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7 10:5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高频考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凹陷(āo) 瞻仰(zhān) 菜畦(wā) 侦探(zhēn)
B.娱乐(yú) 吹嘘(xū) 抽噎(yē) 过瘾(yǐn)
C.藤蔓(màn) 铁锨(xiān) 祭奠(diàn) 派遣(qiǎn)
D.唾沫(tuò) 炽热(zhì) 缥缈(miǎo) 褴褛(lǚ)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B.因风飞过蔷薇(原因)
C.及日中则如盘盂(到,到了) D.小溪泛尽却山行(再,又)
3.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记叙了鲁滨逊和“星期五”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度过26年孤独时光的经历。
B.《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书中的主人公是安利柯。
C.《骑鹅旅行记》讲的是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经历的一系列冒险的故事。
D.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三打白骨精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4.下列名言警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毛果在一次乒乓球比赛中赢了自己的教练,教练引用《荀子》中的名言赞叹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人都爱听夸赞自己的话,但那些善意的批评会让我们更优秀。
C.小明不爱读书,妈妈劝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现在不抓紧,将来要后悔。”
D.我们要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督促自己及时反省,不断完善自己。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青设计制作的飞船模型真是别出心裁,令人叫绝。
B.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天荡山观光旅游。
C.他出卖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最后客死他乡,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D.在体育考试中,李明获得了优秀成绩,无独有偶,他的好朋友王鑫也获得了优秀成绩。
6.根据对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仄起平收”的特点,下列能构成一副对联的诗句是哪一项?(  )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fěi cuì kǒnɡ bù kū wěi
( ) ( ) ( )
dǎ jiǎo zhǎn lǎn bō xuē
( ) ( ) ( )
8.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司空( )( ) 死( )其( ) 万象( )( )
念念( )( ) 见( )知( ) 别出( )( )
(1)同学们送的生日礼物真是_______,令我爱不释手。
(2)科学家们常常能从______的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并不断探究。
(3)每个人都会死,但死有所不同,情愿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这样才能______。
9.经典诗词默写。
(1)_________,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杜牧《江南春》)
(3)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4)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_________,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0.查字典,填空。
查带点的字 音序 部首 再查几画 字典里的解释 应取解释
精益求精 ( ) ( ) ( ) A.好处;B. 增加;C. 更加。 ( )
能歌善舞 ( ) ( ) ( ) A.好的行为或事情;B.擅长;C.友好。 ( )
三、语言表达
11.口语交际。
同学们,玩是我们的天性,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可是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批评:“那孩子就喜欢玩,不是好学生。”喜欢玩的学生是不是好学生呢?怎样处理“玩”与“学”的关系呢?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按要求写句子。
(1)街道上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缩句,缩到最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说,现在轮到他上前线了,走之前,他总得把他孩子的母亲送进疯人院。(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理往往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泡泡在哪里
这天早上,小兔子在刷牙的时候,看见一个小小的泡泡在眼前飞了起来。哇,是牙膏(gāo)泡泡!
小兔子在洗手绢(juàn)的时候,又发现了好多肥皂泡泡,它们让手绢变得干干净净的,让小兔子的手变得滑滑溜溜的。
中午,小兔子走进厨房,看见妈妈正打开锅盖,白色的烟气冒上来,再瞧锅子里的热汤,正咕(gū)噜(lū)咕噜地冒泡呢。
“哈哈,泡泡在锅里。”小兔子好开心呀,因为她又发现了泡泡。
吃饭啦,小兔子帮大家摆好了碟(dié)子、勺子和筷(kuài)子。兔爷爷想喝点儿啤(pí)酒,他刚把盖子打开,小兔子就发现了好多泡泡。
“哇,原来有这么多泡泡藏在啤酒瓶里。”小兔子开心地说,“多么了不起的泡泡啊!”
