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练习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练习卷(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7 11:0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现代文阅读练习卷(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读下面的两个文段,完成练习。
【A】我一眼就看到,有一只大船撞在暗礁上失事了。看到这一情景,我心里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求伴求友的强烈欲望,有时竟会脱口而出地大声疾呼:“啊!哪怕有一两个人——就是只有一个人能从船上逃出性命也好啊!那样他能到我这儿来,与我做伴,我能有人说说话也好啊!”我多年来过着孤寂的生活,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渴望与人交往,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感到没有伴侣的痛苦。我多么希望那只船上能有一个人逃出来啊!“啊,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好!”这句话我至少重复了上千次。
【B】又过了几年,有一天,鲁滨逊看到三十多个野人乘着小木船上了岸,他们拖出两个倒霉的同伴,杀了其中一个人,另一个则挣扎着逃跑,他逃跑的方向正是鲁滨逊住所的方向。鲁滨逊决心救下这个逃跑的野人,于是开枪打死了追赶他的两个野人。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了他的好帮手,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
1.上面的两个文段均选自英国作家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入教材的课文内容由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A】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描写方法。该段中有一个词语最能表现他当时的情状,这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3.【A】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段中的鲁滨逊与“星期五”的关系是_________,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鲁滨逊对_________非常重视,这在书中的很多地方都有体现,请找出一处概括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两段文字,谈谈鲁滨逊为什么会救这个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反义词:空虚——( ) 聪明——( )
近义词:确是——( ) 聪明——( )
7.这“八千多日子”大约_____有年。我们从选文中加点的“溜”字,可以体会到_____。
8.第1自然段中的四个问句,你觉得作者是在问谁?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木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穿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市间把它们碰倒。
9.文中加点字“挨”的读音是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10.第1自然段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事例说明“这段时光不好挨”。从这些事例中能读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11.与第1自然段相比,第2自然段中“我”的情感有什么变化?作者是怎么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真阅读《表里的生物》节选片段,完成练习。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拔 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显现 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 爱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 恐怕)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2.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
13.选段中的加点部分“心也加速跳动”写出了作者______的心情,生活中我也有过心跳加速的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用“ ”画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15.对短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我”十分贪玩的特点。
B.表明“我”对表充满无限的好奇。
C.说明“我”小时候是个天真的孩子。
课内阅读
老师领进门(节选)
那时候,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16.把写田老师讲课方法的句子找出来画上横线。
17.“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了______个故事,播下了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表达了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艺术在自己心里产生的影响。
19.在你的学习生涯中,哪位老师对你的影响最大,请你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糕
新年食品当中,我独爱年糕。
它们圆滚滚、亮晃晃,一看到它们,我心中便自然而然地生出喜庆之意、圆满之感。
小时候,我曾有一段时间,寄居在祖母家。每年岁暮,喧喧腾腾地准备过年的当儿,我最爱的,便是看祖母做年糕。
尽管市面上有现成的糯米粉出售,可是,祖母担心那些糯米粉掺进别的杂质,所以,每年总买大包大包的糯米回来,自己磨。她一面转着那古老质朴的小石磨,一面虔诚地喃喃自语:“年糕年糕年年高。”
把感望寄托在传统食品里的这种美好的情愫,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
磨好了的糯米粉,像白雪一样,高高地堆着。祖母在糯米粉中加入水、糖,搅匀;
然后,在圆形的铁罐里妥妥帖帖地铺上剪成圆形的蕉叶,小心翼翼地倒入拌好了的糯米,再把铁罐一只一只地搁在炭炉上面的蒸笼里,蒸上几个小时。
蒸好的年糕,软滑如水,不黏牙,不滞齿,切片而食,幽香绕舌,那股适口的甜味,晃荡晃荡地由喉头轻飘飘地流进了胃囊里,通体舒畅。
别人做年糕,做不出同样的水准,登门讨教,祖母在倾囊相授之余,总会加上这两句话:“磨粉的时候,心一定要诚。年糕小气,你心不诚,便做不成。”
祖母已去世多年了,然而,每逢新年吃年糕时,我脑海里总会浮现祖母磨粉时那一张虔诚至极的脸。而这些年来,“你心不诚,便做不成”这句话,也成了我重要的处世哲学。
