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伟大的悲剧》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主要选取了探险与科幻方面的文章,旨在引导学生触摸探险者的精神世界。选入该单元的课文篇幅较长,单元的重点是学习浏览,要求学生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信息,并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与质疑。茨威格《伟大的悲剧》节选自他的历史特写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一篇名为《夺取南极的斗争》的文章。这篇文章归属传记文学的范畴,茨威格用真实的语言记录了人类历史上一个极具意义的时刻。《伟大的悲剧》篇幅较长但文字并不艰涩,适合做浏览训练,但阅读、欣赏《伟大的悲剧》并不能仅停留在其对历史事实的真实叙述,这篇文章灌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更要把握住重点段落从情感角度去细细咀嚼。茨威格是个以刻画人物心理与性格见长的作家,教学中要以此为抓手,重点赏鉴文中体现出来的人物性格品质。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对探险、科幻的文章比较有兴趣,他们思维活跃,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但他们阅读文本容易停留在浅层次,这一时期的孩子又是懵懂的,他们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中成功与失败的含义,没有清晰的认识。《伟大的悲剧》一文学生能理解这场“悲剧”可悲在斯科特一行五人在征服南极时作为第二名输给了挪威人,但较难理解这种失败是一种历尽千辛万苦后微弱差距的“惜败”;他们能理解斯科特五人为此次行动献出生命代价的可悲,但他们较难理解到这五人的遇难是在与恶劣环境经过抗争后仍然难逃一死的悲。
学生能七年级的学生能找到相关事件感受到“伟大”,但在语言组织上的概括能力还有待提升。他们较容易地理解斯科特五人为国家科学事业献身的伟大精神和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但容易忽视文中体现出来的团结协作精神、诚实守信的品格、坦然面对失败的人格魅力,无私的爱这些人物精神品质上的伟大之处。因此,教学时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得深入理解这场悲剧的“伟大”含义,以及教会学生学会用规范、完整的语言去概括人物精神品质是教学难点,也是重点。
【课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快速默读课文并抓住时间、人物、事件等主要信息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通过浏览全文,理清故事情节,在整体上感知“悲剧”和“伟大”的含义。
3、抓住1—3节中心理描写的语句,感受斯科特一行人为阿蒙森作证,坦然面对成败、讲诚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快速默读课文并抓住时间、人物、事件等主要信息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抓住1—3节中心理描写的语句,感受斯科特一行人为阿蒙森作证,坦然面对成败、讲诚信的高贵品质。
新闻报道导入
我国雪龙号南极考察队顺利返沪的新闻报道和图片。老师解说:
就在一个半月前,2017年4月11日,我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在历经了161天的极地异常气候,克服了复杂的冰情后圆满完成了对中山站、昆仑站等考察任务并刷新了全球到达南极海域最南端的记录。这是人类历史上对南极考察取得的又一项突破性成果。
南极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8℃,为世界最冷的陆地。且气候异常,时常有暴风雪、烈风,即便是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南极考察依然困难重重。
(播放南极的图片,介绍南极的自然环境)
如今人类南极科考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一百多年前那次“夺取南极的斗争”。那是人类第一次踏足南极那片土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一起走上百年前人类首次登上南极的探险之旅。
二、了解作家作品
先请一生介绍作家茨威格,师补充。PPT投影: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他们的影响。成为著名的和平者。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上。作品有《三位大师》、《最初的经历》等。
本文选自茨威格的传记文学《人类的群星闪耀》的《夺取南极洲的斗争》一文,课文标题为编者所加。所以,这篇课文从文体上来说,属于传记文学。(他传)
(关于传记文学的文学常识放在第3课时具体讲解)
三、快速浏览,理清情节
快速浏览: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10分钟内读完全文。默读的过程中圈出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重要信息,完成表格。
PPT出示浏览的要求:
时间:10分钟
边浏览边圈画出相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完成表格
留意每段的句首,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2、理清情节:
(1)通过浏览,你知道斯科特一行人一共有几个?他们去南极干什么?
明确:斯科特一行人一共有5个,他们想成为第一个踏上南极的人
(2)PPt出示:
了解课文大意,填表复述故事。再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从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结果等方面思考)
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1912.1.161912.1.181912.2.171912.3.21912.3.211912.3.291912.10.291912.11.12
(这个环节请2—3位学生概括,比较学生概括的完整性、简洁性、条理性。)
(3)用一句话概括全文:
再长的课文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种能力。下面,请根据上表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1912年,英国的斯科特一行五人来到南极点,却发现已落于挪威人阿蒙森之后,垂头丧气地返回时不幸全部遇难。
初步体会“悲剧”和“伟大”
齐读课题,思考:
(1)为什么说斯科特一行人的南极之行是场“悲剧”?
