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溶液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是人体各处体液的 pH 值:口腔为 6.5-7.5;胃部为 1.0-3.0;小肠为 7.8-8.4;血液为 7.35-7.45;其中碱性最强的部位为( )
A.口腔 B.胃部 C.小肠 D.血液
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中,先装入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粗盐提纯操作”中,在蒸发结晶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探究酸碱中和”实验中,测定溶液的pH时应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湿润
3.某同学去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 )
A.葡萄汁(pH≈4) B.食醋(pH≈3)
C.矿泉水(pH≈7) D.牙膏(pH≈9)
4.将CO2通入滴有酚酞的BaCl2、NaOH混合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或变为无色
B.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CO2+H2O=BaCO3+2HCl
C.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NaCl
D.反应过程中,溶液里的BaCl2、NaOH的质量分数均减小
5.判断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可能是较为活泼的金属
B.给水通直流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则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D.碱溶液的pH大于7,则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6.向一无色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色溶液的pH>7 B.无色溶液的pH<7
C.无色溶液一定是酸 D.无色溶液一定是碱
7.25℃时,向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d点对应溶液的pH:b>d
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
C.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无色
D.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8.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肥皂水pH=10.2 牙膏pH=8.5 西瓜汁pH=5.8 食醋pH=2.4
A.牙膏显碱性
B.肥皂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C.西瓜汁显酸性
D.胃酸过多的人不宜使用过多的食醋
9.生活中下列物质,显碱性的是( )
A.肥皂水(pH=10) B.柠檬汁(pH=2)
C.蒸馏水(pH=7) D.酱油(pH=5)
10.在pH=2的白醋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 )
A.紫色 B.红色 C.无色 D.蓝色
11.如图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②用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12.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B.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C.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量饮葡萄汁和苹果汁
二、填空题
13.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
14.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 .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B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中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①你认为 猜测正确.
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的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内容、方法 现象 结论
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mL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不变色 水 使酚酞变色(填“能”或“不能”,下同.
取一张滤纸,滴入酚酞试液,待晾干后,放在装上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 酚酞不变色 氨气 使酚酞变色.
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 溶液变成 色 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氨水能使酚酞变色
15.合理选择清洁用品,可以营造整洁、卫生的厨房环境。以下是三种去污用品的相关信息。
(1)它们的用途与 紧密相关。
(2)洗手时,不慎误用了油烟机清洁剂,会导致的不良后果是 。
(3)洗完清洁剂去除油污时的现象属于 。
16.要测定某溶液的pH,可用 .若测得其pH<7,则该溶液显 性.要使其变为中性,可加入pH (填“>”或“=”或“<”)7的溶液.
17.生活中可用柠檬酸除去水杯中的茶渍。柠檬酸是一种酸,它的化学式为C6H8O7,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给分。
A B
⑴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 。 ⑵柠檬酸溶液的pH 7(填“>”、“<”或“=”)。 ⑴柠檬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⑵向柠檬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变为 色。
18.氮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根据信息,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氮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氮的化合价为 价,该物质的水溶液pH 7(填“>”、“<”或“=”).
三、综合题
19.硫酸氢钠用途广泛,印染工业用作酸性染料的助染剂,还可用于土壤的改良,它在水中可解离出Na+、H+、SO42-,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
(1)硫酸氢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2)硫酸氢钠溶液的pH 7(填“>”或“<”),用湿润的pH试纸进行测量,所得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3)向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Fe2O3粉末,观察到的现象为 。
20.小苏打牙音的主要功能组分有:食品级小苏打、生物活性材料、单氟磷酸钠、柠檬酸锌、水合硅石等。请回答问题。
(1)小苏打可以中和口腔中的一些细菌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以维持口腔良好的酸碱度环境。小苏打水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单氟磷酸钠在口腔唾液的作用下产生氟离子,从而对牙齿起防龋作用。氟离子的符号为 。
(3)儿童误食了小苏打牙膏也不必惊慌,因为小苏打与胃酸会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碳达峰”和“碳中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确定,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呢?“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地面,而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的作用形成了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臭氧、氟氯代烷等30多种。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气候将明显变暖,全球气温将升高3~5℃,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巨分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减少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另一方面要保护好森林和海洋,使他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吧!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碳”是指______。
A.碳元素 B.碳单质 C.碳原子 D.二氧化碳
(2)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3)除二氧化碳外,再写出一种能够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填化学式)。
(4)解释“碳达峰” 。
(5)海洋帮助减缓温室效应后,海水的 pH 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某中学环保小组的同学配合环保部门,定期对河水进行取样测试。请根据某日采集的水样回答以下问题:
(1)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水样液体,测得其pH大于7,则说明该水样显 性;
(2)由上述数据分析,该河水的主要污染物可能是(选填序号) ;
①带有酸臭味的城市生活污水 ②化工厂排放的碱性污水
(3)为了保护该河的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选填序号) 。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NaOH+HCl=NaCl+H2O;氢氧化钠溶液;HCl、NaCl;红
14.【答案】A烧杯中液体变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第二种;不能;不能;红
15.【答案】(1)pH
(2)可能会腐蚀皮肤
(3)乳化
16.【答案】pH试纸;酸;>
17.【答案】12×6+1×8+16×7;<;9:1;红
18.【答案】14.01;5;﹣3;>
19.【答案】(1)+6
(2)<;偏大
(3)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黄色
20.【答案】(1)碱性
(2)F-
(3)
21.【答案】(1)D
(2)化石燃料的燃烧
(3)CH4或O3
(4)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
(5)减小
22.【答案】(1)碱
(2)②
(3)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