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练习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练习卷(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7 10:5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基础知识练习卷(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甘蔗(zhē) 菜畦(qí) 嘟嘟囔囔(nānɡ)
B.铁轨(guǐ) 蒜薹(tái) 窸窸窣窣(sū)
C.玛瑙(nǎo) 腥味(xīng) 焖上米饭(mēn)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弟弟吃完了最后一块肉,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桌子。
B.张晓晓别出心裁,在帽子上绣了一朵漂亮的玫瑰花。
C.于立飞踩在自己乱扔的西瓜皮上,摔了一跤,真是自作自受。
D.面对老师的批评,我义正词严地回答道:“我……我知道错了。”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爸爸的计划之下,我能有自己的计划吗?”这是一个疑问句。
B.“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这是一个反问句。
C.“可是……不是还要炖肉吗?炖肉得放好多好多酱油呢。”这是一个设问句。
D.今天的天空可真蓝啊,蓝得好像一块宝石;今天的天空可真静啊,静得听不见一只鸟飞过。(排比)
4.选择词语填入下面的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夏夜,月光______。知了聒噪,更显出一片_____。床角洒满了月光,我就这样____入梦。梦里,月下的花儿静静_____。
A.皎洁 安宁 香甜 开放 B.洁净 安宁 恬淡 开放
C.皎洁 寂静 香甜 绽放 D.洁净 寂静 恬淡 绽放
5.为了使语句连贯,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 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
B.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
C.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
D.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
6.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夸张)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对偶)
C.一场雨落了,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比喻)
D.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地敲打着玻璃,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比喻)
7.下列各项中,两句话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摸摸后背,汗水已经把衬衫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B.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怎么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C.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不得不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D.我试探地问:“爸爸,这计划中是不是加一条游泳啊什么的。”
我试探地说:“爸爸,这计划中不该加一条游泳啊什么的。”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B.“不能再买衣服了。”妈妈坚定地对我说:“难道你的衣服还不够多吗?”
C.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
D.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
9.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时尚的奶奶”这个题目选择的材料,你觉得下列材料中能表达这个中心意思的是( )
①一大清早去菜场买菜。 ②把旅游时拍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 ③天天到广场上跳舞。 ④跟着电视节目学做新菜。 ⑤拿着智能手机唱歌。 ⑥每天坚持打扫卫生,家里一尘不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
10.下面句子中描写方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爸爸仿佛不认识我似的瞪了我好一会儿。(心理描写)
B.我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语言描写)
C.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动作描写)
D.他轻快地说:“今天可真是一个好天气。”(神态描写)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的意思是写文章应以写作技巧为宗旨,而不以立意为根本。
B.在围绕一个意思进行表达时,要将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具体些,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C.《夏天里的成长》一文是围绕着“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来写的。
D.《盼》一文紧扣“盼”字,具体写了“我”放学路上惊喜地发现下雨了,兴冲冲地跑回家,想借买酱油的机会穿上新雨衣,却未能如愿……这些具体生动的描写,让读者对“盼”的心情感同身受。
12.读下面这段话,填入语段中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学是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文学是____,你尽可翕(xī)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文学是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A.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B.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C.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13.下面词语中的“置”与“难以置信”中的“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置之不理 B.置之度外 C.不容置疑 D.置身事外
