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7 09:5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课型需要设置,可自行决定】
本节课是在“生学为本、合作内化、师教为要、点拨升华”教学原则的引领之下,对“课时分割”、“学生共同发展体”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关键,将学生知识的学习前置,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的方式在家中或课外进行学习;课上则成为教师立足学生的学习与需求重建课堂,进行问题解答、交流互动、合作展示、思维提升的场所;课后则成为思维继续延伸、学生吸收内化并进行新课自主学习的环节。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这节课的内容一向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是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旨在通过介绍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商路帮助学生理解商业贸易活动在古代和近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本课主要讲授的内容是古代,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东西方贸易的主要路线丝绸之路的开通、发展及其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影响。因此本课对学生全面了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这一主题起着重要作用。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即丝绸之路、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和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其中,第一子目“丝绸之路”介绍了狭义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发展演变。第二子目“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全面介绍了除狭义丝绸之路以外的欧亚大陆其他重要的“丝绸之路”。第三子目“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从商品、技术、习俗、宗教等方面介绍了沿丝绸之路进行的东西文化间的交流。学生情况分析本课针对的是高二年级学生,现已完成对于《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册的学习,有相对稳固的基础知识,并初步建立起历史学习的方法和素养。结合本课内容来看,学生对于丝绸贸易的内容及影响有较为熟练的掌握,对于“欧亚大陆其他交通线”的知识了解则相对较少。而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也须学生进一步理解,形成有逻辑、体系化的知识脉络。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1、学生通过学习,结合地图,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商路开辟的原因和背景,结合具体史实,分析丝绸之路盛衰的原因。【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结合地图,了解丝绸之路及欧亚大陆其他交通线的具体路线、开辟时间及作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3、结合具体史料,了解古代商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分析理解古代商路对文化交流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理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4、 了解丝绸之路在当下新时代的新发展,关照现实问题,感悟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古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表现。确定上述重点的依据——课标要求难点: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认识古代丝绸之路对当代“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义。确定上述难点的依据——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一课标要求,涉及的国家众多,时间跨度长,超出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地图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情景创设法、史论结合法、小组合作法、PAD教学法
板书设计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创造之美— 丝绸之路的开辟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沟通之美— 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和合之美— 文明交流、互鉴的力量 “天下兼相爱则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影像《丝绸之路》师:结合视频,请用简短的词语概括一下你的丝路印象? 谈丝路印象 视频以激趣,同时借助“丝路印象”环节教师点出本节课的设计主题“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一、课前自主学习反馈 【自主学习成果展示、点评】1、表扬课前自主学习较好的个人和小组。2、老师选取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上交的思维导图,学生相互进行点评。【展示课前自主学习反馈单学生提出的问题】 1、学生点评思维导图;2、同伴互助解决学生提出的能够解决的问题。 学生点评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思维导图的构建方法,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2、问题反馈单的设计是“生学为本”的体现,以学生困惑的问题作为课堂的起点;同时借助同伴互助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二、创造之美— 丝绸之路的开辟 师:在广袤的地球上,沙漠、高山、沟壑,曾经一度想试图阻止人类交流的脚步,但即便是天险重重,人类探索和交流的脚步始终未曾停歇,即便是在靠步行的年代!我们的先民们跨越千山万水,创造奇迹,一条古老的商路逐渐形成!让我们走进“创造之美”。【历史解释】 丝绸之路概念 狭义丝绸之路 广义丝绸之路【表格法】 落实四条商路相关知识点【合作探究】 1、丝绸之路的特点? 2、结合材料、地图和所学,分析宋代对外贸易发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播放视频】 张骞返回汉朝 “持汉节而不失”师:张骞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发展史的标志事件,请同学们与我一起欣赏一段视频,视频的场景是当张骞历经十三年的艰难险阻,衣衫褴褛、赤着双脚回到了魂牵梦萦的长安城。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请思考为什么每一个人都眼含泪水?【显示字幕】 中国智慧:“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地图教学】 学生讲解四条商路动态开辟图;分析史料,论从史出;【观看视频】 1、以地图为载体,通过学生上台讲解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广义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的能力。2、 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突破本课教学重点,体现“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3、以张骞“持汉节而不失”的故事培养家国情怀。