(2)既然是悲剧,又为何是“伟大的”?
(1)预设:
悲剧体现在斯科特一行人满怀信心来到南极点时却发现自己不是第一批到达者
悲剧体现在在返回途中全部遇难
明确:①被对手抢先,没有成为首批到达南极的人,没有实现目标——迟到的“惜败”之悲
②与恶劣环境抗争两个多月仍不幸全部被冰雪吞噬——抗争后的死亡之悲
(2)在“为何这场悲剧是伟大的”这个问题上不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关于这部分的细读放在第二课时。在本课时中,只要让让学生说出整体上对“伟大”的感知即可。开一组火车回答这个问题。预设:
斯科特一行人为了人类的探险事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冰雪荒原里他们没有放弃始终坚持不懈在走;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放弃了生命;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坚持在写信……
五、感受“惜败”后的坦然与诚信
1、补充介绍斯科特和阿蒙森两支队伍南极之行的背景:
斯科特被英国人称为20世纪初探险时代的伟大英雄。1910年6月1日,他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向南极点发起冲刺。当时,挪威人阿蒙森也率领着另外一支探险队向南极点进发。两支队伍展开了激烈角逐,都想争取“国家荣誉”,第一个在南极点插上自己国家的国旗。结果阿蒙森队于1911年12月14日捷足先登,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6日才抵达,比阿蒙森队晚了一个多月。
斯科特一行人早在1910年6月1日就离开了英国向着南极点进发,历时一年半多才最终抵达南极点,正当他们热情高涨的行走在白色雪原上,自信满满地以为要完成“为人类所做的决定性业绩”时却突然发现第二名到达已成事实。如果此时你是其中一名成员,你会怎么想?
预设:难过 沮丧 失望 不服 愤怒 ……
2、细读课文第2节,划出能体现斯科特等人的心情的语句,说一说,他们一行人是怎么想的?
预设:
①“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这是斯科特发现自己是第二名时的观点,体现的是他当时处境下极度绝望、沮丧的心境。
你认同这句话吗?(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败)
②“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③“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④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
⑤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地方……毛骨悚然的单调。
请全班齐读同学找到的这些句子,感受划线的词语都能表现出斯科特一行人到达南极点时内心极度的失望、悲凉、绝望、沮丧之情
引导学生体会这是一种经过了千辛万苦,历时一年半(1910年6月1日出发,1912年1月18日才抵达)才到达“千万年来人迹罕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南极点”却因迟到了一个月和第一名失之交臂的“惜败”:
斯科特一行的失败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征服南极,而是因为他们成为“第二个到达者”,他们的失败是“第二名”的惜败。他们比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仅仅迟到了一个月,但这一个月相对于南极未被人类踏足之前无数个日日月月来说,只是极短极短的一瞬,所以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的距离,微小到令人扼腕叹息。
3、第二名到达的这个事实已经让斯科特一行人感到深深的绝望和难过,更难过的是他们还发现了一封信,是阿蒙森留给他们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阿蒙森留给第二名到达者的任务?如果换成一个不择手段的人他可能会怎么做?
预设:说明阿蒙森有诚信,他虽然为自己的惜败感到沮丧、失望,但他勇于承认失败并遵守规则,有着绅士风度,这是他高尚人格的体现。
预设:在这部分中有些学生会把斯科特为阿蒙森作证理解为悲剧的体现,这里要引导学生尊重和认同斯科特这种为别人的成功作证的高尚人格,且不仅是为阿蒙森作证,更是为人类探险南极的事业作证,是他坦然面对失败和成功,为人类的探险作证的高尚人格的体现。
六、小结
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是悲剧,不是所有的死亡都是悲剧。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浏览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并学会了用一句话概括长篇课文。也在圈点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中,深入感受了斯科特一行人惜败的沮丧,更体会到了其难得的高尚人格。文章还有很多打动人心的语句,下课后继续在课文中探索吧。
七、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 (传记文学)
茨威格(奥地利)
主要内容:1912 斯科特五人 南极点 遇难
第二名的迟到之悲
恶劣冰雪环境中难逃一死的死亡之悲
八、作业布置
1、细读课文6—14段,哪些情节最让你感动和敬佩?请在文中做批注。
2、完成作业本相应练习。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伟大”的含义,通过朗读斯科特一行人面对失败和死亡时的细节描写来深入理解这场悲剧的伟大之处:在人格上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事业上英勇无畏、坚持不懈、献身事业、执着追求;在友情上五人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亲情上有着温暖的爱。
抓住关键句仔细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处。
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
理解、体会人类的伟大探险精神,培养团结合作、不怕失败、挑战自我的精神
【教学重点】
精读“伟大”的含义,通过朗读斯科特一行人面对失败和死亡时的细节描写来深入理解这场悲剧的伟大之处:在人格上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事业上英勇无畏、坚持不懈、献身事业、执着追求;在友情上五人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亲情上有着温暖的爱。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句仔细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处。
导入
伟大的作家写作时并不只关注于事件本身,而是更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茨威格曾坦言“我在写作上的主要志趣,一直是想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和他们的生活遭遇”。这篇文章亦是如此,作者写斯科特一行人的遭遇绝不仅仅要告诉我们这样这一行人“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他更要告诉我们“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感受了这场悲剧的伟大,今天我们要深入文本,抓住细节,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他们的伟大之处。
二、细读英雄们痛苦中的“伟大”
(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讨论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对重点句子、语段朗读,对关键词语反复品读,以此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PPT出示:
(1)书中五个人物各自的结局如何?
