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07 10:00:22

文档简介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2023五上·文山期末)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分为    、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2023五上·文山期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3.(2023五上·文山期末)当今计时最精确的是   ,精度可以达到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
4.(2023五上·文山期末)   、关节和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5.(2023五上·文山期末)脑发送和接收的信息需要   来传递和处理。
6.(2023五上·文山期末)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   。
7.(2023五上·文山期末)当你压力过大时,你管理压力的方法:   、   。(举两例)
8.(2023五上·文山期末)当月球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部位时,会部分遮挡或全部遮挡太阳光,我们从地球上就能观测到   ;而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就会发生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9.(2023五上·文山期末)下列各组物体,都属于光源的是(  )。
A.打火机、镜子 B.月亮、开着的电灯 C.点燃的火柴、太阳
10.(2021五上·丰县期末)小辉登上山顶后,发现一座“蘑菇石”,(如右图所示)这座“蘑菇石”可能是(  )形成的。
A.雨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人工打磨
11.(2023五上·文山期末)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B.室外的人跑到楼内躲避
C.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
12.(2023五上·文山期末)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  )会形成断裂谷。
A.碰撞 B.相互拉张 C.吸引
13.(2023五上·文山期末)科学家利用(  )原理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A.直射 B.反射 C.折射
14.(2023五上·文山期末)关于光的反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15.(2023五上·文山期末)在篮球场上,当你和其他同学因为场地问题发生矛盾时,最合适的做法是(  )。
A.和对方商量一起玩 B.指责对方 C.不让对方玩
16.(2023五上·文山期末)下面三个摆中,15秒内摆动次数最多的是(  )。
A. B. C.
17.(2023五上·文山期末)从有200毫升水的瓶子里一开始流出50落升水需要30秒,推测持续流出15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为(  )。
A.90秒以下 B.90秒 C.90秒以上
18.(2023五上·文山期末)把木筷斜插入水中,小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B. C.
19.(2023五上·文山期末)“坡度较缓,低矮山丘”描述的地形是(  )。
A. B. C.
20.(2023五上·文山期末)心脏是人体的“泵”,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心脏的是(  )。
A.常吃炸鸡腿、薯条等食物
B.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C.唾觉时间经常少于8小时
21.(2023五上·文山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A.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
B.减弱噪声,防止噪声污染
C.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保持水土
22.(2023五上·文山期末)人体的健康是指(  )
A.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B.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C.以上都是
23.(2021五上·滨城期末)如图所示,古代水钟设计了A、B两个出水口,A出水口的主要作用是(  )
A.加快水的流速
B.保持上面容器中的水位不变
C.降低下面容器中的水位上升速度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10分)
24.阳光没有射进教室,但教室里特明亮,这是因为光可以拐弯。
25.(2023五上·文山期末)光从空气垂直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
26.火山和地震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形式。(  )
27.(2023五上·文山期末)制作滴漏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圆柱形的塑料瓶作为制作材料。(  )
28.(2023五上·文山期末)路路想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结果每分钟摆了65次,正确的调整方法是增加摆锤质量。(  )