三、沟通之美— 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师: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通过这条蜿蜒绵长的商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物质技术文化交流,都有哪些表现呢?师:同学们注意观察,东西方的输出品各具有什么特点?师: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交流的同时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从中我们又可以汲取什么样的中国智慧呢?【显示字幕】 中国智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学生活动】 请你选取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处著名景点,从文化交流的角度为其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表述成文、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创设历史情境“重走丝绸之路”,分别选取大唐西市商业街上的胡饼、敦煌莫高窟的胡旋舞、埃及福斯塔特遗址中出土的青瓷残片为切入点,反映一个共同的主题:丝绸之路带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三、和合之美— 文明交流、互鉴的力量 【合作探究】 今天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换发出新的生机,开启了“一带一路”战略的新篇章,请同学们阅读有关“一带一路”战略的两则史料,对比古丝绸之路,思考千百年来中国的变与不变?师:“一带一路”战略的各参与国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从合作中得到更多实惠,从中我们可以汲取什么样的中国智慧?【显示字幕】中国智慧:“天下兼相爱则治” 【合作探究】 古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比,思考千百年来中国的变与不变? 通过古今对比,培养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堂小结 【播放视频】“金句来习”:习近平主席对古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战略的评价师: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今天的“一带一路”战略,虽是中国提出,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各国。各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平等互惠、合作共赢,这正是“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而这正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追寻的美好愿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小组、个人评价】【布置作业】课后拓展研究①:必做作业:1、同步练习册第9课课后巩固部分题目完成;2、自主学习第10课,完成导学任务单(平板提交);课后拓展研究②:选做作业:观看“丝绸之路周”宣传片,选读《丝绸之路》书籍,以“我眼中的丝路”为题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表述成文、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自评和他评;完成课后作业。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激发其学习的最大潜能;指导学生深入拓展学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生学为本、合作内化、师教为要、点拨升华”教学原则的引领之下,对“课时分割”、“学生共同发展体”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关键,将学生知识的学习前置,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的方式在家中或课外进行学习;课上则成为教师立足学生的学习与需求重建课堂,进行问题解答、交流互动、合作展示、思维提升的场所;课后则成为思维继续延伸、学生吸收内化并进行新课自主学习的环节。在备课、研课、磨课、上课、评课中我收获着我的专业成长。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课前完成两个工作,一是下发思维导学任务单,引领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并进行批改;二是下发反馈单,要求学生把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产生的困惑记录在反馈单中,我将共性问题进行了分类,以学生的收获和问题作为本堂课的起点,设计本堂课的教案。课前在对反馈单中学生提到的共性问题整合的基础之上,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线索,将本课设计成三个篇章——创造之美、沟通之美、和合之美。1、通过丝绸之路周宣传片,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新课的兴趣;2、采用动态地图的形式对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商路进行宏观概括,学生兴趣浓厚;3、课堂中精选视频资源,引起学生共鸣,服务于教学重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4、创设“重走丝绸之路”历史情境,深入浅出地突破教学难点,学生的探究欲望强烈,课堂效果好。5、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本课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主线,通过“创造之美、沟通之美、和合之美”三个环节的设计分别汲取中国智慧“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下兼相爱则治”,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6、最后推荐书目和研究性作业进一步打开学生的眼界,让历史照亮未来。但是本课跨越多个历史时段、涉及多条古代商路,知识点繁杂,教师在设计时应当抓住重难点问题进行突破。“主题引领、任务驱动”的方式对特定主题下知识点繁杂的课时比较适用。另外,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也要注意对单元主题和选必三模块主题的呼应,将教学设计的立意放在更高的层次上。在精心准备这堂课的过程中有收获也有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