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真题特训:填空题79题(二)
高频易错真题专项汇编
一、填空题
1.(2022·陕西安康·统考小升初真题)如图是“成语接龙”中部分字在表格中的位置,“季”字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2,5)。请你将图中的成语补充完整,“春”字所在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花”字所在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山”字所在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2.(2022·河北唐山·统考小升初真题)国庆节期间,某商场商品一律八五折出售。妈妈花221元买了一件大衣,这件大衣原价( )元。
3.(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小升初真题)甲数的等于乙数的,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 )。
4.(2022·河北唐山·统考小升初真题)聪聪记录了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滴水情况(如图),漏水量和时间成( )比例,照这样计算,这个水龙头一天漏水( )升。
5.(2022·湖南株洲·统考小升初真题)如图,科技馆在学校的东偏北________°方向上,距离学校________千米。
6.(2022·黑龙江鸡西·校联考小升初真题)、、和( )可以组成比例,组成的比例是( )。
7.(2022·湖南株洲·统考小升初真题)如图是某造纸厂造纸所用的时间和造纸的吨数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完成下列问题。从图像看,造纸厂1小时造纸________t,3小时造纸________。
8.(2022·黑龙江鸡西·校联考小升初真题)是( )比例尺,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9.(2022·江西赣州·统考小升初真题)填上合适的数字或计量单位。
(1)0.98立方米=( )立方分米
(2)我国陆地领土总面积是960万( )
10.(2022·黑龙江鸡西·校联考小升初真题)如果y=5x,那么x和y成( )比例,如果x∶5=6∶y,x与y成( )比例。
11.(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小升初真题)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这幅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16厘米,那么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2.(2022·江西赣州·统考小升初真题)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和( )。
13.(2022·湖南株洲·统考小升初真题)如图,一张三角形纸片被撕去了一个角。撕去的这个角是( )°,原来这张纸片的形状是( )三角形。
14.(2022·辽宁鞍山·统考小升初真题)如果把悦悦向东走5m记作﹢5m,那么她向西走4m记作( )。
15.(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小升初真题)一本书有a页,小华每天看8页,看了b天,还剩( )页;已知a=100,b=7,剩下的页数为( )。
16.(2022·黑龙江鸡西·校联考小升初真题)6只鸽子飞回5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里至少飞进了( )只鸽子。
17.(2022·河北保定·统考小升初真题)被减数和差的比是13∶2,那么差和减数的比是( )。
18.(2022·辽宁鞍山·统考小升初真题)已知0.6×80=40×1.2,分别写出两个不同的比例:( )。
19.(2022·河北保定·统考小升初真题)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圆锥的底面直径是圆柱的,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的比是( )。
20.(2022·辽宁鞍山·统考小升初真题)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大桥实际全长55千米,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000的地图上,大桥全长( )厘米;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珠海到香港段桥隧的图上距离是8.5厘米,那么珠海到香港段桥隧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21.(2022·陕西安康·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 ),它的是( )。
22.(2022·江苏南京·统考小升初真题)有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和一个底角的度数比是2:1,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1分米、1分米、1.42分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23.(2022·湖南株洲·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4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24.(2022·广西崇左·统考小升初真题)有两根竹竿,长度分别是16dm、20dm。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几段,不许剩余,每段最长是( )dm。
25.(2022·辽宁大连·统考小升初真题)如图把一个底面半径5cm、高10cm的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________cm2。
26.(2022·广东揭阳·统考小升初真题)学校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用彩旗装扮校园,按照一面红旗子、两面黄旗子、三面蓝旗子的顺序把旗子串起来悬挂,第50面旗子是( )色。
27.(2022·广西崇左·统考小升初真题)有60个图形按规律排列:○△□○△□……,那么第35个图形是( )。
28.(2022·河南鹤壁·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和是80cm3,那么圆柱的体积是( )cm3,圆锥的体积是( )cm3。
29.(2022·河北唐山·统考小升初真题)一根门帘的串珠从上到下是按3白、2黄、1红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共用了130颗串珠。这根门帘共用黄色串珠( )颗,最下面的一颗串珠是( )色。
30.(2022·河北唐山·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5∶3,这个三角形最小的内角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31.(2022·陕西安康·统考小升初真题)一种圆柱形饼干包装盒,量得底面直径是8cm,高是10cm。在它的表面贴上商标纸(下面不贴),至少需要( )cm2商标纸。
32.(2022·辽宁大连·统考小升初真题)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与减数的比是3∶5,差是被减数的________%。