14.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是( )
A.瀑布 斗蓬 缝隙 农作物
B.情况 衣拒 讲坐 活生生
C.草坪 遮盖 逗引 软棉棉
D.酱油 瓦蓝 预报 凉冰冰
15.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曲黄河(弯) B.山郭(山城,山村)
C.排闼(小门) D.滥用(流水漫溢)
16.下列对于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文章的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B.关键句对了解主要内容很有帮助
C.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文章方法相同
D.理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7.欣赏右侧两幅书法作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幅书法作品的作者分别是颜真卿、欧阳询。
B.这两幅书法作品的作者是柳公权。
C.第一幅作品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不明,结构精秒,整体上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D.第二幅作品笔力刚劲,点画的转换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结构严谨。
18.下列题目中拟题方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伯牙鼓琴》《薛谭学讴》《板桥画竹》
B.《故宫博物院》《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
C.《少年闰土》《青春中国》《人到中年》
D.《三黑和土地》《张骞与丝绸之路》《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记性不好,经常把同学们的名字囫囵吞枣地乱喊一通。
B.经过老师的指点,我才恍然大悟,这道题原来是我做错了。
C.母亲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
D.这件案子涉及面很广,关系错综复杂,必须深入调查研究。
20.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立刻抖开雨衣往身上穿。 近义词:(马上)
B.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近义词:(快速)
C.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 近义词:(期望)
D.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反义词:(软塌塌)
二、填空题
21.根据语句看拼音写词语。
(1)奶奶家门前有块用zhà lan( )围起来的菜园子,为了防止鸟雀的tōu xí( ),还有一个稻草人每天不知pí fá( )地挥舞着它那长长的手臂。
(2)我担心奶奶一个人住会jì mò( ),只要一有空,我就会去陪奶奶liáo tiān( )
(3)那艘行驶在海中的轮船因遭遇龙卷风雨qīng fù( )了。
(4)这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让yàn huì( )充满了欢笑。
(5)许多枯死的树桩孤立地在这块野草地中,在暴雨来前显得很qī liáng( )。
22.给下列字组词。
拘( ) 颓( ) 幽( ) 汇( )
浑( ) 斑( ) 凌( ) 茅( )
2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季节 ( )的声音 ( )的泥土
( )的瀑布 ( )的希望 ( )的谚语
24.词语填空与运用。
居高( )下 斩钉( )铁 叱( )风云 横七( )八
前( )尽弃 排山( )海 千( )一发 全神( )注
读下面这些句子,你会想到上面哪个词语呢?请选择填空。
①跑到马路中间的孩子眼看就要被疾驰的汽车撞上了,危急时刻,一位眼疾手快的交警救下了他。( )
②废旧的厂房里,钢管有的横躺在地上,有的斜立在墙角。( )
25.把下列诗词补充完整。
(1)野旷天低树,_______。(2)______,望湖楼下水如天。
(3)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4)绿树村边合,_____。
(5)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6)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
(7)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8)捐躯赴国难,______。
三、信息匹配
26.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逶迤(tuō yí) 瘦削(xuē xiāo) 笨拙(zhuō zhuó)
撒下(sǎ sā) 勾勒(lè lēi) 没腿深的水里(méi mò)
27.用“____”画出书写不正确的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稍微 幽雅 旗织( ) 抽屉 干藻 糟糕( )
苔藓 衣柜 天崖( ) 淘醉 拜访 郑重( )
28.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可是…… 一面……一面…… 只要……就……
(1)五位壮士( )向顶峰攀登,( )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2)( )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大家看了有趣,很快( )能风靡全班,以至全校。
(3)孩子( )不算多——只有两个,( )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
29.《穷人》一课中,省略号各起什么作用?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B.表示递增次数的省略
C.表示话题的转变 D.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1)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_________
(2)我嘛……缝缝补补……_________
(3)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_________
