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08 11:36:30

文档简介

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生物学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C B B C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D C D D A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B D C C B D B
非选择题(4小题,共46分)
安吉19人 德清24人 市属38人 长兴25人
28.(10分,每空1分)
(1)微量 (2)蔗糖 淀粉 葡萄糖
(3)脱氧核苷酸 T(胸腺嘧啶) (4)R基团 三肽 2
(5)生物膜系统
29.(共12分,每空1分)
(1)类囊体膜(或基粒) NADPH(写NADPH和e-也给分) 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控制物质运输 增加
(2)纸层析法 3,4
(3)①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
②低温弱光 ATP和 NADPH 三碳酸的还原 光合酶的活性
30.(共10分,每空1分)
(1)解离 洗去HCl,防止解高过度,有利于染色 醋酸洋红/龙胆紫/碱性
(2)间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3)32 2 经过解离处理,细胞已经死亡
(4)取材时间 11时(11—12时)
31.(共14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①
(2)DNA和蛋白质 核糖体 核孔 是蛋白质、RNA等某些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3)B (2分)
(4)线粒体 使各个结构相对有独立的空间保证高效有序完成相应的生命活动;膜结构提供了酶的附着位点,为生命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2分)
(5)细胞中有些膜结构是可以直接转化的,有些膜结构通过囊泡形式转化(2分)
细胞内各结构共同协调配合,完成生命活动,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分)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生物学
考试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答在本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含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作为原料,大豆用来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无机盐是
A.Ca2+ B.PO43- C.NO3- D.K+
2.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后,用来洗去多余染料的试剂是
A.HCl B.层析液 C.50%的酒精 D.无水乙醇
3.下列不能被进一步水解的糖是
A.纤维素 B.葡萄糖 C.淀粉 D.麦芽糖
4.自由水是指在生物体内或细胞内可以自由流动的水,是良好的溶剂和运输工具,结合水是
指在细胞内与其它物质结合在一起的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得水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
B.细胞溶胶中的水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C.植物细胞中的自由水比例越高,抗逆性越强
D.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改变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
5.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各种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g2+是类胡萝卜素的必要组成成分
B.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结构成分
C.磷脂主要参与动物体内生命活动的调节
D.脱氧核糖核苷酸是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
6.喇叭虫是一种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右图为喇叭虫的结构示意图,将其切成①②③三截后,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①、②或③
7.正常细胞表面有一种粘连蛋白,使得细胞彼此粘连,不能自由移动,而癌细胞缺少这种粘连蛋白,导致癌细胞
A.无限增殖 B.接触抑制 C.容易转移 D.出现巨核现象
8.蛋白质沸水浴加热处理后会发生下图所示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加热过程中肽键未断裂,肽链伸展
B.变性蛋白质的功能未发生变化
C.变性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显紫色
D.温度降低后,变性蛋白质很难再转变为天然蛋白质
9.心肌细胞具有自动节律收缩的特性,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一闪一闪”地跳动。下列与心肌细胞形态维持及节律性收缩运动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A.中心体 B.细胞骨架 C.纺锤体 D.溶酶体
10.细胞学说的提出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原因是它揭示了
A.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生物界细胞的多样性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11.下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与细胞间识别有关
B.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由一层②构成
C.③对磷脂分子的活动起到双重调节作用
D.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④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
下图为某植物细胞细胞膜上的物质运输情况:利用①把细胞内的H+运出,导致细胞外H+浓度较高;②能够依靠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回答第12-13题:
12.据图分析,H+通过①运出细胞的方式属于
A.易化扩散 B.主动转运 C.扩散 D.渗透作用
13.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都是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
B.图中穿膜运输方式都会出现饱和现象
C.主动转运消耗的能量均由ATP水解提供
D.外界环境中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植物细胞对蔗糖的吸收
14.下列现象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A.高尔基体有较多囊状结构,有利于物质的运输
B.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有利于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染色质螺旋形成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D.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1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蓝藻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合成ATP
C.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需要储存大量的ATP
16.右图为人体神经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可能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B.过程②发生磷酸键的断裂
C.能量A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
D.能量B可以用于该细胞的分裂
17.黑藻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可选用黑藻成熟叶片作为实验材料
B.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黑藻细胞,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
C.分离黑藻叶片的光合色素时,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D.黑藻叶片可直接制作成临时装片,用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18.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实验中细胞始终处于活性状态,显微镜下观察到某时期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状态细胞B区域颜色将逐渐变深
B.与实验前相比,该状态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C.实验过程中,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D.质壁分离复原后,细胞液浓度与初始浓度不相等
彩色马铃薯有紫色、红色、蓝色,它的花青素(一种水溶性色素,与马铃薯颜色有关)含量要高于普通马铃薯。研究发现,花青素的合成需要一种关键酶——查尔酮合成酶。回答第19-20题:
