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目标
课标:了解农村改革、城市改革,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1、知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概念;
3、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分析历史问题,认识改革的伟大意义;
4、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
名词解释
我们改革经济体制,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为了大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经济体制改革?
改:与生产力发展不符的生产关系
不改:社会主义制度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依据教材P38,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哪个领域开始的(改革的突破口)?
1、经济体制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的稳定关系到整个政局的稳定。
依据材料,思考为什么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社
人民公社化
统一经营
集体劳动
平均分配
农民们在建国后都经历了什么?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材料: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经营管理体制。它过于集中,搞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长期停滞徘徊,到1978年底,全国还有上亿农民未解决温饱问题。
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3、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乞丐大省”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花鼓词
1966—1976年小岗村村民生活概况简表
好年景 差年景 其他
人均口粮 9两/天 2.8两/天 全村有20户人,常年外出讨饭的有19户
人均收入 0.11元/天 0.04元/天 4、最早改革的地点
安徽凤阳小岗村
5、时间
1978年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6、具体做法(形式):
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请你从这份协议中,分析农民的权利、责任、利益。
利益:剩下全是自己的
责任:保证国家集体的
权利:分田到户
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gān”,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的基础上,把集体的土地按照合同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生产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形式)。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单一等缺点,使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形象地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了国家的,留足了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依据上述材料,指出该政策什么改变了?什么没有变?
变:生产关系
不变:社会主义制度、土地公有制(所有权)
注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
农民对土地承包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没有所有权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包干第一年就显出了成果,全村粮食总产量已达到前15年的总和,人均收入也是上一年度的20倍。自合作化以来,他们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粮棉油,还清了20年来吃救济的贷款。
“大包干”部分人合影
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性大大提高,小岗村喜获丰收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初阻力重重。邓小平提到:凤阳县搞大包干,一年翻身,改变面貌,值得研究。明确表态:只要能提高产量,包产到户就是正确的,致富不是罪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7、推广及结果:
小岗村的做法受到中央肯定,大包干迅速蔓延全国,小岗村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8、意义、作用:
①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意义、作用: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各类企业,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乡镇企业行业门类很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企业。
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离
土
不
离
乡,
进
厂
不
进
城
1978年-2008年乡镇企业转移了三分之一农民就业
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知名的乡镇企业?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种经济形式。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探究: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有过哪几次调整?
时间
内容形式
土地 归属
影响
启示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0--1952
1953--1956
1958--1978
1978年开始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大二公”
把土地长期包给各户使用(包干到户)
农民所有
(私)
集体所有
(公)
集体所有
(公)
集体所有
(公)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利)
提高生产力
(利)
挫伤了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停滞。(弊)
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利)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改革要关注民生。③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尊重国情、实事求是。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的成功改革为我国的改革开了个好头,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为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思考一下,改革为什么能够从农村转向城市?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1、开始: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的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思考:为什么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描述青岛电冰箱厂
计划经济,根据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运行体制。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地安排重大经济活动,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方向。资源的分配,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政府计划决定。
2、原因: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表现:
(1)政企不分,企业没自主权
(2)平均主义,企业、职工没有积极性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主要内容:
(所有制形式)①把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外资企业
合资企业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集体经济
公私合营后,我国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的公有制,所有制形式比较单一,甚至连小商业也是公有制,这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如以前的小卖部半夜12点敲门也可以卖货,实行公有制后按八小时工作制,营业员到点下班。北京的馄饨摊没了,上海的弄堂里的莲心粥消失了。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改革开放前的某一年,上海的天气很热,某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需要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购买降温设备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现在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3、主要内容: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主要内容: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国有企业
国家
企业
工人
管得太多,太死
吃大锅饭,没有劳动积极性
给企业松绑
扩大自主权经营责任制
按劳分配
4、中心环节:
单一公有制经济
政企职责不分
企业没有自主权
平均分配
吃“大锅饭”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政企分开
扩大企业自主权
实行经营责任制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所有制形式
管理体制
分配制度
企业活力增强
职工积极性提高
改革前
方面
改革后
作用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5、意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包产到户姓“社”姓“资”?
——这是单干,是倒退,姓“资”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生气勃勃,姓“社”姓“资”?
——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之源,姓“资”
城市企业改革搞厂长负责制,姓“社”姓“资”?
——这是削弱党的领导,姓“资”
市场经济姓“社”姓“资”?
——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姓“资”
经济体制改革
何去何从?
姓“社”
还是姓“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实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运行机制
调节手段
调节方式
所有制结构
分配制度
国家计划
市场机制
行政强制手段
经济、法律手段
国家直接调控企业
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平均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基本特征)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作用:
①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②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978 1987 2000 2010 2016 2021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45.2 12058.62 89404 397893 744127 1133518
在世界的位次 10 11 6 2 2 2
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
(3)目的
(4)地点
2.城市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开始:
1984年
(3)内容:
①②③
(4)中心环节
(5)意义
3.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
(2)实质
(1)开始领域
(5)时间
(7)推广及结果
课堂小结
(3)作用
(2)原因
(2)原因
(6)具体做法
(8)意义、作用
推 进
目 的
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特点
从农村到城市;
先试点、后推广;
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改革启示
生产关系的改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课后活动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得到极大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生活得到改善。
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企业越来越注重价值规律和商品经济。同时,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股份制改革试点也逐步展开。这种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
1、分析上表,你能说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吗?
2、谈谈你对这项改革的看法。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党和国家实现历史性大转折,从此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如何走好自己的路呢?邓小平鲜明指出。“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问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中,在,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就是在“继续发展”中,在解决各种问题过程中,共产党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课堂检测
成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