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戚继光抗倭(东方)
郑成功收复台湾(东南)
雅克萨之战(东北)
修筑 长城(北方)
平定准噶尔(西北)
设立驻藏大臣(西部)
改土归流(西南) 避暑山庄
茶马贸易 明清时期,中国成功抵御了哪些外来侵略者?抵御外来侵略东南沿海:倭寇
台湾:荷兰殖民者
东北:沙俄 倭寇是指当时经常流窜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他们与当地的奸商共同抢劫分赃。他们烧杀抢掠,给东南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明代抗倭图 戚继光,明朝中期著名的抗倭将领。他自幼刻苦好学,练就一身高强武艺。他17岁承袭父职,后又考中武举,负责山东防倭事务。他训练“戚家军”,在台州之战中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后与福建抗倭名将俞大猷密切配合,剿灭了福建、广东的倭寇。民族英雄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澳门妈祖庙17世纪初,荷兰人占领了台湾领土挑战1553年,葡萄牙占领澳门,攫取了居住权。资料分析资料1 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此后,荷兰殖民者不仅对占领区人民进行经济掠夺,还骚扰福建沿海,屠杀、掠夺人口,拦劫中国商船,严重影响中国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贸易。
资料2 就在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这一年,郑成功出生。1646年,郑成功父亲郑芝龙降清后被押回北京,母亲则受辱而殉节。年仅23岁的郑成功遂起兵抗清。1661年,在抗清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下,郑成功决定平克台湾,“以为根本之地,安顿将领家眷,然后东征西讨,无内顾之忧,并可生聚教训也。”(1)根据上述资料,明清交替之际,东南沿海再次面临着怎样的危机?
(2)从地理位置看,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造成了哪些危害?
(3)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初衷是什么?其客观效果又是怎样的?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对福建沿海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严重影响中国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贸易。反抗清朝。赶走荷兰殖民者。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三国孙权隋朝元朝郑成功明末清初清朝雅克萨之战示意图雅克萨尼布楚 清军在雅克萨战役中使用的枪炮(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1689年《尼布楚条约》规定: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讷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岭北河西属俄国,岭南河东属中国。 《尼布楚条约》的意义:1.双方平等协商下签署的平等条约;2.肯定了“两江一岛”属中国。(即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 1.明朝为什么要大修长城?
2.结合课文第6页的两则资料,你认为明长城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明修长城 修筑长城的主观因素是防御,抵御
北方蒙古人的南下扰掠,其客观结果却是
为边民提供了交往的场所,使双方能够在
经济文化等方面互通有无。因此明长城除
了边防作用外,还在民族交融和促进经济
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明长城:甘肃嘉峪关——辽宁鸭绿江清朝民族政策之避暑山庄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处由古典皇家园林和御用寺庙相结合的大型古建筑群,是清朝规模最大的一座行宫。它综合表现了中国古典造园艺术、建筑艺术和宗教艺术,具有十分独特的文化价值。 避暑山庄四周有12座喇嘛庙,泛称“外八庙”。这些庙大多朝向山庄,像是在朝拜皇上。 避暑山庄与一般的避暑胜地相比,有什么不同?试举例说明。 它是统治者避暑的场所,更是他们实行“怀柔”民族政策、笼络少数民族首领的场所,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明修长城清修庙”,“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反映了明清两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态度有何不同? 明代统治者主要以防为主,采取了比较被动的防御政策;
清统治者则比较积极主动,采取怀柔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明清两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态度清朝民族政策之镇压叛乱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康熙时,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了清朝。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来在伊犁一带过游牧生活。 自从噶尔丹(1644—1697)统治准噶尔部以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其他部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蒙古抵抗失败后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府保护。噶尔丹自以为有沙俄撑腰,十分骄横,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大举进犯漠南。《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该图示为“伊犁河”与“大营”的受降场面 清兵进入伊犁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苏公塔 苏公塔
苏公塔是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建成
于公元1778年,迄今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它
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的次子苏来曼,
为纪念其父的功绩,表达对清王朝的忠城,自
出白银7000两建造成的。蒙古族的一支——土尔扈特人渥巴锡塑像 渥巴锡
(1744~1775)
土尔扈特部杰出首领。不勘忍受沙皇俄
国的压迫,于1771年1月16日,统率全部落,
毅然举行武装起义,带领16万人东归祖国。
途中打退了俄国军队无数次的围追堵截,战
胜了疾病和沙漠,行程万余里,于同年7月20
日回到祖国境内,全部落仅剩6万多人。在中
华民族历史上,渥巴锡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
义者和伟大的民族英雄。 A、土尔扈特:蒙古族的一支,明末西迁伏尔加河下游。
B、渥巴锡率领部众回归祖国
C、乾隆帝妥善安置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土尔扈特东归《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碑乾隆御赐土尔扈特银印清朝民族政策之管理西藏布达拉宫清朝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理?1、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
2、设置驻藏大臣
3、实施金瓶掣签制度因地制宜、利用宗教、恩威并施达赖五世觐见顺治帝驻藏大臣衙门驻藏大臣令牌
代表中央管理西藏行政、军事、财政、外交和督办达赖、班禅继承人事务。 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雍正金奔巴瓶制(金瓶掣签制度)金奔巴瓶1金奔巴瓶2 乾隆五十七年(1792)特颁发两个金瓶(藏语音译为
“金奔巴”),分别供奉在北京雍和宫和拉萨大昭寺,内装象牙签数支,为抽签选定达赖、班禅“转世灵童”使用。十一世班禅坚赞诺布
1990年2月13日出生
1995年被确定为转世灵童
由罗干主持的金瓶掣签
李铁映主持了坐床典礼
你知道吗?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俗名坚赞诺布,意为“神圣的胜利幢”。 1995年11月29日,严格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在拉萨大昭寺的佛祖释迦牟尼像前,通过金瓶掣签,并经国务院批准,被确任为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真身。 明清朝民族政策之改土归流 明清政府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进行统治。这种措施开始实行于明代,清代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阅读点析阅读课本P7页阅读卡《榷场与茶马贸易》,感受古代历史上的边贸往来。历史上两种贸易形式:
一、隶属于不同政权的区域间开展的贸易,如榷场。
二、同一政权下,中原地区与西南、西北少数民族
地区之间的贸易形式。——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蒙古族:与藏族:与西南少数民族:清 平定准噶尔叛乱
土尔扈特部回归 明 修筑长城清 册封达赖和班禅
派驻藏大臣
金瓶掣签制度明清 改土归流在新疆:清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回顾在东北:在东南:明 抗击倭寇明末清初 收复台湾清 雅克萨之战
签订《尼布楚条约》明清巩固统一的措施 说说明清采取的巩固统一
的措施有什么意义? 这些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看图比较 对比明朝疆域图、清朝疆域图,看看有哪些变化。西跨葱岭西北达
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
以北的外兴安岭
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东南到台湾
及附属岛屿清朝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