19.下列关于花青素和查尔酮合成酶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花青素主要分布在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液泡中
B.查尔酮合成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
C.查尔酮合成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
D.花青素合成的速率与花青素前体物质的浓度有关
20.右图为查尔酮合成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①表示没有酶催化,②表示有酶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1代表没有酶催化时的活化能
B.E2代表查尔酮合成酶催化时所降低的活化能
C.图中曲线①②表明查尔酮合成酶具有高效性
D.查尔酮合成酶在催化过程中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
21.生活中制作馒头时需将揉好的面团静置发酵,下列关于面团发酵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面团慢慢发大的原因是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CO2
B.面团发酵若出现酸味是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乳酸的结果
C.发酵温度选在28℃到35℃左右,是因为温度会影响相关酶的活性
D.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验CO2,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再变黄色
22.酵母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①~③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只有细胞溶胶
B.图中①②过程都有ATP生成
C.③过程中CO2的氧全部来自葡萄糖
D.发酵液中的酵母菌在低氧环境下能进行①②③过程
23.右图为叶绿体局部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结构①
B.在结构①中光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
C.在结构②中CO2转化为三碳酸
D.在结构②中三碳糖转化为蔗糖
24.右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时期染色体凝聚缩短到最小程度
B.③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②
C.结构④的数量倍增发生在分裂前期
D.结构⑤是一种暂时性结构,会快速解体和重排
25.干细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不对称分裂,即干细胞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细胞中,一个仍然是干细胞,另一个则经过多次分裂分化形成各种体细胞,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干细胞相比,组织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B.组织细胞发展成凋亡细胞的过程受到基因的调控
C.与组织细胞相比,衰老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未发生改变
D.干细胞发育成组织细胞进而形成器官的过程体现了其具有全能性
26.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寄生在人体消化道的原核生物,能引起胃黏膜慢性发炎,其产生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下列有关幽门螺旋杆菌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与植物细胞相同 B.控制脲酶合成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生成有活性脲酶需经高尔基体加工 D.脲酶在pH小于7的条件下能发挥作用
27.下图为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U形管X侧与Y侧的液面相平,然后每隔半小时,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所用种子应先进行消毒处理
B.实验目的是测定种子萌发时需氧呼吸及厌氧呼吸的速率
C.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高度不再变化说明种子细胞需氧呼吸完全停止
D.用等量浸泡过的死种子代替活种子进行对照实验,以排除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
28.(10分)根据概念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乙为Fe,丙为Zn, 丁为I,则甲可以表示 ▲ (微量、大量)元素。
(2)若乙为果糖,丙为葡萄糖,则它们缩合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物质是 ▲ ;若甲是多糖,丁是植物体内的重要储能物质,则丁是 ▲ ,其水解终产物是 ▲ 。
(3)若甲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则甲的名称是 ▲ ,其中丙为含氮碱基,与RNA相比,DNA中特有的丙是 ▲ 。
(4)若乙、丙、丁分别表示甘氨酸、络氨酸和缬氨酸,则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 ▲ 不同,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甲,甲的名称为 ▲ 肽,此过程脱去 ▲ 个水。
(5)若乙表示细胞器膜,丙表示细胞膜,丁表示核膜,则由乙、丙、丁等结构共同构成的甲称为 ▲ 。
29.(12分)下图为辣椒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部分反应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生物膜是 ▲ 膜,光反应的产物除图中所示的O2和ATP外,还有 ▲ ;图中体现膜蛋白的功能有 ▲ 和 ▲ , 若突然停止CO2的供给,则短时间内ATP的含量将 ▲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深秋叶片由绿变黄,采用 ▲ 法对叶片中提取的色素进行分离,滤纸条自上而下的第 ▲ 条色素带会出现颜色较浅或几乎没有。
(3)为研究低温及低温弱光对辣椒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分别在正常条件(对照)、低温和低温弱光条件下培养辣椒。每隔3天,测定各处理组辣椒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
①表中辣椒的净光合速率常用 ▲ CO2的吸收量(或O2的释放量)表示。
②据表可知,在 ▲ (填“低温”或“低温弱光”)处理下,净光合速率下降得更明显,原因可能是: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 较少,从而影响碳反应阶段中 ▲ 的过程;同时低温影响 ▲ ,进而使糖类等有机物的合成速率下降。
30.(10分)为了确定大蒜根尖取材的最佳时间,科研人员以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总数×100%)为指标,探究大蒜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日周期性。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多个已培养好的同一品种大蒜(根长约为5cm左右)为实验材料。
第二步:在某一天8~18点的时间段内每隔2小时,取3根大蒜根尖分别制成临时装片。
第三步:观察、计数并记录结果。
图1为高倍镜下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时的一个视野,图2为根据实验结果制成的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装片的流程为: ▲ →漂洗→染色→制片,其中漂洗的目的是 ▲ ,可以使用 ▲ 染料使染色体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2)图1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 ▲ 期,该时期主要的物质变化是 ▲ 。
(3)已知大蒜体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则图1中细胞a的染色体数目是 ▲ 条。图1中细胞b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为 ▲ 个,该细胞不能进入下一分裂时期的原因是 ▲ 。
(4)据图2分析得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该实验条件下,实验所用大蒜根尖取材的最佳时间为 ▲ 左右。
31.(14分)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原核细胞与该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图中由 ▲ (填数字)包被的细胞结构。
(2)结构②的主要成分是 ▲ 。结构③在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中较大,合成不活跃的细胞中很小,推测它与 ▲ (填细胞器名称)的形成有关。图中结构④是 ▲ ,其作用是 ▲ 。
(3)研究发现黄曲霉素能引起细胞中⑦从⑤上脱落下来,进而可能会导致下列 ▲ (用字母表示)物质的合成和加工受损严重。
A.呼吸酶 B.唾液淀粉酶 C.血红蛋白 D.性激素
(4)除了图中的结构,完成图示生命活动还需的具膜细胞器是 ▲ ,请说明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膜结构有什么作用? ▲
(5)结合该图,请说明细胞内的膜结构是如何将细胞内各部分结构联系在一起的? ▲ .
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来看,该图所示的生命活动过程说明了什么? ▲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