请三位学生按照人物遇难顺序回答。
明确:埃文斯 精神失常而死
奥茨 为了不拖累同伴而独自走向死亡
斯科特
威尔逊 被困于帐篷而死
鲍尔斯
精读细节,品味语言,感受伟大
请同学们抓住文中的具体细节,思考一下问题:
(1)在斯科特五人面对失败和死亡时选择最令你感动、震撼的细节,并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你选取的细节读出来,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2)精读过程中标注出打动你的句子、词语。
先小组内交流,这处情节让你感动和敬佩的原因。再请同学个别回答。
学生回答过程中先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进行语言品析,再概括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预设:
第6段: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明确:引导学生抓住“寸步之遥”和“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两个词语,形成巨大反差,在生命面临着生死考验时,作为科学家的他依然带着32斤重的岩石前行,尽管这岩石会成为他的负担,从中可以读到威尔逊对探险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坚持不懈。
第7段:一天,伙伴们可怕地发觉,他们中间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他站在一边不走了,嘴里念念有词,不停地抱怨着他们所受的种种苦难,有的是真的,有的是他的幻觉……对他怎么办 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 不。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
(1)你觉得同伴们抛弃他了吗?文中找依据——没有,2月17日夜里1点钟,他去世。非常具体的时间点可知,同伴们没有在苦难中放弃他。
明确:连最强壮的埃文斯都忍受不了冰雪中的苦难而发疯了,可见当时环境的恶劣。连最强壮的一个人都精神失常了,更让人感到其他人内心的恐惧。作为同伴没有抛弃那个疯言疯语的埃文斯,而是生死与共,亲如兄弟,让人倍感团队的凝聚力和团结性,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此处补充介绍斯科特日记中有关埃文斯精神失常的内容)
第9段:他向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要了十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然后这个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们将他留在睡袋里,把自己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分开来。但他们坚决拒绝了这个主意,尽管他们都清楚,这样做无疑会减轻大家的负担。
明确:
奥茨发生了什么会拖累同伴?(第8段,冻掉了脚趾的脚板,第9段“踉踉跄跄”)
他为了不拖累队友,两次想要了结自己的生命,对队友深厚的情谊赋予了他面对死亡的勇气;那他的队友们是怎么做的?
而他的队友们更是感人的,尽管奥茨会拖慢整个队伍的前进速度,但是他们没有把他抛弃在冰天雪地里,关键时刻坚决不放弃队友,团结协作的精神是打动人心。
第10段: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
你觉得奥茨说这句话时是什么语气?
我把最后一句话改为“谁也不说一句劝阻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伸出手向他握别”可以吗?
明确:奥茨说话时应该是平静的,故作轻松的,又因是和朋友们做最后的道别了,稍有不舍和严肃。 请一两位同学读一读这种语气,读出奥茨内心的那份情感
不可以改。朋友们不是不愿意劝阻,不是不想要伸手,只是他们知道奥茨的行为体现着英国皇家禁卫军的精神,他的身上有着大无畏的英雄精神,而这一点,恰好也是斯科特一行人每个人所具备,如果此刻这个人不是奥茨,而是剩余几个人中的一个,相信其他人也会这么做的。朋友们最终选择尊重奥茨的决定。
第11段: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为什么说是“骄傲”地等待死神?一般情况下,面对死亡,我们会感到恐惧、害怕,斯科特一行人却是骄傲的,如何理解?