33.(2022·河南鹤壁·统考小升初真题)把一根米长的木条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这根木条的( )(填分数),每段长( )米。
34.(2022·广东揭阳·统考小升初真题)甲乙两车以匀速从A城驶向B城(如图所示)。
(1)甲车出发( )小时后追上乙车,点A表示的意思是( );
(2)乙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35.(2022·江西赣州·统考小升初真题)已知被减数与差的比是5∶3,减数是100,被减数是_______。
36.(2022·贵州遵义·统考小升初真题)用27个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把它们的表面全部涂上颜色。其中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________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________个。
37.(2022·陕西安康·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立体图形至少是由( )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最多是由( )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38.(2022·河北唐山·统考小升初真题)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75千米在图上应画( )厘米。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39.(2022·江苏南京·统考小升初真题)1瓶水倒满7个大杯和6个小杯后,还余30克的水,或倒满9个大杯和4个小杯后,还余10克的水,这瓶水可以倒满( )个大杯和( )个小杯后,没有剩余。
40.(2022·江西赣州·统考小升初真题)把一个长、宽分别是15厘米和10厘米的长方形,拉成一个一条高为1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1.(2022·河南鹤壁·统考小升初真题)根据35×48=168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3.5×4.8=( ) 168÷35=( ) 16.8÷4.8=( )
42.(2022·黑龙江鸡西·校联考小升初真题)李叔叔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是3.75%,到期后,李叔叔一共可以取回( )元。
43.(2022·辽宁大连·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之和是120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米。
44.(2022·辽宁大连·统考小升初真题)同学们用40粒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只有3粒没发芽,发芽率是( )%。
45.(2022·湖南株洲·统考小升初真题)按如图的规律铺瓷砖,第20幅图中应铺________块黑色瓷砖。
46.(2022·辽宁大连·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花坛的直径是6m,花坛周围有一条宽1m的环形小路,小路的面积是________m2。
47.(2022·湖南株洲·统考小升初真题)如果a÷b=c(a、b、c均为整数,且b≠0),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8.(2022·河南鹤壁·统考小升初真题)“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诗中“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不包括标点符号)的( )%。
49.(2022·贵州遵义·统考小升初真题)王老师带37名同学到公园划船,共租了8条船。其中大船可坐6人,小船可坐4人,且每条船都刚好坐满。他们租了______条大船,______条小船。
50.(2022·广东揭阳·统考小升初真题)张叔叔上个月获得一笔3000元的稿费,按照相关规定: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掉费用800元,剩余的金额需要按14%的税率交纳个人所得税,张叔叔应交纳个人所得税( )元。
51.(2022·辽宁大连·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目前水面高度10厘米。放入一块石头,完全浸没后,水面升高了3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52.(2022·江西赣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7=25……△,“△”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
53.(2022·江苏南京·统考小升初真题)在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拼出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圆柱体大12平方厘米,那么圆柱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长方体高是2厘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54.(2022·辽宁鞍山·统考小升初真题)鞋的尺码通常用“码”或“厘米”做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b=2a-10(b表示码数,a表示厘米数)。聪聪穿的鞋子长是24厘米,他穿的是( )码的鞋;哥哥穿44码的鞋,哥哥穿的鞋子长大约是( )厘米。
55.(2022·河北唐山·统考小升初真题)一种消毒液是由药液和水按照1∶100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现有这种药液35克,可配制出消毒液( )克。
56.(2022·广西崇左·统考小升初真题)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的半径是4厘米,小圆和大圆周长的比是( ),面积的比是( )。
57.(2022·河南鹤壁·统考小升初真题)中国农历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昼长、黑夜最短的一天。2019年6月21日是“夏至”,这一天深圳地区的白昼与黑夜的时间比是9∶7,那么白昼( )小时,黑夜( )小时。
58.(2022·河北唐山·统考小升初真题)王大爷的养鸡场有公鸡150只,比母鸡多。王大爷的养鸡场共养鸡( )只。
59.(2022·湖南株洲·统考小升初真题)有一块正方体的木料,它的棱长是4dm,这块正方体木料的表面积是________dm2;如果把它加工成为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dm3。(π≈3.14)
60.(2022·湖南株洲·统考小升初真题)如图,右边的直角三角形是按一定的比缩小的,图中x的值为________。(单位:m)
61.(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小升初真题)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384400千米.384400中的“8”表示( ),这个数读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万.
