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大气压强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所示的各种事例中,不能用大气压解释的是( )
A. 水杯倒置水没流出 B. 用滴管吸取药液
C. 用吸盘挂钩挂物品 D. 用锋利的菜刀切菜
2. 在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于( )
A. 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 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C. 瓶塞遇冷收缩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 如图所示,用吸管吸饮料,让饮料进入口中的力是( )
A. 大气压力
B. 饮料的重力
C. 手握玻璃杯的力
D. 玻璃杯对饮料的支持力
4. 小明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玻璃管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水气压计”,他把这个气压计从教学楼的一楼拿到五楼的过程中,玻璃管中的水面将( )
A. 不变
B. 升高
C. 下降
D. 先升高后下降
5. 关于一标准大气压的值,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一标准大气压为 B. 相当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 相当于水柱产生的压强 D. 相当于的压力作用在的面积上
6. 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B. 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C. 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D. 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7. 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 用重物压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C. 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 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
8. 如图所示,以下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砝码越重,桌腿下陷越深
B. 图乙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C. 图丙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 图丁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
9. 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历史上是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测出来大气压强的值
B. 医生用注射器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C. 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也随着降低
D. 茶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茶壶盖上小孔的巧妙设计与大气压无关
10. 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
A. 保持不变
B. 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 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 稍微下降一些
11. 如图为盆景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的原因是( )
A. 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B. 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水的压强
C. 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
D. 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
12. 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的
B. 外界大气压强肯定是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C. 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
D. 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
二、填空题
13. 历史上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______;最先精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______,测出的大气压相当于______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______,在粗略计算中,该气压可以取为______.
14. 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做______。
15. 大气压还与液体的沸点有关,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随着液面气体压强的增大而______.
16. 如图所示,在海拔五千多米的某边防哨所,战士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使用压力锅做饭,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______ ,用普通锅做饭水的沸点将______ 于。均选填“高”或“低”
17. 如图所示,鸿志班的同学们在校园里利用两个底面积均为的压力锅代替空心铜半球,抽去里面的空气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若当时的大气压为,理论上若将它拉开,每一侧同学施加的力为______ ;同学们发现,实际用力大小比计算的结果小,这主要是因为______ 。
18. 如图,小明自制了一个气压计,瓶内气体压强_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拿着此气压计从楼下到楼,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将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三、实验探究题
19.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甲,先在一端封闭约米长的细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确保管内没有______;
如图乙,大拇指封闭玻璃管后,将管口倒转插入水银槽中,待液面稳定后,读出此时水银柱的高度为,此时外界压强______标准大气压强选填“”、“”或“”;
如果该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以下均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玻璃管内不慎混入空气,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
玻璃管的管口抬高些,但不离开槽内水银面,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
玻璃管换粗些,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
四、计算题
20. 生活中当我们将某些玻璃装果汁倒入杯子中时,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流出的果汁时远时近,时断时续,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甚至还会撒出来溅到身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采用图______填甲或乙的方式倾倒液体,用你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21. 高压锅的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戴着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的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的气体就会冲出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的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厘米,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毫米,限压阀的质量为克的高压锅,要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帕,问:
高压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为多大?
经商品质量检测部门检测,此高压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不能超过帕,要使此高压锅能继续安全使用,原来的限压阀还能使用吗?若不能;应再配备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牛千克
答案解析
1.【答案】
【解析】解:、水杯倒置水没流出,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产生了向上“托起的力”,故A不合题意;
B、滴管吸药液时,先挤出管中的部分空气,内部气压小于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药液进入滴管,与大气压有关,故B不合题意;
C、吸盘挂钩在使用时,先挤出里面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被压在光滑的墙面上,与大气压有关,故C不合题意;
D、用锋利的菜刀切菜,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与大气压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
2.【答案】
【解析】解:、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后,瓶内气体减少,气压降低,小于外界大气压,而不是大于外界大气压,故A错误,B正确。
、瓶塞遇冷收缩,只会造成更容易拔出软木塞。而不是不易拔出,故CD错误。
