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 故 宫 明 长 城(八达岭)天 坛明 十 三 陵康熙 乾隆军 机 处 (清)乾 清 宫明永乐大典明清四大名著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第15课朱元璋,男,汉族 别名:朱重八、朱国瑞。学历:无文凭,曾自学出身:(至少三代)贫农生卒:1328-1398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 农民 母亲——陈氏 农民主要工作经历:1328年—1344年 放牛1344年—1347年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 1347年—1352年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1352年—1368年 造反1368年—1398年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朱元璋档案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一座寺庙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一、明朝的建立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应天(南京)朱元璋 (明太祖)1368年时间:建立者:都城: 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想一想
1、怎样对地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
2、怎样改革中央行政机构?
3、但是明太祖对这些官员仍然不放心,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为了彻底解决官员对皇帝的忠诚问题,使得他们走上仕途之前就在思想上完全奴化,明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二、明太祖怎样加强君权?1,改革地方行政机构。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民政)提刑按察使司(刑狱)都指挥使司(军政)中央②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分权给六部.
设殿阁大学士。皇帝吏户礼兵刑工2、改革中央行政机构。 锦衣卫印明代锦衣卫明太祖3、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目的: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
特点:它由皇帝直接指挥
职责: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说明:明朝专制主义空前加强。根据材料和教材分析: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的目的、特点是什么?锦衣卫的职责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特务机构的设立侵犯了人们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设立特务机构,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惟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科举考生看榜图 4. 八股取士命题范围:
答题观点:
文体: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破题]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承题]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起讲]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入手]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起股]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 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中股]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后股] 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束股] 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 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 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 “八股的危害相当于秦始皇的焚书!而摧残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要严重。”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明成祖从建文帝手中夺取政权的战役叫做什么?
(2)课本91页“思考与判断”
1、靖难之役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迁都北京
(目的)2、继续实行削藩3、增设特务机构
—东厂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皇 帝群臣人民知识分子地方中央皇族总结归纳图说历史统 中治 心●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是前代未曾出现过的?说明了什么问题?(1)政治上:
废行省设三司;
废丞相,权分六部,另设殿阁大学士;
设立特务机构。
思想上:八股取士 (2)明朝时我国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选择题: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南京????B.北京????C.西安????D.洛阳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诗赋????????B.三通四史????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内阁
4.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北京古城是在下列哪位皇帝时开始修建的( )A.朱元璋???B.朱棣???C.建文帝???D.崇祯帝 练习ADCB5.阅读下列材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请回答:
(1)这是??? 朝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的最高长官对谁负责?
(3)材料中“帝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5①明朝;文中的“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的最高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帝自操威柄”指的是全国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
(4)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1、材料一所描绘的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什么朝代?
2、与材料一有关的选官制度在唐朝时得到了怎样的完善?
3、明朝这一制度又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制度的看法。
4、请你写出一些与这一制度有关的成语、诗词名句等。
隋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1. 命题范围: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2. 答题观点: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3. 文体要求: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再 见!