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我们知道,液体压强除了和液体密度有关之外,还和液体的深度有关。如图所示,、、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则它们的液体压强关系正确的是( )
A. B. 最大 C. 最大 D. 以上都不对
2. 如图所示实验,将压强计放入液体中的某一深度,然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朝向不同的方向,形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保持不变,这个现象说明( )
A. 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B.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 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D. 液体内部各个位置都有压强
3. 在一只底面积为的塑料桶内倒入重的水,水的深度为,那么桶底所受的压强为( )
A. B. C. D.
4. 如图、、三个容器中装同种液体,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则( )
A. B. C. D.
5. 如图所示的实验正在探究的是( )
A.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是否有关
B.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是否有关
C.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D.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6.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液体的密度: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A. 只有和 B. 只有和 C. 只有和 D. 只有和
7. 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
A. 锥形瓶 B. 烧杯
C. 量杯 D. 量筒
8.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下列做法能使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小的是已知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 )
A. 将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 将金属盒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C. 将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
D. 将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煤油中
9. 装有一定量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取( )
A.
B.
C.
D.
二、填空题
10. 盛有水的容器中,、、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处水的压强为______。
11. 一支长度为的试管装满了水,用橡皮塞将管口塞紧且管口朝上处于竖直状态,并保持静止。则由于水受到重力而对试管底部产生的压强为______现将试管由竖直状态倾斜为与水平方向成角,则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会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 用量筒测得媒油的体积如图所示,煤油的密度为______;图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影响因素的装置,选用水和煤油分别进行实验,并使金属盒处于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则用______进行实验时,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大;用水进行实验时,为使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减小,应将金属盒向______移动。
13. 如图所示,一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积为杯中水深,杯和水的总重力为,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_____,茶杯杯壁厚度不计
三、实验探究题
14. 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老师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
压强计是通过观察形管中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比较实验、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有关;比较实验、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四、计算题
15. 如图,在质量为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的水,容器底面的面积为,水的深度为,求:
容器底面上所受到的水的压强和压力。
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取
答案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在该题中液体的密度是相同的,其深度关系是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
故选:。
2.【答案】
【解析】【解答】
A、实验中,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相同,可得出: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故A正确;
B、实验中,深度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不能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B错误;
C、实验中,没有使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因此不能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故C错误;
D、实验中,金属盒在同一位置,只是改变了不同的方向,不能说明液体内部各个位置都有压强,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
【解析】解:桶底所受的压强。
故选:。
4.【答案】
【解析】解:由题知,三容器内液体深度:,
由于、、三个容器中装同种液体,液体密度相同,
根据可知:。
故选:。
5.【答案】
【解析】解:由图示实验可知,压强计金属盒朝向相同,浸入液体的深度相同、压强计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同,说明液体压强不相等,所以探究的是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是否有关。
故选:。
6.【答案】
【解析】解: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容器底面积和质量相同,故对桌面的压力,由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故错误,正确;
因为容器底面积相同,液体同高,乙中液体的体积大于甲中液体的体积,因为质量相同,所以,故错误;
液体深度相同,甲的密度大,对容器底部压强大,由故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故正确。
综上所述,错误,正确。
故选:。
7.【答案】
【解析】解:根据图象,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变化是越来越慢,
当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时,压强变化越来越慢,根据可知,水面升高的高度变化越来越慢,容器的形状是上口大、底小。
A、锥形瓶,水面升高的高度变化是越来越快,不符合题意
、烧杯和量筒,水面升高的高度变化是均匀的,不符合题意;
C、量杯,水面升高的高度变化是越来越慢,符合题意;
故选:。
8.【答案】
【解析】解:、将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大,压强增大,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会增大,故A不合题意;
B、将金属盒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金属盒的深度不变,压强不变,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故B不合题意;
C、将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只改变了方向,而未改变深度,压强不变,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故C不合题意;
D、将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煤油中,深度不变,液体密度变小,压强减小,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会变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
9.【答案】
【解析】解:
如图,,
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
.
故选A.
10.【答案】
【解析】解:深度是指从自由液面到某处的垂直距离,
由图可知,处水的深度为:,
则处水的压强:。
故答案为:。
11.【答案】 减小
【解析】解:水对试管底部产生的压强:
;
根据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由题意知,水的密度不变,将试管由竖直状态倾斜为与水平方向成角后,减小,根据可知压强会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
12.【答案】 水 上
【解析】解:量筒中煤油的体积是,
煤油的密度:。
如图,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时,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使金属盒浸入两种液体中的深度,根据公式可知,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大的一定是水。
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金属盒在液体中处于不同深度处,记录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比较压强大小,根据公式可知,为使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减小,应将金属盒向上移动。
故答案为:;水;上。
13.【答案】
【解析】解:
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
水的深度,
水对杯底的压强:
,
水对杯底的压力:
。
故答案为:;。
14.【答案】液面的高度差 不漏气 密度 深度
【解析】解:根据转换法,压强计是通过观察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形管中的液体不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漏气,若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比较实验、可知,探头的深度相同,而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根据转换法,盐水产生压强大于水产生的压强,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比较实验、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中探头的深度较大,根据转换法,中液体产生的压强较大,故得出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故答案为:液面的高度差;不漏气;密度;深度。
15.【答案】解:水面到底部的距离为,
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由可得,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
答: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压力是;
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