29.(2023五上·文山期末)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
30.(2023五上·文山期末)地面的岩石沙土在风、水、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做侵蚀。(  )
31.(2021六下·微山期中)摆钟是根据摆的等时性制成的。(  )
32.(2023五上·文山期末)大脑只管理我们的说话、运动、记忆、分析和推理,而学习情绪却不是大脑管理的范围。(  )
33.(2023五上·文山期末)弯腰时,我们的腹部肌肉是舒张的。(  )
四、连线题(每空1分,共10分)
34.(2021五上·滨城期末)请把生活中的光现象与相应传播方式连起来。
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浅一点
光的直射 台灯的灯罩
月食
光的反射 插入水中的铅笔看上去弯折了
医生戴额镜检查病人的耳朵
光的折射 皮影戏
35.(2023五上·文山期末)我们在课堂上用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等材料做过火山喷发实验,请将该实验的材料或现象与所代表的真实事物连起来。
酒精灯
火山堆
番茄酱
熔岩
土豆泥小山
火山喷发
番茄酱从洞口涌出
地底热量
五、实验探究唇(第1题和第2题每空2分:第3题每空1分;第4题中第5小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
36.(2023五上·文山期末)小明做“摆的快侵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以下是15秒内摆动次数的研究记录。
摆 摆绳长度 摆锤质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①号 25厘米 20克 15 15 15
②号 25厘米 40克 15 15 15
③号 14厘米 20克 19 22 19
(1)①号摆和②号摆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   的关系,分析数据,我们发现摆摆动的快慢和    。
(2)①号摆和③号摆研究的是   对摆动快慢的影响。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表格中有个异常数据,请你把它用“o”圈出来。出现这样的异常数据的原因可能是(  )。
A.时间看错了 B.小组同学配合不当 C.以上都有可能
(4)如果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异常数据,我们应该(  )
A.把数据偷偷改掉 B.重新再做一次 C.不管这个数据
37.(2023五上·文山期末)五(1)班某探究小组在对“经常锻炼身体对肺和心脏的影响”进行研究。他们对小组内三位同学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进行了测量,得到如下数据。
项目 平静时 跳绳1分钟后
同学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每分钟呼吸次数 21 24 22 32 36 34
每分钟心跳次数 72 78 75 96 106 101
(1)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明显加快是为了获得   ,心跳明显加快是为了运输   ,三位同学中最爱运动的同学可能是   。
(2)下列测量心跳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借助听诊器 B.摸脉搏 C.看胸部的起伏
(3)下列关于心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心脏每次跳动后都会有短暂的休息
B.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从不休息
C.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
(4)人体各个器官协同工作才能健康生活,因此呵护身体的各个器官非常重要,下列做法能保护器官健康的是(  )。
A.加强体育锻炼
B.经常不吃晚饭
C.多吃甜食保护消化器官
38.(2023五上·文山期末)小磊想研究侵蚀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一些准备。他将矿泉水瓶盖打了几个小洞,涨了200亳升的水;再在塑料盆底一侧挖几个洞,铺上石子,再倒入土壤,做成4种土壤样本,如图所示。
(1)要研究“有无植被"是否影响侵蚀,小磊可以选择(  )做对比实验,要想研究有无坡度"是否影响侵蚀,他需要选择(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乙和丁
(2)这个实验中,矿泉水瓶喷水是模拟   。
(3)(多选)在“有无植被对侵蚀影响”的实验中,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
A.土地坡度 B.“降雨"量 C.“降雨”高度
(4)实验过程中,分别拿两个量杯放在土壤样本的下面接雨水。小磊可以观察到没有植物覆益的样本下流出来的水很   (均填“混浊”或“清澈”)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
(5)下列做法中,可以减缓土地被雨水侵蚀的是(  )。
A.砍伐森林 B.植树造林 C.开荒毁绿
(6)如果选择模型甲和模型乙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的结论是(  ).
A.土地侵蚀程度与降水量没有关系
B.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程度越轻
C.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越严重
39.(2023五上·文山期末)探究光的奥秘实验。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夜间车灯的光束