20.年糕的样子是________、_________的,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详细写的是________,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六步完成。
22.从这篇文章中我明白了,在介绍饮食的时候,要抓住它的______和_______等来写。
23.试着运用本文中学习的方法介绍一款自己喜欢的家乡美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24.短文中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回忆课文内容,短文中加点的“这样的事例”指的是哪三个事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短文中引用华罗庚的话有什么好处?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使表达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B.有力地说明了在科学上要善于不断向人请教,这样自己的思辨能力才能提高。
C.强调了在科学的发现上,要善于观察并不断思考和探索,并且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27.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向别人请教,这样我们就能找到真理。
B.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我们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以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C.我们要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这样在遇到问题时才不会有那么多的“问号”,才能发现 真理。
阅读。
力大无穷的“蚂蚁”机器人
近日,斯坦福大学的仿生学和灵巧操作实验室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蚂蚁,将自然界真正的大力士引入科研中,制造出了名为“微型拖拉机”的机器人。
这种机器人只有火柴盒般大小,重约12克,却可以拖动比自身重2000倍、重24千克左右的物体。换算到人类身上,几乎相当于一个人在陆地上拖动一只蓝鲸!而且这种机器人价格低廉,每个机器人的制作成本仅为20美元。
研发团队成员大卫·克里斯邓森教授表示,微型拖拉机的廉价特性可以用来组成一支小型军队,就像蚂蚁的工作团队一样,进行各项搬运工作。一只蚂蚁可以举起比自己重5000倍的物品,集合一群微型拖拉机后,可搬运的物品重量肯定相当惊人。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猜想,使用总重量约99克的微型机器人小队,就能拉动一辆1769千克重的汽车。
为了提高性能,研发人员还参考了壁虎爬高的运动机制,来设计微型拖拉机的“脚”。它在垂直面上移动物体前,会使用附有黏着性的轮状“前脚”,先稳固地附着在物体的表面,增加摩擦力,再缓缓移动轮子拖动物体。在没有障碍物的前提下,通过持续、反复的运作,完成拖拉任务。
除了简单地在桌子上移动杯子等物体外,由于体积小,它们还可以进入人们到不了的狭小空间,清理废弃设备或搬运、替换零件。人们还希望未来能在它们身上配备二氧化碳感应器,使其能够在火灾现场寻找幸存者,或搬运绳子和梯子,帮助那些受困于高层建筑物的民众逃生,让它们在救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好莱坞大片《蚁人》中,能变身的超级英雄将蚂蚁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见小身板也有拯救世界的可能。研究人员表示,微型拖拉机力大无穷,完全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28.第一自然段运用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写出了“蚂蚁”机器人_____________的特点。
29.下列对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微型拖拉机搬运量惊人,可以进行各项搬运工作。
B.微型拖拉机造价不高,可以让他们组成一支小队,更好地完成各项搬运工作。
C.让微型拖拉机组成小型军队的主要原因是蚂蚁一般都团队合作。
30.“微型拖拉机”机器人的设计灵感来自什么?它又是如何被完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这种“微型拖拉机”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将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结合选文,为微型拖拉机机器人写一个产品介绍,不多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丹尼尔 笛福#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 梗概#节选 节选#梗概 2. 心理 孤寂 3.说明鲁滨逊非常寂寞、孤独,很渴望有人陪伴自己。 4. 主仆关系 他救下野人的那一天是星期五 时间 他用刀子在大木杆上刻痕来记录日期 5.鲁滨逊救下“星期五”这个野人,是为了摆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能够有人做伴,陪自己说说话。
【解析】1.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从文段【B】中的“鲁滨逊看到三十多个野人乘着小木船上了岸”可以看出文段应该选自《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本文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梗概”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羊种麦”等情节。“节选”写的是鲁滨逊来到荒岛的生活情况和面对现实的思索。这两部分表现了鲁滨逊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不怕困难、机智坚强、乐观向上、充满智慧的特点。
2.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辨析。答题时,需认真分析句子,尤其要善于抓住句子中一些关键的词语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判断和理解。了解各种描写方法后就可对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进行判断。
如: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 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A】段中“我心里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求伴求友的强烈欲望”等,可以看出是鲁滨逊内心的想法。
“我多年来过着孤寂的生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此时的情状。
3.本题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我多年来过着孤寂的生活”,从“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好”“重复了上千次””可以看出鲁滨逊活得非常孤寂。渴望有人陪伴自己。
4.本题考查对文段的理解以及名著文本的积累。
从【B】段中“‘星期五’很快成了他的好帮手”可以看出鲁滨逊与“星期五”的关系是主仆关系。