62.(2022·贵州遵义·统考小升初真题)中心广场有大、小两个圆形水池,其中小圆水池的直径与大圆水池的半径相等,则小圆水池与大圆水池的周长比是________,面积比是________。
63.(2022·江苏南京·统考小升初真题)有一个量杯,内有600毫升水,现把3个圆锥体铁块浸入其中但水未溢出,每个圆锥的底面积是10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现在水面的刻度是_____毫升。
64.(2022·贵州遵义·统考小升初真题)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去大王、小王两张牌后,在剩余52张牌中任意抽取,至少抽取________张才能保证有2张牌花色相同。
65.(2022·贵州遵义·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96cm,其长、宽、高的比是1∶2∶3。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cm2,体积是________cm3。
66.(2022·河北保定·统考小升初真题)把一根底面直径是60厘米、长5米的圆木加工成方木,体积最大是( )立方米。
67.(2022·广西崇左·统考小升初真题)把一根48分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头处忽略不计),它的棱长是( )分米。
68.(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小升初真题)把一根长2m的圆柱形木料截成2段圆柱形木料,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0.785 m ,这根圆柱形木料的体积是( )m 。
69.(2022·广西崇左·统考小升初真题)在0、2、5这三个数字中选择三个数字,组成一个同时是2、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70.(2022·河北保定·统考小升初真题)某商品进价150元,如果按标价卖出能获得40%的利润,这件商品的标价是( )元。
71.(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圆锥的底面积12m2,高是6m,它的体积是( )m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 )m3,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少( )m3。
72.(2022·河北保定·统考小升初真题)如图,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16.56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3.(2022·河北唐山·统考小升初真题)如图,一瓶红酒850mL,酒杯圆锥体内部高9厘米,杯口内直径8厘米。将这瓶红酒倒入酒杯中,最多能倒满( )杯。
74.(2022·陕西安康·统考小升初真题)下表中,若x与y成正比例关系,则★等于( );若x与y成反比例关系,则★等于( )。
x 6 15
y ★ 4
75.(2022·江西赣州·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挂钟的时针长5厘米,一昼夜这根时针的尖端走了( )厘米,这根时针扫过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6.(2022·广西崇左·统考小升初真题)下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BD∶CD=4∶5,三角形ADC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7.(2022·辽宁大连·统考小升初真题)淘气将2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5%,到期后可得利息________元。
78.(2022·河北保定·统考小升初真题)在如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a∶b=5∶3,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9.(2022·贵州遵义·统考小升初真题)有甲、乙两桶油,其中甲桶油的与乙桶油的相等,甲、乙两桶油相差12kg。甲桶油有________kg,乙桶油有________kg。
参考答案
1. (4,5) (4,3) (7,2)
【分析】成语“四季如春”,“春暖花开”,“开门见山”。由“季”字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2,5)可知,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即可根据“春”、“花”、“山”字所在的列、行,分别用数对表示出它们所在位置。
【详解】如图:
红色字是“成语接龙”中部分字在表格中的位置,“季”字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2,5)。“春”字所在位置用数对表示为(4,5),“花”字所在位置用数对表示为(4,3),“山”字所在位置用数对表示为(7,2)。
【点睛】关键一,会“成语接龙”,关键二,根据题意弄清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2.260
【分析】八五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85%,把原价看成单位“1”,它的85%对应的数量是221元,由此用除法求出原价即可。
【详解】八五折=85%
221÷85%=260(元)
【点睛】本题先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
3.9∶8
【分析】由题意可知:甲数×=乙数×,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甲数和看作比例的两个外项,把乙数和看作比例的两个内项,可改写成比例的形式,得到甲数∶乙数=∶,化简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得,甲数∶乙数=∶=(×12)∶(×12)=9∶8。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
4. 正 72
【分析】先根据图像的形状判断成什么比例关系,再根据2分钟漏水100毫升,求出一天的漏水量。
【详解】图像是一条直线,所以漏水量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100÷2×60×24
=50×60×24
=3000×24
=72000(毫升)
72000毫升=72升
这个水龙头一天漏水72升。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关系的判断及应用正比例图像解决问题。
5. 30 8
【分析】在地图上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注意观测点是学校。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确定实际距离。
【详解】科技馆在学校的东偏北30°方向上;
4×2=8(千米),距离学校8千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与比例尺之间的关系,并会根据物体的位置描述方向和角度。
6. ∶=∶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假设把和看作比例的两个外项,
×÷
=÷
=
所以、、和可以组成比例,是∶=∶(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地运用。
7. 1.5 4.5t##4.5吨
【分析】观察折线统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吨数,找准1小时、3小时往上对应的点,再与纵轴对应的数值即可解答。
【详解】从图像看,造纸厂1小时造纸1.5t,3小时造纸4.5t。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直接从图上找准对应点对应的数值。
8. 线段 1∶5000000##
【分析】由题意可知,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千米,改写数值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是线段比例尺;
50千米=5000000厘米
1厘米∶5000000厘米=1∶500000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灵活变形列式解决问题。