明确:因为他们的死亡仅仅证明大自然的胜利和人类肉身的失败,然而他们为了生存的任何机会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也证明了人类求生的强烈欲望和不肯屈服的顽强意志。
(联系11段中“燃料已经告罄,温度计却在零下40摄氏度”读出他们死亡的必然性。而他们死亡时没有怨天尤人,呼天喊地,而是平静从容,坦然接受生死)
⑥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
补充介绍:
我国南极中山站考察队员曾写下这样的日记:“白天下午四五点钟,温度也在零下8度左右,把手伸出来露天条件下写字,南极的天气像刀扎一样透过皮肤,在骨头上狠狠地划下自己的印记,手除了刺痛麻木完全没有任何感觉,写字时完全依靠手臂的力量牵引着笔动作,这时候,估计手上被人砍一刀,大概也不觉得痛吧!”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甚至有时要直面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斯科特的日记却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真正践行了他日记中所写的“尽力而为,至死方休”。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力量,牵引着斯科特的笔?
——证明他和英国民族的勇气的希望
⑦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1)“我的遗孀”意味着什么?斯科特写日记时他的妻子还是一个有丈夫的女人,但当后人读到他的日记时,他的妻子已经成为了一个没有丈夫的女人。而且斯科特写给妻子的日记是最后一篇,说明在生命的尽头时,他心里最记挂的是亲人、家人。铁铮铮的汉子内心也充满了柔情与爱。
学生的概括能力较弱,他们能找到事件,说出感受,但语言组织能力还较弱,所以上述环节中,我会给出一个示例,让学生仿照示例抓住细节做概括。
示例:他们的伟大在于他们的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他们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即使沮丧万分,他们还是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为胜利者作证,这值得人们永远尊敬。
3、教师小结:
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做传,而是给第二批登上南极点的斯科特等人写传记呢?相对于成功者,伟大的作家往往更青睐于悲剧英雄,因为他们更关注精神和心灵。斯科特一行人心灵和精神的高尚与伟大体现在何处?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作总结。随后教师补充、示范
示范:斯科特一行人的伟大在于他们的精神与心灵。首先,在事业上,他们坚持不懈、献身事业,执着追求理想;在人格上他们诚实守信,具有绅士风度;对待朋友,他们团结协作,亲如兄弟;对待亲人,他们内心有着温暖的爱。
斯科特他们的精神是伟大的、感动人心的,科学事业需要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但我们不能不讲科学地野蛮地从事探险,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珍爱生命,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
四、认识“传记”文学的特点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前两堂课的学习,我们在茨威格的笔下感受到了五个人物身上崇高的精神品质,也感受到了茨威格写作上的魅力,那么他是怎么做到把这篇文章写得如此打动人心的呢?
这篇课文写的人物和事情是真人真事还是虚构的?
斯科特等人在冰雪荒原的南极点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谁也不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事,那么茨威格是凭借什么写下这篇文章的?
明确:凭借斯科特一行人留下来的书信、日记。斯科特一行人留在帐篷里的一切成为了作者写传记的依据。作者创作时参考了大量的原始文字资料,力求真实地再现历史。可见传记的第一个特点是什么?——真人真事(真实性)
请你在《伟大的悲剧》一文中找出一两处例子,说明作者茨威格写作是具有真实性的。
明确:例1:威尔逊博士的雪橇上拖着16公斤重的岩石样品
例2:2月17日夜里1点钟,埃文斯去世了。
例3:斯科特的最后一篇日记将“妻子”划去改为了“遗孀”
但是作者手头的日记和书信都是零星的资料,他要把它写完整、写动人,还必须有自己的理解和合理的想象。
明确:传记文学第二大特点——合理的想象
文中哪些内容是作者自己的理解和合理的想象的体现?请找出一两处。
明确:例1: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
例2: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例3: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
例4: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
写作训练,提升素养
拟写颁奖词,抒发情感
(1)斯科特一行五个人都有着打动人心的地方,请你参考示例,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文中相关内容,为他拟写一段颁奖词。
PPT:示例:斯科特,你以火一样的热情踏上了南极,又以雪一样的冷静走向了死神。你在地球的极点倒下,又在精神的极点站起。是你,向我们生动诠释了“活着,不是为了安逸的享受,而是为了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明确:此环节学生当堂进行书面的片段写作,教师巡视指导,请一组同学当堂朗读、分享他们写的颁奖词并作点评。
2、推荐阅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六、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传记)
茨威格(奥地利)
事业:坚持不懈 执着追求 献身事业
友情:团结协作 生死不离
伟大 亲情:温暖的爱
人格:诚实守信 绅士风度
传记:真实性;合理的想象
七、作业布置
1、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对英雄、对成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你的心目中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写一写你心中的英雄吧!
2、单元评价上相应的练习
3、课后阅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