故选:。
3.【答案】
【解析】解:、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使管内气压减小,这样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汽水就被压进吸管里。故A说法正确;
B、饮料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是让饮料进入口中的力,故B说法错误;
C、手握玻璃杯的力,是为了产生摩擦力,摩擦力与重力相互平衡,防止杯子掉落,不是让饮料进入口中的力,说法错误;
D、玻璃杯对饮料的支持力是饮料重力引起的,不是让饮料进入口中的力,说法错误。
故选:。
4.【答案】
【解析】解:把气压计从楼下带到山上,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此时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因此管内水柱的高度会增加。
故选:。
5.【答案】
【解析】解:
A、标准大气压,故A正确;
B、一标准大气压等于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B错误;
C、一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的水柱的高度为,故C正确;
D、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相当于的压力作用在面积上,或的压力作用在的面积上,故D正确。
故选:。
6.【答案】
【解析】解:水停止沸腾后。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因为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瓶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
故选:。
7.【答案】
【解析】解:、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是手给易拉罐一个力,改变了易拉罐的形状,故A错误。
B、用重物压易拉罐,易拉罐变瘪,是重物给易拉罐一个力,改变了易拉罐的形状,故B错误。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是地面给易拉罐一个力,改变了易拉罐的形状,故C错误。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内的气压减小,易拉罐外面大气压大于易拉罐内部压强,所以易拉罐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这两个力的合力把易拉罐压瘪,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D正确。
故选:。
8.【答案】
【解析】解:
A、甲图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砝码越重,对细沙的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桌腿下陷越深,故A正确;
B、乙图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B正确;
C、丙图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利用公式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故C正确;
D、丁图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银代替水做托里拆利实验,不是因为用水做该实验误差大,而是因为一个大气压支持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不好操作。故D错误。
故选:。
9.【答案】
【解析】解:、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故A错误;
B、医生用注射器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是靠外力,与大气压无关,故B错误;
C、通常情况下,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水的沸点也随着降低,故C正确;
D、茶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茶壶盖上小孔的巧妙设计与大气压有关,利用小孔里外气压相同,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故D错误。
故选:。
10.【答案】
【解析】当玻璃管顶部穿一小孔时,上端会进入空气,则玻璃管中与水银槽液面齐平的液面上下的压强不再平衡,向下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加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所以水银柱向下运动直到与水银槽中液面相齐平。
故选:。
11.【答案】
【解析】解: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由于大气压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此时外界大气压等于瓶内水产生的压强;
当盆景中的水由于蒸发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内,瓶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由于重力作用水会流出,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没,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如此反复,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
12.【答案】
【解答】
A.玻璃管倾斜后能够充满全管,说明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若不是真空,管内水银不会充满全管,故A正确;
B.若外界压强低于高水银柱,则水银柱会越低,由竖直管可知外界大气压强肯定是高水银柱,故B正确;
C.水银充满全管,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大气压不变,倾斜后管内水银的压强不变,所以会有向上压强,故C正确;
D.上端碰出一小孔,试管内上端也存在大气压强,管内水银在重力作用下会下降,而不会向上喷,故D错误。
13.【答案】马德堡半球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标准大气压
【解析】解:历史上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最先精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相当于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在粗略计算中,该气压可以取为。
故答案为: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标准大气压;。
14.【答案】气压计
【解析】气压计是用来测量大气压的仪器,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制成的气压计叫水银气压计。
故答案为:气压计。
15.【答案】升高
【解析】解: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随着液面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故答案为:升高。
16.【答案】低 低
【解析】解:因为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低,高原地区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低于,所以高原边防哨所的战士用压力锅煮面条才能吃到熟食。
故答案为:低;低。
17.【答案】 压力锅内无法抽成真空,实际用力要比理论上计算出的小
【解析】解:由可得,
理论上将压力锅拉开的力至少为:;
由于压力锅内无法抽成真空,所以实际拉开的力要比理论上计算出的拉力小。
故答案为:;压力锅内无法抽成真空,实际用力要比理论上计算出的小。
18.【答案】大于; 降低
【解析】解:
瓶内气压等于大气压和细玻璃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即,因此瓶内气压。
若拿着此气压计从楼下到楼,高度降低,大气压升高,由于瓶内气体密闭,且玻璃管很细,可近似认为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变,所以细玻璃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会变小,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降低。
故答案为:大于;降低。
19.【答案】空气 下降 不变 不变
【解析】解: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先在一端封闭约米长的细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确保管内没有空气,外界大气压才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
水银柱的高度为,小于水银柱,说明此时外界压强小于标准大气压强;
玻璃管内不慎混入空气,则会产生气体压强,因大气压强,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变小;
将玻璃管竖直上提,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会大于大气压,故水银柱会下降到原来的高度,即高度不变;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用两根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同时测大气压,大气压不变,水银柱高度也不变,即两水银柱高度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空气;;下降;不变;不变。。
20.【答案】甲
【解析】解:若采用图甲的方式倒,瓶口在上方,倒出果汁时,瓶口不会完全被果汁堵死,外界空气和瓶子内部气体通过果汁上方的渠道连通,内外基本不存在压强差。果汁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稳定地倒出,不易溅到杯子外。
若采用乙的方式倒,由于重力,果汁部分先流出,同时瓶子内空着的空间变大,内部气体压强变小。当内外压强差大到一定程度,外界空气突然进入瓶子,流出果汁速度突然增加。这种过程周而复始,形成了果汁流出断断续续,时远时近,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果汁很容易溅出杯子外面。
故答案为:甲。
21.【答案】解:限压阀的重量为:
;
高压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为:
;
,
根据可得,
,
。
答: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
不能,应该再配一个质量为的限压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