B.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C.人站在路灯下会出现影子
(2)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看到的现象是(  )。
A. B. C.
(3)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现的现象和(  )相似。
A.快速旋转彩色轮后看到的现象
B.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C.激光笔直射入水中
(4)小花家的台灯罩上灯罩的主要作用是(  )
A.装饰、美化 B.改变灯光颜色 C.反射光线,更明亮
(5)小花要制作一个潜望镜,右图是用来制作潜望镜外壳的纸盒,在图中画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用简头和直线标出光传播的路线。
(6)用潜望镜可以看到A处的景物,这说明(  )。
A.光经镜而反射后,可以曲线传播
B.光是可以斜射的,通过光的斜射可以改变光前进的方向
C.镜子能反射光,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地壳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位于莫霍界面以外。地幔从莫霍界面直至2900千米深处的古登堡界面,占地球总体积的80%。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厚度约3400多千米。其中,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幔内。
2.【答案】天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 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3.【答案】原子钟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根据对计时工具的认识,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我国古代的日晷。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原子钟,目前世界上最准确的原子钟2000万年积累起来的误差才1秒。
4.【答案】骨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 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
5.【答案】神经系统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
6.【答案】折射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比方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就会发生变化。
7.【答案】体育锻炼;听音乐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压力过大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情绪,而压力过小,又会使我们丧失学习动力。当你感觉压力过大时,你管理压力的方法:增强信心、调整心态、转移注意力、体育锻炼、听音乐等。
8.【答案】日食;月食
【知识点】日食;月食
【解析】【分析】 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挡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光线,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这就是日食现象。而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月面就会变暗,就会发生月食。
9.【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开着的电灯、太阳、点燃的火柴、打火机的自身能发光,所以它们是光源;月亮、镜子自身不能发光,它们不是光源。C符合题意。
10.【答案】B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岩石遭受风化之后,因为风、水、生物等对岩石的破坏提供了物质条件,各种外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地面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就称为剥蚀作用,剥蚀作用在破坏山岩外表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山岩表面的形态,最终形成蘑菇石。因其受风蚀作用后形成基部小,上部大的蘑菇形状,故称风蚀蘑菇。特别是水平成层,软硬相间的岩石更易发育成风蚀蘑菇。
11.【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地震时就近躲避,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如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雨蓬下,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是不可取的。
12.【答案】B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 大陆板块之间的互相拉张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形成断裂谷。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13.【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测量出了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384403千米。
14.【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都是直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图中只有A图中光的反射示意图是正确的。故A正确。
15.【答案】A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情绪管理指的是要适时适所,对适当对象恰如其分表达情绪。情绪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要掌控得恰到好处。因此要成为情绪的主人,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篮球场上,当你和其他同学因为场地问题发生矛盾时,最合适的做法是和对方商量一起玩;不让对方玩、指责对方会使矛盾更大化。
16.【答案】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B摆的摆长最短,所以15秒内摆动次数最多。
17.【答案】C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滴漏实验中发现,容器中水位的高低影响水流的快慢,水位高时,水的压力大,水流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水流变慢。从有200毫升水的瓶子里一开始流出50毫升水需要30秒,推测持续流出15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要大于90秒,因为随着水位下降,水的流速变慢,需要的时间更长了。
18.【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比如:河水变浅、筷子变“折”、鱼缸里的鱼变“大”了、海市蜃楼等。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当筷子在水中的某点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以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感觉此点的像偏高了。同理,筷子插入水中的任何一点的像都偏高了,看起来好象向上弯折了,所以C符合题意。
19.【答案】C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常见的地形主要有:高原、山地、盆地、平原、湖泊等。不同的地形有各自的特点。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是丘陵,也就是选项D。A地形是盆地,B地形是高原,C地形是平原。
20.【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并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肌肉更发达且收缩力强,体力充沛。常吃炸鸡腿、薯条等食物、睡觉时间经常少于8小时、作息不规律不利于保护心脏。
21.【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治水先治山",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保护地表。
22.【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
23.【答案】C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考查水钟的设计,A出水后与上面容器在相同的水平位置上,目的是为了降低下面容器中的水位上升速度,让出水更加均匀,已达到计时的目的。
24.【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光是不会拐弯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不会拐弯,之所以教室里会亮,是因为存在光的反射现象。