兔爸爸说:“只要善于观察,还会在很多地方发现泡泡的。”
“嗯。”小兔子高兴地点头。
13.短文共有___个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共有___句话。
14.“碟(dié)”字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音序___,再查音节___。
15.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填序号)
①啤酒泡泡 ②牙膏泡泡 ③热汤泡泡 ④肥皂泡泡
小白兔在刷牙的时候发现了___;在洗手绢的时候发现了___;在厨房发现了___;在啤酒瓶里发现了___。
16.读了短文,我们知道这是一只___的小兔子。(填序号)
①特别贪玩
②善于观察
③喜欢吃东西
17.生活中,在别的地方我也发现了泡泡,它在___(哪里)。
课内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8.请给选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选段中加点的“抢前一步”“夺过”,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宝玉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从加点的“猛地举起”“砸”,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宝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选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段既关注了五位壮士整体歼敌的情况,同时又突出了马宝玉的形象。下列对这样安排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
B.可以把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全面,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C.容易造成内容上的跳跃,不利于表现五位壮士的整体形象。
D.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马宝玉的英勇顽强,把人物塑造得更加丰满。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天地。
题目:我向往这样一所中学
要求:(1)将自己想象中的中学写出来,可以从校园、教室、老师和学习情况等方面来写;(2)想象合理,内容完整,中心明确,文笔流畅;(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5)字数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有误。菜畦(wā)——(qí)。
B.正确。
C.有误。藤蔓(màn)——(wàn)。
D.有误。炽热(zhì)——(chì)。
2.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A.“为是其智弗若与”出自先秦的《学弈》。意思: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这里的“为”是因为的意思。
B.“因风飞过蔷薇”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全诗: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这句诗的意思: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这里的新“因”意思是顺着、凭借的意思。
C.“及日中则如盘盂”出自先秦:列御寇的《两小儿辩日》。意思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里几“及”是到的意思。
D.“小溪泛尽却山行”这句诗出自南宋诗人曾几的七言绝句《三衢道中》,全诗: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意思: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这里“却”是再的意思。
选B
3.D
【详解】本题考查积累。
A正确,《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记叙了鲁滨逊和“星期五”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孤独的经历。
B正确,《爱的教育》又名《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是通过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书中的主人公是安利柯。
C正确,《骑鹅旅行记》讲的是有个叫尼尔斯的小孩被小妖精用魔法变成了一个小人,他便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进行了一场旅行,经历了一系列冒险。
D错误,三打白骨精都是《西游记》中的故事。
4.C
【详解】本题考查名人名言。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这里是毛果赢了自己的教练,所以使用正确。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使用正确。
C.有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小明不爱读书,妈妈应该选择珍惜时间的名言来劝说,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人不能停留在原地,不思进取,应该勤于自省,常常更新自己的知识。这句话一般用于强调不断革新思想的重要性,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使用正确。
故选C。
5.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A.正确。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句中形容小青设计的飞船模型,正确。
B.正确。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句中形容来自各地的朋友,正确。
C.有误。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句中形容一个出卖国家和民族的人,有误。
D.正确。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句中形容李明的好朋友王鑫也和他一样获得了好成绩,正确。
6.A
【详解】本题考查了诗句和对联的理解。
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A.“窗含”和“门泊”属于名词对名词,“西岭”和“东吴”是地方对地方,“千秋雪”和“万里船”属于名词对名词。所以能构成对联。
B.“横看”属于动词,“远近”属于形容词,所以诗句够不成对联。
C.“散学”属于动词,“东风”属于名词,所以诗句够不成对联。
D.“莫愁”和“天下”词性不一样,所以诗句够不成对联。
结合对诗句的理解,可知,答案为:A。
7. 翡翠 恐怖 枯萎 打搅 展览 剥削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翡翠、怖、萎、搅、展、剥削”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见 惯 得 所 更 新 有 词 微 著 心 裁 别出心裁 司空见惯 死得其所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成语和选词填空。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万象更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念念不忘:牢记在心,时刻不忘。
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通常用它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1)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同学们送的生日礼物真是与众不同,令我爱不释手。故选“别出心裁”。
(2)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科学家们常常能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并不断探究。故选“司空见惯”。
(3)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每个人都会死,但死有所不同,情愿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这样才能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故选“死得其所”。
9. 洛阳亲友如相问 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月何时照我还 劝君更尽一杯酒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若到江南赶上春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的默写。
(1)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全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全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出自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全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出自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全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全词: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0. Y 皿 五##5 C S 口 九##9 B
【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
用部首查字法要先知道这个字的部首,然后知道除部首外还有多少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音节必须带有声调。
益:读“yì”,音序是音节的首字母的大写“Y”,部首是“皿”,找到部首“皿”,再查剩余的笔画“五”画。“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故应取解释C.更加。
善:读“shàn”,音序是音节的首字母的大写“S”,部首是“口”,再查“九”画,“能歌善舞”的意思是:很擅长唱歌和跳舞,多才多艺。故应取解释B.擅长.