(4)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_________
30.选词填空。
愿望 盼望 希望 指望 期望
(1)人类不能( )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2)王爷爷( )早日与亲人团聚。
(3)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 )终于要实现了。
(4)我们一定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 ),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5)爸爸( )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1.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填在( )里。
勉强:①能力不够,还尽力做;②不是心甘情愿的;③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④牵强,理由不充分;⑤将就,凑合。
(1)这点草料勉强够牲口吃一天。( )
(2)他不去算了,不要勉强他。( )
(3)碍着面子,他勉强答应下来了。( )
(4)这项工作我还能勉强坚持下来。( )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甘蔗(zhē)——zhe。
B.完全正确。
C.焖上米饭(mēn)——mèn。
综上所述,答案选B。
2.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恰当。心满意足:心里非常满足。
B.恰当。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C.恰当。自作自受:自己做下的坏事,自己承受恶果。形容咎由自取。
D.不恰当。义正词严:理由正确、语言严正有力。本句指的是面对老师的批评,语气应该是断断续续,用义正词严不恰当。
3.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A.有误。本句不是疑问句,在这里表达反问语气,表示爸爸的计划不容置疑。改为陈述句为:在爸爸的计划之下,我不能有自己的计划。
B.正确。
C.有误。本句不是设问句,设问句要求自问自答,句中“炖肉得放好多好多酱油呢”并不是前一问句的回答。
D.有误,本句不是排比句,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排比。此句“可……啊”、“……得……”只有两个。
4.C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皎洁:明亮洁白,多形容月光。
洁净:清洁;干净。
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或心情安定。
寂静:没有声音;安静。
香甜:气味好闻,像糖或蜜的滋味,使人感到舒服的。
恬淡:指人的性格恬静,恬静淡泊。
开放:可指花朵盛开,但多指思想开放。
绽放:指花朵盛开。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词语。第一处要形容月光,指它明亮洁白、清白。用皎洁合适;形容的是环境的静。用寂静合适;用来形容梦,用香甜合适;绽放和开放都有(花朵)开放的意思。但这是“月下、静静”的语境,用绽放更恰当。故选C。
5.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辨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语境,可以根据下一句的句式特点是主体+自然会+日益如何。相同的格式是A句,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和下一句的格式是一样的。故选A。
6.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A.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这个句子强调了声音大的特点,所以是夸张句。
B.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七律·长征》。“金沙水”和“大渡桥”都是名词,“拍”和“横”都是动词,“云崖”和“铁索”都是名词,“暖”和“寒”都是形容词,对仗工整,是对偶句。
C.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学生容易搞混比喻句和“像”字句,在这里教师要明确,比喻句不仅要有比喻词,还要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两个事物不能是同类。本句把“小杨树上的雨滴”比作“珍珠玛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本题“逗引”赋予雨人的动作,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选D。
7.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意思理解的分析。
本题中意思完全不同的是D项,第一句话中意思是表示肯定,第二句话意思是表示否定。
8.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B.错误。说话人姓名和提示语在说话内容之间,标点符号的用法: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所以应该是:“不能再买衣服了。”妈妈坚定地对我说,“难道你的衣服还不够多吗?”
9.B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材料。
认真审题,结合下面所给的材料,分析哪个材料更符合所给的表达中心即可。
时尚:①符合潮流的;入时的。②流行的风尚;当时的风气和习惯。
围绕题目要求,符合“时尚奶奶”的材料有:把旅游时拍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天天到广场上跳舞,跟着电视节目学做新菜,拿着智能手机唱歌。①⑥体现的是奶奶的勤劳。
故选:B。
10.C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于描写方法的辨析。
A.“什么?”是人物说的话,运用了语言描写;“瞪了我好一会儿”中“瞪”是脸部表情,运用了神态描写;
B.“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是“我”心里想的内容,运用了心理描写。
C.由“走”、“戴”、“弄”等动词,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
D.“今天可真是一个好天气。”是人物说的话,运用了语言描写。
故选C。
11.A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方法和课文理解。
B、C、D正确;
A.有误,“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的意思是写文章应以立意为宗旨,不能以写作技巧为根本。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最核心的便是立意。
