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练习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练习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7 10:5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基础知识练习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瀑布(pù) 菜畦(qí) 铁轨(guǐ)
B.痱子(fèi) 喧闹(xuān) 瞟着(piào)
C.焖饭(mēn) 腥味(xīng) 草坪(píng)
D.谚语(yàn) 玛瑙(nǎo) 苞蕾(bào)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家景 祭器 退缩 郑重 B.昏沉 朝汛 盼望 供品
C.烟雾 讲究 予告 澄碧 D.孚动 项圈 凌乱 刺猬
3.对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判断有误的是哪一项( )
A.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表示递增次数的省略)
B.“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表示语意的跳跃)
C.“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D.他对山那边喊:“你好!”那边传来回音:“你好,你好……”(表示引文的省略)
4.下面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先了解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再串联起来。
B.针对不同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也会有不同。
C.有些文章的关键句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很有帮助。
D.文章的题目对概括主要内容没有帮助。
5.下列对“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这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是万物的一种,每到夏天只要遵循自然规律,就会快速地生长。
B.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人也一样,到了夏天就会快速地长高长大。
C.人也应该趁着天气热的时候,多吃饭多运动,尽可能让自己长得更高更壮。
D.人应该赶在青春年少的时候,珍惜时间,把握机会,刻苦锻炼,勤奋学习,不仅要长身体,还要长知识,长本领。
6.下列是笑笑同学为“都是淘气惹的祸”这个题目选的材料,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的材料是(   )
① 将同桌的作业本藏起来,让他交不了作业。②偷偷藏在门后面吓爸爸一跳。
③主动扶张奶奶过马路。④偷偷把爸爸酒瓶里的酒换成了自来水。⑤帮学校园艺师王师傅浇花。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
7.下列汉字笔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哉”字的最后一笔是“丿”
B.“蝉”字的第五笔是“”
C.“斑”字的第八笔是 “丶”
D.“幽”字的第一笔是“丨”
8.下列词语中与戏曲无关的一项是( )
A.花架子 B.推铁环 C.唱白脸 D.跑龙套
9.以下带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家新开的餐厅看上去古色古香,颇有韵味
B.她的歌声略显刺耳,余音绕梁,挥之不去
C.春水涨了,仿佛在山间轻歌曼舞、浅吟低唱
D.毛泽东的书法苍劲有力,似有笔走龙蛇之势
10.小芳在“文学讲坛”中,分享了《童年》的阅读经历,下面发言中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通过关注阿廖沙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感受他不屈不挠的意志和精神
B.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童年》时,可以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主要人物的形象
C.书中人物众多,很难分清,我通过梳理其他人和阿廖沙之间的关系,就会清晰很多
D.通过对“染桌布”和“顶针”等关键事件有目的地阅读,我能更好地体会主人公的成长
11.有人说:“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如果用一句名言.来表达这个意思,你觉得最恰当的是( )
A.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B.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C.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D.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浪淘风簸自天涯。(颠簸)
B.两山排闼送青来。(小门)
C.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心志,情志)
D.今乃掉尾而斗。(掉落)
1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居高临下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念念有辞
B.粉身碎骨 惊天动地 心惊肉跳 暴露无疑
C.威风凛凛 呆头呆脑 别出新裁 技高一筹
D.大步流星 心满意足 忘乎所以 自作自受
14.下列内容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移舟泊烟渚”中的“诸”指的是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B.《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C.“所宝以百数”中,“所宝”的意思是所有的宝贝。
D.《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二、填空题
15.读拼音,写字词。
阻lán( )sōu( )救 jiē( )级 róu cuo( )
偏pì( ) tài( )山 zhàn( )放 qiū yǐn( )
16.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司( )见( ) 不可( )( ) ( )( )其所
心( )气( ) 重见( )( ) ( )( )四海
17.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__,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2)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于谦《石灰吟》)
(3)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杜牧《江南春》)
(4)一儿曰:“______________,而日中时近也。”(《两小儿辩日》)
(5)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6)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韩翃《寒食》)
(7)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伯牙鼓琴》)
三、信息匹配
18.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来。
比较(jiǎo jiào) 蒙古(měng méng) 嗜好(shì sì)
间隔(jiàn jiān) 证券(juàn quàn) 即使(jí jì)
19.选字填空,组成词语。
[滥 烂]( )用 破( ) [恍 幌]( )子 ( )惚
[度 渡]横( ) 程( ) [燥 躁]急( ) 枯( )
[毅 屹]( )力 ( )立 [顷 倾]( )倒 ( )刻