9.(1)980
(2)平方千米##km2
【分析】(1)把立方米化成立方分米,用0.98乘进率1000即可;
(2)根据生活经验、对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我国陆地领土总面积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1)
0.98立方米=980立方分米
(2)
我国陆地领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如果是高级单位的名数转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进率来解决。
10. 正 反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若其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关系;若其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关系。
【详解】如果y=5x,则=5,比值一定,x和y成正比例关系。
如果x∶5=6∶y,则xy=30,乘积一定,x和y成反比例关系。
【点睛】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就看它们是乘积一定还是比值一定。
11.800
【分析】要求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16÷=80000000(厘米)
80000000厘米=800千米
【点睛】此题有计算公式可用,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12. 相交 平行
【详解】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的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不是相交就是平行,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13. 67 等腰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用减法即可得到撕去的这个角为67°,因为此三角形的两个角度数相等,故此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详解】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被撕去的角为:180°-67°-46°=67°
此三角形的两个角度数相等,都为67°,故原来这张纸片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是解题的关键。
14.﹣4m
【分析】根据负数的意义可知:向东走记为“﹢”,则向西走记为“﹣”,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东走5m记作﹢5m,那么向西走4m记作﹣4m。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负数的意义和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向东走记为“﹢”,则向西走记为“﹣”。
15. a-8b 44
【分析】先用8乘b表示出b天看的页数,再根据总页数-b天看的页数=还剩的页数,进一步求出还剩的页数;最后将a=100,b=7代入,即可计算出还剩的具体页数。
【详解】还剩的页数:a-b×8=(a-8b)(页)
当a=100,b=7时,
a-8b
=100-8×7
=100-56
=44(页)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先用字母表示出看了的页数,进一步表示出还没看的页数,进而求出还没看的具体的页数。
16.2
【分析】把5个鸽笼看作5个抽屉,把6只白鸽看作6个元素,那么每个抽屉需要放6÷5=1(个)……1(只),所以每个抽屉需要放1个,剩下的1个不论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1+1=2(只),所以,至少有一个鸽笼要飞进2只白鸽,据此解答。
【详解】6÷5=1(只)……1(只)
1+1=2(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利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17.2∶11
【分析】将被减数设为13,则差为2,求出减数后再求差和减数的比。
【详解】解:设被减数为13,则差为2,得:
减数为:13-2=11
差∶减数=2∶11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的意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的关系求出减数的大小。
18.0.6∶40=1.2∶80;0.6∶1.2=40∶80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来写出比例。
【详解】因为0.6×80=40×1.2,所以0.6∶40=1.2∶80,0.6∶1.2=40∶80。(此题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灵活运用。
19.1∶9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圆锥的高是3,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那么圆柱的高就是1;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那么圆锥的底面半径就为,利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表示出它们的体积,再相比即可。
【详解】假设圆柱的高是1,圆锥的高是3;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圆柱的体积:π×12×1=π;
圆锥的体积:π×=π;
π∶π=1∶9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以及比的意义,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
20. 11 42.5
【分析】比例尺和实际距离已知,依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这幅地图的图上距离;进而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55千米=5500000厘米
5500000×=11(厘米)
8.5÷=4250000(厘米)
4250000厘米=42.5千米
【点睛】灵活掌握比例尺的意义,学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
【分析】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要求这个数的是几分之几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这个数是:;
它的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和乘法的应用。
22.50
【详解】略
23. 126 63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代入数据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详解】14×9=126(平方厘米)
126÷2=63(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关系解决问题。
24.4
【分析】分别把16dm和20dm两个数分解质因数,求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每段最长的长度。
【详解】16=2×2×2×2
20=2×2×5
16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2×2=4。
所以每段最长是4dm。
【点睛】主要考查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5.100