11.我认为爱玩的学生也会是好学生。爱玩的人会放松自己,不会被压力压垮;并且爱玩的人永远保持着一颗童心,这份童心是许多只会学习的人所没有的,但是爱玩应该有度,把握好度就能平衡“玩”与“学”。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口语交际就是把口头语言(想说的话)写出来。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问题要有针对性,不能答非所问。其次要注意说话时的称呼,语气要委婉,切忌使用反问语气,语言要连贯、简洁。本题主要针对“玩”这件事,说出爱玩的学生是不是好学生这一观点。阐述一下你对“玩”和“学”这两者的关系的看法,并加以说明。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把握好二者的“度”,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是好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说明白即可。
12. 街道上挤满了人。 他说:“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我孩子的母亲送进疯人院。” 没有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 聊天 嘴边过去 看电视 屏幕上过去
【详解】(1)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而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
题干中,去掉“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这样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缩写为“街道上挤满了人”。
(2)本题考查意思相同的不同句式变换。
直述句就是一个人直接叙述的话,引述就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将句子改成直述句时,①要加上冒号和引号;②说话内容涉及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第一人称“我”应改为第二人称“你”。
本题将“他说”后面加上冒号和引号,再将后面“他”改为“我”,最后句子通顺即可。
(3)本题考查将陈述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是指一种句式,即否定两次,表示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语气比肯定句更为强烈,起到不容置疑的进一步的肯定效果,加强了肯定的效果。双重否定句一般分成由两个不连续作用构成和由否定副词加不字构成。
将原句“真理往往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进行双重否定,需要添加关键词“没有”,肯定词“是”改为“不是”,修改为:没有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
(4)本题考查了句子的仿写。
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例句运用了排比手法,据此仿写即可。
示例1: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欢笑声中过去;写作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上过去。
示例1:看书的时候,日子从书本里过去;谈笑的时候,日子从我的欢语中溜走了。
13. 8 2 14. D die 15. ② ④ ③ ① 16.② 17.洗发水里。
【解析】13.本题考查文章的整体感知。
结合内容理解,每个自然段首句空两格,通过阅读可知,全文有8个自然段;如何确定一段话中有几句话?应该以句末停顿的标点为依据。一般说来,就是看段落中的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多少。由此可知第四自然段有2句话。
14.本题考查了查字典。
“碟(dié)”字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音序“D”,再查音节“die”。
15.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填空。
结合第一自然段“小白兔在刷牙的时候,看见一个小小的泡泡在眼前飞了起来”可知发现了牙膏泡泡;结合第二自然段“小兔子在洗手绢(juàn)的时候,又发现了好多肥皂泡泡,因此在洗手绢的时候发现了肥皂泡泡”;结合第三自然段“中午,小兔子走进厨房,看见妈妈正打开锅盖,白色的烟气冒上来,再瞧锅子里的热汤,正咕(gū)噜(lū)咕噜地冒泡呢。可知在厨房发现了热汤泡泡”;结合第五自然段“兔爷爷想喝点儿啤(pí)酒,他刚把盖子打开,小兔子就发现了好多泡泡。”可知在啤酒瓶里发现了啤酒泡泡。
16.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小白兔在刷牙的时候发现了牙膏泡泡;在洗手绢的时候发现了肥皂泡泡;在厨房发现了热汤泡泡;在啤酒瓶里发现了啤酒泡泡。由此可知这是一只善于观察的小兔子。
17.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例:生活中,在别的地方我也发现了泡泡,小鱼在水里吐出的泡泡、洗衣粉水里的泡泡等。
18.顶峰歼敌 19. 当机立断、身手敏捷 果敢勇毅和对敌人的强烈仇恨 20. 比喻 五位壮士歼敌的决心和对敌人的痛恨 21.C
【解析】18.考查给文章拟标题。
通读段落,可知段落主要讲五壮士顶峰歼敌的内容,所以可以拟标题为:峰顶歼敌。
19.考查字词赏析。
从“抢前一步”“夺过”“猛地举起”“砸”运用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了班长马宝玉沉着指挥战斗的场面,表现了他机智勇敢、顽强不屈的精神与他对敌人的极度痛恨。
20.考查修辞赏析。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可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砸向敌人的石头非常多。体现了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和决心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21.考查赏析描写手法。
C.错误,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对“点面描写”方法的了解画出相关的句子。这种既关注人物群体描摹,又关注个体形象刻画的写法,强化了描写的层次感,突出了五壮士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22.例文:
我向往这样一所中学
转眼间,我已经长为一名即将毕业升入初中的六年级学生。我怀念在母校的美好生活,同时,也很向往未来在中学的生活。
我向往的是充满友情的中学生活。我想要在新的中学里结交到新朋友,这样,每天能有伙伴陪伴着,休息时也能够和好朋友在一起读书,在一起聊天、玩耍,在一起探讨问题,学习知识。因此,我非常向往着每天都有朋友陪伴的中学生活,向往着充满了真挚的友情的中学生活。
我向往的是每天轻松学习的生活。五、六年级,统测和毕业的双重重担让我时刻背负巨大心理压力,重要的考试接踵而来。在复习阶段,眼看时间一天天、一分分、一秒秒地流过,就每天紧绷神经应对考试。那段日子特别紧张,我希望初中的学习能轻松一些。
我向往的是在中学,每星期仍能学习“校本”课程。升入六年级下学期后,我们年级开展校本课程活动,茶艺、京剧、剪纸、饮食文化……每个课程不仅使我们学会各种技艺,还让我们体会到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博大精深。我向往在中学,仍能学习校本课程。
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了,面临着小学毕业、升入中学。我向往着中学的学习生活,也更向往着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
【详解】这是一篇命题的想象作文。
要求以“我向往这样一所中学”为题写一个作文片段。马上就要升入初中,你心目中的初中生活是什么样的?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的想象,描述你心中的初中生活,要用现实生活记叙文的方法去写未来的生活,让人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宇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重点写你向往的中学是什么样的,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注意想象要合理。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