12.C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的能力。
结合后文“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这是从听觉上描写,把文学比作是古曲。结合“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可知从嗅觉上写了牡丹和黄菊两种花的香味,把文学比作是百花园。结合“品评自娱,把玩深尝”可知这是从味觉上描写,把文学比作香茗。
综上所述,答案选C。
13.C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词语中字的含义的能力。
“难以置信”难于使人相信。“置”表示的意思。
A.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置”放置的意思。
B.置之度外:把它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它放在心上。“置”放置的意思。
C.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置”表示的意思。
D.置身事外: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一点也不关心。“置”放,搁的意思。
故选:C。
14.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A.斗蓬——斗篷:一种没有袖子披着穿的大衣。
B.衣拒——衣柜:衣柜是存放衣物的柜具。
讲坐——讲座:一种教学形式,多利用报告会、广播或刊物连载等方式进行。
C.软棉棉——软绵绵:形容(状态)柔软,也形容软弱无力。
D.正确。
15.D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词意思的掌握。
解答本题要求学生熟练记忆学过的古诗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
D.“滥”是一个多义字,主要有三个意思:1.流水漫溢:泛~。2.不加选择,不加节制:~用、宁缺勿~3.浮泛不合实际:陈词~调、~竽充数。根据以上解释可知,“滥用”一词中“滥”的意思是应该是“不加节制”,所以D选项错误。
16.C
【详解】考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的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关键句能帮助我们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能把握主要内容。
C.“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文章方法相同”说法有误,针对不同的文章,方法是不同的。
17.B
【详解】考查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出自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即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玄秘塔碑》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故选C
A.说法有误。
C.“点画棱角不明”应为点画棱角分明。
D.“笔力刚劲,点画的转换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结构严谨。”是欧阳询作品的特点。
18.C
【详解】考查拟题方式。
A.“《伯牙鼓琴》《薛谭学讴》《板桥画竹》”都是以人物+事件为题。
B.“《伯牙鼓琴》《薛谭学讴》《板桥画竹》”都是以描写的事物为题。
C.《少年闰士》《青春中国》是用描写的人物或事物来命题。《人到中年》是叙事的方式命题。
D.“《三黑和土地》《张骞与丝绸之路》《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题目中都是人物和人物相关的事物。
19.A
【详解】考查词语运用。
A.囫囵吞枣,该成语原指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句中是指“我”经常叫错同学的名字。使用错误。可以换成张冠李戴。
B.恍然大悟,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句中指经过老师的指点,“我”突然明白是自己错了。正确。
C.饱经风霜,意思是指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句中修饰母亲的脸庞。正确。
D.错综复杂,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句中指案件涉及面广,关系复杂,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正确。
20.D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和反义词的掌握。
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去找,想想和所给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
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 首先要搞清楚原词素的意思,然后再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素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A.立刻:意思是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马上。近义词:马上。
B.迅速:速度非常快。 近义词:快速。
C.希望:心中的盼望、期望。近义词:希冀、期望。
D.软绵绵:形容柔软。[反]硬邦邦。
D选项有误。
21. 栅栏 偷袭 疲乏 寂寞 聊天 倾覆 宴会 凄凉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栅、偷袭、疲、寞、聊、倾覆、宴、凄”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2. 拘束 颓废 幽静 汇集 浑身 斑点 凌乱 茅屋
【详解】本题考查组词。
“拘”可以组词:拘谨、拘束、不拘一格、拘留、无拘无束。
“颓”可以组词:颓败、颓丧、颓废、颓气。
“幽”可以组词:幽静、清幽、幽雅、幽灵。
“汇”可以组词:汇合、汇集、汇报、汇总。
“浑”可以组词:浑浊、浑水、浑身、浑然。
“斑”可以组词:斑点、可见一斑、、斑点、斑马。
“凌”可以组词:欺凌、盛气凌人、凌乱、 凌空。
“茅”可以组词:名列前茅、茅屋、茅房、茅坑。
23. 收获 美妙 芬芳 雄壮 渺茫 熟悉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形容词,认真分析所给名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温暖的季节”、“动听的声音”、“松软的泥土”、“气势磅礴的瀑布”、“美好的希望”、“有趣的谚语”等。