【分析】根据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可知,把一个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这个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这个近似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的表面积增加了两个切面的面积,每个切面的长等于圆柱的高,每个切面的宽等于圆柱的底面半径,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10×5×2
=50×2
=100(cm2)
【点睛】本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关键是明确:把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后,体积不变,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两个切面的面积。
26.黄
【分析】根据题意,旗子的排列顺序是红、黄、黄、蓝、蓝、蓝,那么可以将这样的6面旗子看成一组。用50除以6,求出商和余数,商表示50面旗子中有几组,余数表示第50面旗子是红、黄、黄、蓝、蓝、蓝中的第几个颜色。据此解题。
【详解】50÷6=8(组)……2(个)
所以,第50面旗子是黄色。
【点睛】本题考查了周期问题,解题关键是求出50面旗子包含几组红、黄、蓝,还余下几面旗子。
27.△
【分析】○△□,3个图形一个周期,确定周期后,用总量除以周期,如果正好是整数个周期,结果为周期的最后一个;如果比整数个周期多n个,也就是余数是n,那么结果为下一个周期里的第n个。
【详解】35÷3=11(组)……2(个)
第35个图形是△。
【点睛】解答周期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周期。
28. 60 20
【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相当于圆锥体积的(3+1)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圆锥的体积,进而求出圆柱的体积。
【详解】圆锥的体积:80÷(3+1)
=80÷4
=20(cm3)
圆柱的体积:80-20=60(cm3)
【点睛】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9. 43 黄
【分析】根据题意,这串珠子的排列规律是6颗珠子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照3白、2黄、1红的顺序循环排列,据此求出130颗珠子需要几个循环,进而求出用黄色珠子多少颗和第130颗是第几个循环周期的第几个即可。
【详解】130÷6=21(个)……4(颗)
在130颗串珠中这根门帘共用黄色串珠21个循环,计21×2=42(颗),另外剩下的4颗珠子中,还有3白和1黄,所以这根门帘共用黄色串珠42+1=43(颗),最下面的一颗串珠是黄色。
【点睛】根据题干得出这串珠子的排列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0. 36 直角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个内角的度数比已知,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即可求出最小角的度数和最大角的度数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详解】180°×
=180°×
=36°
180°×
=180°×
=90°
所以,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比的应用,解答此题应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和是180°,求出最小的角的度数和最大角的度数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是解题关键。
31.301.44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就是求圆柱形包装盒的侧面积和上面面积的和,根据圆柱侧面积和底面积的公式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8×3.14=25.12(cm)
10×25.12=251.2(cm)
3.14×(8÷2)2=50.24(cm)
251.2+50.24=301.44(cm)
所以至少需要301.44cm2商标纸。
【点睛】熟练掌握圆柱侧面积和底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37.5
【分析】差与减数的比是3∶5,可知差相当于3份,减数是5份,被减数相当于3+5=8份,再用3除以3+5即可解答。
【详解】3÷(3+5)
=3÷8
=0.375
=37.5%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率问题)。
33. 0.1##
【分析】求每段是这根木条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用1除以段数;求每段长多少米,平均分的是米,用除以段数。
【详解】1÷5=
÷5=0.1(米)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看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单位“1”。
34.(1) 3 乙车3小时行驶240千米
(2)正
【分析】(1)折线相交于一点表示行驶距离相等即为追上,点A表示乙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2)观察图形可知,是经过原点的直线;从图像中很清晰地看出甲、乙两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行驶时间同时扩大(或缩小)的变化规律,只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变化方向相同,就是说明它们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关系,据此解答。
(1)
由分析可得:甲车出发3小时后追上乙车,点A表示的意思是乙车3小时行驶240千米。
(2)
由分析可得:乙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点睛】本题考查对正比例图形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35.250
【分析】根据被减数﹣差=减数,先求出减数所占的份数,再求一分的数,然后即可求被减数。
【详解】减数占的份数:5﹣3=2
一份的数:100÷2=50
被减数:50×5=250
【点睛】此题解答关键是:先求出一份的数,再求几份的数。
36. 8 12
【分析】三面被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是顶点处的小正方体;两面被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是棱上除顶点处的小正方体;一面被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是面上中间部分的小正方体。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7=3×3×3,每条棱上有3个小正方体。
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只能在8个顶点上,所以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8个。
两面涂色:(3-2)×12=1×12=12(个)
【点睛】本题关键要明确:三面涂色的处在8个顶点上,两面涂色的处在12条棱上,一面涂色的在每个面的中间,没有涂色的在中心。
37. 7 9
【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到和左面看到的形状,下层至少要5个小正方体,上层至少需要2个小正方体;下层最多要5个小正方体,上层前排左右两个上面都可放2个小正方体,所以上层最多要4个小正方体。
【详解】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立体图形至少是由5+2=7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最多是由5+4=9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8. 30千米##30km 2.5 1∶3000000
【分析】根据线段比例尺可知: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0千米;求实际距离75千米在图上应画多少厘米,即求75里面有几个30千米,即画几厘米长;根据比例尺的含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0千米
