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课时)(课件 23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课时)(课件 23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07 09:00:55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浙教版 七年级下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2课时)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学习内容与要求】
本节课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定律之后,学习平面镜的成像,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学生将首次较完整地研究 “像”这个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奠定基础,通过平面镜成像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声音与光的传播。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创设情境
我们平时使用的镜子的表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利用平面镜可以看到镜子里有一个跟你一样的“人”,镜子里的那个“人”就是你的像。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探究实践
探究
平面镜里所成的像的大小、位置跟我们自己的大小、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下面让我们用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来探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探究平面镜成像
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一看玻璃板后面有没有蜡烛的像。 。
1.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再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个位置就是点燃的蜡烛所成像的位置。用笔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中,你观察到的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是否相同? 。
相同
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
白纸
原放置玻璃板处
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加以比较。
2. 实验数据记录: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第 1次
第 2次
第 3次
20cm 20cm
15cm 15cm
10cm 10cm
探究实践
3. 分析与论证: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和蜡烛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第 1次 20cm 20cm
第 2次 15cm 15cm
第 3次 10cm 10cm
②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
①像与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③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是倒立还是正立?
④正立的像。
探究实践
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
进一步探究
探究平面镜成像
拿去玻璃板后没有点燃的蜡烛,在没有点燃的蜡烛位置上竖立一块白板(光屏),从玻璃板后观察白板上是否有蜡烛的像?
平面镜所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现象
白板上没有蜡烛的像。
结论
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
探究实践
请归纳平面镜所成像的特点:
②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①像与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③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④正立的虚像。
(垂直)
(等距)
(等大)
物距
像距
探究实践
思考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什么?
便于寻找确定像的位置
2.平面镜成像,为什么用薄玻璃板而不用厚玻璃板做实验?
因为玻璃板有两面,所以物体会在玻璃板上成两个像,用厚玻璃板会出现两个像,实验误差较大。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有可能找不到像。
探究实践
思考
4.实验在较暗环境中进行的目的是什么?
成像更清晰。
5.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什么?
便于确定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6.该实验可以将白纸换成方格纸,原因是什么
便于比较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8.将点燃的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像的大小不变。
7.该实验可以选茶色玻璃板好还是透明玻璃板好
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反射的光较少,像不太清晰。
探究实践
在平面镜前点燃一支蜡烛,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我们却看到平面镜后好像有点燃的蜡烛,这是为什么?
原来,蜡烛火焰向四处发光,一部分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产生视觉,我们感到这些光好像是从蜡烛的像上发出的,而实际上像并没有发出光。
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像点。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探究实践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具有对称性,因此我们可以用对称法作出平面镜中的像。
如图 2-53,AB 表示平面镜前面的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出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M
N
A
B
A/
B/
①作垂线
②取等距离
③画虚像
探究实践
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上,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任务
S/
①画光源S的像;
②连接像点和A点,画出反射光线;
③连接光源和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
探究实践
请归纳平面镜的作用:
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相互平行且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两块平面镜两次反射。
2.成像
穿衣镜,化妆镜,展示柜台后面的镜子。
3.扩大视野空间
房间里的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与实际物体距离是物距的2倍。
探究实践
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见到凸面镜和凹面镜。
凸面镜与凹面镜反射光线时各有什么特点呢?
凸面镜的发散作用
凹面镜的会聚作用
们利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的反光镜。
利用凹面镜可以聚光,如用凹面镜制成太阳灶。
凸面镜和凹面镜都是利用光的反射。
你能画出由会聚点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吗?
迁移应用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 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 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 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玻璃板
B
迁移应用
2.平面镜成像原理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A
3.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 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
A. 0.5 m B. 1 m C. 2 m D. 3 m
C
4.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  )
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C.物体本身的大小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C
迁移应用
5.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A
迁移应用
6.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是( )
A、7:25
B、6:35
C、5:25
D、4:35
D
迁移应用
板书设计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课时)
光的反射
等大、等距、垂直、正立、虚像
发散光
会聚光
光的反射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成像、扩大视野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