20.选词填空。
陆续 连续 持续 继续
(1)这些( )而来的打击,使他丧失了原有的雄心壮志。
(2)( )不断的大雾天气给乌鲁木齐带来诸多不便。
(3)尽管实验几次都失败了,他们仍毫不气馁地( )进行研究。
(4)5·12地震中,武警官兵( )赶到现场,为灾区群众带去了希望。
2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如果……就…… 之所以……是因为…… 只要……就…… 即使……也……
(1)老师说:“习作要有真情实感,内容空洞的文章,( )语言再华丽,( )没有价值。”
(2)老师教导我们:“( )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 )必须先尊重别人。”
(3)( )看到作文本上的红双圈,我( )会想起老师为我批改作文时的情景。
22.积累优秀的古诗文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请根据语境提示选择正确的古诗文,把其序号写在相对应的方格里。
①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②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③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④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⑧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诗仙李白的A,让我们感受到强烈的思乡伤别之情;B借马以抒情,表达了诗人意图立功疆场的强烈感情;而C流露出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D表明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E表达出兄弟苦苦相逼的内心悲愤;F发出“打破清规戒律,选拔有用人才”的呼唤; G提醒我们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而老师对我们耐心细致的教育,会让人想到H。
A B C D E F G H
23.查字典填空。
如果你不认识“鼎”字,可以用( )法查字典,应该先查( )部,再查( )画。“鼎”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②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③大;④正当;⑤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请你给下面词语中的“鼎”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一言九鼎( ) 鼎足之势( ) 鼎盛时期( ) 鼎力相助( )
24.结合句子,给下面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A.风光景物。 B.境况;状况;情景。 C.表示大约的时间或数量。
(1)他家的光景还不错。( )
(2)这间屋子里有十几个小孩子,大都只有五六岁光景。( )
(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4)我们俩初次见面的光景,我还记得很清楚。( )
25.根据情境,给习俗选择对应的寓意。
A.福寿绵长 B.福运到来 C.步步高 D.生活甜美
(1)在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 )。
(2)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喝用芡实、莲子等煮糖水而成的“五果汤”,寓意( )。
(3)爷爷过七十大寿,一家人做好了长寿面为爷爷祝寿,祝福爷爷( )。
(4)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和登高相联系的习俗是吃重阳糕,取( )的吉祥之意。
26.分析下列句中破折号的作用。(只填序号)
A.解释说明 B.提示下文 C.声音的延长 D.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1)体育课上,李老师喊:“立——正!”( )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
(3)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 )
(4)我最喜欢今天的天气——晴转多云。( )
参考答案:
1.A
【详解】此题考查字音。
B.瞟着(piào)——piǎo,意思是:斜着眼睛看着。
C.焖饭(mēn)——mèn,意思是:又称洋槐花焖饭或菜焖饭,这里主要讲的是陕西关中地区石川河流域及渭河流域的洋槐花焖饭
D.苞蕾(bào)——bāo,意思是:含苞未放的花朵。
故选A。
2.A
【详解】考查汉字字形。
B.朝汛——潮汛,每年固定出现的涨潮期。
C.予告——预告,预告是对未发生的事物进行一个预先的判断。它可以是对未来确定发生事物的告知,也可以是对未来不确定发生事物的判断。
D.孚动 ——浮动,飘浮移动。
3.D
【详解】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使用。
A.正确。“十下,十一下”是钟声次数,后面省略的是次数的递增。
B.正确。“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和“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语意上没有顺承,因此省略号表示语意的跳跃
C.正确。这是桑娜说的话,省略号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D.错误。“你好,你好……”中省略号是用来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
4.D
【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策略与方法。
A.正确。先了解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再把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B.正确。针对不同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也会有不同。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最常见的有五种,包括段意综合法、问题串联法、文题扩展法、概括要素法、分析比较法等。
C.正确。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D.不正确。通过文章的题目,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只要仔细解剖题目,把题目扩展开来,就容易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5.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本题出自《在夏天里的成长》。短文中“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和万物一样,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要抓住时机,积极的发展自己,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强自己的精神力量,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故选D。
6.C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
题目材料是围绕“都是淘气惹的祸”,淘气指(形)顽皮。根据题目可知,“将同桌的作业本藏起来,让他交不了作业。偷偷藏在门后面吓爸爸一跳。偷偷把爸爸酒瓶里的酒换成了自来水。”是以淘气为中心进行描写的。“主动扶张奶奶过马路、帮学校园艺师王师傅浇花”不是形容淘气的,是助人为乐的特点。
故选C。
7.A
【详解】本题考查书写笔画。
A.“哉”字的笔顺:。“哉”字的最后一笔是“丶”
B.“蝉”字的笔顺: 。“蝉”字的第五笔是“”。
C.“斑”字的笔顺: 。“斑”字的第八笔是 “丶”。
D.“幽”字的笔顺: 。“幽”字的第一笔是“丨”。
选项A的汉字笔顺表述不正确。故选A。
