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老王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作家都德,小说以1870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
B.臧克家的《说和做》一文,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
C.《老王》一文的作者是作家钱锺书,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围城》。
D.《土地的誓言》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父亲与台阶的故事。
【答案】B
【详解】A. 都德是法国作家;
C. 《老王》一文的作者是作家杨绛;
D. “《土地的誓言》”应改为“《台阶》”;
故选B。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荒僻(pì) 惶恐(huáng) 塌败(tā) 镶嵌(qiàn)
B.伛偻(yǔ lǚ) 愧怍(zhà) 翳(yì) 取谛(dì)
C.蹬三轮(dēng) 骷髅(kū lóu) 绷脸(bēng) 肿胀(zhàng)
D.田螺(luó) 攥着(zuàn) 滞笨(zhì) 侮辱(wǔ)
【答案】B
【详解】愧怍(zhà)——(zuò),取谛——取缔。故选B。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针对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B.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C.《二泉映月》自始至终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法与风格也让人叹为观止。
D.今年母亲节来临之前,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母亲节为自己的母亲自制一个充满爱心的礼物,从而在校园浓郁地营造出感恩母亲的节日气氛。
【答案】B
【详解】A.缺少宾语,应在“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后加“的行为”;
C.句式杂糅,应删去“也让人叹为观止”;
D.语序不当,应将“浓郁地”中的“地”去掉,并放到“节日气氛”前;
故选B。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冒号表示提示下文)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双引号表示引用)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D.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破折号表示转换话题)
【答案】B
【详解】B.双引号在句中表示的是特定称谓,不是表引用。故选B。
二、基础知识综合
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zuàn( )着钱,zhì( )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文段节选自《老王》,作者是著名作家、翻译家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zuàn( )着钱 zhì( )笨 琢( )磨 愧怍( )
(3)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作”?
【答案】(1)杨绛
(2) 攥 滞 zhuó zuò
(3)虽然“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但是比之身体残疾、生活贫困的老王,自感还是幸运的。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我”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详解】(1)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老王》是当代文学家杨绛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2)考查字音的识记。
攥着(zuàn zhe):(用手)紧紧握着,拿着。
滞笨(zhì bèn):形容人行动迟缓或者思考迟钝。
琢磨(zhuó mó):对玉器等加工打磨;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思索,考虑。
愧怍(kuì zuò):惭愧。
(3)考查对文章内容和重点语句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意以及蕴含的感情。
(1)从文章内容看,老王生活艰苦不易,作者一家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受了许多苦,而作者面对老王却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可以看出作者的“幸运”是相对于老王的“不幸”而言,这体现了作者的善良和悲悯情怀。
(2)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选文叙写老王拖着病重的身体来给我送香油和鸡蛋,以此来表达对我们的感谢,但作者回想往事来,总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三、综合性学习
6.某校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追忆杨绛先生”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的新闻,为其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字)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姜潇 施雨岑)记者25日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悉,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岳月25日1时10分在北京逝世。
(2)阅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补写几句议论性的文字。
人们熟知杨绛先生,直接来源于其在文学界的地位,作为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用几近百年的时间,演绎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化涵养,用一部部作品、一篇篇文章,把国事、家事娓娓道来。
【答案】(1)示例:杨绛先生走了
(2)示例:平平淡淡的文字,传递着熊熊燃烧的生命之火,温暖着越来越多的心灵。
【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新闻的概括和整合的能力。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最精炼概括,它包含的要点有:什么人干什么事;什么物有什么特点。因此,这段消息可以概括出主要内容来:杨绛先生逝世。
(2)本题考查句子续写。要求限制了续写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因此,这个题可以就杨绛先生的成就、为人等做出评价,也可以就“杨绛先生逝世”表达自己的悼念、敬重之情。如:先生从不把时间花费在无谓的应酬上,在这个人与人看似越来越密切联系的社会上,是多么难得的可贵啊!再如:先生生活俭朴,治学严谨,显示了一代学者对做人、对学问研究的大家风范。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老王(节选)
杨绛
①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②“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③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④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⑤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⑥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⑦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⑧他只说:“我不吃。”
⑨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⑩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傀怍。
7.细读文章,完成表格。
回忆与老王交往的片段 老王的性格特点
_______ 老实厚道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 _______
老王在“文化大革命”中生计愈加艰难 吃苦耐劳
_______ 知恩图报
8.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9.文章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愧怍”?