75÷30=2.5(厘米)
30千米=3000000厘米
1厘米∶3000000厘米=1∶3000000
【点睛】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1)线段比例尺的含义;(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
39. 10 3
【分析】把第二次倒的方法乘3,也就是说看成3瓶水,3瓶可以倒27个大杯和12个小杯还剩30克,减去第一次倒的除以2后可得: 2瓶水可以倒20个大杯和6个小杯, 所以1瓶可以倒10个大杯和3个小杯。
【详解】倒满9个大杯和4个小杯后,还余10克的水,所以当为3瓶水时,可以倒27个大杯和12个小杯还剩30克,
减去第一次倒的除以2后可得: 2瓶水可以倒20个大杯和6个小杯,
所以1瓶水可以倒10个大杯和3个小杯。
【点睛】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第二次倒完后剩的10克,乘3,也就是看成是3瓶,然后和第一次倒的进行整体相减,从而求解。
40.120
【分析】把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边小.已知长、宽分别是15厘米和10厘米,拉成一个一条高为1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0厘米,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10×12=120(平方厘米)
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2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就公式的灵活运用。
41. 16.8 4.8 3.5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如果两个因数都乘同一个数(0除外),积就乘两次这个数;两个因数都除以几(0除外),积就除以两次这个数。
商的变化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商就扩大到相同的倍数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0除外);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则商反而缩小,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
【详解】35×48=1680,则1680÷35=48,1680÷48=35。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35和48都除以10,它们的积除以100,1680÷100=16.8,则3.5×4.8=16.8;
根据商的变化规律,1680÷35=48的被除数缩小到原来的,除数不变,则商也缩小到原来的,据此可得168÷35=4.8;
1680÷48=35的被除数缩小到原来的,除数缩小到原来的,则商缩小到原来的,据此可得16.8÷4.8=3.5。
【点睛】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商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42.5375
【分析】根据“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求出利息,再加上本金,就是李叔叔一共可以取回的钱。
【详解】5000×3.75%×2+5000
=187.5×2+5000
=375+5000
=5375(元)
【点睛】熟练掌握求利息的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3.90
【解析】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那么把圆锥的体积看成1份,圆柱体积就是3份,4份是120立方米,1份是30立方米,然后再计算圆柱的体积。
【详解】
(立方米)
(立方米)
所以这个圆柱的体积是90立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等底等高是基本条件。
44.92.5
【分析】发芽率是指发芽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比,计算方法是:发芽率=,由此代入数据求解。
【详解】
发芽率是92.5%。
【点睛】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计算结果的最大值为100%,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之百,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45.61
【分析】第1幅图中有4块黑色瓷砖,4=1+1×3,
第2幅图中有7块黑色瓷砖,7=1+2×3,
第3幅图中有11块黑色瓷砖,11=1+3×3,
……
第20幅图中黑色瓷砖数为:1+20×3,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1+20×3
=1+60
=61(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与形结合的规律,发现每多一幅图就多3块黑色瓷砖是解本题的关键。
46.21.98
【分析】根据环形面积公式:S=π(R2-r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6÷2=3(m)
3+1=4(m)
3.14×(42-32)
=3.14×(16-9)
=3.14×7
=21.98(m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环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47. b a
【分析】两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据此分析。
【详解】如果a÷b=c(a、b、c均为整数,且b≠0),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
【点睛】特殊情况还有两数互质,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的积。
48.40
【分析】首先数出古诗一共有多少个字,再数出“春”字有多少,用春字的数量除以古诗的字的总数量即可。
【详解】8÷20=40%
【点睛】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49. 3 5
【分析】假设全是大船,则应有(8×6)人,实际只有38人。这个差值是因为实际上不全是租大船,每条小船比大船少2人,因此用除法求出假设比实际多的人数里面有多少个2,就是有多少条小船。用总条数减去小船的条数就是大船的条数。
【详解】(8×6-37-1)÷(6-4)
=(48-37-1)÷2
=(11-1)÷2
=10÷2
=5(条)
8-5=3(条)
【点睛】此题主要使用了假设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要熟练掌握。
50.308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收入3000元减去800元得到剩余的金额,再乘14%的税率,即是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详解】(3000-800)×14%
=2200×0.14
=308(元)
【点睛】掌握“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关键是理解“剩余的金额需要按14%的税率交纳个人所得税”中的“剩余金额”。
51.60
【分析】根据题意知,这块石头的体积等于上升的水的体积,用底面积乘上升的高度即可。
【详解】20×3=60(立方厘米)
这块石头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52. 6 181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小于除数,因为除数是7,所以余数最大是:除数 1,再根据公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可计算出算式中的被除数是多少,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余数最大为:7 1=6
被除数为:25×7+6
=175+6
=181
所以“△”最大是6,这时被除数是181。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小于除数,以及公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的应用。