2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线垂直射向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所以光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变;当光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会发生折射现象。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26.【答案】(1)正确
【解析】【解答】地球释放能量的方式有火山和地震等形式。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释放能量的方式。
27.【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制作滴漏时,可以选择圆柱形的塑料瓶作为制作材料。
28.【答案】(1)错误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实验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角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越短摆动越快。想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结果每分钟摆65次,要让摆摆动变慢,应该增加摆绳长度。
29.【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 许多科学家认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至今仍在长高,这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形成的。
30.【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
31.【答案】(1)正确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 摆的等时原理是指不论摆动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相同的 。摆钟是根据摆的等时性制成的 。
32.【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小脑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负责人体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
33.【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 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牵动人体运动,弯腰时,腹部肌肉收缩变短。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4.【答案】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光的反射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光的折射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光的直射指以自然光来说,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阳光直接照射到被摄者身体的受光面产生明亮的影调,非直接受光面则形成明显的投影。
35.【答案】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过程为:首先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或黏土),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然后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模拟岩浆),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模拟火山)封住洞口;再把铁盒子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发现有热气冒出,土豆层开始微微冒烟;受热后番茄酱溢出。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压力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
36.【答案】(1)摆锤质量;摆锤质量无关
(2)摆绳长短;摆绳越长摆得越快
(3)C
(4)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摆是由摆长和摆锤组成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了摆的秘密。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质量和摆动幅度无关。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反之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根据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解答即可。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保持一样。
(1)“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实验中①号摆和②号摆的摆锤质量不同,摆绳长度相同,所以①号摆和②号摆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分析数据,我们发现摆摆动的快慢和摆锤质量无关。
(2)①号摆和③号摆的不同条件是摆绳长度不同,摆锤质量相同,所以①号摆和③号摆研究的是摆绳长度对摆动快慢的影响。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摆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系,摆绳越短,摆摆动快;摆绳越长,摆摆动越慢。
(3)在研究③号摆摆动的次数时,第2次的数据与第1次和第3次的数据不同,属于异常数据,出现这样的异常数据的原因可能是时间看错了或者小组同学额配合不当。
(4)如果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异常数据,我们应该重新再做一次,重新获得实验数据。
37.【答案】(1)氧气;营养物质;甲
(2)C
(3)B
(4)A
【知识点】呼吸次数;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我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或运动时,消耗的能量增多;呼吸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明显加快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氧气。心跳加快可以加快营养物质的运输,促进血液更快地循环,可以加快营养物质的运输。三位同学中最爱运动的可能是甲同学,跳绳1分钟后呼吸的次数比较少。
(2)心脏是我们的中心器官,脉搏频率等于心跳频率,即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测量心跳的方法是借助听诊器和摸脉搏,所以C符合题意。
(3)心脏由最有力的肌肉组成,心脏不停跳动,实际上是在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把血液从心脏挤压到全身,又使血液回流到心脏。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所以B符合题意。
(4)人体各个器官协同工作才能健康生活,因此呵护身体的各个器官非常重要,下列做法能保护器官健康的是加强体育锻炼、按时就餐,饮食均衡、不熬夜,所以A符合题意。
38.【答案】(1)C
(2)降雨
(3)A
(4)浑浊;植物可以减缓土壤侵蚀
(5)B
(6)C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黏土和细沙带走,侵蚀土地,从而改变地形地貌。雨水对土地侵蚀是从雨点降落到地面开始的。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有无植被”是否影响侵蚀,唯一的变量是植被,所以应该选择乙和丁进行研究;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有无坡度”是否影响侵蚀。唯一的变量是坡度,所以应该选择甲和乙进行研究;
(2)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矿泉水瓶喷水是模拟降雨;
(3)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有无植被对侵蚀影响,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植被,其他条件比如土地坡度、“降雨”量、“降雨”高度都要保持不变;
(4)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小科可以观察到没有植物覆盖的样本下流出来的水很混浊,说明植物可以减缓土壤侵蚀;
(5)植树造林可以减缓土地被雨水侵蚀;砍伐森林、开荒毁绿、开山挖矿都会加剧土地被雨水侵蚀。
(6)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越严重。
39.【答案】(1)B
(2)A
(3)B
(4)C
(5)