24. 临 截 咤 竖 功 倒 钧 贯 千钧一发 横七竖八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运用。
居高临下:立足高处,俯向下边。形容不可阻挡的形势。也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斩钉截铁:比喻言行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拖沓。
叱咤风云:一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
横七竖八:形容杂乱无章的样子。
前功尽弃:以往的功劳全部废弃。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很大,声势雄壮。
千钧一发:一根头发上吊着千钧的重物,比喻非常危急。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①:结合“眼看就要被疾驰的汽车撞上了,危急时刻”可知是在非常危急的时刻交警救下了孩子,想到的词语是“千钧一发”。
②:结合“有的横躺在地上,有的斜立在墙角。”可知这些钢管非常杂乱,想到的词语是“横七竖八”。
25. 江清月近人 卷地风来忽吹散 听取蛙声一片 青山郭外斜 金沙水拍云崖暖 万紫千红总是春 乡音无改鬓毛衰 视死忽如归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补充。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全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出自北宋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全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全诗: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出自盛唐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全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全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
全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出自唐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全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两汉曹植的《白马篇》
全诗: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6.yí xuē zhuō
sǎ lè mò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逶迤:wēi yí也作委蛇。形容道路、山、河等弯弯曲曲、绵延不绝的样子。
瘦削:shòu xuē形容身体或脸很瘦。
笨拙:bèn zhuō笨;不聪明;不灵巧。
撒下:sǎ xià放开,发出。
勾勒:gōu lè用线条画出轮廓;双钩。
没腿:mò tuǐ漫过,高过腿。
27.织 ( 帜) 藻(燥)
崖(涯) 淘 (陶)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旗织——旗帜:旗子。
干藻——干燥: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天崖——天涯:指极远的地方。
淘醉——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28. 一面 一面 只要 就 虽然 可是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使用。
(1)“五位壮士向顶峰攀登”与“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是并列关系,故填“ 一面……一面……”
(2)“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大家看了有趣”与“能风靡全班,以至全校。”是条件关系,使用“ 只要……就……”
(3)“孩子不算多——只有两个”与“不算多——只有两个”是转折关系,使用“虽然……可是……”
29. C D A B
【详解】本题考查句中省略号的用法,要结合句意及语境分析作答。
(1)“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这句话中前面感叹自己活着回来了,后面是问对方在家做什么,前后说的是两个话题。因此,省略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2)“我我嘛缝缝补补”这句话中“我我嘛”表示断续地说话。因此,省略号表示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说话断断续续。
(3)“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些都是桑娜的心理活动,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4)“古老的钟尽责地敲了十下,十一下”这句话中“十下,十一下”的后面可能还有十二下、十三下被省略了。因此,省略号表示数量的递增。
30. 指望 盼望 愿望 期望 希望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愿望:心中期望实现的想法。
盼望:以愉快或满足的心情期待。
希望:心中想着实现某种事情。
指望:所盼望的事情。
期望:对人或事物的未来有所等待和希望。
(1)本题移居星球是人类所盼望的事情,但是短期内是不能实现的,应填入“指望”。
(2)本题中王爷爷是带着愉快的心情盼望与家人团聚的,应填入“盼望”。
(3)本题指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心中期望实现的想法要实现了,应填入“愿望”。
(4)本题指家长和老师对我们的对未来充满希望,应填入“期望”。
(5)本题中“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爸爸心中所想,应填入“希望”。
31. ⑤ ③ ② ①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词。
(1)“这点草料勉强够牲口吃一天。”意思是这点草料凑凑合合,刚够牲口吃一天。勉强:将就,凑合。
(2)“他不去算了,不要勉强他。”意思是:“他不去就算了,不要强迫他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勉强: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3)“碍着面子,他勉强答应下来了。”意思是碍着面子,他不很不情愿的答应了。勉强:不是心甘情愿的。
(4)“这项工作我还能勉强坚持下来。”意思是这项工作我还能用尽全力地坚持下来。勉强:能力不够,还尽力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