53. 37.68 56.52
【分析】根据题意,知道长方体表面积增加的12平方厘米,是2个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宽,高为长的长方形的面积,由此即可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与高的乘积,即rh=12÷2;再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把rh的值整体代入即可求出圆柱的侧面积;进而根据长方体的高是2厘米,求出圆柱的半径,再根据“圆柱求出体积公式: ”解题即可。
【详解】3.14×(12÷2)×2
=3.14×6×2
=37.68(平方厘米)
12÷2÷2=3(厘米)
3.14×3 ×2
=3.14×9×2
=56.52(立方厘米)
所以,圆柱侧面积是37.68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56.52立方厘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切拼后的图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再利用相应的公式解答。
54. 38 27
【分析】聪聪穿的鞋子长是24厘米,即a=24,把a=24代入“b=2a-10”中就可以算出码数;
哥哥穿44码的鞋,即b=44,把b=44代入“b=2a-10”就可以算出鞋子长大约是多少厘米。
【详解】b=2×24-10
=48-10
=38
所以聪聪穿的鞋子长是24厘米,他穿的是38码的鞋;
44=2×a-10
44=2a-10
2a=44+10
2a=54
a=27
所以哥哥穿44码的鞋,哥哥穿的鞋子长大约是27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含字母的式子求值的方法;把字母表示的数值代入式子,进而求出式子的数值。
55.3535
【分析】由“用药液和水按1∶100配制而成”可知,药液质量占配成这种消毒液质量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现有药液的质量(35克)除以,就是可以配制出这种消毒液的质量。
【详解】35÷
=35×101
=3535(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比转化成分数,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也可看作配成的消毒液质量是药液质量的(1+100)倍,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解答。
56. 3∶4 9∶16
【分析】根据半径比=周长比,平方以后的比是面积比,进行分析。
【详解】32∶42=9∶16,小圆和大圆周长的比是3∶4,面积的比是9∶16。
【点睛】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圆的周长=2πr,圆的面积=πr2。
57. 13.5 10.5
【分析】由于深圳地区的白昼与黑夜的时间比是9∶7,则相当于白昼是9份,黑夜是7份,由于一天是24小时,根据1份量=总数÷总份数,即24÷(9+7)=1.5(小时),用一份量乘白昼和黑夜各自的份数即可求解。
【详解】24÷(9+7)
=24÷16
=1.5(小时)
白昼:1.5×9=13.5(小时)
黑夜:1.5×7=10.5(小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的应用,熟练掌握求一份量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58.280
【分析】把母鸡的只数看作单位“1”,则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求单位“1”,用公鸡的数量÷(1+),计算出母鸡的只数,最后用公鸡的数量加上母鸡的数量,可以计算出王大爷的养鸡场共养鸡多少只。
【详解】150
=150
=150×+150
=130+150
=280(只)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关键是单位“1”的确定。
59. 96 50.24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正方体的表面积,把这个正方体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等于正方体的棱长,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圆柱的体积。
【详解】4×4×6
=16×6
=96(dm2)
3.14×(4÷2)2×4
=3.14×4×4
=12.56×4
=50.24(dm3)
所以,这块正方体木料的表面积是96dm2,这个圆柱的体积是50.24dm3。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60.12
【分析】根据图形缩小的方法,先求出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斜边分别缩小了多少倍,再根据图形放大的方法,求出x的值。
【详解】15÷5=3
9÷3=3
4×3=12(m)
所以,图中x的值是12。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及应用,关键是明确: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图形的形状不变,图形的大小变了。
61. 8个万 三十八万四千四百 38
【详解】略
62. 1∶2 1∶4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圆的面积公式:,已知小圆水池的直径与大圆水池的半径相等,也就是小圆半径与大圆半径的比是1∶2,因为圆周率是一定的,所以,大小圆的周长的比等于半径的比,大小圆面积的比等于半径平方的比。据此解答。
【详解】小圆半径与大圆半径的比是1∶2,则小圆周长与大圆周长的比是1∶2,面积的比是1∶4。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比的意义及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63.650
【分析】量杯内原有600毫升水,那么再加上这三个圆锥体铁块的体积就是此时水面的刻度,由此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10×5×3+600
=50+600
=650(毫升)
【点睛】水面现在的刻度是指这三个圆锥的体积之和与原来的600毫升的总和。
64.5
【分析】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两张王牌,在剩下的52张中还有4种花色,每种花色共有13张,考虑最不利情况,先抽出4种不同花色的扑克牌各一张,这时只要再抽一张,就能保证有2张是同种一花色,据此解答。
【详解】4+1=5(张)
所以,至少抽取5张才能保证有2张牌花色相同。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注意考虑最不利情况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65. 352 384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的12条棱分三组,每组4条,长度相同,用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除以4,就是一组的棱长之和,即长方体的长、宽、高之和。把长方体的一组棱长之和平均分成(1+2+3)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的长度,再用乘法分别求出1份、2份、3份的长度,即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S=2(ah+bh+ab)即可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abh”,即可求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详解】96÷4÷(1+2+3)
=24÷6
=4(cm)
4×1=4(cm)
4×2=8(cm)
4×3=12(cm)
(4×12+8×12+4×8)×2
=(48+96+32)×2
=176×2
=352(cm2)
4×8×12=384(cm3)
所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52cm2,体积是384cm3。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及按比例分配问题求出这个长方体长、宽、高。