【答案】7. 老王为“我”家送冰,冰比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善良体贴 老王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表示感谢 8.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把老王比作僵尸,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老王动作僵硬、行动不便的特点,为下文他的去世做铺垫;老王身体状况那么糟糕还来看“我”,表现了他知恩图报的可贵品质。 9.①对老王关心、照顾不够;②误解了老王的好意,拿钱侮辱老王。
【解析】7.考查文本内容理解。
第一空:根据首段中的“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可得:老王为“我”家送冰,冰比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第二空:老王送钱先生看病,不仅不要钱,而且拿了钱还不放心,是担心我们没有钱看病。由此可见老王的善良体贴。
第三空:根据第⑥段中的“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可得:老王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表示感谢。
8.考查语句赏析。这句话把老王比作僵尸,这是比喻。“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是夸张,强调了老王此时的憔悴与病态。把老王比作僵尸,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此时动作的僵硬与行动不便。联系后文写到老王去世的情节可知,此处描写老王的病态为下文他的去世做了铺垫。联系老王为我们送来鸡蛋和香油的情节可知,老王快要死了,还想着来送香油和鸡蛋表示感谢,表现了他知恩图报的品质。
9.考查词句理解。
作者认为自己对老王关心不够,如果自己能多关心一些老王,甚至及时给老王看病,老王也许就不会死,所以心中愧怍。
联系末段中的“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可知,我误解了老王的好意,执意给他香油和鸡蛋钱,侮辱了老王,所以心中愧怍。
阅读《老王》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0.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老王临终前送给作者一家的香油和鸡蛋,虽然不值钱,但饱含深情厚谊。
B.第一段使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其中着墨最多的是语言描写,突出老王极差的身体状态。
C.我记不清老王送我的鸡蛋到底是十个还是二十个,是因为我被老王的样子吓懵了。
D.这一部分详写老王临终前送香油和鸡蛋,既表现了老王知恩图报的情意,又表现了作者的感念和愧疚之情。
11.下列对词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镶嵌”一词突出老王瘦弱无力、行动不灵活的僵直状态,暗示老王不久于人世。
B.“强笑”表现了作者看到形容枯槁的老王因害怕而勉强作笑的虚情假意。
C.“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不过……既然……就的句式,强化了委婉语气,表明作者怕老王不好意思收钱,以此方式让老王体面地收钱。
D.“糊涂”表现在“我”收了香油和鸡蛋,竟然没有留老王坐下来喝茶,关心一下他的身体状况。
12.以下对老王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
A.老王身份低微,生活困苦,但心地善良。
B.老王想多挣钱,所以没有入伍,成了单干户。
C.老王临终前想报答于他有恩的作者一家人,所以即使病入膏肓,依然强忍病痛送来香油和鸡蛋。
D.老王与作者一家在对方困顿时互施援手,老王十分珍重与这家人的情谊。
【答案】10.D 11.B 12.B
【解析】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虽然不值钱”有误,重病之时,老王还亲自将他最贵重的鸡蛋和香油送给“我”,足见老王知恩图报及善良淳朴的品质,所以相对老王来说,香油和鸡蛋是很贵重;B.由第①段“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可知,着墨最多的应是神态描写;C.“我”之所以会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是因为老王在临死前一天还想着我们一家人,还想着给我们一家人送点什么,他的行为感动了“我”,是他的那份情多得数不完,故选项理解有误;故选D。
11.本题考查对重要词句的分析。B.作者一家处境也极艰难,“我”的“强笑”是因为看到老王病成那样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而不是“因害怕而勉强作笑的虚情假意”;故选B。
12.本题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B.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选项曲解原意。故选B。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11.老王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作家都德,小说以1870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
B.臧克家的《说和做》一文,语言精致凝练,富有诗意。
C.《老王》一文的作者是作家钱锺书,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围城》。
D.《土地的誓言》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父亲与台阶的故事。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荒僻(pì) 惶恐(huáng) 塌败(tā) 镶嵌(qiàn)
B.伛偻(yǔ lǚ) 愧怍(zhà) 翳(yì) 取谛(dì)
C.蹬三轮(dēng) 骷髅(kū lóu) 绷脸(bēng) 肿胀(zhàng)
D.田螺(luó) 攥着(zuàn) 滞笨(zhì) 侮辱(wǔ)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针对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B.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C.《二泉映月》自始至终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法与风格也让人叹为观止。
D.今年母亲节来临之前,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母亲节为自己的母亲自制一个充满爱心的礼物,从而在校园浓郁地营造出感恩母亲的节日气氛。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冒号表示提示下文)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双引号表示引用)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D.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破折号表示转换话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zuàn( )着钱,zhì( )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文段节选自《老王》,作者是著名作家、翻译家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zuàn( )着钱 zhì( )笨 琢( )磨 愧怍( )
(3)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作”?
三、综合性学习
6.某校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追忆杨绛先生”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的新闻,为其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字)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姜潇 施雨岑)记者25日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悉,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岳月25日1时10分在北京逝世。
(2)阅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补写几句议论性的文字。
人们熟知杨绛先生,直接来源于其在文学界的地位,作为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用几近百年的时间,演绎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化涵养,用一部部作品、一篇篇文章,把国事、家事娓娓道来。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老王(节选)
杨绛
①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②“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③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④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⑤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⑥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⑦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⑧他只说:“我不吃。”
⑨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⑩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傀怍。
7.细读文章,完成表格。
回忆与老王交往的片段 老王的性格特点
_______ 老实厚道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 _______
老王在“文化大革命”中生计愈加艰难 吃苦耐劳
_______ 知恩图报
8.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9.文章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愧怍”?
阅读《老王》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0.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老王临终前送给作者一家的香油和鸡蛋,虽然不值钱,但饱含深情厚谊。
B.第一段使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其中着墨最多的是语言描写,突出老王极差的身体状态。
C.我记不清老王送我的鸡蛋到底是十个还是二十个,是因为我被老王的样子吓懵了。
D.这一部分详写老王临终前送香油和鸡蛋,既表现了老王知恩图报的情意,又表现了作者的感念和愧疚之情。
11.下列对词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镶嵌”一词突出老王瘦弱无力、行动不灵活的僵直状态,暗示老王不久于人世。
B.“强笑”表现了作者看到形容枯槁的老王因害怕而勉强作笑的虚情假意。
C.“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不过……既然……就的句式,强化了委婉语气,表明作者怕老王不好意思收钱,以此方式让老王体面地收钱。
D.“糊涂”表现在“我”收了香油和鸡蛋,竟然没有留老王坐下来喝茶,关心一下他的身体状况。
12.以下对老王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
A.老王身份低微,生活困苦,但心地善良。
B.老王想多挣钱,所以没有入伍,成了单干户。
C.老王临终前想报答于他有恩的作者一家人,所以即使病入膏肓,依然强忍病痛送来香油和鸡蛋。
D.老王与作者一家在对方困顿时互施援手,老王十分珍重与这家人的情谊。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