(6)C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1)A.夜间车灯的光束可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说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传播速度快,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符合题意;
C.人站在路灯下会出现影子可以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C不符合题意;
(2)根据光线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线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但是当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会改变。读图可知,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斜射进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光线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图A中的光线传播是正确的。故A正确。
(3)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产生光的色散现象,快速旋转彩色轮后看到的是白光,故A选项错误;
B.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太阳光穿过水滴后产生的,与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产生光的色散现象是一致的,故B正确;
C.激光笔直射入水中不会发生光的折射,传播方向不变,与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产生光的色散现象是不同的,故D错误;
(4)台灯罩上灯罩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对灯光进行多次反射,使得灯光更明亮一些,故C正确。
(5)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这两平面镜面相对、平行放置,并且都与水平面成45度角。
(6)A.光经镜面反射后,仍然是沿着直线传播,不会是曲线传播,故A错误;
B.与接受面来看光是可以斜射的,光的斜射不会改变光前进的方向,故B错误;
C.镜子能反射光,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该说法是正确的,故C正确。
1 / 1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2023五上·文山期末)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分为    、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答案】地壳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位于莫霍界面以外。地幔从莫霍界面直至2900千米深处的古登堡界面,占地球总体积的80%。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厚度约3400多千米。其中,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幔内。
2.(2023五上·文山期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答案】天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 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3.(2023五上·文山期末)当今计时最精确的是   ,精度可以达到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
【答案】原子钟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根据对计时工具的认识,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我国古代的日晷。精确度最高的计时工具是原子钟,目前世界上最准确的原子钟2000万年积累起来的误差才1秒。
4.(2023五上·文山期末)   、关节和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答案】骨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 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
5.(2023五上·文山期末)脑发送和接收的信息需要   来传递和处理。
【答案】神经系统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
6.(2023五上·文山期末)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作光的   。
【答案】折射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比方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就会发生变化。
7.(2023五上·文山期末)当你压力过大时,你管理压力的方法:   、   。(举两例)
【答案】体育锻炼;听音乐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压力过大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情绪,而压力过小,又会使我们丧失学习动力。当你感觉压力过大时,你管理压力的方法:增强信心、调整心态、转移注意力、体育锻炼、听音乐等。
8.(2023五上·文山期末)当月球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部位时,会部分遮挡或全部遮挡太阳光,我们从地球上就能观测到   ;而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就会发生   。
【答案】日食;月食
【知识点】日食;月食
【解析】【分析】 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挡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光线,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这就是日食现象。而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月面就会变暗,就会发生月食。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9.(2023五上·文山期末)下列各组物体,都属于光源的是(  )。
A.打火机、镜子 B.月亮、开着的电灯 C.点燃的火柴、太阳
【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开着的电灯、太阳、点燃的火柴、打火机的自身能发光,所以它们是光源;月亮、镜子自身不能发光,它们不是光源。C符合题意。
10.(2021五上·丰县期末)小辉登上山顶后,发现一座“蘑菇石”,(如右图所示)这座“蘑菇石”可能是(  )形成的。
A.雨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人工打磨
【答案】B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岩石遭受风化之后,因为风、水、生物等对岩石的破坏提供了物质条件,各种外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地面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就称为剥蚀作用,剥蚀作用在破坏山岩外表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山岩表面的形态,最终形成蘑菇石。因其受风蚀作用后形成基部小,上部大的蘑菇形状,故称风蚀蘑菇。特别是水平成层,软硬相间的岩石更易发育成风蚀蘑菇。
11.(2023五上·文山期末)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B.室外的人跑到楼内躲避
C.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地震时就近躲避,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如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雨蓬下,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是不可取的。
12.(2023五上·文山期末)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  )会形成断裂谷。
A.碰撞 B.相互拉张 C.吸引
【答案】B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 大陆板块之间的互相拉张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形成断裂谷。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13.(2023五上·文山期末)科学家利用(  )原理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A.直射 B.反射 C.折射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测量出了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384403千米。
