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2-2023学年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4.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2-2023学年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06 21:3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叙述正确是(  )
A.钢的含碳量高于生铁,所以钢的性能优于生铁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C.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金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性质不同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B.镀锌的“白铁皮”不易生锈,说明锌没有铁活泼
C.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D.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
3.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金属R可能是铝
C.金属R活动性比Cu强
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4.有X、Y、Z 3种金属,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X溶解,Y不溶解;将Y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的表面有Z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Y、Z B.Z、X、Y C.X、Z、Y D.Y、Z、X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铜片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
6.有X、Y、Z三种金属,把足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只有X、Z。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Y>X>Z B.Y>Z>X C.X>Y>Z D.X>Z>Y
7.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诗句、成语等进行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C.“真金不怕火炼”﹣﹣金(Au)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釜底抽薪”(釜:烹煮食物的容器.薪:柴禾)﹣﹣破坏了燃烧的条件
8.在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Cu、Fe、Zn B.滤渣中一定有Cu、Zn
C.滤渣中一定有Fe、Zn D.滤渣中一定有Cu、Fe
9.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x>z>y C.z>y>x D.z>x>y
10.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图 1:向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铁粉
B.图 2:铜和空气的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完全反应
C.图 3: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图 4: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11.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Mg B.Al C.Cu D.Zn
12.现有一包由2.4g镁、6.5g锌、1.6g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干燥,测得滤渣含有三种物质。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  )
A.10.5g B.35.6g C.44.8g D.45.8g
二、填空题
13.有X、Y、Z三种金属它们能发生如下反应:X放入Z的盐溶液中能得到Z,Y放入X的盐溶液中能得到X,Y放入Z的盐溶液中能得到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为   .
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帮助选择恰当的试剂.实验室里供选择的物质有①硫酸亚铁溶液、②硫酸铜溶液、③氯化镁溶液、④镁、⑤铁、⑥铜、⑦稀盐酸.
方案一:你选择的试剂是   (写序号),涉及的反应方程式是   .
方案二:你选择的试剂是   (写序号),现象和结论是   .
15.青少年看书、写字一定要爱护眼睛,台灯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的照明用具。
(1)图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   (填序号)。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
(3)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螺丝钉耐腐蚀。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4)若要验证铜、铁、铝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另外两种溶液是   。
16.小松、小兵利用如图装置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
Ⅰ.探究过程及步骤如下:
(1)先连接装置,再    ;
(2)向试管中加入样品粉末a克,由注射器向试管中缓缓加入稀硫酸,观察到    时,停止滴加稀硫酸.夹紧弹簧夹后,移出量筒中导管,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
(3)经过一系列操作后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质量.
Ⅱ.结果分析
(1)小兵用步骤(2)的实验结果及该气体的密度,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2)小松用步骤(3)的实验结果计算出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2)中废液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步骤(3)中的“一系列操作”的顺序是:   、洗涤、干燥、称量;
③小兵所得锌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步骤(2)中下列因素     引起的(填字母).
A.从量筒中移出的导管内留存有水
B.反应后未等试管冷却到室温就读取水的体积
C.读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17.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
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
③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
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   ;
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要通过实验③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B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A是    ,如果A是铜,则溶液B是   .
18.铝、铜、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
(2)用铜制作导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性;
(3)焊接铁制品时,通常先用稀盐酸除去其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综合题
19.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分别进行实验.
(1)用装置A制备氧气.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验证所得的气体是氧气的操作是   
(2)用装置B进行性质实验.注入稀盐酸,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整个实验过程中,试管内产生大量气泡,固体减小,还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0.金属的使用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1)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青铜用于制作炊具,主要利用的是____(填字母):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2)西汉时期的准南王刘安所著的《准南万毕术》中记载了冶炼铜的一种方法“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氧化铜、稀硫酸、铁为原料,利用上述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制取铜。
①请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
②请你以该兴趣小组使用的物质为原料,仿照上述实验设计流程的格式,再设计一种制取铜的方法   (反应条件可略去):
③若要制得等量的铜,你认为你设计的试验方案与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放所需的原料是否相同,并说明原因:   。
(3)取一定量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g。
21.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密不可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铜丝做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   。
(2)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2.兴趣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按要求填空:
(1)由实验现象可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    ;
(2)两支试管混合后,烧杯中固体总质量一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滤液中的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Y>X>Z
14.【答案】④、⑤、⑥、⑦;Mg+2HCl═MgCl2+H2↑,Fe+2HCl═FeCl2+H2↑;①、④、⑥;镁的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金属的活泼性强弱是:镁>铁>铜
15.【答案】(1)①②④
(2)延展
(3)铝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
(4)CuSO4和Al2(SO4)3或硫酸铜和硫酸铝(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6.【答案】检查装置气密性;不再产生气体;Zn+H2SO4═ZnSO4+H2↑;过滤;AC
17.【答案】镁片与盐酸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剧烈;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汞强;铁(Fe);氯化亚铁溶液
18.【答案】(1)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继续腐蚀
(2)导电
(3)
19.【答案】(1)过氧化氢溶液;2H2O2 2H2O+O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K处
(2)Mg+2HCl═MgCl2+H2↑;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酚酞溶液变成红色,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液体倒吸
20.【答案】(1)B
(2)CuSO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过程中反应前要先通氢气,反应后要持续通氢气直至试管冷却,这两部分氢气均未参加反应,造成药品消耗较多
(3)1.6
21.【答案】(1)导电性
(2)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
22.【答案】(1)Cu<Fe<Zn
(2)增加
(3)Fe2+、Z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