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06 21:3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现有下列仪器:①量筒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酒精灯。量取25mL的液体,应选取的仪器是(  )                    
A.②①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量取30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
A.50mL量筒和胶头滴管 B.50mL烧杯和胶头滴管
C.100mL量筒和胶头滴管 D.50mL量筒
3.对下列实验方法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过滤与日常生活中筛砂的原理是类似的,都是把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
B.蒸发就是使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
C.蒸馏就是使液体中的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再重新凝结为液体
D.活性炭吸附就是活性炭与某些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而除去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固体
B. 过滤
C. 稀释浓硫酸
D. 倾倒液体
5.某同学为养鸡厂配制消毒液,在用量筒量取浓的消毒液时仰视读数,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所配消毒液的浓度(  )
A.无影响 B.偏大 C.偏小 D.无法判断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在相同条件下,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C.蒸发海水可得到粗盐
D.用明矾溶液区别硬水和软水
7.规范操作是实验顺利进行和人身安全的保证,如图所示操作正确的是(  )
A.验满氧气
B. 过滤
C. 向试管里加粉末
D. 取用液体药品
8.氯化钠是重要的盐。下列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在水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
9.如图的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也利用了这种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在供氧钢瓶上
B.B导管连在病人吸氧的塑胶管上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10.下列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碱液沾在皮肤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实验桌上酒精灯倾翻,酒精流到桌上并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向人,一定要垂直向上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先把导管从水槽中拿出,再撤去酒精灯
11.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可以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当缓慢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长颈漏斗下端口有气泡 B.瓶中液面上升
C.注射器内有液体 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12.给你以下的仪器: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及实验用品滤纸,要做过滤操作时,还缺少一种必不可少的仪器是(  )
A.烧杯 B.药匙 C.长颈漏斗 D.蒸发皿
二、填空题
13.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1)在做电解水的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中试管乙内的气体是   ,该气体的用途之一是   ;
(2)氧气有许多制法,在实验室里,我们还可以采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反应后二氧化锰的回收需要过滤操作,过滤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之一,是学生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下列有关过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过滤时漏斗下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B.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C.为顺利过滤,滤纸与漏斗壁之间不能有气泡
D.过滤时用玻璃棒搅动漏斗内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
14.如图所示的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烧瓶和烧杯中都是自来水.
(1)酒精(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中消耗的40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酒精热值为3.0×107J/kg)
(3)实验结束后从试管和烧杯中各取10mL水,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震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
15.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2可由如下的反应制取:Cl2+2X═2NaCl+2ClO2,则X的化学式为   ;除去硬水中过多的   (填离子符号)和Mg2+就可以得到软水.
16.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的方式多种多样,实验室中常用   作过滤层,小明取少量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少量的明矾搅拌溶解,明矾的作用是   ;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液体   (选填“是”或“不是”)纯水,理由是   。
17.在有关水净化的探究活动中,小新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下一步小新应进行的操作是    ,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   。
18.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安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如果浓度不大,可暂不处理,或用水冲洗一下即可
B.实验室中的药品经确认无毒无害的,可以品尝一下以感受其味道
C.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必须垫石棉网
D.称量药品时,为避免药品腐蚀托盘,应将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E.对于溶解时没有明显热量变化的液体,可用量筒完成溶液的配制
F.实验完毕后,应及时洗涤所用的器皿,仪器、药品归类整理,放在规定的位置.
三、综合题
19.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知道水是由   (填元素名称)组成。
(2)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用   ;在实验室里可用   测定水的酸碱度;可通过   方法来得到纯水;日常生活中可通过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消毒杀菌 ②过滤 ③蒸馏 ④活性炭吸附 ⑤加明矾吸附沉降。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所选用的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   (填序号)。
20.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请用化学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气态氧和液态氧的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   。
(2)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中,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
(3)我们平时生活中所说的补“钙”指的是补充钙   (填“原子”或者“元素”)。
21.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从海水中可获取食盐、MgCl2等多种物质.
(1)NaCl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其构成粒子是   .
(2)从海水中提取粗盐一般采用   的方法.
(3)海水提取粗盐后得到卤水,卤水中主要成分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t2℃时,MgCl2的溶解度是   ,此温度下MgCl2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   
②t1℃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
③将t2℃时MgSO4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得到MgSO4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原因是   .
22.建湖是美丽水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   (填“软水”或“硬水”).
(2)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蒸馏烧瓶里,通常要加入几粒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   .
(3)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除了生成水和氧气外,还有X,化学方程式为4HNO3 4X↑+O2↑+2H2O,X的化学式为   .
(4)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 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A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②若A中含有少量B,可用   的方法提纯A.
③压强为101kPa,N2的溶解度曲线与   (填A、B或C)的溶解度曲线最为相似.
④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加b,溶液中水的质量一定减少c,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1)H2O H2+O2;氧气或O2;供呼吸
(2)KClO3 KCl+O2;D
14.【答案】C2H5OH+3O22CO2+3H2O;1.2×106;试管中的水产生的泡沫较多,烧杯中的水产生的泡沫较少
15.【答案】吸附;过滤;NaClO2;Ca2+
16.【答案】滤纸;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而沉降;引流;不是;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而溶于水的杂质不能除去
17.【答案】过滤;玻璃棒;漏斗
18.【答案】ABDE
19.【答案】(1)氢元素、氧元素(或氢、氧元素)
(2)肥皂水;pH试纸或pH计;蒸馏;煮沸
(3)⑤④②①
20.【答案】(1)分子种类相同
(2)过滤
(3)元素
21.【答案】(1)Na+和Cl﹣
(2)蒸发结晶
(3)70g;7:10;KCl;不饱和;t1℃时MgSO4的溶解度大于t2℃时MgSO4的溶解度
22.【答案】(1)硬水
(2)防止爆沸
(3)NO2
(4)120;降温结晶;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