14.(2023五上·文山期末)关于光的反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都是直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图中只有A图中光的反射示意图是正确的。故A正确。
15.(2023五上·文山期末)在篮球场上,当你和其他同学因为场地问题发生矛盾时,最合适的做法是(  )。
A.和对方商量一起玩 B.指责对方 C.不让对方玩
【答案】A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情绪管理指的是要适时适所,对适当对象恰如其分表达情绪。情绪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要掌控得恰到好处。因此要成为情绪的主人,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篮球场上,当你和其他同学因为场地问题发生矛盾时,最合适的做法是和对方商量一起玩;不让对方玩、指责对方会使矛盾更大化。
16.(2023五上·文山期末)下面三个摆中,15秒内摆动次数最多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B摆的摆长最短,所以15秒内摆动次数最多。
17.(2023五上·文山期末)从有200毫升水的瓶子里一开始流出50落升水需要30秒,推测持续流出15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为(  )。
A.90秒以下 B.90秒 C.90秒以上
【答案】C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滴漏实验中发现,容器中水位的高低影响水流的快慢,水位高时,水的压力大,水流快。随着水位下降,水的压力变小,水流变慢。从有200毫升水的瓶子里一开始流出50毫升水需要30秒,推测持续流出15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要大于90秒,因为随着水位下降,水的流速变慢,需要的时间更长了。
18.(2023五上·文山期末)把木筷斜插入水中,小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比如:河水变浅、筷子变“折”、鱼缸里的鱼变“大”了、海市蜃楼等。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当筷子在水中的某点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以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感觉此点的像偏高了。同理,筷子插入水中的任何一点的像都偏高了,看起来好象向上弯折了,所以C符合题意。
19.(2023五上·文山期末)“坡度较缓,低矮山丘”描述的地形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常见的地形主要有:高原、山地、盆地、平原、湖泊等。不同的地形有各自的特点。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是丘陵,也就是选项D。A地形是盆地,B地形是高原,C地形是平原。
20.(2023五上·文山期末)心脏是人体的“泵”,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心脏的是(  )。
A.常吃炸鸡腿、薯条等食物
B.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C.唾觉时间经常少于8小时
【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并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肌肉更发达且收缩力强,体力充沛。常吃炸鸡腿、薯条等食物、睡觉时间经常少于8小时、作息不规律不利于保护心脏。
21.(2023五上·文山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A.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
B.减弱噪声,防止噪声污染
C.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保持水土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治水先治山",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保护地表。
22.(2023五上·文山期末)人体的健康是指(  )
A.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B.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C.以上都是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
23.(2021五上·滨城期末)如图所示,古代水钟设计了A、B两个出水口,A出水口的主要作用是(  )
A.加快水的流速
B.保持上面容器中的水位不变
C.降低下面容器中的水位上升速度
【答案】C
【知识点】水钟
【解析】【分析】考查水钟的设计,A出水后与上面容器在相同的水平位置上,目的是为了降低下面容器中的水位上升速度,让出水更加均匀,已达到计时的目的。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10分)
24.阳光没有射进教室,但教室里特明亮,这是因为光可以拐弯。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光是不会拐弯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不会拐弯,之所以教室里会亮,是因为存在光的反射现象。
25.(2023五上·文山期末)光从空气垂直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光线垂直射向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所以光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变;当光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会发生折射现象。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26.火山和地震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形式。(  )
【答案】(1)正确
【解析】【解答】地球释放能量的方式有火山和地震等形式。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释放能量的方式。
27.(2023五上·文山期末)制作滴漏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圆柱形的塑料瓶作为制作材料。(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制作滴漏时,可以选择圆柱形的塑料瓶作为制作材料。
28.(2023五上·文山期末)路路想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结果每分钟摆了65次,正确的调整方法是增加摆锤质量。(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实验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角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越短摆动越快。想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结果每分钟摆65次,要让摆摆动变慢,应该增加摆绳长度。
29.(2023五上·文山期末)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 许多科学家认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至今仍在长高,这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形成的。
30.(2023五上·文山期末)地面的岩石沙土在风、水、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做侵蚀。(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
31.(2021六下·微山期中)摆钟是根据摆的等时性制成的。(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 摆的等时原理是指不论摆动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相同的 。摆钟是根据摆的等时性制成的 。
32.(2023五上·文山期末)大脑只管理我们的说话、运动、记忆、分析和推理,而学习情绪却不是大脑管理的范围。(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小脑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负责人体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
33.(2023五上·文山期末)弯腰时,我们的腹部肌肉是舒张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 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牵动人体运动,弯腰时,腹部肌肉收缩变短。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四、连线题(每空1分,共10分)