8.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归类。
A.花架子:①指花哨而不实用的武术动作。(古戏舞台上演武将的角色中专门有一个行当叫“架子花”,是“花脸”的一种,观众所欣赏的重点之一就是他的功架(也称“架式”),即花哨而不实用的武术动作。)②比喻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行为或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B.推铁环:旧时传统儿童游戏,玩家手捏顶头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
C.唱白脸:比喻在矛盾和争斗中充当强硬、蛮横的角色。白脸:中国传统戏曲中奸臣的脸谱,象征奸诈,泛指反面人物。
D.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选项B的词语中与戏曲无关。故选B。
9.B
【详解】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及运用。
A.正确。古色古香:形容字画、器物等带 有古代的色彩、情调。此处形容餐厅恰当。
B.有误,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形容刺耳的歌声不恰当。
C.正确。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音乐,柔和优美的舞蹈。形容春水的美妙,恰当。
D.正确。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此处使用恰当。
10.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外书的积累。
A.正确。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精神。
B.有误。《童年》的作者是高尔基。
C.正确。通过思维导图或梳理人物关系,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章。
D.正确。关键事件有目的地阅读,能更好地体会主人公的成长。
11.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谚语俗语的识记和积累。
结合题干的要求“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可以得出相对应的语句是B项,“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这句话出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祖宗传下来的国土,应当用生命来捍卫,一尺一寸也不能让敌人占领。这句话表达了誓死保卫领土的坚定决心。
A.“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出自鲁迅作品《故乡》。意思是说,只有空想希望而不为其奋斗、追求、希望是不会实现的;有了希望,并且始终如一的追求、奋斗、实践,那么希望才有可能实现。
C.“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之中最宝贵的,只有民魂变得好起来了,整个中国人民的一系列都会变得更好,只有人民好了,祖国才算全面的发展起来。(也就是“新进步”)。
D.“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出自近现代鲁迅的《答客诮》,意思是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12.D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解释。
A.“浪淘风簸自天涯”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意思为: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簸:颠簸,上下簸动。
B.“两山排闼送青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意思为: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闼:小门。
C.“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出自文言文《伯牙鼓琴》,意思为: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泰山。志:心志,情志。
D.“今乃掉尾而斗”出自文言文《书戴嵩画牛》,意思为:现在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掉:摇。
故选D。
13.D
【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辨析。
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书写,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A.念念有辞——念念有词。
B.暴露无疑——暴露无遗。
C.别出新裁——别出心裁。
D.无误。
故选:D。
14.C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及文学常识。
A.正确。“移舟泊烟渚”意思是:把小船停靠在烟水迷蒙的沙洲边。诗句出自唐·孟浩然《宿建德江》。渚是指“水中的小块陆地”。
B.正确。《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吕氏春秋》一书中有关于伯牙绝弦的民间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C.错误。“所宝以百数”的意思是:所珍藏的宝贝有数百件。所宝:所珍藏的宝贝。
D.正确。《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所创作的一部的短篇小说,于1905年出版。《穷人》集中描写了在一个浪涌风吼的夜晚,渔夫妻子桑娜在等候亲人归来时,出于善良和同情收留了邻居的两个孤儿,待渔夫归来,正和她的想法一致,作品精细地剖析了渔夫妻子桑娜的心理矛盾发展过程,表现出渔人夫妇宁可自己吃苦,克服困难,也要帮助邻居的高尚品质。
15. 拦 搜 阶 揉搓 僻 泰 绽 蚯蚓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搜、揉、搓、僻、蚓”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6. 空 惯 思 议 死 得 平 和 天 日 五 湖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
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
不可思议: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来形容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重见天日:比喻摆脱了黑暗的环境,又见到了光明。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或世界各地。
17. 大漠沙如雪 烈火焚烧若等闲 多少楼台烟雨中 我以日初出远 儿童相见不相识 轻烟散入五侯家 巍巍乎若太山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名句的默写。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李贺《马诗》。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谦《石灰吟》。
(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4)“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出自《两小儿辩日》意思: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贺知章《回乡偶书》。
(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韩翃《寒食》。
(7)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出自《伯牙鼓琴》意思: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18.jiào měng shì
