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六 中国的河流(知识点归纳+中考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二十六 中国的河流(知识点归纳+中考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4-15 11:3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二十六 中国的河流
中国主要河流
1.我国第一大河①长江
我国第二长河含沙量最多:②黄河
汛期最长的河流⑥珠江
结冰期最长的河流④黑龙江
注入北冰洋的河⑧额尔齐斯河
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⑦塔里木河,
2.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
3.内流河水文特征
①分布地区:西北内陆水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
②主要特征 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4、湖泊: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是一个咸水湖。鄱阳湖是最大的淡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二、长江、黄河比较
三、填图
(一)长江
(1)支流:1雅砻江2 大渡河
3岷江4嘉陵江5乌江6汉江
7湘江8 赣江
(2)湖泊A洞庭湖B鄱阳湖C太湖
(3)城市:a重庆b武汉c南京 d上海
(4)水电站:D长江三峡工程E葛洲坝
(5)上中游分界:e宜昌 中下游分界f湖口
(6)长江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
(二)黄河
(1)支流:1汾河 2渭河 3湟水 4无定河
(2)水电站:5 三门峡6小浪底
(3)上中游分界a河口中下游分界:桃花峪
(4)塞上江南:c河套平原d宁夏平原
(5)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煤炭丰富,下游石油丰富,是我国的能源长廊。
四、问题及治理措施
1、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自然原因:降水量大而集中,夏季多暴雨;支流众多;
人为原因: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中游围湖造田,河湖淤塞,湖泊调蓄能力下降
2 治理长江水患的措施
a、工程措施:加固堤防,修建水库和分洪、蓄洪工程,重点治理荆江河段(裁弯取直)
b、生态措施:营造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湖、退耕还林
3、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措施?
原因:自然因素: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 人为因素:植被遭破坏
治理黄土高原的主要措施: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工程措施:①修建水库②打坝淤地③修筑梯田
4、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流速减缓,泥沙淤积,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河”。
5、黄河凌汛发生的河段:(1)刘家峡-包头(2)开封-入海口
6、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中考题
1.(2007泰安)读甲、乙两省轮廓图,R1河段与R2河段比较,R1河段 ( )
A.含沙量大 B.冰期长
C.无凌汛 D.无污染
2.(2009泰安)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地势的影响,我国的外流河全部从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B.内流河多分布在非季风区,河流水量没有季节变化
C.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多,无结冰期
D.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无结冰期
读下图,完成3-4题。
3.(2013威海)该地河流夏季进入汛期,原因是( )
A.处于季风区,夏季降水多
B.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多
C.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夏季降水多
D.夏季上游来自境外河水暴涨的影响
4.(2013威海)这里的城镇和交通线主要分布在( )
A.山麓地带 B.山脊或山坡处 C.沙漠内部 D.远离河流地带
读我国四条河流干流简图,完成5-6题。
5.(2013聊城)四条河流中,完全处于非季风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2013聊城)四条河流中,属于太平洋水系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2013东营)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处于半干旱地区
B.乙地是我国主要的温带草原区
C.丙地降水丰沛,河流汛期长
D.丁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河流结冰期长
读表格资料及图,完成8,9题。黄河部分水文站检测黄河流量和含沙量变化表
站名
兰州
河口
三门峡
旧孟津
流量(m3/s)
1120
840
1360
1460
含沙量(kg/m3)
2.7
6.8
42.8
27.2
8.(2013威海)黄河干流从兰州到河口的河段,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该河段降水量少 B.农业灌溉等耗水量大
C.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 D.跨流域调水造成水量减少
9.(2013威海)河口至三门峡河段含沙量增长快的原因是( )
A.河水的流量加大 B.河道通畅,流速快
C.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流经沙漠地带,携带泥沙多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干流流量和河流含沙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2013莱芜)该河流是( )
A.长江 B.黄河 C.淮河 D.珠江
11.(2013莱芜)该河流泥沙含量在河口镇到陕县段大大增加,原因是该河段所流经地形区由于 造成水土流失。(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夏季多暴雨 ②黄土土质疏松 ③地形平坦 ④植被茂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2013莱芜)该河流从兰州到河口镇、孟津到利津段河流流量减少的原因是( )
①兰州到河口段是由于降水量减少
②兰州到河口段是由于引黄灌溉
③孟津到利津段是由于地上河缺少支流汇入
④孟津到利津段是由于河流下游蒸发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又被称为“中国的忧患”。读“黄河不同河段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含沙量图”,完成13-14题。21教育网
13. (2013菏泽)河口至陕县河段河流含沙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流量减少 B.河水湍急 C.流经黄土高原 D.支流少
14. (2013菏泽)“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说法形容的是( )
A.a河段景观 B.b河段景观 C.c河段景观 D.d河段景观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也是我国东西部交通的大动脉,长江干支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读长江
干支流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2013潍坊)图中长江沿岸的港口城市和交汇支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宜宾——雅砻江 B.②——重庆——岷江
C.③——武汉——汉江 D.④——南京——湘江
16.(2013潍坊)关于长江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沙江河段河谷宽坦,流速缓慢 B.宜昌以下流速锐减,河道蜿蜒
C.长江流量稳定,没有明显季节变化 D.下游水量大,水能资源蕴藏极为丰富
17.(2013济南)长江各河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上游航运发达 B中游流域面积小 C下游江阔水深 D中下游水能丰富
18.(2013济南)长江流域生态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游有我国最大的酸雨区 B中游土地荒漠化严重
C中下游洪涝灾害频繁 D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19.(2013泰安)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20.(2013泰安)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黄河中游植树种草 C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D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21.(2011泰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⑴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_______高原,长江和黄河的流向均大致是自西向东流,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给长江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⑶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黄河泥沙主要来自______(上、中、下)游河段,针对该河段的忧患,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2012泰安)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活动总结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21cnjy.com
数据分析⑴活动小组将搜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图形(上图)进行分析,由此可以直观的看出:黄河径流量和泥沙量有两段同时增加的河段,其中增加最快的是______游的黄土高原地区,因为这里土质_______(疏松或坚实),夏季_______集中,植被稀少,造成泥沙和雨水一起汇入黄河。21·cn·jy·com
实地考察
⑵暑假里,活动小组成员随“红色之旅”旅行团,到黄土高原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去延安的途中,同学们发现沿途地表植被生长茂密,与他们想象的有很大反差。你知道当地人们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吗?(至少两条)www.21-cn-jy.com

⑶活动小组成员在去西安途中,又有了课题之外的新收获: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不断扩大,但城市中的部分市民又纷纷选择到郊外购买别墅。你认为在城市和乡村生活,哪个更好些?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5 ADBAD 6-10CBBCB 11-15 ADCDC 16-20 BCCA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