34.(2021五上·滨城期末)请把生活中的光现象与相应传播方式连起来。
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浅一点
光的直射 台灯的灯罩
月食
光的反射 插入水中的铅笔看上去弯折了
医生戴额镜检查病人的耳朵
光的折射 皮影戏
【答案】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光的反射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光的折射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光的直射指以自然光来说,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阳光直接照射到被摄者身体的受光面产生明亮的影调,非直接受光面则形成明显的投影。
35.(2023五上·文山期末)我们在课堂上用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等材料做过火山喷发实验,请将该实验的材料或现象与所代表的真实事物连起来。
酒精灯
火山堆
番茄酱
熔岩
土豆泥小山
火山喷发
番茄酱从洞口涌出
地底热量
【答案】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过程为:首先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或黏土),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然后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模拟岩浆),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模拟火山)封住洞口;再把铁盒子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发现有热气冒出,土豆层开始微微冒烟;受热后番茄酱溢出。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压力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
五、实验探究唇(第1题和第2题每空2分:第3题每空1分;第4题中第5小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
36.(2023五上·文山期末)小明做“摆的快侵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以下是15秒内摆动次数的研究记录。
摆 摆绳长度 摆锤质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①号 25厘米 20克 15 15 15
②号 25厘米 40克 15 15 15
③号 14厘米 20克 19 22 19
(1)①号摆和②号摆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   的关系,分析数据,我们发现摆摆动的快慢和    。
(2)①号摆和③号摆研究的是   对摆动快慢的影响。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表格中有个异常数据,请你把它用“o”圈出来。出现这样的异常数据的原因可能是(  )。
A.时间看错了 B.小组同学配合不当 C.以上都有可能
(4)如果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异常数据,我们应该(  )
A.把数据偷偷改掉 B.重新再做一次 C.不管这个数据
【答案】(1)摆锤质量;摆锤质量无关
(2)摆绳长短;摆绳越长摆得越快
(3)C
(4)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摆是由摆长和摆锤组成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了摆的秘密。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质量和摆动幅度无关。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反之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根据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解答即可。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保持一样。
(1)“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实验中①号摆和②号摆的摆锤质量不同,摆绳长度相同,所以①号摆和②号摆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分析数据,我们发现摆摆动的快慢和摆锤质量无关。
(2)①号摆和③号摆的不同条件是摆绳长度不同,摆锤质量相同,所以①号摆和③号摆研究的是摆绳长度对摆动快慢的影响。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摆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系,摆绳越短,摆摆动快;摆绳越长,摆摆动越慢。
(3)在研究③号摆摆动的次数时,第2次的数据与第1次和第3次的数据不同,属于异常数据,出现这样的异常数据的原因可能是时间看错了或者小组同学额配合不当。
(4)如果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异常数据,我们应该重新再做一次,重新获得实验数据。
37.(2023五上·文山期末)五(1)班某探究小组在对“经常锻炼身体对肺和心脏的影响”进行研究。他们对小组内三位同学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进行了测量,得到如下数据。
项目 平静时 跳绳1分钟后
同学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每分钟呼吸次数 21 24 22 32 36 34
每分钟心跳次数 72 78 75 96 106 101
(1)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明显加快是为了获得   ,心跳明显加快是为了运输   ,三位同学中最爱运动的同学可能是   。
(2)下列测量心跳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借助听诊器 B.摸脉搏 C.看胸部的起伏
(3)下列关于心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心脏每次跳动后都会有短暂的休息
B.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从不休息
C.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
(4)人体各个器官协同工作才能健康生活,因此呵护身体的各个器官非常重要,下列做法能保护器官健康的是(  )。
A.加强体育锻炼
B.经常不吃晚饭
C.多吃甜食保护消化器官
【答案】(1)氧气;营养物质;甲
(2)C
(3)B
(4)A
【知识点】呼吸次数;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我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或运动时,消耗的能量增多;呼吸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明显加快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氧气。心跳加快可以加快营养物质的运输,促进血液更快地循环,可以加快营养物质的运输。三位同学中最爱运动的可能是甲同学,跳绳1分钟后呼吸的次数比较少。
(2)心脏是我们的中心器官,脉搏频率等于心跳频率,即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测量心跳的方法是借助听诊器和摸脉搏,所以C符合题意。
(3)心脏由最有力的肌肉组成,心脏不停跳动,实际上是在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把血液从心脏挤压到全身,又使血液回流到心脏。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所以B符合题意。
(4)人体各个器官协同工作才能健康生活,因此呵护身体的各个器官非常重要,下列做法能保护器官健康的是加强体育锻炼、按时就餐,饮食均衡、不熬夜,所以A符合题意。
38.(2023五上·文山期末)小磊想研究侵蚀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一些准备。他将矿泉水瓶盖打了几个小洞,涨了200亳升的水;再在塑料盆底一侧挖几个洞,铺上石子,再倒入土壤,做成4种土壤样本,如图所示。
(1)要研究“有无植被"是否影响侵蚀,小磊可以选择(  )做对比实验,要想研究有无坡度"是否影响侵蚀,他需要选择(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乙和丁
(2)这个实验中,矿泉水瓶喷水是模拟   。
(3)(多选)在“有无植被对侵蚀影响”的实验中,需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
A.土地坡度 B.“降雨"量 C.“降雨”高度
(4)实验过程中,分别拿两个量杯放在土壤样本的下面接雨水。小磊可以观察到没有植物覆益的样本下流出来的水很   (均填“混浊”或“清澈”)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
(5)下列做法中,可以减缓土地被雨水侵蚀的是(  )。
A.砍伐森林 B.植树造林 C.开荒毁绿
(6)如果选择模型甲和模型乙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的结论是(  ).
