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实验室去:探究金属的性质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到实验室去:探究金属的性质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06 21:3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到实验室去:探究金属的性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
B.用适量稀盐酸溶液可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
C.将生锈的铁制品投入足量稀盐酸中长时间浸泡,除去铁锈
D.用紫色石蕊试液可以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2.在探究金属X、Y、Cu的活动性顺序时,将铜片分别插入X和Y的盐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插入X的盐溶液的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析出,插入Y的盐溶液的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那么上述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Cu B.X>Cu>Y C.Cu>X>Y D.Y>Cu>X
3.如图的图象与对应实验过程不相符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表面含有氧化铝的铝片滴加稀硫酸
C.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加入Na2CO3粉末
D.将锌片插入盛有一定质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洗衣液的乳化作用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B.可以用锅、红磷、木炭除去空气中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铝粉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铝
D.粉尘爆炸属于缓慢氧化反应
5.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碘放入汽油中﹣不溶解
B.打开浓硫酸的瓶盖﹣瓶口有白雾
C.在空气中加热铜片﹣表面变黑
D.点燃纯净的氢气﹣尖锐的爆鸣声
6.向氯化铜、氯化锌、盐酸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  )
A.氯化锌、盐酸 B.氯化亚铁、氯化铜
C.氯化铜、盐酸 D.氯化锌、氯化亚铁
7.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可用消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高
C.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农业上可用铁桶盛放农药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8.如表中的选项不符合图中所示曲线的是(  )
选项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 产生氢气的体积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产生气体的质量
C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生成沉淀的质量
D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食盐晶体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A B.B C.C D.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B.生铁中的含碳量小于钢中的含碳量
C.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D.稀盐酸不能用于除去铁锈
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向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D.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11.下列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
A.用铁从含银废液中回收银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D.用铝合金能制作门窗框架
12.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硫酸中,只有乙表面产生气泡,甲、丙都不反应;如果把甲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有丙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乙>甲>丙
二、填空题
13.向含有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液中一定有   ,滤渣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14.请根据常见金属性质回答问题:
(1)将以下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补充完整    .
(2)黄金首饰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3)用CuSO4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在以下    (填序号)中进行.
A.塑料桶 B.铁桶 C.木桶.
15.小明在家里用牵牛花制得指示刺后,找到厕所清洗剂、食盐水、厨房洗涤剂、白酒,检验了它们的酸碱性。他发现厕所清洗剂显   性,食盐水显   性.他找到生锈的铁丝和光亮的铜丝.它们利用上述物质也可以在家中验证Na、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了如下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打磨的铁丝和光亮的铜丝分别插入盛有的    两个玻璃杯中
   
Fe比Cu活泼
将打磨的铁丝插入盛有食盐水的玻璃杯中
   
   
据此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强盗弱的顺序是Na>Fe>Cu
你认为上述实验过程中将铁丝打磨的原因是    .
16.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加入到Zn(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一定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17.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金属铁然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则气体是   ,滤渣一定   ,滤液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18.金属材料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A.武德合金做保险丝是利用了合金熔点变低
B.“银粉漆”(铝粉)可涂在铁栏杆上防锈,这是因为铝化学性质稳定
C.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D.铝制品表面应常用钢刷擦洗
(2)某同学用如下药品探究铝、镁的活动性,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填能或不能)。
金属种类 金属质量 酸
铝片 1g 10mL5%稀盐酸
镁片 1g 10mL5%稀硫酸
(3)写出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向Zn(NO3)2、A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取滤渣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渣的成分是   。
三、综合题
19.化学兴趣小组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并回收Ag。
(1)铁、铜、银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2)Cu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利用含有Fe(NO3)2、Cu(NO3)2、AgNO3的废液回收Ag。
①滤液A的溶质是   。
②要确定滤液C中有AgNO3,可取滤液C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观察现象。
A.稀硫酸 B.稀盐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③若将步骤I中的“加入略过量Cuag”改为“加入略过量Feag”,最终得到Ag的质量   mg(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金属在生成生活中应用广泛.
(1)最初输水管材用铸铁,目前多用塑料管和塑料金属复合管,输送热水一般用铜管.下列管材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2)铁生锈的条件是   .将生锈的铁片放在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可能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金属的回收和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①废钢铁可回收重新冶炼,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对剩余固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银B.肯定有铜C.可能有铁D.可能是铁和银.
21.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铝较活泼,为什么同城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2)已知铝与NaOH溶液可反应生成氢气和NaAl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Cu(NO3)2、AgNO3、Al(NO3)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固体上滴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所得固体中含有哪些金属?
22.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今年,我市在公共场所投放了一批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因其符合“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理念,所以颇受市民的喜爱。自行车的支架般用钢制而不用纯铁制的原因是   。
(2)废弃的自行车应该回收利用,这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样做的意义是   (写出一条即可)。
(3)选择合适的药品,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验证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ZnSO4、FeSO4(或硫酸锌、硫酸亚铁);Cu或铜;Fe铁
14.【答案】Al、Ag;金的化学性质稳定;B
15.【答案】酸;中;厕所清洗剂;铁丝表面有气泡,铜丝表面无变化;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Na比Fe活泼;除锈
16.【答案】;Ag、Cu、Fe;
17.【答案】氢气;银、铜、铁;硝酸锌、硝酸亚铁
18.【答案】(1)A;C
(2)不能
(3)Cu+2AgNO3 = Cu(NO3)2+2Ag
(4)Fe、Cu、Ag(或铁、铜、银)
19.【答案】(1)铁或Fe
(2)
(3)Fe(NO3)2、Cu(NO3)2;B;大于
20.【答案】(1)AB
(2)铁与水和空气并存;Fe+H2SO4=FeSO4+H2↑;Fe+CuSO4=FeSO4+Cu
(3)3CO+Fe2O3 2Fe+3CO2;AC
21.【答案】(1)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2)2Al+2NaOH+2H2O=2NaAlO2+3H2↑.
(3)Ag、Cu、Fe.
22.【答案】(1)钢的硬度比纯铁大
(2)节约金属资源
(3)把打磨过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NO3=Cu(NO3)2+2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