jiàn quàn jí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注意认真拼读,读准字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比较”的“较”读音为“jiào”,意思是指对比几种同类事物的高下。
“蒙古”指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读“měng”。
“嗜好”的“嗜”读“shì”,指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
“间隔”的“间”读“jiàn”,意思是隔开;隔绝。
“证券”的“券”读“quàn”,意思是能够证明借贷资本,权利人用于取得出资利益的权利凭证。
“即使”的“即”读“jí”,表示假设的让步(以进一步证实或加强主句的意思)。
19. 滥 烂 幌 恍 渡 度 躁 燥 毅 屹 倾 顷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 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 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 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 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 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 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 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如:“滥”指不加选择,不加节制。“烂”指腐烂;破碎。故应为:滥用;破烂。
“恍”指仿佛。“幌”指一种表明商店所售物品或服务项目的标志。故应为:幌子;恍惚。
20. 连续 持续 继续 陆续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学生首先要知道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析。
连续:一次性完成的。和句子中“而来的打击”搭配。
持续:延续不间断。和句子中“不断的大雾天气”搭配。
继续:完成一件事,中途停下来,之后又从这里开始。和句子中“实验几次都失败后,他进行研究”搭配。
陆续:一个一个地。和句子中“武警官兵赶到现场”搭配。
21. 即使 也 如果 就 只要 就
【详解】考查关联词。
(1)“语言再华丽”和“没有价值”语意上构成转折关系,用关联词“即使……也……”
(2)“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是假设,“必须先尊重别人”是结果的一种或多种条件之一,用关联词“如果……就……”
(3)“看到作文本上的红双圈”是条件,“会想起老师为我批改作文时的情景”是结果,用关联词“只要……就……”
22.⑤③ ⑥ ④ ① ② ⑧ ⑦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名句的理解。
①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自曹植《七步诗》意思: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②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意思: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③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李贺《马诗》意思: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④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谦《石灰吟》意思: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⑤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出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意思: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春夜喜雨》意思: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⑧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汉乐府《长歌行》意思: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23. 部首查字 目 7##七 ② ①
④ 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鼎”的部首是“目”,“鼎”字共有12画,笔画顺序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后奉为传国之宝。形容言辞极有分量,作用大。鼎: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分立相互抗衡的局势。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鼎盛时期:指在某一时期的国家,无论经济、社会、艺术等等都非常的繁荣昌盛,就叫做鼎盛时期,表达一种极致的盛世之况。鼎:正当。
鼎力相助:指大力支持帮助,用于请别人帮自己。鼎:大。
24. B C A 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解释,根据词语的语境以及整句话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1)本句话中“光景还不错”的意思是生活的情况还不错,所以“光景”的意思是境况;状况;情境。
(2)本句话中“五六岁的光景”的意思是大约五六岁的样子,所以“光景”的意思是表示大约的时间或数量。
(3)本句话中“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意思是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所以“光景”的意思是风光景物。
(4)本句话中“初次见面的光景”的意思是初次见面的情景。所以“光景”的意思是境况;状况;情景。。
25. B D A C
【详解】本题考查了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是指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本题重点考查了对中国的传统习俗寓意的理解,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
(1)在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运到来。
(2)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喝用芡实、莲子等煮糖水而成的“五果汤”,寓意生活甜美。
(3)爷爷过七十大寿,一家人做好了长寿面为爷爷祝寿,祝福爷爷福寿绵长。
(4)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和登高相联系的习俗是吃重阳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26. C B D A
【详解】本题考查了标点符号的作用。
做此类题目首先要熟练掌握各种标点的基本用法,其次根据句子含义确定在不同的句子中的作用。
这里考查的是破折号的作用。
(1)体育课上老师喊的“立正”是一个完整口令,中间用破折号作用是指声音的延长。
(2)开头的于是连词,表示后一事接着前一事,所以破折号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是提示下文。
(3)前面问句,破折号后面有了回答。说明这是一句完整的话,所以这里破折号的作用是话语的间隔。
(4)后面“晴转多云”对前面半句“我最喜欢今天的天气”做出解释,说明为什么我最喜欢今天的天气,所以这里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