风,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越高;我会变成一棵树,树上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在想象的世界里,瞌睡虫去寻找自己的朋友,小牧童被风吹到了颠倒村……
新知讲解
大胆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读这样的文章感觉真有意思。
自己变成了一棵树,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和妈妈住在鸟窝里。这样的想象很奇特。
新知讲解
在宇宙的另一边,想写关于风的习作,要先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新知讲解
看来,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大胆想象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
新知讲解
活动要求:
伸出我们的手,先在纸上按下我们的手印,接着想一想,为指印来个大变身,看谁想得新奇,画的漂亮!
初试身手
新知讲解
初试身手
我把一串手指印想象成了爱打扮的鹅小姐。她身体肥肥的,穿着浅紫、淡蓝相间的纱裙,长长的勃颈上系着漂亮的蝴蝶结,她左顾右盼,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她的美。
新知讲解
初试身手
我把一串手指印想象成了长长的毛毛虫,一个个手指印就是毛毛虫的一节节身体。毛毛虫东张西望,好像在说:“咦,我的朋友都到哪里去了?”
新知讲解
续写故事:
夏天到了,瞌睡虫王国一片沸腾。它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
一阵大风过后,小牧童被吹到了颠倒村。他睁开眼睛,只见树枝和树叶长进土里,树根却张牙舞爪地伸向天空……
请同学们根据故事开头接着往下编故事。看谁想得奇特,编得有趣。
新知讲解
夏天到了,瞌睡虫王国一片沸腾。它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
一只瞌睡虫找到了正在上英语课的我,我死死抓住笔,眼睛睁得如铜铃般大小,可思绪却越来越混乱,老师讲得很生动,但是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我试图用转笔来转移我的注意力,可刚转,“啪”的一声,我的笔重重地掉在地上。我一惊,思绪更乱了,“瞌睡虫”在我眼前飞来飞去,似乎在说:“睡吧,睡吧……”我摇摇头,可却怎么也赶不走“瞌睡虫”。
正当我被“瞌睡虫”折磨得前仰后合时,我看见一团模糊的、高大的黑影来到我的面前,“哐当”一声,把我的“瞌睡虫”吓跑了……
新知讲解
续编故事的技巧:
注意故事的连贯性,努力推动情节的发展,融入巧妙的构思。
尽量保持故事的完整性,如果暂无结局,可以未完待续。
新知讲解
贰
例文分析
新知讲解
同学们默读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提炼梳理故事内容吧!
新知讲解
多少梦想
第一个梦想
溜出教室
跳进荷塘
怎样实现梦想
梦想是什么?
第二个梦想
第三个梦想
第四个梦想
第五个梦想
躲到菜园
来到小溪边
跑到运动场
萌芽 开花
撑伞
长成豆角 伪装成丝瓜
当船篙 当木筏
当撑杆 当标枪
小铅笔大胆想象,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五个梦想。
新知讲解
谋篇布局:
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先总写作者的猜测,引出梦想这个话题;接着用五个段落写铅笔的五个梦想。每个段落的结构基本一样。最后写“其实谁都不知道,一支铅笔有多少的梦想”。
习作例文
新知讲解
写作手法:
习作例文
想象手法的大量运用。
设问的运用。
排比段的运用
新知讲解
开头:
铅笔的五个梦想
结尾:
习作例文
结构导图:
梦想一:溜出教室
梦想二:跳进荷塘里
梦想三:躲进菜园里
梦想四:来到小溪边
梦想五:跑到运动场上
引出话题:一支铅笔会有多少梦想?
照应开头:谁也不知道一支铅笔有多少梦想
新知讲解
铅笔还会有哪些梦想?仿照课文说一说。
习作例文
这道题是根据例文中的铅笔的五个梦想来仿写,这五个梦想作者都是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先写出铅笔的梦想是什么,后面再围绕这句话具体描述。
第六个梦想,是来到沙漠里。知道我要什么吗?我要长成一株参天大树,为过往的行人遮阴,让小鸟在我头上安家,让沙漠变成绿舟,从此鸟语花香!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新知讲解
交际范例
读读《尾巴它有一只猫》,找一找小尾巴是怎样想象的?
有一条尾巴,它很自豪地说:“我拥有一只猫!”
新知讲解
例文赏析:
作者运用了逆向思维,站在尾巴的角度看待尾巴与猫的关系,别出心裁,使文章蕴含了“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性”的哲理。
习作例文
新知讲解
谋篇布局:
文章由一条尾巴自豪的说自己有一只猫开头。引发一系列的猜测和疑问,再由尾巴一一解答,从而揭示文中蕴含的哲理。行文思路清晰,文章结构紧凑,内容有趣。
习作例文
新知讲解
“无论……都……”“如果……都……”
“是……而不是……”
写作手法:
反问句式。
设问句式。
关联词的运用
“跳蚤怎么会是猫呢?”
“难道只能是爸爸妈妈有小孩子,不能是小孩子,有爸爸妈妈吗?”
“猫可以有一条尾巴,可为什么尾巴就不能有一只猫?”
狗生气了吗?没有,因为他也听见了猫尾巴的话。
新知讲解
结构导图:
习作例文
尾巴拥有一只猫
小孩子有爸爸妈妈 尾巴拥有一只狗
狗拥有一个人
相亲相爱
不可分离
新知讲解
叁
归纳总结
课堂总结
“尾巴它有一只猫”“喜欢睡觉的风”……你还想到了什么新鲜有趣的说法?展开想象说一说。
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想法既要新奇,又要合理。
“会飞的箱子”———瑞奇的爸爸带回来一只大箱子,说是送给瑞奇的礼物。瑞奇打开箱子,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纸箱子飞起来了,带着瑞奇来了一次神奇的旅行。旅途中,瑞奇看到了在天空飞行的鱼,会钓鱼的大象,会爬树的乌龟……
课堂总结
我们在写故事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种方法,让每部分的语言有一定规律,这样故事就显得条理更清晰,表达更有层次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