鲁滨逊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叫“星期五”的原因是:鲁滨逊救下"星期五″那天正好是星期五,所以给他取名叫"星期五″,表明了鲁滨逊在荒岛上对时间的重视。
5.本题考查对文段的理解。
从【A】段的内容可以看出鲁滨逊生活非常孤寂,渴望有人陪伴。
从【B】段中“‘星期五’很快成了他的好帮手,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可以看出鲁滨逊救下“星期五”后非常开心。
结合两段文字可以看出鲁滨逊救下野人是因为自己太过孤寂,渴望有人陪伴,有人一起说说话。
6. 充实 愚笨 确实 聪慧 7. 22 时间流逝得快,针尖上的水滴消逝得如此之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8.在问自己和别人,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让我们珍惜时间。
【解析】6.本题考查近义词反义词,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对应相近或相反的词语即可。
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近义词:空洞、空乏;反义词:充实。
聪明是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近义词:聪慧、聪颖、机智、伶俐;反义词:愚笨、糊涂、笨拙等。
确是是指真实、确实、实在。近义词:的确、确实。
7.《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 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一年按照365天来算,用8000除以365,差不多是22年。
赏析字词。“溜”意思是滑行,偷偷地走开,也可以表示光滑。在句中,“溜”是指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了,让人不易觉察,“溜”字写出了时间流逝之速。
8.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文章开篇四个问句,从“聪明的,你告诉我 ”可以看出作者在追问自己,也在追问别人。第二问可联系文章主旨进行解答。本篇文章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启发我们要珍惜时间,奋发有为。
9. ái 困难地度过 10. 跳房子 看云彩走 拨弄蚁穴 翻看电影画报 焦急、无聊、无奈 11.“我”的情感变化:从焦急、无聊、无奈的心情,逐渐变成越来越焦急、甚至不耐烦。作者通过语言和心理独白的方式,平时质朴,明白如话地表现出“我”焦急程度的加深。
【解析】9.本题考查的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挨”为多音字,在“不好挨”中读音为ái;还可以读作āi,挨近。
本题中“挨”的意思是困难地度过。
10.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第1自然段中,作者开始写了“这段时光不好挨”,说的是,这段时间不好过,指时间漫长比较难熬。
然后写了这段时间了“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这些事情都表明“我”在等待母亲的时间里焦急、无聊、无奈的心情。
11.本题考查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作者情感的表达方式。
第一段写了“我”在等待母亲的时间里焦急、无聊、无奈的心情。
第二自然段写了母亲买菜回来了,可是母亲丝毫没有想要带“我”出去玩的意愿,只是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表明“我”此时的心情逐渐变成越来越焦急、甚至不耐烦。
“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是作者询问母亲的语言,问母亲为什么还不走?
“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是“我”追在母亲的腿底下,念念叨叨的语言。
“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是“我”的心理独白,母亲明明已经答应“我”了,为什么还不带我去玩?
作者通过语言和心理独白的方式,平时质朴,明白如话地表现出“我”焦急程度的加深。
12.拔 显现 爱护 恐怕 13. 激动 马上就要轮到我上台演讲了,我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我不停地问自己:上台后会不会忘记要演讲的内容?会不会……我的心莫名地加速跳动着。 14.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15.B
【分析】1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选段是课内文章,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即可。原文: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13.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此时“我”的心情的激动、兴奋的;结合“心跳加速的情形”写句子即可,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14.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结合划线句子“美丽的世界”回到选段可知是: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15.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选段主要写的是“我”对表充满无限的好奇,父亲给“我”看表里的世界。故选B。
16.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17. 上千 文学的种子 18. 田老师的故事 春雨点点 19.王老师对我影响最大,因为他的课堂总是充满笑声,让我们轻轻松松地学习知识。
【解析】16.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
从以下语句:那时候,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
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17.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
从以下语句: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18.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说明方法。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说明方法相关方面的知识。
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19.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语言表达。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语言表达相关方面的知识。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同学们言之有理即可。我们在做此题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我们要用恰当的语言,将自己想象到的语句表达出来,要语句通顺,表意明确,符合题目要求。