66.0.9
【分析】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我们可知当圆内接四边形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所以可将一根长5米、直径60厘米的圆木锯成底面为正方形的方木,由此我们计算出方木的底面积、高,代入长方体体积公式:V=Sh,据此解答。
【详解】60厘米=0.6米
(立方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长方体的体积,其中根据已知条件及圆内接图形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推导出方木的底面积为2r2。
67.4
【分析】根据正方体棱长=棱长总和÷12,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48÷12=4(分米)
【点睛】关键是熟悉正方体特征,正方体有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相等。
68.0.785
【详解】根据题意知道0.785 m 是两个圆柱的底面积,由此可以求出圆柱的底面积,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即可求出木料的体积。
【解答】0.785÷2×5=0.785(m )
所以这根圆柱形木料的体积是0.785 m 。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0.785 m 是两个圆柱的底面积,由此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解决问题。
69.250
【分析】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由此解答。
【详解】组成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有:520、502、250;
组成是5的倍数的三位数有:205、250、520;
组成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三位数有:250、520,同时是2、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25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2、5的倍数的特征。
70.210
【分析】按标价卖出能获得40%的利润,即标价是进价的(1+40%),用乘法计算即可。
【详解】150×(1+40%)
=150×1.4
=210(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应用,要熟练掌握。
71. 24 72 48
【分析】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详解】12×6
=4×6
=24(m3)
24×3=72(m3)
72-24=48(m3)
【点睛】掌握等底等高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2.9.42
【分析】根据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可知,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不变,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就等于圆的面积,长方形的周长已知,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先求出半径的长度,进而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圆的半径为r厘米。
(2×3.14×r÷2+r)×2=16.56
(3.14r+r)×2=16.56
4.14r×2=16.56
8.28r=16.56
r=2
3.14×22×
=3.14×4×
=9.42(平方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及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重点是先求出半径。
73.5
【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代入数据,求出这个圆锥酒杯的容积,再用红酒的容积除以酒杯的容积,即可解答。
【详解】3.14×(8÷2)2×9
=3.14×16×9
=50.24×3
=150.72(立方厘米)
150.72立方厘米=150.72毫升
850÷150.72≈5(杯)
【点睛】本题考查圆锥的体积(容积)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74. 1.6 10
【分析】根据正比例的意义,若x与y成正比例关系,x∶y=6∶★=15∶4,据此求出★的值;根据反比例的意义,xy=6×★=15×4,据此求出★的值。
【详解】若x与y成正比例关系,则:
6∶★=15∶4
15★=24
15★÷15=24÷15
★=1.6
若x与y成反比例关系,则:
6★=15×4
6★=60
6★÷6=60÷6
★=10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若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则其比值一定;若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则其乘积一定。
75. 62.8 157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个挂钟的时针长5厘米,一昼夜时针走了2圈,针的尖端走过的路程,扫过的面积分别为半径为5厘米的圆的周长的2倍、面积的2倍;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面积公式:S=πr2即可求解。
【详解】尖端走过的路程:3.14×2×5×2=62.8(厘米)
扫过的面积:3.14×52×2=3.14×25×2=157(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62.8;15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周长与面积,关键是要掌握圆的周长公式:C=2πr和面积公式:S=πr2
76.15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可知,因为在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DC中,高相等,所以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DC的面积的比等于对应底的比,由此就可求出三角形ADC的面积。
【详解】根据分析得,三角形ABD∶三角形ADC的面积=BD∶CD=4∶5;
所以三角形ADC的面积=三角形ABD的面积×=12×=15(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一定时,三角形的面积与底之间关系的灵活应用。
77.100
【分析】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期,把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2000×2.5%×2
=50×2
=100(元)
【点睛】本题考查利率问题,熟记利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8.9
【分析】先用平行四边形面积除以2,求大三角形的面积,再根据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48÷2=24(平方厘米)
24×=9(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79. 40 28
【分析】设甲桶油的质量为xkg,甲桶油的为xkg,根据甲桶油的与乙桶油的相等,可得乙桶油的质量为(x÷)kg,再根据甲、乙两桶油相差12kg,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甲桶油的质量为xkg。
x-x÷=12
x-x=12
x=12
x=40
40-12=28(kg)
所以,甲桶油有40kg,乙桶油有28kg。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简易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