A.土地侵蚀程度与降水量没有关系
B.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程度越轻
C.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越严重
【答案】(1)C
(2)降雨
(3)A
(4)浑浊;植物可以减缓土壤侵蚀
(5)B
(6)C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黏土和细沙带走,侵蚀土地,从而改变地形地貌。雨水对土地侵蚀是从雨点降落到地面开始的。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有无植被”是否影响侵蚀,唯一的变量是植被,所以应该选择乙和丁进行研究;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有无坡度”是否影响侵蚀。唯一的变量是坡度,所以应该选择甲和乙进行研究;
(2)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矿泉水瓶喷水是模拟降雨;
(3)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有无植被对侵蚀影响,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植被,其他条件比如土地坡度、“降雨”量、“降雨”高度都要保持不变;
(4)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小科可以观察到没有植物覆盖的样本下流出来的水很混浊,说明植物可以减缓土壤侵蚀;
(5)植树造林可以减缓土地被雨水侵蚀;砍伐森林、开荒毁绿、开山挖矿都会加剧土地被雨水侵蚀。
(6)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越严重。
39.(2023五上·文山期末)探究光的奥秘实验。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夜间车灯的光束
B.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C.人站在路灯下会出现影子
(2)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射进水中,看到的现象是(  )。
A. B. C.
(3)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现的现象和(  )相似。
A.快速旋转彩色轮后看到的现象
B.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C.激光笔直射入水中
(4)小花家的台灯罩上灯罩的主要作用是(  )
A.装饰、美化 B.改变灯光颜色 C.反射光线,更明亮
(5)小花要制作一个潜望镜,右图是用来制作潜望镜外壳的纸盒,在图中画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用简头和直线标出光传播的路线。
(6)用潜望镜可以看到A处的景物,这说明(  )。
A.光经镜而反射后,可以曲线传播
B.光是可以斜射的,通过光的斜射可以改变光前进的方向
C.镜子能反射光,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
【答案】(1)B
(2)A
(3)B
(4)C
(5)
(6)C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1)A.夜间车灯的光束可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说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传播速度快,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符合题意;
C.人站在路灯下会出现影子可以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C不符合题意;
(2)根据光线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线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但是当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会改变。读图可知,将一束激光笔射出的光透过空气斜射进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光线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图A中的光线传播是正确的。故A正确。
(3)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产生光的色散现象,快速旋转彩色轮后看到的是白光,故A选项错误;
B.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太阳光穿过水滴后产生的,与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产生光的色散现象是一致的,故B正确;
C.激光笔直射入水中不会发生光的折射,传播方向不变,与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产生光的色散现象是不同的,故D错误;
(4)台灯罩上灯罩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对灯光进行多次反射,使得灯光更明亮一些,故C正确。
(5)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这两平面镜面相对、平行放置,并且都与水平面成45度角。
(6)A.光经镜面反射后,仍然是沿着直线传播,不会是曲线传播,故A错误;
B.与接受面来看光是可以斜射的,光的斜射不会改变光前进的方向,故B错误;
C.镜子能反射光,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该说法是正确的,故C正确。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