20. 圆滚滚 亮晃晃 喜庆、圆满 21. 年糕的制作过程 买糯米 磨糯米粉 加入水、椰糖 铺蕉叶倒糯米粉 放入蒸笼 蒸年糕 22. 样子 制作过程 23.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
【解析】20.本题考查信息筛选能力,注意认真阅读原文。
结合“它们圆滚滚、亮晃晃,一看到它们,我心中便自然而然地生出喜庆之意、圆满之感”,可以得到答案。
21.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筛选能力,注意认真阅读原文。
本文从年糕的样子、制作过程以及口感方面介绍了故去的奶奶制作年糕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怀念和对家乡美食的喜爱之情。文章第四到第八段详写了年糕的制作过程,从买糯米、磨糯米粉、加入水和椰糖、铺蕉叶倒糯米粉、放入蒸笼、 蒸年糕这几步完成。
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写法的理解,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纵观全文,本文从年糕的样子、制作过程以及口感方面介绍了故去的奶奶制作年糕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怀念和对家乡美食的喜爱之情。从这篇文章中我明白了,在介绍饮食的时候,要抓住它的样子、制作过程和口感等来写。
23.本题考查写作能力,仿照文章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美食即可。
可以抓住制作过程,味道等介绍,如:西安羊肉泡馍无论是做法还是吃法都是很讲究的。制作时,先将优质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种作料大火煮烂。吃时,店家会给你一个大碗和两个馍。吃羊肉泡馍最主要的就掰馍,馍掰得越小越好,泡起来才更入味。馍掰好后,店家会将滚烫的羊肉汤倒入碗中,同时配以葱花、香菜、粉丝、盐、味精和地道的陕西油泼辣子,这样一碗羊肉泡馍就做好了。
24. 发现问题,不断追问和探索 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25. 波义耳由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色发明了石蕊试纸; 魏格纳由海岸线和蚯蚓的分布推论出“大陆漂移学说”; 阿瑟林斯基由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发现人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 26.B 27.B
【解析】24.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从“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中可以看出。
25.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学生在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找出文章的主要介绍对象和主要事件,准确理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道理。
26.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从“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中可以看出强调了在科学的发现上,要善于观察并不断思考和探索,并且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引用可以让观点更具有说服力,让人信服,所以B错。
27.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从“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中可以看出。
28. 列数字 作比较 体积小、力大无穷、价格低廉 29.B 30.“微型拖拉机”机器人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蚂蚁。为了提高性能,研发人员还参考了壁虎爬高的运动机制来设计微型拖拉机的“脚”。 31.(1)完成各项搬运工作。(2)可以进入人们到不了的狭小空间,清理废弃设备或搬运、替换零件。(3)在火灾现场寻找幸存者,或搬运绳子和梯子,帮助那些受困于高层建筑物的民众逃生。 32.“微型拖拉机”机器人,重约12克,但力大无穷,可以拖运比自身重2000倍、重24千克左右的物体。其价格低廉,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如清理废弃设备或搬运、替换零件,还可以在火灾中发挥作用。
【分析】28.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抓住重点句子分析,“这种机器人只有火柴盒般大小,重约12克,却可以拖动比自身重2000倍、重24千克左右的物体“是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换算到人类身上,几乎相当于一个人在陆地上拖动一只蓝鲸!”运用的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蚂蚁”机器人体积小、力大无穷、价格低廉。填写特点时要抓住重点词语提炼出来。
29.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由“,微型拖拉机的廉价特性可以用来组成一支小型军队,就像蚂蚁的工作团队一样,进行各项搬运工作。”可知,集合一群微型拖拉机后,可搬运的物体重量才惊人,所以A项说法不正确。让微型拖拉机组成小型军队是利用它的廉价特性,所以C项说法不正确。
30.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由文中“近日,斯坦福大学的仿生学和灵巧操作实验室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蚂蚁,将自然界真正的大力士引入科研中,制造出了名为“微型拖拉机”的机器人。”可知,微型拖拉机”机器人的设计灵感来自蚂蚁;由文中“为了提高性能,研发人员还参考了壁虎爬高的运动机制,来设计微型拖拉机的‘脚’。”可知微型拖拉机是如何被完善的。
3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阅读文章“微型拖拉机的廉价特性可以用来组成一支小型军队,就像蚂蚁的工作团队一样,进行各项搬运工作。”可知,“微型拖拉机”可以完成各项搬运工作;“除了简单地在桌子上移动杯子等物体外,由于体积小,它们还可以进入人们到不了的狭小空间,清理废弃设备或搬运、替换零件。人们还希望未来能在它们身上配备二氧化碳感应器,使其能够在火灾现场寻找幸存者,或搬运绳子和梯子,帮助那些受困于高层建筑物的民众逃生,让它们在救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可知,“微型拖拉机”可以进入人们到不了的狭小空间,清理废弃设备或搬运、替换零件;在火灾现场寻找幸存者,或搬运绳子和梯子,帮助那些受困于高层建筑物的民众逃生。
32.此题为思路拓展题,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的体会即可,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文章所表达的文章主旨中心。
围绕“微型拖拉机”的外形、优点、实用性去写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